第242頁
李兆先對著正在吐泡泡的小女娃說:「昀兒,讓舅母給你生個妹妹出來陪你玩可好?」小女孩的名字叫林珞昀。
襁褓里的小女娃露出沒有牙齒的笑容。
李兆先一臉興奮地扭頭對妻子說:「昀兒笑了,這胎肯定是個女孩!」
崔璨輕輕地撫摸著腹部,臉上散發著柔和的光:「萬一又是個兒子怎麼辦?」
李兆先頓時面容苦澀:「估計得再挨師妹一頓罵!」崔璨笑出了聲。
李兆先抱著小林珞昀坐到妻子身旁,兩人一起逗弄外甥女。
六個月後,崔璨終於生了個女兒,李兆先喜極而泣,抱著女兒的襁褓就不撒手,看得朱琳琅一臉嫌棄:鼻涕都流到鬍子上了!
朱琳琅走到崔璨的床前,崔璨看著一點都不虛弱,朱琳琅突然想起賣油翁里的一句話:惟手熟爾!
生了四個孩子,已經熟能生巧了吧?
朱琳琅坐在凳子上,看著一臉幸福的崔璨,醞釀一番情緒後憂心忡忡地說道:「璨啊,都四個了,兒女雙全了,夠了吧?」
崔璨沒忍住,笑的幅度有些大,趕緊控制了一下:「人家不都說多子多福,郡主反而嫌孩子多。」
「關鍵是生孩子太傷你身體,還好你不是一年一胎!」朱琳琅心有餘悸地說。
崔璨笑著說:「我與夫君商量好了,不再生了。」
朱琳琅鬆了口氣,如釋重負,崔璨眉眼彎彎。
一個月後,李兆先和崔璨的小女兒取名為李恆悅。如今倡導男女平等,女子也有繼承權,當然可以和男孩子一樣排序。李家這一代是「恆」字輩。
朱琳琅對此喜聞樂見,她把李恆悅的藕節般的胖胳膊扒出來,用指關節戳了戳,對她說:「還好你是女孩子,我曾經還擔心你三哥被起名叫李盼妹呢!」
崔璨以及屋裡的奶娘和丫鬟們都笑了,郡主的腦子裡總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朱琳琅戳了一會兒李恆悅的胳膊後,就把她的袖子放下,出去找別人玩了。
李恆安、李恆睿、李恆煥站成一排,準備在朱琳琅的指揮下唱歌。剛要開始,朱琳琅覺得有些違和感,三人按個頭排列,儼然一個手機信號,就是有些信號不良,少一格!
朱琳琅讓人去把李兆同的兒子李恆珵抱來,當最短那格信號。
李恆珵站在學步車裡,和三個堂哥排成一排,朱琳琅覺得學步車有些礙眼,但無奈李恆珵不滿一歲,無法自主站立,朱琳琅也只能接受了。
隨著朱琳琅的指揮,三人齊聲開唱:「喜羊羊,美羊羊……」
李恆珵努力抬頭看著聲音發出的地方,張著嘴巴,留著口水……
弘治二十一年春,做了十年內閣首輔的劉健致仕還鄉。劉健已經七十五歲,男性朝臣的法定退休年紀為六十歲。這條法規出台時,劉健就已經滿足退休條件了,又被朝廷返聘至今。
劉健還鄉那日,朱琳琅送他到火車站,叮囑他回河南老家後繼續發光發熱,遇見什麼事情如果不方便給陛下寫奏章,就給太子殿下寫信,可以寄到明安郡主府。河南是國家的糧倉,一定要重視,千萬不能再出現饑荒了!
劉健笑著應下,最後,朱琳琅還壓低聲音說:「告訴您一個秘密,您老能活百歲!」
劉健一愣,笑的一臉褶子:「承郡主吉言!」
劉健退休後,李東陽升為內閣首輔,晉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五十八歲的王鏊進入內閣,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再加上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內閣依然是三個人。
弘治二十四年的除夕這日,下起了大雪。
朱琳琅打開燈,坐在通了暖氣的屋內,透過玻璃窗看著外面的雪花飄落。
原本的歷史軌跡里的這一年,李晴、唐寅的妻子沈九娘、四大才子之一的徐禎卿都病故了,而現在,三人都還健康地活著。
唐寅又多了一子一女,只是這個女兒的名字依然不叫「桃笙」,沈九娘還在「星月大廈」的演出部做音樂總監,性格逐漸變得雷厲風行,越來越有人的派頭。
李晴先後添了兩個兒子,長子誕生時,林如珩主動表示這個孩子可以隨母親姓「李」,李晴笑著說:不必了,家裡的小子太多,不差咱們這一個!」
徐禎卿做了三年官便辭職了,之後便在金葵莊園教書,聽說他對生物學科很感興趣,經常去蹭課。
朱琳琅還曾拿著一幅唐寅畫的扇面,請徐禎卿在上面作詩。朱琳琅向徐禎卿展示了她手中的另一面扇面,上面是文徵明的畫和祝允明的草書。
朱琳琅要請匠人用這兩個扇面製作一把摺扇,這把成功集齊吳中四大才子墨寶的扇子,無價之寶!
徐禎卿的同鄉徐經也是三天兩頭地往順天大學地理學院跑。
徐經殿試後被分到江南一個地方當知縣,赴任前朱琳琅跟他交流了不少經驗。
徐經上任後,立刻開始修路、鼓勵轄下的村民們種果樹、搞養殖,並與明安郡主府的罐頭廠合作,把罐頭、果醬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為了當地的龍頭產業!同時還大力發展旅遊業,種花,打造人工花海,修建配套的旅遊設施。六年後因政績突出被調回京城。現在雖然還在朝廷任職,但對地理很感興趣,還經常拉著劉瑾一起探討。<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襁褓里的小女娃露出沒有牙齒的笑容。
李兆先一臉興奮地扭頭對妻子說:「昀兒笑了,這胎肯定是個女孩!」
崔璨輕輕地撫摸著腹部,臉上散發著柔和的光:「萬一又是個兒子怎麼辦?」
李兆先頓時面容苦澀:「估計得再挨師妹一頓罵!」崔璨笑出了聲。
李兆先抱著小林珞昀坐到妻子身旁,兩人一起逗弄外甥女。
六個月後,崔璨終於生了個女兒,李兆先喜極而泣,抱著女兒的襁褓就不撒手,看得朱琳琅一臉嫌棄:鼻涕都流到鬍子上了!
朱琳琅走到崔璨的床前,崔璨看著一點都不虛弱,朱琳琅突然想起賣油翁里的一句話:惟手熟爾!
生了四個孩子,已經熟能生巧了吧?
朱琳琅坐在凳子上,看著一臉幸福的崔璨,醞釀一番情緒後憂心忡忡地說道:「璨啊,都四個了,兒女雙全了,夠了吧?」
崔璨沒忍住,笑的幅度有些大,趕緊控制了一下:「人家不都說多子多福,郡主反而嫌孩子多。」
「關鍵是生孩子太傷你身體,還好你不是一年一胎!」朱琳琅心有餘悸地說。
崔璨笑著說:「我與夫君商量好了,不再生了。」
朱琳琅鬆了口氣,如釋重負,崔璨眉眼彎彎。
一個月後,李兆先和崔璨的小女兒取名為李恆悅。如今倡導男女平等,女子也有繼承權,當然可以和男孩子一樣排序。李家這一代是「恆」字輩。
朱琳琅對此喜聞樂見,她把李恆悅的藕節般的胖胳膊扒出來,用指關節戳了戳,對她說:「還好你是女孩子,我曾經還擔心你三哥被起名叫李盼妹呢!」
崔璨以及屋裡的奶娘和丫鬟們都笑了,郡主的腦子裡總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朱琳琅戳了一會兒李恆悅的胳膊後,就把她的袖子放下,出去找別人玩了。
李恆安、李恆睿、李恆煥站成一排,準備在朱琳琅的指揮下唱歌。剛要開始,朱琳琅覺得有些違和感,三人按個頭排列,儼然一個手機信號,就是有些信號不良,少一格!
朱琳琅讓人去把李兆同的兒子李恆珵抱來,當最短那格信號。
李恆珵站在學步車裡,和三個堂哥排成一排,朱琳琅覺得學步車有些礙眼,但無奈李恆珵不滿一歲,無法自主站立,朱琳琅也只能接受了。
隨著朱琳琅的指揮,三人齊聲開唱:「喜羊羊,美羊羊……」
李恆珵努力抬頭看著聲音發出的地方,張著嘴巴,留著口水……
弘治二十一年春,做了十年內閣首輔的劉健致仕還鄉。劉健已經七十五歲,男性朝臣的法定退休年紀為六十歲。這條法規出台時,劉健就已經滿足退休條件了,又被朝廷返聘至今。
劉健還鄉那日,朱琳琅送他到火車站,叮囑他回河南老家後繼續發光發熱,遇見什麼事情如果不方便給陛下寫奏章,就給太子殿下寫信,可以寄到明安郡主府。河南是國家的糧倉,一定要重視,千萬不能再出現饑荒了!
劉健笑著應下,最後,朱琳琅還壓低聲音說:「告訴您一個秘密,您老能活百歲!」
劉健一愣,笑的一臉褶子:「承郡主吉言!」
劉健退休後,李東陽升為內閣首輔,晉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五十八歲的王鏊進入內閣,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再加上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內閣依然是三個人。
弘治二十四年的除夕這日,下起了大雪。
朱琳琅打開燈,坐在通了暖氣的屋內,透過玻璃窗看著外面的雪花飄落。
原本的歷史軌跡里的這一年,李晴、唐寅的妻子沈九娘、四大才子之一的徐禎卿都病故了,而現在,三人都還健康地活著。
唐寅又多了一子一女,只是這個女兒的名字依然不叫「桃笙」,沈九娘還在「星月大廈」的演出部做音樂總監,性格逐漸變得雷厲風行,越來越有人的派頭。
李晴先後添了兩個兒子,長子誕生時,林如珩主動表示這個孩子可以隨母親姓「李」,李晴笑著說:不必了,家裡的小子太多,不差咱們這一個!」
徐禎卿做了三年官便辭職了,之後便在金葵莊園教書,聽說他對生物學科很感興趣,經常去蹭課。
朱琳琅還曾拿著一幅唐寅畫的扇面,請徐禎卿在上面作詩。朱琳琅向徐禎卿展示了她手中的另一面扇面,上面是文徵明的畫和祝允明的草書。
朱琳琅要請匠人用這兩個扇面製作一把摺扇,這把成功集齊吳中四大才子墨寶的扇子,無價之寶!
徐禎卿的同鄉徐經也是三天兩頭地往順天大學地理學院跑。
徐經殿試後被分到江南一個地方當知縣,赴任前朱琳琅跟他交流了不少經驗。
徐經上任後,立刻開始修路、鼓勵轄下的村民們種果樹、搞養殖,並與明安郡主府的罐頭廠合作,把罐頭、果醬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為了當地的龍頭產業!同時還大力發展旅遊業,種花,打造人工花海,修建配套的旅遊設施。六年後因政績突出被調回京城。現在雖然還在朝廷任職,但對地理很感興趣,還經常拉著劉瑾一起探討。<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