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翰則順著佛珠的方向便看見大雨之中一個將頭髮用布條束在身後肩膀搭著軟甲的黑衣青年正居高臨下的踩在屋檐之上,他一手持著長棍,另一手卻拿了一串佛珠。

  這人和士兵的盔甲相比單薄了許多,但渾身散發的氣勢卻不容人小覷。

  不知誰喊了一句:「將軍威武!」

  隨後周遭喊聲震天,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林翰則才知道,這位年輕人原來就是那位屢立奇功被欽點為準太子妃的吳國公——吳珣。

  林翰則被吳珣的殺氣所懾,一直回到府上才緩過勁來,連忙道:「下官乃江陵知府,國公於江陵有恩,請受下官一拜。」

  吳珣連忙將林翰則扶起:「我受皇上太子之名前來賑災,若論恩典,也是朝廷恩典,林大人無需謝我。」

  林翰則怔忪在了原地,吳珣實在是過於太過和顏悅色也太過沒有架子,這與方才那個僅憑一己之力大殺四方的青年將軍實在是判若兩人。

  見林翰則無措,吳珣倒是給他遞了台階:「大人,我有心與大人商討賑災一事,只是沾了一身血氣不便進入書房。不知大人能否給我與諸位將士安排沐浴之地。」

  「這個自然,自然。」林翰則趕緊叫來府中管家,安排他們的住宿,張羅一番後林翰則才定了定神,「國公不妨先行沐浴更衣,晚上府中擺宴為諸位洗塵。」

  吳珣擺了擺手:「如今洪澇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擺宴便不必了,大人若有心讓廚子做些麵條饅頭便是,我麾下精銳皆為西北軍,這些日子疲於趕路很是辛勞。」

  「國公當真如傳聞所言愛兵如子。」

  吳珣眨了眨眼,雖然他知道這是一句褒獎,但……他真的生不出比自己還大的崽。看得出林翰則是個老實人,吳珣也不好意思再逗他。

  殊不知林翰則的心中也給了吳珣一個評價——厚道人。他回到房中沐浴更衣後,淨手後上了三炷香,佛祖保佑佛祖保佑,他這幾日的祈求靈驗了,他求佛祖保佑派來賑災的國公爺能是一個清廉的好官,哪怕不那麼清廉也應當憐憫一下流離失所的百姓。林翰則雖出身京中官宦人家,但很早便外放為官,太清楚不過這些賑災中的彎彎繞繞了。朝廷撥下來百萬兩白銀,層層盤剝之下,最後地方官能見到幾十萬兩便已經算是很多的了。而如今看來,這位國公爺不僅清廉,而且心繫百姓,遠超他敬佛所求。

  到了傍晚時分,吳珣換了身清爽的衣服出現在了花廳。林翰則已經在了,見吳珣出現,連忙起身相迎。

  吳珣心說這位大人也過於客氣了,論官職論品級他還在這位林大人之下,只不過他身負欽差之命倒也不好自降身份,也只能生生受了林翰則的禮。吳珣不知道的是,他雖然只是從三品的定遠將軍,但他如今有爵位在身,莫說知府了,便是一品大員見到他也要叫一聲國公。

  吳珣見左右也沒有什麼外人,乾脆直接將陸詷寫好的旨意拿給了林翰則:「這是太子所書,回頭林大人派人清點一下賑銀與賑糧,看看數對不對。」

  林翰則:「……」

  他雖然覺得這位國公清廉,但是也沒有想過這位過於的出淤泥而不染了,他這輩子還沒見過一分不取的賑災欽差。躊躇之下說道:「下官自然信得過國公,清點便不必了。」

  「怎麼能不查?」吳珣皺了皺眉頭,「萬一有人貪墨豈非成了漏網之魚?此番賑災,除了國庫錢銀太子殿下也動了私庫,皆是為了受災百姓,定不能辜負皇上與太子之意,還請大人對於賑銀使用嚴加看管。」

  林翰則恍然,是了,吳國公自然不會貪墨這些銀糧,哪有人會貪自家的錢財的?欽天監之言雖不能盡信卻也有幾分道理,吳國公果真不愧是准太子妃,其心其德其行都讓人無可指摘。

  第256章 觀音窩窩

  吳珣一連吃了三碗麵條,這才不好意思地用手帕擦了擦嘴:「抱歉,餓狠了。」

  林翰則連連擺手,心道這是他接待來往官員規格最低也是最不拿出手的一頓飯了。但是不免又有幾分感慨,雖說這位國公年紀小,但大昱年少的官員也有,只要當了官坐在那個位置上多多少少都會擺上一點架子,像吳珣這般沒有架子不挑吃穿的實在是鳳毛麟角。不過幸好這位國公不挑吃,實在是府中也已囊中羞澀,多餘的糧食也都散了出去。

  林翰則又想起一事,聽說這位國公爺拒絕了賞賜,把皇上賞給他的分給了西北將士,他聽到的時候本以為這不過是急流勇退的自保之法,可如今看見了吳珣,林翰則卻驚覺自己錯了。眼前這個人或許真的沒有那麼心眼,他真真切切地就是想這麼做所以也就這麼說了。

  吳珣見林翰則盯著自己看,心裡有些發毛:「林大人如此看著我,是有何不對嗎?」

  林翰則這才意識到自己盯著吳珣發呆了,趕緊道:「下官只是敬佩國公一心為了社稷,不重身外之物不圖口腹之慾。」

  這事就誤會大了,吳珣趕緊解釋了一句:「林大人誤會了,只是如今江陵大澇,百姓食不果腹我哪敢多吃什麼。待這次洪澇退去,還望大人傾囊相告。」

  林翰則飛快道:「不知國公想知道什麼?下官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吳珣摸了摸鼻子,也不需要這么正式:「我想知道江陵都有什麼好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