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你我二人既無親朋,又無姊妹兄弟,只能咱們哥倆兒相依為命了。」
吉榮一手搓著自地上揪起的草籽,一邊無意識喃喃。
早些年蘅蕪出宮外嫁,如今已兒孫滿堂。自太上皇與太上皇后喪期過,蘅蕪便託了人將蘅芷接回她家中。
前段時日蘅芷還曾給他二人帶來口信,說是在外過得不錯,讓他二人不必憂心。
「你可有想去的地方?」
吉榮搖頭,不知自己前路在哪。
打從他七八歲有記憶起,便在宮中做了內侍。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家中又有何人一概不知。
如今自然也沒什麼想去的地界。
萬宵知他境況也不多說,只是問吉榮願不願意同他一起回保定府。
他生在保定府,如今幾十年過去他想回去看看,去看看張李二府的舊址可還在。
二人正在交談,崔荇自院外走了進來。
崔荇面容不顯,生得很是尋常,但他性情卻極得萬宵的心。
此人艱難時不怨天尤人,富貴發達亦不張揚炫耀,無論處在何等境地,皆可保持沉著鎮定。
「義父,孩兒來看看您。」
他手中提著酒肉,走進院子後動作自然放在桌上。
吉榮瞧著哈哈一笑:「咱爺兒仨正好可喝點,我去拿了碗盤來。」
將地方讓給父子二人,吉榮轉身進了屋。
「您老這幾日都沒換外衫?」
說話間,崔荇自檐廊下擺著的竹筐中,拿了條薄毯蓋在萬宵腿上。
「換什麼換?且乾淨著。」
「你今日來為的什麼?」
「哪裡有什麼事,不過來看看義父。」
崔荇家中貧困,兄弟又多,幾歲上他便被父親送入宮中淨了身。在家中時候他從未吃過一頓飽飯,到了宮中雖可吃飽,但如他這種身份低微的,即便一直安分也免不了被人欺凌。
直到萬宵將他帶到身邊,崔荇才過幾年安生日子。
萬宵待他雖嚴厲,但崔荇也拿他當了生父看待。
雖為未育他,但給他生機猶如再造之恩,喚一聲父親也並不吃虧。
見萬宵閉著眼瞧都未瞧他,崔荇淡笑道:「我在宮外買了座宅子,想接您同吉榮師父一起去那處養老。」
「有孩兒在身旁伺候,您二人也不至感到無趣。」
萬宵聞言緩緩抬起頭,想了片刻方說不去。
「不給你添麻煩,若養一二日又嫌我二人累贅,要如何是好?」
「若嫌你二人累贅,孩兒便再買處宅院搬出去便是。」
崔荇一笑,只覺萬宵又無端鬧起了脾氣。
人年歲大了總有些怪癖,他這義父自上了歲數後性情便愈發刁鑽了。可即便如此崔荇也不惱,說話仍舊語氣溫和。
「宅子位於乾金街,地方安靜又遠離鬧市,且一趟街只有四家宅子,這處宅子對過乃是鎮撫李承祖家。」
話音剛落,萬宵便睜開眼直直看著崔荇。
「早些年因家中人口多,李家便換到這處,正好乾金街那裡有戶人家外放離了京城,孩兒便將那宅子買了下來。」
「宅子裡頭沒什麼可換的物件,房屋也已修葺乾淨,孩兒已跟聖上提過接義父出宮榮養之事,若您答應,今日孩兒便可接您同吉榮師父住過去。」
萬宵蹙眉:「怎麼想起在這裡買了宅子?」
崔荇道:「這些年義父一直暗中幫襯李家,想來是您老舊故。如今您出宮榮養,在他們身側想來更為放心。」
他一直未查到義父跟李家的關係,按說他手握東廠,不該如此小事都探尋不到半點蛛絲馬跡。如今既無所獲,多半是義父有令亦或抹去了自己同李府之間的關聯。
義父同李府之人定有些不同尋常的交情,但他無意過問。
「幾十年不見的老朋友,雖不能上前相認,但在附近瞧瞧也好。」
「這話說得沒錯,你該聽崔荇的。」
吉榮端著酒肉走了過來,將東西擺放好後道:「去瞧瞧吧,他們應早已記不得你是誰了。」
「都一把年歲了,若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不怕去看看。」
「李家子孫眾多,住其旁邊咱們也能享幾分熱鬧。」
「我去給義父收拾東西。」
也不管萬宵是否同意,吉榮同崔荇就將此事敲定下來。
二人手腳利落把東西收拾整齊,連日便搬到了乾金街的宅子裡。
這乾金街已出了上京繁華地,是以很適合清淨養老。且崔、李兩家大門正對著,雖是三進的院子但也並不顯空曠,若兩家大門都開著,還可瞧見對方家裡院。
萬宵同吉榮搬進去時,院中住著個年歲不大的跑腿小太監。
「兩位老祖宗,小的名喚安康,祝您二老安安康康之意。」
吉榮笑道:「喚師父便成,喊什麼老祖宗?」
他讓安康將自己的包袱捲兒收進屋裡,又站在萬宵身邊跟他一起看向李府。
「保定府有一繁華地,喚望春街,一整條街上只有兩戶,一戶姓李,一戶姓張。」
「你可知那條街為何喚望春?」
吉榮笑著搖頭,萬宵道:「待到春日山上春花開,站在望春街可一眼望見春日來,因此當地人皆喚那處為望春街。」
「張李兩家都是當地有名的儒商,且又是商幫之首,多年來他們捐錢捐物幫難者無數。那時保定府提起張李兩家,誰人都得道一個善字。」<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吉榮一手搓著自地上揪起的草籽,一邊無意識喃喃。
早些年蘅蕪出宮外嫁,如今已兒孫滿堂。自太上皇與太上皇后喪期過,蘅蕪便託了人將蘅芷接回她家中。
前段時日蘅芷還曾給他二人帶來口信,說是在外過得不錯,讓他二人不必憂心。
「你可有想去的地方?」
吉榮搖頭,不知自己前路在哪。
打從他七八歲有記憶起,便在宮中做了內侍。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家中又有何人一概不知。
如今自然也沒什麼想去的地界。
萬宵知他境況也不多說,只是問吉榮願不願意同他一起回保定府。
他生在保定府,如今幾十年過去他想回去看看,去看看張李二府的舊址可還在。
二人正在交談,崔荇自院外走了進來。
崔荇面容不顯,生得很是尋常,但他性情卻極得萬宵的心。
此人艱難時不怨天尤人,富貴發達亦不張揚炫耀,無論處在何等境地,皆可保持沉著鎮定。
「義父,孩兒來看看您。」
他手中提著酒肉,走進院子後動作自然放在桌上。
吉榮瞧著哈哈一笑:「咱爺兒仨正好可喝點,我去拿了碗盤來。」
將地方讓給父子二人,吉榮轉身進了屋。
「您老這幾日都沒換外衫?」
說話間,崔荇自檐廊下擺著的竹筐中,拿了條薄毯蓋在萬宵腿上。
「換什麼換?且乾淨著。」
「你今日來為的什麼?」
「哪裡有什麼事,不過來看看義父。」
崔荇家中貧困,兄弟又多,幾歲上他便被父親送入宮中淨了身。在家中時候他從未吃過一頓飽飯,到了宮中雖可吃飽,但如他這種身份低微的,即便一直安分也免不了被人欺凌。
直到萬宵將他帶到身邊,崔荇才過幾年安生日子。
萬宵待他雖嚴厲,但崔荇也拿他當了生父看待。
雖為未育他,但給他生機猶如再造之恩,喚一聲父親也並不吃虧。
見萬宵閉著眼瞧都未瞧他,崔荇淡笑道:「我在宮外買了座宅子,想接您同吉榮師父一起去那處養老。」
「有孩兒在身旁伺候,您二人也不至感到無趣。」
萬宵聞言緩緩抬起頭,想了片刻方說不去。
「不給你添麻煩,若養一二日又嫌我二人累贅,要如何是好?」
「若嫌你二人累贅,孩兒便再買處宅院搬出去便是。」
崔荇一笑,只覺萬宵又無端鬧起了脾氣。
人年歲大了總有些怪癖,他這義父自上了歲數後性情便愈發刁鑽了。可即便如此崔荇也不惱,說話仍舊語氣溫和。
「宅子位於乾金街,地方安靜又遠離鬧市,且一趟街只有四家宅子,這處宅子對過乃是鎮撫李承祖家。」
話音剛落,萬宵便睜開眼直直看著崔荇。
「早些年因家中人口多,李家便換到這處,正好乾金街那裡有戶人家外放離了京城,孩兒便將那宅子買了下來。」
「宅子裡頭沒什麼可換的物件,房屋也已修葺乾淨,孩兒已跟聖上提過接義父出宮榮養之事,若您答應,今日孩兒便可接您同吉榮師父住過去。」
萬宵蹙眉:「怎麼想起在這裡買了宅子?」
崔荇道:「這些年義父一直暗中幫襯李家,想來是您老舊故。如今您出宮榮養,在他們身側想來更為放心。」
他一直未查到義父跟李家的關係,按說他手握東廠,不該如此小事都探尋不到半點蛛絲馬跡。如今既無所獲,多半是義父有令亦或抹去了自己同李府之間的關聯。
義父同李府之人定有些不同尋常的交情,但他無意過問。
「幾十年不見的老朋友,雖不能上前相認,但在附近瞧瞧也好。」
「這話說得沒錯,你該聽崔荇的。」
吉榮端著酒肉走了過來,將東西擺放好後道:「去瞧瞧吧,他們應早已記不得你是誰了。」
「都一把年歲了,若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不怕去看看。」
「李家子孫眾多,住其旁邊咱們也能享幾分熱鬧。」
「我去給義父收拾東西。」
也不管萬宵是否同意,吉榮同崔荇就將此事敲定下來。
二人手腳利落把東西收拾整齊,連日便搬到了乾金街的宅子裡。
這乾金街已出了上京繁華地,是以很適合清淨養老。且崔、李兩家大門正對著,雖是三進的院子但也並不顯空曠,若兩家大門都開著,還可瞧見對方家裡院。
萬宵同吉榮搬進去時,院中住著個年歲不大的跑腿小太監。
「兩位老祖宗,小的名喚安康,祝您二老安安康康之意。」
吉榮笑道:「喚師父便成,喊什麼老祖宗?」
他讓安康將自己的包袱捲兒收進屋裡,又站在萬宵身邊跟他一起看向李府。
「保定府有一繁華地,喚望春街,一整條街上只有兩戶,一戶姓李,一戶姓張。」
「你可知那條街為何喚望春?」
吉榮笑著搖頭,萬宵道:「待到春日山上春花開,站在望春街可一眼望見春日來,因此當地人皆喚那處為望春街。」
「張李兩家都是當地有名的儒商,且又是商幫之首,多年來他們捐錢捐物幫難者無數。那時保定府提起張李兩家,誰人都得道一個善字。」<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