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衛國公府家業煊赫,對待家生子也是優待,讀書生病的費用皆由府上承擔。即便有先天重病早夭的,也都出錢下葬。
尋來查去,唯一的疑點便是宋氏。
但宋氏早已和離出家,當年伺候她的丫鬟也都遣散流落,難以尋到下落。
謝瀾指尖搭在杏花浮雕的瓷盞上,「如今只有從接生的穩婆查起,你務必要查得清清楚楚。」
鄧唯領命下去,一日後風塵僕僕地趕來。
謝瀾早就命人沏茶在書房等他,鄧唯牛飲一杯千島玉葉,喘上一口氣,徐徐道來:「還好當年給宋夫人請平安脈的大夫還在世,我順著他找到穩婆的住處,卻得知那穩婆五年前就已經患病去世,不過那穩婆有個獨女,她丈夫死後曾跟著穩婆一起幫人接生,宋夫人生產時她也在場,給穩婆打下手。」
穩婆離世,說不定她的女兒還記得當年之事。
謝瀾正執著一卷黃麻紙的書卷在看,聽聞眸也未抬,「她在何處?」
清亮的茶水倒進杏花杯盞,鄧唯又飲完一杯,「噠」地擱在桌上,「她女兒後來賣身為奴,落了奴籍,從左鄰右捨得知去到一個大戶人家做奴僕,你說巧不巧,她去的正好是衛國公府。」
翻頁的手指像是被粘在頁角,遲遲沒有移開,「繼續。」
鄧唯事無巨細地傾吐自己打聽到的消息,穩婆的獨女姓張名芸依,張芸依入衛國公府為奴後便叫芸娘。芸娘有一吃喝嫖賭的兒子李榮。
據鄰居說,母子倆經常不合,芸娘得到的工錢都給兒子填補賭債,但兒子貪婪無度,芸娘每月返家時他都會特意等著要錢,不給就搶,因此母子經常爆發爭吵,喧吵盈天,聽見兒子李榮罵道:「我又不是你兒子,你休要管我!」
說到此鄰居嘆息,張芸依年紀輕輕喪夫,一個人將孩子拉扯大,誰知那兒子不知聽了什麼風言風語,覺得張芸依不是她的親娘,理由是張芸依年輕長得漂亮,李榮卻尖嘴猴腮,無顏醜陋。
鄧唯擔心打草驚蛇,沒有直接去找芸娘,而是找後廚的下人打聽情況。據一同勞作的下人說,芸娘所有的工錢都給了兒子,她日子清貧,但荷包基本每月都換一個。前些年還富貴華麗得緊,料子和府上的娘子姨娘們的雪緞像極了,小丫鬟還問她在哪裡買的,自己也想買一個,芸娘結結巴巴地說是自己撿來用的。
後來,她就極少露出荷包,即便露出,也都是素淨普通的荷包。
「還有,芸娘此人特別能吃苦,一個婦人做起搬米分豬的活兒都搶在男人之前,就連先衛國公在世時每日都需喝的湯藥,煎熬時步驟繁瑣,不能離人,她都巴巴地上趕著去做,輪值煎藥的丫鬟懶怠,她就全部包攬。」
芸娘的家境、家庭狀況以及性格為人,鄧唯都打聽得一清二楚。表面上她就是一個先喪夫後喪母,兒子不爭氣的苦命女人,被生活逼到絕處,不得不賣身為奴。
但一切實在是太過巧合,並且她是這世間唯一清醒地知曉宋氏產子經過的人。
謝瀾將書卷合攏放在紫檀木雕雲鶴紋長桌書案上,鄧唯才發現那捲書很薄,藍底的書皮上書寫著「抱妝盒」三字。
居然是一卷閒書而非兵書。
「你去將張芸依帶來。」
鄧唯作揖:「是。」
長夜漫漫,外頭的打更聲敲了「咣」「咣」兩下,隔著一道院牆傳進靜謐的僕人住的倒座房。
這是一間大通鋪,靜得知聞呼吸與輕鼾。
角落床鋪的婦人起身,悄悄拿起藏在枕下的包袱挎在肩膀,摒氣地繞過熟睡的丫鬟們。
輕手輕腳地拉開門扉,門外站著一個身高八尺,黑臉爍眼的人。
芸娘被嚇得魂飛魄散,失聲大叫。
一聲尖銳的驚叫劃破寧靜的夜空,衛國公府的天終究是要變了。
**
聽雪院。
謝璨從床榻上驚醒,外間守夜伺候的長隨慌張走進裡間。
「二少爺,發生何事了?」
謝璨朝驚叫的方向偏首,「你有沒有聽見什麼聲音,像是有人在尖叫。」
失明後,他的聽力要比旁人敏銳得多。
長隨困頓地撓了撓頭,「沒有啊,也許是外面的夜梟,二少爺聽錯了。啊對了,後廚送來的補品還在小廚房溫著,奴給少爺端來。」
謝璨赤足踩在梨花木腳凳,他捂住胸口,試圖按下心臟不安的跳動。
長隨端來一碗溫熱的湯羹。一勺接一勺地餵給謝璨。
像是要安撫心底的惶惶,他轉移注意力道:「這是什麼?」
「是鹿血羹,說它生血滋補,最適合少爺了。」
這段日子他幾乎每天都在喝這碗滋味怪異的湯羹,鹿血名貴,需宰殺活鹿取血。
同時,他有所耳聞,府上是沈珏在執掌中饋,這鹿血羹會不會也是她的用意?
正吃著,外面有人來傳喚,讓他務必去前院一趟兒。
長隨心生古怪,「大晚上的怎會突然讓少爺去前院?」
父親去世,而今府里都是繼承國公爵位的謝瀾說了算,他太過了解謝瀾,自己不去他綁也會綁自己去。<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尋來查去,唯一的疑點便是宋氏。
但宋氏早已和離出家,當年伺候她的丫鬟也都遣散流落,難以尋到下落。
謝瀾指尖搭在杏花浮雕的瓷盞上,「如今只有從接生的穩婆查起,你務必要查得清清楚楚。」
鄧唯領命下去,一日後風塵僕僕地趕來。
謝瀾早就命人沏茶在書房等他,鄧唯牛飲一杯千島玉葉,喘上一口氣,徐徐道來:「還好當年給宋夫人請平安脈的大夫還在世,我順著他找到穩婆的住處,卻得知那穩婆五年前就已經患病去世,不過那穩婆有個獨女,她丈夫死後曾跟著穩婆一起幫人接生,宋夫人生產時她也在場,給穩婆打下手。」
穩婆離世,說不定她的女兒還記得當年之事。
謝瀾正執著一卷黃麻紙的書卷在看,聽聞眸也未抬,「她在何處?」
清亮的茶水倒進杏花杯盞,鄧唯又飲完一杯,「噠」地擱在桌上,「她女兒後來賣身為奴,落了奴籍,從左鄰右捨得知去到一個大戶人家做奴僕,你說巧不巧,她去的正好是衛國公府。」
翻頁的手指像是被粘在頁角,遲遲沒有移開,「繼續。」
鄧唯事無巨細地傾吐自己打聽到的消息,穩婆的獨女姓張名芸依,張芸依入衛國公府為奴後便叫芸娘。芸娘有一吃喝嫖賭的兒子李榮。
據鄰居說,母子倆經常不合,芸娘得到的工錢都給兒子填補賭債,但兒子貪婪無度,芸娘每月返家時他都會特意等著要錢,不給就搶,因此母子經常爆發爭吵,喧吵盈天,聽見兒子李榮罵道:「我又不是你兒子,你休要管我!」
說到此鄰居嘆息,張芸依年紀輕輕喪夫,一個人將孩子拉扯大,誰知那兒子不知聽了什麼風言風語,覺得張芸依不是她的親娘,理由是張芸依年輕長得漂亮,李榮卻尖嘴猴腮,無顏醜陋。
鄧唯擔心打草驚蛇,沒有直接去找芸娘,而是找後廚的下人打聽情況。據一同勞作的下人說,芸娘所有的工錢都給了兒子,她日子清貧,但荷包基本每月都換一個。前些年還富貴華麗得緊,料子和府上的娘子姨娘們的雪緞像極了,小丫鬟還問她在哪裡買的,自己也想買一個,芸娘結結巴巴地說是自己撿來用的。
後來,她就極少露出荷包,即便露出,也都是素淨普通的荷包。
「還有,芸娘此人特別能吃苦,一個婦人做起搬米分豬的活兒都搶在男人之前,就連先衛國公在世時每日都需喝的湯藥,煎熬時步驟繁瑣,不能離人,她都巴巴地上趕著去做,輪值煎藥的丫鬟懶怠,她就全部包攬。」
芸娘的家境、家庭狀況以及性格為人,鄧唯都打聽得一清二楚。表面上她就是一個先喪夫後喪母,兒子不爭氣的苦命女人,被生活逼到絕處,不得不賣身為奴。
但一切實在是太過巧合,並且她是這世間唯一清醒地知曉宋氏產子經過的人。
謝瀾將書卷合攏放在紫檀木雕雲鶴紋長桌書案上,鄧唯才發現那捲書很薄,藍底的書皮上書寫著「抱妝盒」三字。
居然是一卷閒書而非兵書。
「你去將張芸依帶來。」
鄧唯作揖:「是。」
長夜漫漫,外頭的打更聲敲了「咣」「咣」兩下,隔著一道院牆傳進靜謐的僕人住的倒座房。
這是一間大通鋪,靜得知聞呼吸與輕鼾。
角落床鋪的婦人起身,悄悄拿起藏在枕下的包袱挎在肩膀,摒氣地繞過熟睡的丫鬟們。
輕手輕腳地拉開門扉,門外站著一個身高八尺,黑臉爍眼的人。
芸娘被嚇得魂飛魄散,失聲大叫。
一聲尖銳的驚叫劃破寧靜的夜空,衛國公府的天終究是要變了。
**
聽雪院。
謝璨從床榻上驚醒,外間守夜伺候的長隨慌張走進裡間。
「二少爺,發生何事了?」
謝璨朝驚叫的方向偏首,「你有沒有聽見什麼聲音,像是有人在尖叫。」
失明後,他的聽力要比旁人敏銳得多。
長隨困頓地撓了撓頭,「沒有啊,也許是外面的夜梟,二少爺聽錯了。啊對了,後廚送來的補品還在小廚房溫著,奴給少爺端來。」
謝璨赤足踩在梨花木腳凳,他捂住胸口,試圖按下心臟不安的跳動。
長隨端來一碗溫熱的湯羹。一勺接一勺地餵給謝璨。
像是要安撫心底的惶惶,他轉移注意力道:「這是什麼?」
「是鹿血羹,說它生血滋補,最適合少爺了。」
這段日子他幾乎每天都在喝這碗滋味怪異的湯羹,鹿血名貴,需宰殺活鹿取血。
同時,他有所耳聞,府上是沈珏在執掌中饋,這鹿血羹會不會也是她的用意?
正吃著,外面有人來傳喚,讓他務必去前院一趟兒。
長隨心生古怪,「大晚上的怎會突然讓少爺去前院?」
父親去世,而今府里都是繼承國公爵位的謝瀾說了算,他太過了解謝瀾,自己不去他綁也會綁自己去。<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