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燁煜傷勢還未痊癒就帶病進了宮向陛下請辭,他想要回到他的家鄉,若是陛下認為他還有用,他可以在江南的縣城當個父母官,從此不再踏入京城。

  厲時琛允了。

  白燁煜自從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後,倒也沒有過問親生父親平西王任何事情,在他的心裡,平西王只不過是個陌生人,是那執棋之人,他與厲景逸二人的命運因他一人所毀壞。

  而江南永遠是他的家鄉,那個被帝王無情拋棄的女子才是他的母親。

  厲景逸和清歌的墳墓,還是他纏著滿身的繃帶幫忙打理的,就葬在京城郊外一處風景宜人的地方,他將兩人合葬。

  生同衾,死同穴。

  想到他們緊緊相擁的遺體,白燁煜想,或許這是他們想要的結局。

  白燁煜臨走前,來給他們掃最後一次墓。

  其實白燁煜在那**宮前,並不認識厲景逸,是那時他才知道了他原有的身世。

  之所以他會盡心送他們二人最後一程,也許是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希望她在天有靈得以安息。

  回到朝堂,厲景逸這條線的所有擁護者被一一拔除,朝堂上不少官員都是厲景逸私下的黨羽,特別是戶部,屬於重災區。

  厲時琛手裡原本也有一份名單,直到這些人被大理寺抓去審問,甚至處決,朝堂一下子空缺了數個職位。

  鍾老提議:「不如明年春日時再舉辦一次春闈。」

  此事得到了厲時琛贊同,所以想要科考的學子不用再等三年。

  春闈接連兩年舉辦,讓不少學子都高興壞了,也有不少寒門學子為此苦惱,特別是一些平民百姓,來上京趕考可是一大筆的開支,路費、宿費、餐費即使再節省,那可是京城,對於他們而言,這筆上京趕考的費用可能是家中攢了好幾年才存下來的銀錢。

  第二天,京城便傳來好消息。

  此次能考進會試的學子都能得到陛下的賞賜,若是能參與殿試,賞賜翻倍,此舉激勵了不少學子。

  讓厲時琛最頭疼的是戶部尚書一職,戶部尚書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的大臣,而這官職,背後牽涉極廣。

  翌日早朝時,戶部尚書所站的位置上來了一個讓諸位大臣都意想不到的人。

  「日後就請各位大人多多指教了。」

  「不敢當,不敢當。」

  不少大臣心裡苦,戶部尚書可是朝中重臣,可是在朝中,在陛下面前說得上話的人。原本還想向陛下自薦的各位大臣,看著新來的戶部尚書,頓時歇了心思。

  此人正是禮部尚書元夜之子元祁。

  元祁與陛下私下深交,不少大臣都知道此事。

  今日看見元祁穿著朝服空降到戶部,大臣心裡便明了,這是陛下的旨意。

  要知道元祁可是沒有通過科舉選拔,只是因為得陛下賞識,就得了朝中一品大臣的位置,這是多少官員在朝中奮鬥多年都不一定混得上的位置,而元祁這麼一個毛頭小子卻能直接越過他們並踩在他們頭上。

  他們當然是不太服的。

  不少大臣那是敢怒不敢言,要知道陛下決定的事情無人能改變其一二,即使那人是小謝大人。

  而且元祁可是禮部尚書之子,與當朝左相謝景玄那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更何況元祁能坐在此位置背靠陛下這棵大樹。

  這樣的關係,讓人十分眼紅。

  再加上陛下行事比較隨心所欲,若是提出異議首先就過不了小謝大人那關。

  小謝大人這張嘴啊,巧舌如簧,不是好惹的。

  厲時琛選擇元祁的原因很簡單,如今戶部人手不足,他需要快速拉一個能幹實事的人出來。

  所以正當厲時琛為此事頭疼時,謝景玄提議一句:「陛下,若不然先找個算帳一把手的過來,再考慮其心性是否合適。」

  「算帳?」

  厲時琛腦海里立刻就浮現了元祁的身影,於是他就直接讓人將聖旨送到元祁家中,當時的元祁並不在家中,可是陛下提前吩咐了,若是元夜在也可代為接旨。

  所以元夜立刻出府,把元祁綁了回來。

  直到元祁看見聖旨的內容之後,欲哭無淚,「十四,你這是要我的命啊。」

  陳旭狀似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幸災樂禍。

  最後元祁還是穿上朝服,每日寅時起身,準時上朝,為陛下分憂。

  -

  最近有一樁讓京中老百姓津津樂道,喜氣洋洋的大事。

  那就是咱們的皇帝陛下,終於要大婚了!

  而那被封為皇后的自然是小謝大人。

  連謝景玄都未預料到,此事會來得那麼突然。

  在某天上完早朝之後,厲時琛坐在龍椅上遲遲沒有離去,陛下沒有起身,底下的群臣自然是不敢亂動的。

  厲時琛忽然看了一眼謝景玄,然後在謝景玄的疑惑中說了句:「王富貴,宣旨吧。」

  「朕聞為聖君者必立後,以承祖廟,建極萬方。左相謝景玄……以冊寶冊,立爾為皇后,欽哉。」

  在王公公讀完第一句的時候,謝景玄就已經屏住呼吸,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陛下。

  厲時琛原本有些羞澀,可看著謝景玄一副吃驚的樣子,不知怎麼地,禁不住露出一抹笑容。

  這是他欠了謝景玄許久的承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