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第三輪比拼的便不僅僅是武力了,五座高塔之上有五面旗子,象徵著每個人的大本營,他們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旗子並且贏得對方的旗子,他們可以自己去一列士兵中挑選二十人,作為自己的手下進行攻防戰,比拼的除了武力還有謀略。

  直到第二輪比試結束,太子殿下才姍姍來遲。一身杏黃的太子似乎身體不大舒適,對著皇上行了一禮後,便入了座。皇上神色有些不愉,不過並沒有發作,只是不輕不淡地說了一句:「太子身為大昱太子,自當強身健體,太子若連那第一個擂台勝出的少年都打不過,未免就……」

  群臣都不禁看向第一個擂台的少年,那少年膚色偏深,身後背著一根長棍。眾臣面面相覷,那個少年剛剛幾次出手極為凌厲,屢戰屢勝武藝高強,而太子殿下並非武人,兩之相較對太子殿下並不公平。皇上話里話外的意思可是對太子殿下有所不滿?

  陸詷挑了挑眉梢:「父皇如此愛重此人,不如即刻將其點為狀元?」

  陸兼:「……」還是閨女好,生兒子就是來討債的。

  他們說話的當口即將展開塔樓奪旗的五人已經開始去選自己想要的士兵了,誰都想要強壯的士兵,是以中途多次發生口角,倒是剛剛天家父子口中的主角正落在了一群人的後方,左看右看,但卻不爭也不搶。

  「太子覺得那名少年是在打什麼算盤?」

  陸詷無奈地看了一眼自家父皇,好歹收斂一點,再這樣下去,不用等放榜考完試珣兒就要變成眾矢之的了。

  但皇上發話了,太子不回是大不敬,陸詷只能回道:「兒臣以為他是在選兵。」

  「哦?」陸兼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因為吳珣此刻實在是不像在選兵。

  「皇上,臣卻以為那位考生年紀尚輕,雖有一身好武藝,但如此怠慢恐怕是因為他對行軍打仗並不了解。」

  陸詷扯了扯嘴角,好一個右相邱晁,自己還沒找他算帳,他竟然忙不迭地開始拉踩珣兒了。

  「哦?」陸兼笑道,「右相是不看好此子。」

  「臣只是覺得這少年年紀尚輕,尚需磨練幾年。」

  陸詷原本一直緊抿著唇,但終於還是沒忍住:「兒臣卻覺得這位少年落於最後並非因為生疏,這恰恰是他聰明的地方。」

  「怎麼說?」

  「父皇您看,其他考生挑完後那些被留下來的士兵的神情。」

  「唔,表情各異。」

  「您再看那少年挑的士兵。」

  陸兼看了一會兒嘴角也露出了一抹笑,當真不是因為不願爭搶啊,也就到了此刻,他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陸兼自然是滿意吳珣的人品的,但他擔心這傻小子適應不了複雜的朝堂,但現在看起來,他是杞人憂天了。

  「那少年挑的士兵都是被剩下後流露出失落神情的士兵,說明他們是想出戰的。被剩下的這些士兵甚至比一開始被挑走的戰鬥力還要旺盛,因為他們想要證明自己。而那些對挑選結果無動於衷的,反而是鬥志

  最弱的。」陸詷說到這裡,話鋒一轉,「不過也是正常,這些士兵畢竟都是衝鋒陷陣的精銳,對於這樣的比拼並非所有人都是有興趣的。」

  陸詷的話說完後,坐在下首的一個穿著武官鎧甲的鬍子已經有些花白的男子臉色也好看了一些,這位是兵馬大元帥姜肅,三軍統帥,正一品武官。

  為人耿直,用兵如神,和陸詷的外祖也是好友。但有一點,姜肅愛兵如子,誰要是無故說他手下兵的不是,那就是皇上他也敢頂撞。

  邱晁此刻也很鬱悶,他從前花費過諸多心思但卻一直插手不進兵權,所以對於武舉他並沒有科舉這麼上心。之所以順勢打壓了一下那黑皮少年,不過是因為他最近和太子的關係僵在了那裡。他見皇上用那少年給太子做了一個下馬威,想順勢打壓少年向太子示好,卻沒想到馬屁拍到了馬腿之上。

  看台上暗潮湧動,看台下卻早已如火如荼地爭搶了起來。

  那黑皮少年手下的士兵果真神勇,一個個卯足勁地想證明自己。姜肅摸了摸鬍子,突然開口道:「此子乃天生將才。」

  「元帥可是識得此人?」若說方才邱晁是想緩和跟陸詷的關係才打壓了一下那少年,但他此刻卻是真的在針對姜肅,話里藏刀,刀口拭毒。話里話外的意思是,姜肅之所以誇獎這個少年是因為少年是他的人。

  姜肅卻絲毫不買帳,冷哼了一聲:「我不認識他,但我有眼睛看。此子武藝高強敢衝頭陣,但其布陣有章法,不疾不徐,他雖沖在頭裡卻仍顧及首尾,滿盤未散。不是天生的將才又是什麼?」

  「元帥莫要惱怒老夫,老夫這也是為元帥著想,識人識面不識心,軍機不比旁的,萬一貽誤裡通外敵……」邱晁搖頭嘆息,「元帥愛才心切老夫明白,但這事關重大還需多思多量。」

  姜肅冷著臉,虬眉緊擰:「右相何必做此無謂思量?」

  陸詷在心裡嘆了一口氣,姜肅的為人他很是敬佩,但有時候太直了也難免吃虧。邱晁雖顯得杞人憂天,但畢竟打著憂慮國家安寧的幌子,姜肅的惱怒反倒讓他落了下乘。於是陸詷開口接過了話頭:「孤記得右相是本次科舉的主考官吧?」

  邱晁心裡一個激靈,連忙道:「殿下記得沒錯,正是微臣。」

  「武舉科舉皆為選賢納士,幾場比拼一張試卷為了是選拔才俊,考校人品不妨留待日後。」陸詷笑道,「孤想二位作為主考官都不應識得參考的考生,既然都不識得,那就只憑才華評判最為公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