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侍女跪地後所言和那人說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陸兼只問了一個問題:「你所說的事情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每日。」侍女眼角泛紅,「太子荒淫無度,東宮女子無人倖免。」說著說著,眼角的淚便順著臉頰滾落。

  這個時候,也有其他大臣紛紛附和:「臣對此事亦有所耳聞,臣還聽聞殿下讀書時

  將女人帶入書房嬉戲玩樂。」

  「你說的事又是何時的事?」

  「便是前幾日。」

  陸兼點頭:「既然大家都覺得太子德行有失,不如都去太和殿說吧,李福,召集朝會。」

  這樣的事幾乎沒有發生過,但陸兼之言對於那些想要拉太子下馬的人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眾人紛紛響應,到了申時,眾人齊聚太和殿之上。

  邱黨之人不斷地參太子德行有失之處,邱晁心中不安,卻已是覆水難收了。若方才那是邱黨的一言堂,到了朝堂之上,以韓碭為首之人激烈地反駁。

  等到場面幾乎已經白熱化時,陸兼終於開口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士大夫亦是如此。若太子觸犯律法自當交由大理寺,可若諸位信口開河誣告太子當以誣告,諸位愛卿可想清楚了?」

  那侍女拿出了她一手繪製的丹青,咬著牙說道畫中所載便是昨日之景。

  其實對於侍女所說的,已經有不少在中間搖擺之人相信了,只是皇上神色莫名看不出情緒。

  等到該參的本子都參了,該為太子辯解的也都說完話了,陸兼才緩緩道:「朕欲親征,眾愛卿以為如何?」這一招忽悠得眾臣有些懵,剛剛不是還在說太子德行之事嗎?

  邱晁再次叩首,這一次他也橫下一條心,他比其他人都清醒,覆水難收那便背水一戰,成敗在此一舉:「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德行有失難以擔此監國重任,還望陛下以國事為重。」

  「邱公也是前幾日親眼目睹的?」

  邱晁直覺不對,卻說不出哪裡不對,只能硬著頭皮說道:「臣一族侄乃太子伴讀,其言與侍女所言無異。」

  「既如此,此事便交由大理寺卿親審。」陸兼扯了扯嘴角,「樊愛卿,你給朕好好查查這些空穴來風的謠言,朕想知道太子是如何做到不在宮中尚能夠淫亂東宮的!」

  這句輕飄飄的話如同一盆冷水將上書參表之人澆了個透心涼。

  樊無鍾出列躬身:「臣樊無鍾領旨。」

  太子不在宮中?那太子在哪裡?

  沒有人知道,至少邱黨之人都面面相覷都看見了彼此眼中的驚駭。

  這時,陸兼又說了宛如驚雷的一句話——

  「傳朕旨意,突厥侵我國土擾我百姓,朕欲親征以示天威,然眾臣阻攔。今太子陸詷,睿質巳長,淑問日彰,文能講學,武能退敵,昔日北擒韃靼,南驅倭寇,四海之心,實所倚賴。今命太子陸詷任西北大將軍,統帥西北三路大軍,代朕親征!」

  第209章 太子殿下

  太子不在宮中,這個讓人猝不及防的消息讓邱晁瞬間感到了深深地挫敗以及無措。太子不在東宮,那所謂的太子禁足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由天家父子聯手編造出來的笑話和謊言,而他們的目標顯而易見——正是自己。

  案件交由大理寺卿,參與誣陷太子一案的若干人等盡數歸案,一場政治風暴正在席捲整個朝堂。

  邱晁只能仰天長嘆,百密終有一疏,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早就落入了一張驚心編織的大網之中,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枝幹被一點點砍去。

  皇上已經容不得自己了,邱晁無比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

  而此刻的西北邊關,雖然他們還不知道京城的這一場政治清洗也不知道這場清洗即將會波及自己,但將軍府中議事廳的氣氛卻是格外凝重。

  眾人對於即將要打的大戰所用的戰術爭執不休。

  「都監想讓兩翼的兵力往中間集中,兩翼以陣法迷幻突厥。」羅一莽不贊同道,「可若突厥不按照我們所想直攻中路軍,而是包抄兩翼,我軍不就落入了下風?」

  陸詷肯定道:「突厥一定會攻向中路的。」

  羅一莽皺起了眉頭:「都監無憑無據,如何服眾!」

  陸詷直視他的雙目:「羅將軍不服我?」

  羅一莽咬牙,他攥起拳頭重重地砸在了陸詷面前的沙盤之上,一字一頓道:「我只是不願意老子的兵白白送死!」

  說罷便轉身就走,蘇遇跺跺腳也追了上去。其他人則是面面相覷,如果說這一幕一開始看還有些新鮮,看了三四次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陸詷明顯在針對羅一莽,而羅一莽也根本不服陸詷,每一次討論戰事兩人都會發生口角之爭,像今天拂袖而去已經算是好事,上一次兩人差點大打出手。

  陸詷的計劃其實有不少人是認可的,雖然冒險了一點,但是以西北軍的實力與突厥士兵按照普通的戰術直面迎擊實在是討不到好。上一次與突厥精銳對戰雖然只上了一部分的中路軍士兵,但是已經足夠能看出突厥士兵的戰鬥力不可小覷。

  「都監。」胡錫忍不住問道,「屬下也有一點不明白,都監如何保證他們一定能夠攻中路呢?」

  「因為他們自負。」陸詷淡淡道,「他們行軍向來喜歡正面襲擊,而且自認為身強馬壯兵力遠壓我軍,以強對弱是不需要戰術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