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錯。」陸詷喝了一口茶水,放下了茶碗,「綁走姑娘的目的是為了敲山震虎警告老闆娘不要亂說話。而留下庫銀的原因是因為幕後之人猜到老闆娘必會報官,庫銀則是為了威脅劉宇達的,也順便給了劉宇達一個藉口將老闆娘從這座樓裡帶回衙門。畢竟涉及庫銀案,暗中保護的人也不敢光明正大和官服對著幹。」

  徐子修和陳錦逸都恍然大悟,如果是這樣,此事便能說通了:「所以,老闆娘知道了些什麼?」嚴重到讓幕後之中不惜威脅起兩年前的盟友。

  「珣兒,地圖呢?」

  吳珣從懷中拿出了一個疊起來的牛皮卷,陸詷將一些空碟拿走,留出一塊空地,吳珣將牛皮卷展開放在了上面:「這是地形圖,我們現在在此處。」

  陸詷拿起一根乾淨的牙筷,從他們在的地方向北劃出了一條彎曲的痕跡:「這條路向北走便會出關,再往北便是韃靼的部落。」

  陸詷點到即止並沒有說下去,但是徐子修和陳錦逸已經明白了,此事極有可能與外族有關。

  吳珣接著陸詷的話頭說道:「我問了月牙兒姑娘,半年前,確實來過幾個會說韃靼語也會說中原話的商人,說是從北面過來做生意,不過因為邊境本就有通婚情形,但通婚生下的孩子在當地經常被人欺負,所以月牙兒姑娘說她不好意思多問,也並不知道他們是中原人還是韃靼人。」吳珣說到此處停了停略有幾分羞赧之色,「咳,他們更喜歡風韻成熟的女子,月牙兒姑娘說其中一個為首的商人對芳娘,也就是月春樓的老闆娘頗為心儀,但芳娘已經從良所以只是陪他們喝了酒。」

  「這幾個商人在這裡待了好些日

  子,吃住包括談事情都在月春樓,接待了好幾個不知道是朋友還是生意夥伴的人。但月牙兒姑娘說那些生意朋友並非本地人,而且他們雖然是中原人但是都會說韃靼語。更蹊蹺的事,他們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雙方都說的是韃靼語。」

  「是在避人耳目吧?」陳錦逸若有所思道,這樣的情況確實不太尋常。

  吳珣繼續說道:「後來那幾個韃靼商人離開此地直接回了北邊,並沒有像他們剛開始說的那樣是要南下做生意,而且月牙兒說他們跟姑娘閒聊時從來不提什麼生意上的事。」

  徐子修一直很認真地聽著,目光嚴肅道:「很有可能他們來的目的就是和這幾個人見面,他們很可能也不是什麼商人。」他又摸了摸下巴,「但是老闆娘為什麼會被盯上呢?如果韃靼人是幕後黑手的話,他們要想對付老闆娘不是有很多時機?」

  「因為芳娘隱瞞下了一件事。」陸詷也覺得此事當真有幾分陰差陽錯,「芳娘的娘親其實便是中原人和韃靼人所生,芳娘的娘親會說韃靼語,芳娘雖然不大會說,但是聽得懂。此事芳娘一直沒有對人提及是因為兩族通婚所生通常會被歧視,所以芳娘不願意提出此事,第二個原因也是因為她並不想引起那些韃靼商人的興趣。」

  徐子修倒吸了一口冷氣:「所以,韃靼商人和他們朋友見面說的內容芳娘都是聽得明白的?」

  「沒錯。」陸詷點了點頭,「就是因為聽懂了,所以芳娘主動向多寶堂尋求了保護,暗中保護她的人就是陸鈺生派的。而她之所以會被發現通曉韃靼語,也是因為她寫給常淮的一封書信不知為何落入了韃靼細作之手,裡面便提到了此事。」

  吳珣感慨道:「這倒是真的要感謝陸鈺生了,若非他傾囊相助,恐怕芳娘就是有十條命也早就斷送在韃靼人之手了。」

  事到如今,徐子修和陳錦逸終將這一連串的事串聯了起來,芳娘聽見的那些內容恐怕就是月春樓莫名招致庫銀栽贓的原因。雖然他們倆還不清楚芳娘到底聽見了什麼,但是從劉隆和劉宇達的態度可以想見這些內容想必是足以讓人人頭落地甚至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第103章 常淮其人

  月春樓的笙歌聲漸消,芳娘坐在銅鏡前,她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手指輕撫了一下梳得齊整的髮絲,隨手輕拆下頭上的一枚髮簪。

  芳娘看著眼前的這枚銀簪,用自己蔻紅的指甲輕撫過銀簪的表面。這是一枚古樸至極的銀簪,和整個月春樓都仿佛格格不入,但偏偏芳娘卻反反覆覆地摩挲,最後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銀簪的簪頭刻了兩顆桃子,細長的簪身上雕刻著繁密的葉片,芳娘還記得當初那人送自己這枚銀簪時的窘迫——

  「那日情急之下毀了姑娘的髮簪,常某想用此簪賠予姑娘,還望姑娘莫嫌棄。」

  芳娘已經不記得那時候的自己說了什麼了,但是,怎麼會嫌棄呢。雖然他那日毀的髮簪是枚雕工極好的鳳凰金簪,鳳凰眼上還綴著紅寶石,但芳娘卻覺得那些都不如眼前的這枚古樸銀簪。

  只因為,從未有人真的將自己記掛於心上。

  哪怕只是歉意呢。

  芳娘將銀簪貼在自己的臉頰上,輕輕摩挲了一下,她此生已別無所願,只願常先生一生平安順遂。

  她與他,就如同泥與雲,雲泥之別豈敢高攀。

  臨別的酒宴之上,芳娘也沒有敢將自己的心意說出口,更不敢有什麼逾距之舉,她怕從他的眼中看見失望。

  他說:「我從不覺得青樓女子便如何,若有得選擇,誰又願意淪落風塵呢?」

  他說:「我敬芳姑娘義舉,是姑娘保護了月春樓的女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