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劉岑抿起唇,自知他們來找自己是因對劉貿雲不滿已久,可他又何嘗不是如此,他身為一國太子,卻不如一個親王世子要得自己父皇器重,他也早已受夠劉貿雲因太過出色而處處壓他一頭了。
但,劉岑為難道:「父皇無意懲治世子。」
其他公子激動道:「可眼下是除掉他的好時機啊,朝中多數大臣向著殿下,只要您發話,想必也都站在殿下這邊。」
劉岑仍拒道:「如今侯陽王府郡主下落不明,父皇還盼世子找到郡主為他分憂,吾等若堅持請父皇處置劉貿雲,豈非上趕著要惹父皇不快。」
自從周覓之後,劉岑已察覺劉寡對他態度越發冷淡了起來,再加他母親裴氏多次對他耳提面命,他若再沒有點眼色,只會更招劉寡不喜。
現下好不容易周覓的事淡了,讓劉寡對他放鬆了警惕,他怎可在這時自找上去?雖他也看不慣劉貿雲由來已久,但劉貿雲於他而言,就算再得器重也當不得太子。既然不妨礙他的利益,劉岑又何苦當這齣頭的鳥?
他安撫諸公子道:「諸位兄弟暫且稍安勿躁罷。」
可劉貿雲不妨礙他,卻不意味沒有妨礙到諸公子們。諸公子們一聽劉岑不欲管,痛心劉岑放棄這樣大好機會,他們頂著一臉不甘的神情還想再勸一勸,卻不料劉岑推脫還有事在身就匆匆離開了,根本不容他們張嘴。
諸位公子臉色五彩紛呈,就這樣目送他遠去,待徹底看不見他身影了才氣呼呼的拂袖道:「好個縮頭烏龜,不過就是不敢上摺子罷,竟扯大道理。」
其他人憤憤附和,倒是也有人似乎能理解劉岑處境,道:「父皇冊封周少使時傳出不少流言蜚語,想必太子日子是不好過。」
其他公子聽得一默,之後不滿道:「縱父皇冷落,他也是太子。周覓都死透了,還能興出什麼風浪,我看他是怕事。」
「......你也說了,他是太子,劉貿雲再受器重也不可能取而代之,他何必為了咱們兄弟去惹怒父皇?」
眾人啞了一啞,而後頗有恍然大悟的懊惱。劉岑是太子沒錯,可他們平日卻不怎麼和他來往的,原以為劉岑也想搬到劉貿雲,卻不想千算萬算漏了這一茬。
先前那位攔住劉岑的公子道:「話已說了,太子不管我們自己想轍就是。」
他身邊的公子跟著點頭,「劉貿雲現在能哄得父皇將古滇國使臣重任交付於他,待日後他再與侯陽王府結親,朝中好事都得被他撈去,你我兄弟就沒立足之處了。」
說起這個似都戳中了在場人心裡的痛處,出使古滇國的差事是一份揚名立萬的美差,當時他們兄弟幾人擠破頭都沒有搶來,卻被他一個世子輕而易舉得了去,若是輸給兄弟之間也就罷了,可輸給一個外人,這些心高氣傲的公子們難以服氣。
有人悄悄看了一眼不遠處大公子劉崇的臉色,見他也冷下面孔,便也不難猜他也在爭古滇國使臣時受了不少刺激。
不過不知他站在這裡是為了聽他們說話,還是也有意想搬倒劉貿雲,是以一公子試探道:「古滇國這事就算太子朝事繁忙輪不到太子,也該輪到皇長兄的頭上。」
提到名字,果然眾人都朝劉崇看了過去。
那公子又道:「皇長兄能力如何你我都看在眼中,不比劉貿雲差,可偏就讓他搶了,這讓本公子難以心服口服。」
誰又不是呢?更可氣是他得到了這麼好的差事還不知足,竟一路惹出這麼多亂子。有人忍不住問向一直未曾說過話的劉崇,「皇長兄,依你看咱們現下應當如何?」
劉崇在他們之中年紀最長,的確最有權表態,見他們問向自己,劉崇倒是有些驚訝,他嘆了口氣才道:「世子得父皇看重,又有侯陽王府撐腰,不是輕易能動的。」
「那、長兄也任他騎到頭上?」
幾個公子有些傻眼,但又十分怨懣,「好難才有此等機會。」
「本王自是不甘。」劉崇這樣說著,卻是無奈苦笑道:「可侯陽王府在朝中如日中天,世子又一心想同郡主結親,眼下便是聯名百官一道彈劾,侯陽王府也會為他維護,弟弟何必要與侯陽王府結仇。」
他語重心長的勸道:「同為臣子,將來為陛下為百姓辦事,免不了要與之打些交道,還是都看開些罷。」
他拍了拍離自己最近的人的肩膀,也先行告辭離開了。不過不比劉岑走時眾人罵成一片,劉崇走後換諸公子們沉悶了許久,才有人斟酌道:「......皇長兄說的有理,咱們一無封地二無實權,拿什麼同侯陽王府斗。」
諸公子蔫頭耷腦的沉默不語,別說是斗,不過早些年有公子不小心撞傷了沈奚准,劉寡就將那公子鞭笞了一頓,他們全被叫去看著行刑,慘烈場面可謂觸目驚心。明明他們是大漢帝王的公子,身份何其尊貴,可比之侯陽王妃,根本算不得什麼。
再想起母親也說過,得罪誰也不可得罪侯陽王妃話來,果然冷汗直冒,是他們一時得意忘形,讓能搬倒劉貿雲的喜悅給沖昏了頭腦。
但就讓他們這麼算了,似乎又難以壓下心頭的惡氣,一個道:「侯陽王府給他撐腰無非是因一個侯宛兒,要沒了侯宛兒,我不信侯陽王府還會對劉貿雲如此維護。」
諸公子為之一震,齊齊看向他,「你說......?」
「你們不覺嗎?」那公子眼露凶光,「她趁此機會沒了才是最好。」<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但,劉岑為難道:「父皇無意懲治世子。」
其他公子激動道:「可眼下是除掉他的好時機啊,朝中多數大臣向著殿下,只要您發話,想必也都站在殿下這邊。」
劉岑仍拒道:「如今侯陽王府郡主下落不明,父皇還盼世子找到郡主為他分憂,吾等若堅持請父皇處置劉貿雲,豈非上趕著要惹父皇不快。」
自從周覓之後,劉岑已察覺劉寡對他態度越發冷淡了起來,再加他母親裴氏多次對他耳提面命,他若再沒有點眼色,只會更招劉寡不喜。
現下好不容易周覓的事淡了,讓劉寡對他放鬆了警惕,他怎可在這時自找上去?雖他也看不慣劉貿雲由來已久,但劉貿雲於他而言,就算再得器重也當不得太子。既然不妨礙他的利益,劉岑又何苦當這齣頭的鳥?
他安撫諸公子道:「諸位兄弟暫且稍安勿躁罷。」
可劉貿雲不妨礙他,卻不意味沒有妨礙到諸公子們。諸公子們一聽劉岑不欲管,痛心劉岑放棄這樣大好機會,他們頂著一臉不甘的神情還想再勸一勸,卻不料劉岑推脫還有事在身就匆匆離開了,根本不容他們張嘴。
諸位公子臉色五彩紛呈,就這樣目送他遠去,待徹底看不見他身影了才氣呼呼的拂袖道:「好個縮頭烏龜,不過就是不敢上摺子罷,竟扯大道理。」
其他人憤憤附和,倒是也有人似乎能理解劉岑處境,道:「父皇冊封周少使時傳出不少流言蜚語,想必太子日子是不好過。」
其他公子聽得一默,之後不滿道:「縱父皇冷落,他也是太子。周覓都死透了,還能興出什麼風浪,我看他是怕事。」
「......你也說了,他是太子,劉貿雲再受器重也不可能取而代之,他何必為了咱們兄弟去惹怒父皇?」
眾人啞了一啞,而後頗有恍然大悟的懊惱。劉岑是太子沒錯,可他們平日卻不怎麼和他來往的,原以為劉岑也想搬到劉貿雲,卻不想千算萬算漏了這一茬。
先前那位攔住劉岑的公子道:「話已說了,太子不管我們自己想轍就是。」
他身邊的公子跟著點頭,「劉貿雲現在能哄得父皇將古滇國使臣重任交付於他,待日後他再與侯陽王府結親,朝中好事都得被他撈去,你我兄弟就沒立足之處了。」
說起這個似都戳中了在場人心裡的痛處,出使古滇國的差事是一份揚名立萬的美差,當時他們兄弟幾人擠破頭都沒有搶來,卻被他一個世子輕而易舉得了去,若是輸給兄弟之間也就罷了,可輸給一個外人,這些心高氣傲的公子們難以服氣。
有人悄悄看了一眼不遠處大公子劉崇的臉色,見他也冷下面孔,便也不難猜他也在爭古滇國使臣時受了不少刺激。
不過不知他站在這裡是為了聽他們說話,還是也有意想搬倒劉貿雲,是以一公子試探道:「古滇國這事就算太子朝事繁忙輪不到太子,也該輪到皇長兄的頭上。」
提到名字,果然眾人都朝劉崇看了過去。
那公子又道:「皇長兄能力如何你我都看在眼中,不比劉貿雲差,可偏就讓他搶了,這讓本公子難以心服口服。」
誰又不是呢?更可氣是他得到了這麼好的差事還不知足,竟一路惹出這麼多亂子。有人忍不住問向一直未曾說過話的劉崇,「皇長兄,依你看咱們現下應當如何?」
劉崇在他們之中年紀最長,的確最有權表態,見他們問向自己,劉崇倒是有些驚訝,他嘆了口氣才道:「世子得父皇看重,又有侯陽王府撐腰,不是輕易能動的。」
「那、長兄也任他騎到頭上?」
幾個公子有些傻眼,但又十分怨懣,「好難才有此等機會。」
「本王自是不甘。」劉崇這樣說著,卻是無奈苦笑道:「可侯陽王府在朝中如日中天,世子又一心想同郡主結親,眼下便是聯名百官一道彈劾,侯陽王府也會為他維護,弟弟何必要與侯陽王府結仇。」
他語重心長的勸道:「同為臣子,將來為陛下為百姓辦事,免不了要與之打些交道,還是都看開些罷。」
他拍了拍離自己最近的人的肩膀,也先行告辭離開了。不過不比劉岑走時眾人罵成一片,劉崇走後換諸公子們沉悶了許久,才有人斟酌道:「......皇長兄說的有理,咱們一無封地二無實權,拿什麼同侯陽王府斗。」
諸公子蔫頭耷腦的沉默不語,別說是斗,不過早些年有公子不小心撞傷了沈奚准,劉寡就將那公子鞭笞了一頓,他們全被叫去看著行刑,慘烈場面可謂觸目驚心。明明他們是大漢帝王的公子,身份何其尊貴,可比之侯陽王妃,根本算不得什麼。
再想起母親也說過,得罪誰也不可得罪侯陽王妃話來,果然冷汗直冒,是他們一時得意忘形,讓能搬倒劉貿雲的喜悅給沖昏了頭腦。
但就讓他們這麼算了,似乎又難以壓下心頭的惡氣,一個道:「侯陽王府給他撐腰無非是因一個侯宛兒,要沒了侯宛兒,我不信侯陽王府還會對劉貿雲如此維護。」
諸公子為之一震,齊齊看向他,「你說......?」
「你們不覺嗎?」那公子眼露凶光,「她趁此機會沒了才是最好。」<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