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屋頂之下的其實便是議事廳,聚在此處的可不是榮陵和軍中的高級將領,從他們的說話吳珣多多少少猜到了,現在在議事廳的應該是榮陵和他的心腹們,那個應該被禁足五日的馬浮也在。

  坐在上首的榮陵掃了他們一眼:「你們就只會沉默嗎?沒人知道這兩人是誰?什麼底子背景,身後站著什麼人嗎?」

  有人說道:「將軍,那個副都監我倒是聽人提過,去年武舉的狀元。」

  榮陵一愣:「現在狀元都是從三品的?」這怎麼可能,科舉不過就是朝堂的入門券之一罷了,斷不可能是從三品的將軍。

  那人趕緊解釋:「我聽說陛下很賞識他,破格封了五品將軍。」

  「從五品到五品,倒也合理。」榮陵捋了捋鬍鬚,「所以他後來是因何而得到擢升?」

  「據屬下在兵部的朋友說,此人在無虞島大捷中立了首功,隋左洲已將戰功報至兵部,可能是因為被破格擢升。」那人又道,「屬下是半月前與朋友書信得知此事,當日也只是隨意談及並未深入,不過屬下朋友和屬下描述了一下吳珣的樣貌,與副都監確實能夠對得上。」

  「連晉三級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此子運氣未免也太好了一點。」榮陵難以言說自己此刻的心情,他已經過了那個年紀也過了那個品階,但也難免有一種混雜著羨慕嫉妒的情感油然而生。嘆了一口氣,榮陵又問道,「那另一人呢?」

  眾人面面相覷,都齊齊搖頭。

  在今天之前,誰也沒有聽過陸雲澤的名號。

  眾人以為榮陵會大發脾氣,結果沒想到榮陵沉默了許久之後,搖了搖頭:「我也從未聽過此人名字。」

  這……

  那是哪裡來的這麼一位橫空出世的都監呢?

  有人猶豫地提出

  了一個可能性:「將軍,有沒有可能是內監?」

  榮陵沒聽明白:「你是說細作?」

  那人連忙搖頭:「屬下是說太監,從前武帝身邊有一位不敢說是權傾朝野但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沈總管,如今皇上身邊有那麼幾個寵信的太監也不足為奇,而且歷朝歷代也不乏太監監軍的情況。」

  吳珣:「?????」屋頂上的吳珣差點就要把手上的一捧磚給摔了,他只能強忍著笑意,努力不讓自己笑出了聲。

  榮陵當真認真思索了一下這個問題,隨後搖搖頭:「他可不像是太監。」

  這個時候馬浮說道:「可當年武帝身邊的沈總管也像不是內廷太監。」

  「不一樣。」榮陵擺手,「我懂你的意思,但是不一樣。我說他不像太監不是說他看上去有沒有男子氣概無關,而且那種氣場,那絕不是久居人下之人的氣勢。」

  「當年我們隨武帝出征時,沈總管已經是大內總管,身居高位。但陸雲澤才多少歲?怎麼可能有沈總管的地位?就算是有我也絕不會不知道此人,如果他是太監這般年紀也絕不會有當年沈總管的氣勢。」榮陵判斷道,「陸雲澤絕不是太監,你們查查會不會是哪家的小王爺。」

  眾人恍然,陸是國姓,如果是皇親那有這般氣勢和膽量就說得通了,就連皇上的寵信也都說得通了,自家人嘛,比起外臣來說自然是寵信的。

  但是眾人又有了一個疑惑,誰家的小王爺肯紆尊降貴的來這大西北喝風飲沙?

  「總之,最近都把精神打起來謹言慎行,對那二位都監禮遇有加,但可萬不要鬆了防備。」榮陵大手一揮,下了結論,「那吳珣尚不足懼,那陸雲澤若真是皇親想辦法歸我們所用。」

  「將軍,那突厥王爺的信……」這個時候馬浮說了一句讓吳珣精神抖擻的話。

  只聽榮陵沉吟片刻:「暫且先拖拖,此刻不是好時機,先安撫好那突厥使者。」說到此處,榮陵聲音突然沉了下來,「切記,不能讓陸、吳二人發現此人的存在!還有你們,你們都是我的心腹,應該知道我是如何對待叛徒的!」

  眾人脊背上都浮出了一身的冷汗:「謹遵將軍之命,屬下定不負將軍。」

  第182章 我喜歡的

  陸詷回到房間後便發現吳珣已經回來了,見到自己的一瞬間表情有些扭曲。

  「怎麼了?」

  吳珣醞釀了又醞釀,最後還是沒說出口:「那個等會兒再說,你那邊怎麼樣?」

  陸詷本來也是要和吳珣去聽壁角的,但臨時收到了一封從孫府送出的家書,於是陸詷臨時出了一趟將軍府。

  家書是孫耿洲所寫,他是為數不多知道陸詷和吳珣要去西北的人,信上提到了他當年在行伍之中的生死兄弟,退伍之後定居在了小方盤城。陸詷此行便是去見了其中一位,一位叫李漫的商賈,當年負傷退伍後便做起了來往貿易的生意,如今在西北一帶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富戶。

  「有些收穫。」陸詷笑了笑,「李伯說,從去年年初開始,出了玉門關後便極其容易遇上沙匪,他為此特意重金請了定遠鏢局的人保鏢,生擒了幾個沙匪,發現他們是突厥人。」

  「是突厥士兵改扮的?」吳珣的聲音冷了下來。

  陸詷一哂:「還有另一件有意思的事,也是從去年年初開始,再到這次與突厥開戰之間,玉門關內的突厥商人多了不少,而且他們也不北下,就在這小方盤城中做生意。」

  「其實還有一件事。」陸詷從袖中抽出了一封信遞給了吳珣,「這是臨行那天舅父塞給我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