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見師徒二人在塔上似乎是吃著東西,有說有笑。

  趙啟瑞瞬間將應對之策拋之腦後,連忙往高塔處跑,這、這這這這孩子膽子什麼時候這麼大了?等吳珣要是離開了,也不知道這皮孩子還有沒有人能管得了。萬一一說他就往天上蹦這可了得……

  趙啟瑞腦子亂糟糟的,想著有的沒的,撥開人群衝到了塔下。必須撥開人群,只因為周圍被看熱鬧的人圍得是水泄不通,大家紛紛仰臉張望,七嘴八舌道——

  「哇,那個人飛的好高。」

  「這個是不是就是話本里的江湖大俠啊。」

  「娘、娘,我也想像那個大哥哥一樣。」

  「只有練武才飛那麼高。」

  「那、那我也要習武!」

  ……

  趙啟瑞愣了,他低頭看著到自己腰間的小男孩,隨後蹲下身子平視男孩:「你想習武?」

  男孩愣住了,點了點頭。

  男孩的娘親似乎有些緊張,雙手按在男孩的肩膀上:「不許胡說,這是知府大人,跟知府大人說你要讀書。」

  「可是……」男孩仰頭看向高塔之上,目露憧憬。

  「習文習武都好,我兒子也喜歡武藝,喏,塔上的就是他。」

  男孩驚訝地張開嘴,裂開嘴笑了,牙齒不齊,卻笑得格外的甜。

  有個人緩緩地走到他們身邊,聲音清冷:「何況習武也並不是就不讀書了,你看見那個大哥哥了嗎?」來人自然是陸詷,他抬手用摺扇指了指吳珣,「那個大哥哥是今年的武舉狀元,文武雙全,習文能出人頭地,習武也能光耀門楣。」

  男孩的嘴張得更大了,跟他一起張大嘴的還有趙啟瑞,吳、吳少俠竟然是今年的新

  科武狀元?所以他兒子是撞了什麼樣的運氣?

  看著趙啟瑞震驚的表情,陸詷恍然大悟:「我忘了跟你說了。」

  趙啟瑞:「……」你知道就好。

  然後趙啟瑞就聽見陸詷嘀咕道:「不過你這個當爹的心也真是大,什麼都沒打聽出來就讓兒子拜師了,萬一是江湖騙子怎麼辦?」

  趙啟瑞:「……」

  而高塔之上的團團好奇地用手戳了戳吳珣的鼓起來的臉:「獅虎虎,誰惹你生氣了?」

  「有人說我是江湖騙子。」吳珣氣呼呼道,又在團團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團團點頭答應,並且拍拍小胸脯,表示自己一定做到。吳珣滿意地點點頭,孺子可見也:「等等要喊得大點聲。」

  「嗯,獅虎虎你放心!」

  吳珣把團團抱住,團團聽話地摟住了吳珣的脖子,然後吳珣便直接在眾目睽睽和眾人的驚詫聲中從塔頂一躍而下。

  直到快落地的時候,吳珣才踩了一下塔身,借力之後平穩落地。

  團團樂得直拍手:「獅虎虎好厲害。」

  「珣兒厲害。」

  現在說好話已經晚了,吳珣小肚雞腸地想著,把團團放在了地上,然後就見團團把自己往陸詷那邊推:「謝謝師娘,獅虎虎還給你。」

  陸詷:「……」

  吳珣:「……」傻孩子,你應該是把你師娘往我身上推!

  陸詷摟住吳珣,輕聲笑了一聲:「承蒙武狀元投懷送抱,便是化身女嬌娘也值了。」

  吳珣耳尖紅紅的,明明是想調戲太子爺的,莫名其妙感覺就被反調戲了。

  趙啟瑞愣愣地看著他們倆人,突然間茅塞頓開。是啊,他不需要帶兵出城打仗,他作為知府,要的是保一方平安,如果大敵當前,他要做的便是及時求援以及守城。

  其實剛剛那小男孩的娘親說的話恰恰暴露了臨安的薄弱之處,都說江南出才子,所以長此以往江南人尚文不尚武。就算是孩子喜歡,爹娘多半也會逼著去考試,考不上的轉而務農或經商。一旦碰到戰事,城中的百姓大多手無縛雞之力,便是任人宰割。更何況,尚武也並非是黷武,也非要人人都成為英雄豪傑,有些膽氣總是好的。

  臨安富庶,糧倉供城中百姓被困月余不成問題,但難在人心,臨安富庶是以百姓生活向來優渥,若到時人心惶惶臨安內亂又該如何是好?故而於臨安而言,守城除了靠官吏,靠士兵,也要靠城中百姓,若萬眾一心,又何愁城池守不住呢?

  當然,既然這個問題已經擺在眼前,那麼勢必要抓緊對士兵的訓練,包括若是被圍該如何將情報傳送出去。

  趙啟瑞整個人神采奕奕的,比起之前的懈怠,整個人興奮了不少。臨安太舒服了,舒服得讓他險些忘記當年站在文華殿上,發下的誓言——

  我若為官,日後必不讓百姓受難,必不讓生靈塗炭,必不讓國失寸土。

  吳珣悄悄對著陸詷說道:「他似乎開竅了,倒也不枉費我一大早跑到塔上吹冷風。」其實守城本沒有什麼固定的策略,但若人心渙散,城池定難固守,趙啟瑞作為臨安府之長,更是如此。

  陸詷將吳珣的手揣進自己的懷中:「那你該什麼時候開竅呢?」

  吳珣瞪圓了眼睛,覺得自己冤枉得狠:「我什麼時候不開竅了?」

  「你若開竅,昨夜便不會旁敲側擊地問我與他從前相識的場景,還哄騙團團說他爹娘的故事。」陸詷一早就將吳珣的小心思看在眼中,在他耳邊輕喃道,「我看重他,除了當初的朋友之誼,還有一點便是因為我覺得他是可用之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