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賈瑚走到張氏面前:「孩兒都知道。家中一切,辛苦母親了。」
張氏拍拍賈瑚的肩膀,面露微笑:「京中一切瑚兒都不必擔心。都有我呢,只是玉兒一定要與你一起出征麼?」
張氏口中的玉兒便是妙玉。
賈瑚被冊封皇太孫之後,便定了顏修之女顏妙玉為太孫妃。只因這次出征急,尚未完婚。
顏妙玉給顏修做過糧草官,這次也要求一起出征,替賈瑚做後勤保障。
本來張氏是覺得此事不妥的,但是賈代善允了,賈瑚也覺得如此極好,便定了下來。
後來賈代善告訴張氏,賈家到底是前朝臣子得國,根基不深。加之後繼之人資歷尚淺,若是太孫妃都能隨軍出征,立下戰功,對以後賈瑚真正抓牢權柄有利無害。張氏雖是不舍,也同意了。
和豐元年五月,皇太孫賈瑚為主帥,率兵西征。
京城,賈代善調林海入京,任吏部尚書,為新朝廷建立新的文官體系。
林海現在算是駙馬了,自古以來少有駙馬手握實權,但是賈家宗室子,能用的實在沒幾個,還不如用這位年輕有為的女婿。
再說,賈代善重病的事絕不能走漏半點消息,許多事便需要林海這樣的近臣處理。
賈敏離京十餘年,回京身份已然是長公主了。
這位長公主能力不凡,與張氏一起直接接過了後宮諸事。
賈代善古稀之年稱帝,自然沒有什麼後宮佳麗三千。這裡指的後宮諸事,指的是應酬各王妃、誥命、夫人、太太。
畢竟賈母至今未封后,現在不知道多少人想走後宮的路子,或是巴結,或是吹風構陷。後宮之斗映射前朝,賈代善不可能將後宮諸事交給賈母。
賈母一生都未想過自己還有入住紫禁城的一天。但是她與賈代善結髮夫妻,賈代善稱帝,自己竟無皇后封號,這不是將自己的臉踩在地上麼?
賈母現在連賈代善的面都見不著,少不得跟女兒抱怨。
天下確然沒有比賈母更憋屈的新帝元配了,賈敏只好安慰賈母道:「現在天下初定,瑚兒和他未過門的媳婦尚且要出征,父皇也是日理萬機,或許忙不過來吧。」
賈母冷笑:「你如今都封了公主了,又何必來哄我。我知道你父皇嫌棄我,他哪怕不讓我統領六宮,只給我封后全我臉面有何不可?我沒臉,難道你們兄妹臉上就有光麼?」
賈敏低頭不語。
其實她知道,父皇不立後,還有一個原因是史家。賈家和史家前朝立國的時候並肩作戰,後來結為姻親,原本應當守望相助。但後來史家和霍家聯姻,站到了賈家對立面。
現在若立史氏皇后,說不定有人便要走史家外戚的路子。但是前朝保齡侯史鼏的夫人還是霍灼,瓜田李下,還是先壓一壓此事為好。
倒是自己的三表哥史鼎是個聰明人,雖因史霍聯姻,史鼎也一度因為前朝南安王府的運作,在江南任職。
但兩江總督起兵討逆後,史鼎審時度勢,並未在後方給顏修添亂。後來得知賈代善稱帝,也第一時間派人進京道賀,並表歸順。只要瑚兒能得勝歸來,賈家真正站穩腳跟,日後史鼎依舊頭腦清楚。史氏一族的前程還可應在史鼎頭上。
如此過了大半年,賈代善病重,終於撐不住,一連數日不曾上朝。
消息傳出,文武百官震動,不少人蠢蠢欲動。
雖然賈瑚出征之前,一直沒傳出賈代善有任何病症的消息,但是賈瑚一直在擔心此事。
前世里,此時賈代善可是仙逝好些年了。雖然這一世許多事情已經改了,但是賈瑚依舊擔心。每每戰況取得新進展,必第一時間傳回戰報。
雖然朝中也時常收到皇太孫節節勝利的消息,西域戰況捷報頻傳。賈代善不能上朝的消息一出,難免有人猜測這是皇家故布疑陣。實際上皇太孫賈瑚有可能已經敗了,只是皇家不敢放出消息。
更有誇張的,謠傳皇太孫已經被俘。說得煞有介事,甚至有幾分道理。
譬如前朝里,賈瑚這一代是棄武從文的,賈瑚不過是個只會讀書的公子哥。之前打的兩次小勝仗都是以多欺少,情知必勝,故意派賈瑚去摘果實攫名聲。現在對上西海國,就不行了。
加上賈代善數日不能上朝,朝中便流言四起,搞得人心惶惶。只是懾於平安州、京營的兵力都是前朝寧榮二府的舊部,暫時沒人妄動。
但要麼賈代善康復上朝,要麼賈瑚得勝班師,不然拖久了,終究是穩不住局勢的。
林海、賈敏、賈敬等人也極為緊張,整日在乾清宮進進出出。
這日,無塵又給賈代善把了脈。
在場眾人都焦急的瞧著無塵,無塵無奈的對賈敏等人搖了搖頭。
賈代善雖實在難以支撐,頭腦尚且情形,問秦宵:「瑚兒有消息了麼?」
秦宵道:「皇上,皇太孫飛鴿傳書,已經在回來路上了,想來快到京城了。」
賈代善閉了閉眼睛,蓄力許久,方問無塵:「無塵,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朕撐幾日的,朕要上朝。」
賈代善問得委婉,但是無塵知道,賈代善這是在問自己有沒有什麼虎狼方,可以激發最後一絲潛能,皇上想替皇太孫再多稱幾日。
無塵沉默未答。
其實他比賈代善還年長几歲,但無塵身子還硬朗。見自己追隨幾十年的前朝國公爺,今開國皇帝油盡燈枯,無塵向來灑脫之人,竟是下不了決心。
張氏拍拍賈瑚的肩膀,面露微笑:「京中一切瑚兒都不必擔心。都有我呢,只是玉兒一定要與你一起出征麼?」
張氏口中的玉兒便是妙玉。
賈瑚被冊封皇太孫之後,便定了顏修之女顏妙玉為太孫妃。只因這次出征急,尚未完婚。
顏妙玉給顏修做過糧草官,這次也要求一起出征,替賈瑚做後勤保障。
本來張氏是覺得此事不妥的,但是賈代善允了,賈瑚也覺得如此極好,便定了下來。
後來賈代善告訴張氏,賈家到底是前朝臣子得國,根基不深。加之後繼之人資歷尚淺,若是太孫妃都能隨軍出征,立下戰功,對以後賈瑚真正抓牢權柄有利無害。張氏雖是不舍,也同意了。
和豐元年五月,皇太孫賈瑚為主帥,率兵西征。
京城,賈代善調林海入京,任吏部尚書,為新朝廷建立新的文官體系。
林海現在算是駙馬了,自古以來少有駙馬手握實權,但是賈家宗室子,能用的實在沒幾個,還不如用這位年輕有為的女婿。
再說,賈代善重病的事絕不能走漏半點消息,許多事便需要林海這樣的近臣處理。
賈敏離京十餘年,回京身份已然是長公主了。
這位長公主能力不凡,與張氏一起直接接過了後宮諸事。
賈代善古稀之年稱帝,自然沒有什麼後宮佳麗三千。這裡指的後宮諸事,指的是應酬各王妃、誥命、夫人、太太。
畢竟賈母至今未封后,現在不知道多少人想走後宮的路子,或是巴結,或是吹風構陷。後宮之斗映射前朝,賈代善不可能將後宮諸事交給賈母。
賈母一生都未想過自己還有入住紫禁城的一天。但是她與賈代善結髮夫妻,賈代善稱帝,自己竟無皇后封號,這不是將自己的臉踩在地上麼?
賈母現在連賈代善的面都見不著,少不得跟女兒抱怨。
天下確然沒有比賈母更憋屈的新帝元配了,賈敏只好安慰賈母道:「現在天下初定,瑚兒和他未過門的媳婦尚且要出征,父皇也是日理萬機,或許忙不過來吧。」
賈母冷笑:「你如今都封了公主了,又何必來哄我。我知道你父皇嫌棄我,他哪怕不讓我統領六宮,只給我封后全我臉面有何不可?我沒臉,難道你們兄妹臉上就有光麼?」
賈敏低頭不語。
其實她知道,父皇不立後,還有一個原因是史家。賈家和史家前朝立國的時候並肩作戰,後來結為姻親,原本應當守望相助。但後來史家和霍家聯姻,站到了賈家對立面。
現在若立史氏皇后,說不定有人便要走史家外戚的路子。但是前朝保齡侯史鼏的夫人還是霍灼,瓜田李下,還是先壓一壓此事為好。
倒是自己的三表哥史鼎是個聰明人,雖因史霍聯姻,史鼎也一度因為前朝南安王府的運作,在江南任職。
但兩江總督起兵討逆後,史鼎審時度勢,並未在後方給顏修添亂。後來得知賈代善稱帝,也第一時間派人進京道賀,並表歸順。只要瑚兒能得勝歸來,賈家真正站穩腳跟,日後史鼎依舊頭腦清楚。史氏一族的前程還可應在史鼎頭上。
如此過了大半年,賈代善病重,終於撐不住,一連數日不曾上朝。
消息傳出,文武百官震動,不少人蠢蠢欲動。
雖然賈瑚出征之前,一直沒傳出賈代善有任何病症的消息,但是賈瑚一直在擔心此事。
前世里,此時賈代善可是仙逝好些年了。雖然這一世許多事情已經改了,但是賈瑚依舊擔心。每每戰況取得新進展,必第一時間傳回戰報。
雖然朝中也時常收到皇太孫節節勝利的消息,西域戰況捷報頻傳。賈代善不能上朝的消息一出,難免有人猜測這是皇家故布疑陣。實際上皇太孫賈瑚有可能已經敗了,只是皇家不敢放出消息。
更有誇張的,謠傳皇太孫已經被俘。說得煞有介事,甚至有幾分道理。
譬如前朝里,賈瑚這一代是棄武從文的,賈瑚不過是個只會讀書的公子哥。之前打的兩次小勝仗都是以多欺少,情知必勝,故意派賈瑚去摘果實攫名聲。現在對上西海國,就不行了。
加上賈代善數日不能上朝,朝中便流言四起,搞得人心惶惶。只是懾於平安州、京營的兵力都是前朝寧榮二府的舊部,暫時沒人妄動。
但要麼賈代善康復上朝,要麼賈瑚得勝班師,不然拖久了,終究是穩不住局勢的。
林海、賈敏、賈敬等人也極為緊張,整日在乾清宮進進出出。
這日,無塵又給賈代善把了脈。
在場眾人都焦急的瞧著無塵,無塵無奈的對賈敏等人搖了搖頭。
賈代善雖實在難以支撐,頭腦尚且情形,問秦宵:「瑚兒有消息了麼?」
秦宵道:「皇上,皇太孫飛鴿傳書,已經在回來路上了,想來快到京城了。」
賈代善閉了閉眼睛,蓄力許久,方問無塵:「無塵,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朕撐幾日的,朕要上朝。」
賈代善問得委婉,但是無塵知道,賈代善這是在問自己有沒有什麼虎狼方,可以激發最後一絲潛能,皇上想替皇太孫再多稱幾日。
無塵沉默未答。
其實他比賈代善還年長几歲,但無塵身子還硬朗。見自己追隨幾十年的前朝國公爺,今開國皇帝油盡燈枯,無塵向來灑脫之人,竟是下不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