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許真還真有要他幫忙的,「我打算在家裡搞個實驗室,可能需要用到很多的器材,你到時候有能幫我買到的就給我買。」
許逸也沒問她為什麼要在家裡做實驗,直接應下。
小洋樓的房間不少,許真回來時就跟許建華說了,選了二樓的兩個房間,把中間的牆打通,到時候她的學習室和實驗室就是這裡了。
當然,這不過是對外的一個幌子。
她真正要做的,就是在這兩年,儘可能地學習系統里的資料。
所有的商城點數,她打算全部砸到體驗空間。
說是兩年,按系統5:1的時間流速,若不算她的吃飯與生理外,可以算是十年了。
第141章 就像對待軍規一樣
呂一在跟了許真幾年後,終於感受到了自己的作用。
從許真少的可憐的幾次外出中他根本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現在在幫她組建書房與實驗室,反而能夠得到一種充實感。
國家對許真的這兩年休息時間很重視。
名為休息,實際從她的舉動來看,就是將時間全部用在學習上,不再進項目了而已。
許真原本定的就在自己家二樓劃出一半的區域來給自己用,但國家已經考慮到了空間問題,還過來問她需不需要做一個地下室出來,用於做專門的實驗室。
事實上,許真的確需要很大一片區域,她的學習範圍不局限於一門學科,而且每一項都是與實驗劃不開的。
光是生物,都不止一個智能溫室。
前面沒考慮到,只是她沒充分理解到國家能對一個科研人才做到什麼地步而已。
很快,小洋樓就空出了一棟,許真只要提供圖紙和需要的儀器,一切都會有專人負責。
她只需要在最後一天驗收成果就行。
而她在這段時間裡,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有大量的書籍。
不僅如此,呂一會定時進來更換。
看過的書籍全部安置在一所空房間中,新的書籍則整整齊齊地分類擺放在書牆上。
他也是唯一一個能夠進入許真的書房的。.
呂一把書牆清空,把新到的書一一擺放好。
托時間的福,他現在已經能進行簡單的分類了。
呂一感嘆道:「許真同志,我覺得再過不久,你看過的書已經足夠開一家書店了。」
許真的視線從書本上移開,玩笑道:「那說不定還是國內第一家理科書店呢。」
等到呂一給她最新的書單,她在自己認為所需要的後面打勾。
書籍不僅有國內的,國外的也有,雜誌類的期刊就不在上面了,會直接和其他書一起送過來。
呂一說道:「您的實驗室已經建成了,大部分設備和儀器都已經到位,除了生物製藥的部分還需要購買。」
許真點點頭,對此並不意外。
說實在的,她做出過這麼多次成果,就連說是休息,但偶爾也會交一篇論文由他們代發,每次發布都會引起行業領域的一陣動盪。
但生物製藥方面,還沒有人抱期待過。
畢竟這一門實在是太特殊了,可以說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是一種高投入低回報的長線投資。
華國在醫學研究上投入的研究經費不比其他領域少,但是依舊處於道阻且長中。
當然,如果他們知道許真的研究方向是中藥的話,估計會更加覺得是一種浪費天資的行為。
在呂一走後,許真重新進入系統空間。
系統空間裡已經完全變樣了。
孤零零的書桌坐落中央,周圍是浩瀚的書海。
系統甚至還開發了搜索功能,篩選極為細緻,許真可以很輕易地從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而製藥,就是她在搜索時偶然發現的寶藏。
目前來說,華國的中醫學在世界範圍內是屬於受到輕視的。
時間長,見效慢,大部分人更加看重打針和吃幾粒膠囊能夠得到的方便且迅速的結果。
雖然說華國已經在嘗試把中藥製成一袋一袋的粉末狀,但許真知道,在以後中藥會越來越式微。
而在系統里發現的,就是從華國的中藥藥方中,提取到有效物質的方法。
更何況系統里還有關於這項研究完整的脈絡,起碼許真看過後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二十一世紀內做出來的研究。
雖然說她現在才處於二十世紀。
總之許真在迅速研究過後,就安排呂一為她搜集華國所有關於中藥的書籍,同時還問了系統一個問題,「在你的時代,中醫是不是已經在閃閃發光?」
系統回答得很冷漠無情,「不,這已經屬於在你們華國看來古董級別的研究資料了。」
它的下一句話又讓許真振作起來,「而且在我的研發者的時代,癌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在與系統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交流過後,許真提取到一個資料。
系統所處的時代唯一能夠讓人類煩惱的病,大概只有精神方面的了,缺胳膊斷腿的都能直接安排仿真器官。
當然,起死回生還是不能做到的,算是保住了許真岌岌可危的世界觀。
雖然系統說的未來讓她更加心動,但她知道,僅系統說的這幾種「過時」的方式,已經足夠她需要的了。
最關鍵的是,許真可以從書海里得到她所需要的資料,只不過需要自己主動去篩選搜尋,系統沒有權限幫她精確查找。<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許逸也沒問她為什麼要在家裡做實驗,直接應下。
小洋樓的房間不少,許真回來時就跟許建華說了,選了二樓的兩個房間,把中間的牆打通,到時候她的學習室和實驗室就是這裡了。
當然,這不過是對外的一個幌子。
她真正要做的,就是在這兩年,儘可能地學習系統里的資料。
所有的商城點數,她打算全部砸到體驗空間。
說是兩年,按系統5:1的時間流速,若不算她的吃飯與生理外,可以算是十年了。
第141章 就像對待軍規一樣
呂一在跟了許真幾年後,終於感受到了自己的作用。
從許真少的可憐的幾次外出中他根本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現在在幫她組建書房與實驗室,反而能夠得到一種充實感。
國家對許真的這兩年休息時間很重視。
名為休息,實際從她的舉動來看,就是將時間全部用在學習上,不再進項目了而已。
許真原本定的就在自己家二樓劃出一半的區域來給自己用,但國家已經考慮到了空間問題,還過來問她需不需要做一個地下室出來,用於做專門的實驗室。
事實上,許真的確需要很大一片區域,她的學習範圍不局限於一門學科,而且每一項都是與實驗劃不開的。
光是生物,都不止一個智能溫室。
前面沒考慮到,只是她沒充分理解到國家能對一個科研人才做到什麼地步而已。
很快,小洋樓就空出了一棟,許真只要提供圖紙和需要的儀器,一切都會有專人負責。
她只需要在最後一天驗收成果就行。
而她在這段時間裡,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有大量的書籍。
不僅如此,呂一會定時進來更換。
看過的書籍全部安置在一所空房間中,新的書籍則整整齊齊地分類擺放在書牆上。
他也是唯一一個能夠進入許真的書房的。.
呂一把書牆清空,把新到的書一一擺放好。
托時間的福,他現在已經能進行簡單的分類了。
呂一感嘆道:「許真同志,我覺得再過不久,你看過的書已經足夠開一家書店了。」
許真的視線從書本上移開,玩笑道:「那說不定還是國內第一家理科書店呢。」
等到呂一給她最新的書單,她在自己認為所需要的後面打勾。
書籍不僅有國內的,國外的也有,雜誌類的期刊就不在上面了,會直接和其他書一起送過來。
呂一說道:「您的實驗室已經建成了,大部分設備和儀器都已經到位,除了生物製藥的部分還需要購買。」
許真點點頭,對此並不意外。
說實在的,她做出過這麼多次成果,就連說是休息,但偶爾也會交一篇論文由他們代發,每次發布都會引起行業領域的一陣動盪。
但生物製藥方面,還沒有人抱期待過。
畢竟這一門實在是太特殊了,可以說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是一種高投入低回報的長線投資。
華國在醫學研究上投入的研究經費不比其他領域少,但是依舊處於道阻且長中。
當然,如果他們知道許真的研究方向是中藥的話,估計會更加覺得是一種浪費天資的行為。
在呂一走後,許真重新進入系統空間。
系統空間裡已經完全變樣了。
孤零零的書桌坐落中央,周圍是浩瀚的書海。
系統甚至還開發了搜索功能,篩選極為細緻,許真可以很輕易地從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而製藥,就是她在搜索時偶然發現的寶藏。
目前來說,華國的中醫學在世界範圍內是屬於受到輕視的。
時間長,見效慢,大部分人更加看重打針和吃幾粒膠囊能夠得到的方便且迅速的結果。
雖然說華國已經在嘗試把中藥製成一袋一袋的粉末狀,但許真知道,在以後中藥會越來越式微。
而在系統里發現的,就是從華國的中藥藥方中,提取到有效物質的方法。
更何況系統里還有關於這項研究完整的脈絡,起碼許真看過後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二十一世紀內做出來的研究。
雖然說她現在才處於二十世紀。
總之許真在迅速研究過後,就安排呂一為她搜集華國所有關於中藥的書籍,同時還問了系統一個問題,「在你的時代,中醫是不是已經在閃閃發光?」
系統回答得很冷漠無情,「不,這已經屬於在你們華國看來古董級別的研究資料了。」
它的下一句話又讓許真振作起來,「而且在我的研發者的時代,癌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在與系統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交流過後,許真提取到一個資料。
系統所處的時代唯一能夠讓人類煩惱的病,大概只有精神方面的了,缺胳膊斷腿的都能直接安排仿真器官。
當然,起死回生還是不能做到的,算是保住了許真岌岌可危的世界觀。
雖然系統說的未來讓她更加心動,但她知道,僅系統說的這幾種「過時」的方式,已經足夠她需要的了。
最關鍵的是,許真可以從書海里得到她所需要的資料,只不過需要自己主動去篩選搜尋,系統沒有權限幫她精確查找。<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