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天下看似大定了,實際上漫漫征途才剛開始。

  第73章 番外

  大榮朝的皇后顏氏曾與皇上一同出征,是馬背皇后。賈瑚也從不將皇后限制在後宮,有時候還與皇后一同出遊,一同逛街。

  顏皇后是獨女,沒有兄弟姐妹扶持,自小如男兒教養。人家後來不但能夠上馬安天下,還做了一國之母,椒房獨寵。

  有如此榜樣珠玉在前,本朝女子與男兒一樣教養的女子漸漸多了起來。雖然依舊有些人家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但也有些開明的貴族人家,女子與男兒所受教育差不了多少了。

  本朝民風比起前朝愈發開化,除了貴族女子受教育的越發多了,連百姓中,投入生產勞動的女性也多了起來。朝廷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

  原本這一切都是好事,偏生女子只是比前朝過得稍微好一些,有些老古董就畏之如洪水猛獸,疊聲感嘆禮崩樂壞,有傷風化。

  甚至還有人為了貪圖重振理學的名聲,彈劾皇后後宮干政、善妒、不貞靜等罪名若干。

  至於證據麼,也是有的。

  自賈瑚和顏妙玉成親以來,數年過去,賈瑚從未選妃。

  但是那些彈劾皇后的官員自然不敢說皇上的不是,皇上之所以沒有選妃那當然是因為日理萬機。但是擇良家子,充實後宮,給皇上開枝散葉,都是你皇后的本分。皇后沒做好,就是失職。至於皇后為什麼本職工作不做,當然是因為善妒。

  其實妙玉雖然重生了一世,也是受男子一樣的教育,她從未見過一夫一妻的社會。自己的丈夫是一國天子,皇后從未想過不納妃。妙玉也曾提過參考前朝舊制,先大選一次。

  至於本朝的選妃制度,皇后也在完善。

  但是賈瑚直接將此提議否決了。

  賈瑚從不覺得妻妾成群有什麼好,而且認為妙玉便是世間最好的女子了。其他女子,或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或許坐臥行走皆成風景。但是再沒有一個像皇后一樣懂自己,像皇后一樣在最艱難的歲月,雖然分隔兩地,但是二人都在為推翻司徒王朝殫精竭慮。

  有了妙玉,賈瑚心裡再容不下別人。為何要將那些千嬌百媚的女子選進後宮蹉跎歲月呢?

  皇后遭人非議,賈瑚也出面解釋過,不選妃是自己的意思,但是那些妻妾成群的偽君子們以己度人,竟是不信。

  賈瑚在反前朝的時候是多麼強勢果斷的人,在當了皇帝之後竟然多受掣肘。這一回,為了愛妻,賈瑚做了個決定,在朝上掀起軒然大波。

  其實這在後世看來,是極平常的事,賈瑚宣布下一屆的科舉開女科。

  你們不是說朕的皇后騎馬打仗,議論國事過是不守婦道麼?朕的皇后是不可能改回去的,但是朕可以給更多女子機會,讓她們也參與經世治國。只要走出內宅的女子多了,皇后便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了。

  自然,作為古人,賈瑚哪怕思想超前些,也不可能做到如後世一般,男女平等,擇優錄取。試開恩科,剛開始是男女分開,給女子的也只是些需要細緻,又無需大量體力勞動的職位。

  但是只要女子進入某個領域,總會有出色的女子和男子競爭,也會有女子做得比男人還好。這些先驅女子們做得越傑出,後來女子的路便會越來越寬。

  若是沒有顏皇后為榜樣,或許還有許多願意給女子讀書的貴族人家不願意女子拋頭露面,只有些讀過書但家道中落的女子會參加女子科舉謀一份差事。

  但顏皇后這樣能讀書能打仗的女子皇后都做得,開明的貴族人家也沒什麼好顧慮的。有些甚至私心覺得皇上就喜歡這樣的女子,巴不得女兒科舉出色,得皇上青眼。畢竟現在後宮只有一位皇后,一個嬪妃也無。

  而且當今皇上各方面真是太出色了,年輕俊美,文武雙全。當今剛登基時候多少人暗中使絆子,何等兇險。不也讓當今一一化解麼?做當今的后妃,自家女兒若能為妃,實乃好出路。

  至於另一部分,則是真願意在官場一展所長的女子了。

  其實也不乏賈瑚的前世故人。

  女子科舉第一屆的狀元不是別人,正是表妹林黛玉。

  剛開始黛玉只是做了戶部度支司員外郎。

  林黛玉的父親是當朝吏部尚書,是當年穩住粵海,有從龍之功之人。母親是大長公主,且大長公主賈敏是當今的嫡親姑姑,甚至是當今的啟蒙老師。林黛玉本人是當今表妹,被封了郡主。

  此次第一屆女子科舉,但凡取了名次的試卷皆給禮部官員看過,對於這些女子們的才華,官員們倒是服氣的,林女狀元那樣的才能,就是放到男子科舉中,也未必不能高中。

  但林郡主直接點了戶部度支司員外郎,不少人覺得林郡主是占了身份的便宜。直到後來,林員外郎在度支司幾度查出重複開支,為朝廷節省開支,非議才漸漸少了。

  說起來林黛玉入度支司,當真專業對口。

  度支司主管財政預算及支取。前世里黛玉從未參與賈府的管家,只日常看一眼,心中揣度便知道賈家入不敷出。現在入了度支司,簡直如魚得水。

  自然,但凡是女子,想要走出閨閣總有許多阻撓。

  若是換個有才能的女子,但是沒有林黛玉一樣的出身,恐怕也要受同僚打壓,甚至污衊,難以出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