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陸曦自己也做了父親。看著仰著臉想要樹梢上結著紅石榴的嬌嗲模樣,陸曦明白過來,原來他不是沒有長大。

  不願接過玉璽不是因為畏懼那張椅子,而是畏懼思念。

  八·江湖

  陸詷兌現了年少時的諾言——你陪我守江山社稷,我陪你看風花雪月。

  江湖在哪裡,誰也說不清楚,但陸詷知道這是珣兒想要的江湖,同樣的,也變成了他想要的江湖。

  他們重逢了許多舊友,也結識很多新朋友。

  知道他們身份人極少極少,便是知道更多的也只是驚訝,驚訝原來傳聞中的帝後鶼鰈並非是傳言。

  他們去武林大會看人比武論劍,登嵩山與少林掌門手談至天明,也曾與武當峨眉把酒論道。曾坐著駱駝走過一遭沙漠,也曾出南洋帶回了許多新奇的物件,他們登上天山之巔觀雪,也乘小舟一路南下至太湖賞月吃蟹。

  過年的時候如果時間允許,他們往往會回清荷鎮。每逢萬壽節他們總會趕回京城,一次不落。

  九·傳說

  江湖闖久了,總也能闖出幾分名聲。

  很多人都聽說過有一對黑白俠侶,黑衣的那個武功高強鮮有敵手,白衣的那個長相俊美,都是男子但恩愛非常。傳言傳著傳著,總有幾分失真,比如白衣的那位定是黑衣俠客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嬌妻。當然更離譜的是說,白衣的是傾城傾國的美男子,於是勾著佛子破了戒下了凡。

  所以當一次吳珣管了閒事後,陸詷被想搶秘籍的人「請」回了門派做客。看著傳聞中的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嬌妻,掌門的膝蓋直打顫,倒不是這位武功有多厲害,但是氣場實在是太強了。

  強得他哆哆嗦嗦地主動把人繩子給解了,眼神一掃示意弟子趕緊上茶,要最好的茶。

  只可惜這最好的茶在這位的口中仿佛不值一提,輕輕抿了一口陸詷就將茶碗闔上了,目光上下掃了一眼,掃得那掌門不禁挺直了腰板。

  「珣兒脾氣向來很好。」

  掌門陡然鬆了一口氣,他也聽說過,不然也不敢棋行險招:「陸爺,此番得罪,我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那秘籍本是我師門所有,乃為人所掠……」

  「珣兒脾氣向來很好,但是只有一事是他逆鱗。」陸詷微微一笑,「我們本來也只不過是管一閒事,你坦言相告若屬實我們自可袖手旁觀,但你不該綁我。」

  若是旁人,掌門不會被寥寥幾句話給震懾住,但陸詷的話莫名地讓他不敢不信。於是好酒好菜好吃好喝地招待著,並讓陸詷寫了封信他們差人送給吳珣。這才將此事了結,不過掌門還是為此付出了代價——那雙綁過陸詷的雙手足足有半年握不得劍。

  於是傳聞又增加了一條,那白衣人不是什么小嬌妻,而是位白衣修羅,面若美玉心如修羅。而那黑衣俠客脾氣很好,卻有一逆鱗,觸之必怒。

  逆鱗自然不是旁人,正是那傳聞中的白衣修羅。

  佛子與修羅,這江湖的傳奇故事愈發地多了起來。

  十·為將

  雖然江湖中有很多佛子和修羅的傳說,但有一點大約是共識,那就是他們好管閒事,卻不管官府之事。

  哪怕破了官府都破不了的奇案,知府折節相邀,他們也不肯赴宴。這倒是博了不少江湖人的好感,有傲骨。

  所以當這兩個人出現在西南軍營之時,驚呆了不少江湖之人。

  西南地界不比其他地方,自仁順二十四年西南平亂開始,西南地界的官府和江湖人合作就很密切。再加上這些年很多江湖人入朝為官,雙方界限模糊許多,但是誰也想不到會在這裡碰上這兩位。雖然聽說他們與唐門掌門是多年老友,恰好此刻在蜀中做客,可怎麼會管朝堂之事呢?

  帶兵的趙啟力一向喜愛江湖人,聞訊更是邀其入帳內,大手一揮也不要他們行禮。當然就算將軍想讓他們行禮,恐怕也等不到。

  「二位大俠不知有何指教?」

  陸詷淡淡開口,只吐出兩個字:「撤軍。」

  趙啟力不禁虎目圓瞪,掏了掏耳朵:「你說什麼?」

  「撤軍。」陸詷看了一眼帳外天色,「此處乃山瘴一帶,明日必有風雨,敵軍只消埋伏山坳之中,我軍必兵潰如山。現在撤回城中,待援軍到再做謀劃。」

  酒杯碎裂,趙啟力臉上再無和藹之色,他的親兵迅速圍困了主帳。

  「你們……怎麼知道會有援軍?」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兩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只可惜沒有一個人對他的目光有所畏懼。

  「空城計雖是好計,但卻也分時候,雖能夠震懾敵軍止步不前,卻不宜強攻。」吳珣笑道,「將軍不用多慮,我們只是碰巧路過,不忍我軍士兵傷亡才冒昧前來。」

  趙啟力自然是不會讓他們離開的,敵我難辨,不能放人。可惜他的將士雖多,卻攔不住吳珣,於是那一黑一白如出無人之境時就這樣飄然離去。

  主帳沉寂了許久,半晌趙啟力還是做了回城的指令,只是留下了那些營帳以迷惑敵軍。

  翌日,援軍匆匆趕到,為首的是名擅長在南方作戰的老將,見他將兵全數撤回後忍不住拍著他的肩膀道:「孺子可教,便是日後我解甲歸田,也能夠放心了。」

  趙啟力臉上一熱,但他終究是坦蕩之人,扭捏半晌還是將前情盡數告知:「隋將軍,若非那二人,我恐怕當真會冒進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