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昱的殿試從辰時考至申時,每人的桌上會備有茶點以供考生充飢,雖然多數考生也沒有時間和心情吃便是了。但坐在第一排第一位的陸詷卻不一樣了,仔仔細細喝完補氣的紅棗茶後,又將盤中的點心吃了個乾淨,竟然像是來用早飯的。

  陸兼覺得好笑,衝著身邊的太監招招手,輕聲道:「再給那位考生備些點心。」太監剛想去時,又被陸兼叫住了,「去鳳棲宮的小廚房拿,就拿那幾樣皇后最愛做的。」

  那小太監眼珠子都快掉了下來,皇后娘娘最愛做的豈非就是太子殿下最愛吃的?但還是麻利地轉身就跑,心道這位會元也算是得了皇上青眼,不論殿試成績如何,以後定會平步青雲。

  不多時陸詷的桌上就多了幾碟精美的點心,陸詷一愣,輕聲道:「多謝公公。」

  他說話很輕,但因為離得近小太監也聽見了,剛想還禮就愣住了,這聲音可實在不算是好聽,而且有些啞,但莫名地他覺得說話的腔調有幾分耳熟。

  日晷一點點划過了北邊,待到午時剛過,就已有人落了筆,將考卷一卷,便撐著腦袋盯著不遠處那明黃的階梯瞧。

  陸兼也恰到此時打了個哈欠,盯著一早上兒子的腦袋瓜頂,終於有些倦了。

  監考的考官趕緊上前:「皇上當保重龍體,不如回去歇息,此處有臣等在。」

  陸兼想了想又搖了搖頭,他今日出鳳棲宮的時候,明綰說了,必須看著兒子考完試,若是有人欺負兒子,他得給兒子撐腰。

  陸詷其實也有些困了,他無奈地仰頭看著陸兼,無聲地控訴著為什麼考試時間要定得這麼長。陸兼對此撇了撇嘴,目光示意他看周圍的考生,你自己瞧瞧,有多少是寫完了的?

  終於,大概日晷也感受到了這天底下最尊貴的父子倆的困意,緊趕慢趕地走至了申時。申時一至,響鞭甩起,殿試結束了。

  考官將所有考卷盡數收起後,交由等待的彌封官將名字一一遮蓋糊起,而後交由掌卷官。為避免舞弊頂替,平武帝時便改了

  制度,交卷後考生並不能離宮,而是暫時歇入偏殿,等待明日辰時文華殿由皇帝欽點一甲前三。

  陸兼雖心疼兒子,卻也不能壞了祖宗規矩,只得讓陸詷跟諸位考生一樣一同歇於偏殿。次日寅時,已經有考生早早醒了,意外地發現那位看上去與眾不同的會元此刻身上蓋了件絨毯。

  被行了注目禮地陸詷坦然一笑,但並未將絨毯掀開,只因掀開後這些考生恐怕吃了他的心都有,絨毯之下他的手中正揣著一個手爐。

  京城已經入秋了,昨夜的偏殿還是有些涼意的。陸詷想起昨夜從天而降的吳珣,嘴角忍不住揚起了笑意,這兩件還是他死活沒有推拒掉的,否則今日這些考生就會發現他身上還會各式保暖的物件。

  宮中的太監帶著他們到水井旁洗漱,平日裡半夜被召進宮中的官員也會在此洗漱,地方倒也夠大。

  陸詷活動了活動肩膀,龜縮在偏殿地板之上實在算不上是件舒服的事,正當他打算和其他考生一同前往文華殿時突然間被一個太監喚住了:「這位是公子,您的錢袋掉了。」

  陸詷一愣,回身就看見了一張面生的臉孔,那個小太監手中拿著的是個妃色的香囊。

  「這是我的錢袋?」陸詷一哂,這怎麼長得也不像是錢袋,而且也不像是他的東西吧?

  「這就是公子的,我看著從公子身上掉下來的。」小太監一把塞進了陸詷的手中,低聲道,「請公子繫上。」

  陸詷心中一個激靈,他連忙想多看了幾眼那個太監,那個太監已經一溜煙跑了,只留下一個背影,陸詷突然間用左手摸了摸眼皮,緊接著一道影子便順著宮牆追了上去。

  陸詷看著掌心的香囊,隨手將香囊拉開,三枚紅豆順著香囊袋口落在了陸詷的掌心之上,他湊近了嗅了嗅,覺得這香味也頗有些熟悉。再瞧那香囊,縫得並不算齊整,將內里掏出更是針腳不齊。

  這應該是一女子做的女紅,而且手藝甚至有幾分粗糙,但為何那名小太監要塞給自己?

  陸詷雖然心中疑竇叢生,但還是選擇依言系在腰間。

  待到所有考生在文華殿門口站立,辰時一到,陸兼便也出現在文華殿之中。考生三拜九叩後,由主考官從得分最高的考卷開始逐一宣讀,直至陸兼定下一甲三名後便可不再繼續宣讀。而陸兼的習慣是先聽十份卷子,再將他感興趣的卷子留看,隨後喚考生上前。

  但這一次他卻沒有聽到第十份,等他聽完第一張試卷的時候便已經掩飾不住興趣了:「此份試卷是誰所作?」

  然後,陸兼就看見站在第一排第一個陸詷出列了:「……」

  陸兼有些尷尬,他突然有了一種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感覺。但話已經說出了口,便覆水難收,陸兼清了清嗓子,伸手示意主考官將試卷遞給自己。

  通篇看了一遍,陸兼此刻的滿足感達到了最高處,只因為看著這周整的字跡他有了一種回到陸兼小時候幫他批改課業的成就感。

  「你通篇主戰,為何?」

  陸詷躬身道:「草民以為大昱鄰邦雖年年進貢,但早有不臣之心。近年邊關更是常有騷亂,西北蠻子侵擾邊境百姓,雖那些蠻子自稱馬賊,但不臣之心可見一斑。再觀西南地界,苗族幾番起義,其與大光多有勾結。江南沿海也屢遭倭寇打劫。雖我大昱兵強馬壯屢屢平叛息亂,但草民以為當戰不當和,若一味求和只會讓鄰邦認為我大昱可欺,日後更是變本加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