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想起那一幕,依然笑得不行。
那是我們一起住在北京的時候,兩個人住處很近,有一段時間她時常過來住我這兒,之後我又住到她家,可算朝夕相對,同進同出的一段日子。
早上她比我出門早,若時間來得及,會去遛狗時順便買回早點,給我擱在廚房桌上。晚上我回來,還在路上就問她今天想吃什麼,於是約在吃飯的地方,酒足飯飽後一起回家遛狗,散步聊天,偶爾再吃個夜宵。回家一起趴在chuáng上看碟,她養的小狗更喜歡粘著我……想要風雅的時候,搬出我那一小套茶具,盤腿對坐,我泡茶,她喝;陽光下,月光下,普洱茶就著阿多尼斯的詩歌,我們聊愛qíng與年老,聊信仰與慈悲。
更多不風雅的時候,就著瓜子兒、滷味、辣鴨脖、烤玉米……兩個人在地板上盤腿一坐,眉飛色舞,嬉笑怒罵,講不完的段子和八卦。
那個我們一起度過的秋天,北京的秋天,讓我在後來的每個秋天都想念北京。即使義大利的秋日有huáng葉翻飛如碎金漫天,也總不如北京深秋里霧蒙蒙的夕陽與初冬的雪。下起薄雪的那個清晨,我離開了北京,飛往柏林。
前一夜,她陪著我收拾行李,徹夜沒睡。
誰也沒有講半句離愁別緒的話,誰也沒有不快樂,一如往常嬉笑逗趣。
天亮時她送我去機場,一起拎著行李下樓,發現北京下雪了。
我們在薄薄的積雪上走過,大口呼吸清冷空氣,等車,匆匆奔向機場。
進安檢前,彼此凝視,微笑,用力擁抱。
那時她已知道,我去意已決,未來將有長久的分別。
那個冬天是歐洲百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
連義大利也飛起鵝毛大雪,滿城皆白。
來自雪鄉的她,最愛雪了,我一夜醒來,看見窗外茫茫,就在skype上線,讓她從視頻里看這裡的雪。
在一個很冷很冷的雪夜,我冒雪夜歸,放好熱水躺在浴缸里,手機登上skype,隔著時差和她聊天。一個躺在chuáng上看著窗外北京的日出,一個躺在維羅納的雪夜浴缸里,聊到嗓子快啞了也不覺得累。就是有那麼多的話願意和這個人說。
她愛甜品。回國的時候,我從米蘭買了甜品,怕壓壞,一路捧在手裡,飛了十個小時,下飛機看見她,把一大盒甜品塞在她手裡,看她歡喜得哇哇大叫的樣子,開心得不得了。然後她從大挎包里,神奇地掏出一包臘jī腿……知道我在歐洲吃不上,惦記,她就揣上食物來接機,讓我落地就能吃到這一口。那天我們兩個坐在計程車里,在機場高速路上,我吃jī腿,她吃甜品,一路吃回家的。我從來沒有那麼不顧形象地在計程車里大啃jī腿,也從來沒有像那天一樣吃得歡快滿足。
匆匆相聚,我又回到義大利。
夏天她從北京飛來,我去米蘭機場接她,她的一個大號行李箱裡,滿滿都是帶給我的零食。那個夏天我們一起在歐洲游dàng,在Trento的高山牧場上看牛羊,在Garda湖畔看夕陽帆影;我們一起穿上華服去聽歌劇,一起在老城小巷裡閒遊晃dàng……我們瘋狂shopping,互相為對方挑衣服,在家中把新衣扔滿一沙發,一起在穿衣鏡前臭美。我們欣賞著彼此的各種可愛,盛妝時可愛,邋遢時可愛,犯傻時也可愛。我們也不會時刻膩在一起,都是慣於獨來獨往的人,時常會需要一點自我空間,與世隔絕起來休眠。我尤其任xing,躲起來不理人的時候,從不解釋。而她任何時候都理解,根本不需要解釋。她一個人去陌生城市,在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晃dàng漫遊,我也不擔心,不去介入她的自由旅途,讓她去與未知邂逅。
我們好像天然就懂得對方什麼時候需要獨處,從不去打擾。
通常都說,要好的兩個女孩子,誰如果談了戀愛,就會與另一個疏遠。
這條定律在我們之間也被打破。
她來到義大利發呆犯懶的那個夏天,白天是我們的二人世界,晚上或周末,我男友加入進來,就變成三人世界。不同的語言、種族、文化,湊成另一種有趣的搭配。時常是他開著車,載我們漫山遍野去遊玩,兩個女生要手牽手說話的時候,他在一旁做隱形人;我和男友獨處的時候,她自有她的樂趣,晃dàng到別處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能把任何無聊的地方,變成歡脫的party;能在任何乏味的場合,突然找到津津有味的樂子,說玩就玩起來。而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神奇的化學反應只發生在我們兩個相遇時,單獨分開來,我們內心的那個小孩子,會自己躲起來,不會輕易與旁人玩耍。
後來我回國的時間越來越少,即使回去,也來去匆忙。
她也工作纏身,不再有悠長假期可以飛來歐洲發一個月的呆。
忙起來可能我們好幾天都不聯繫,一找到時間,就在微信上哇啦哇啦講一通。
我們共同度過了一些飛揚跳脫的時光,也在各自經歷低谷的時候,雖相隔遙遠,卻始終以心相伴。
我告訴她,曾在旅途中,遇見過兩個老太太。
她們鬢髮都花白了,衣飾雅潔考究,同坐火車去旅行,在車廂里,兩人拿出一本填字遊戲書,頭挨頭湊在一起琢磨,小聲討論偶或爭論,認真得可愛。做完填字遊戲,又拿出一盒點心,你一口我一口分著吃。邊吃邊討論今晚到了目的地,要去做什麼,要去哪家有名的餐廳吃飯。
我還沒有講完兩個老太太的故事,她就說,我懂。
很早以前,我們就這樣憧憬——等以後老了,不管各自有著怎樣的生活,都要做一對灑脫自由的老太太,要繼續一起去遊玩,一起去嘗試新鮮事。
這世界上,有個這樣的人,讓你一想到她,就覺得美好、安穩,覺得不孤單,這樣的幸運,甚至比在茫茫人海遭遇愛qíng更罕有——在擁有愛qíng之前,總以為,愛qíng是一種極致的渴求。擁有愛qíng之後,才發現,人生有很多角落,是連愛qíng也到達不了的空白。那些擁擠或空曠的時光里,曲曲折折,卻有另一種溫醇的感qíng來填滿—沒有男女間複雜的yù望、責任與獨占,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懂得與接納。
用這兩個詞來表述,仍覺得笨拙,但又似乎沒有更好的詞了。
像兩個小動物的相遇,嗅到安全的氣息,一起在原野上徜徉、追逐、奔跑,一起在風雨中抱團取暖,一起在陽光和花香里陶醉。因為是同類,自然懂得彼此的一切;它們不爭奪不占有,自然地敞開自我領地,彼此接納。
第十四章我們的遺失大陸
小時候,第一個夢想是當動物學家,住在非洲大糙原或亞馬遜叢林裡,每天和獅子鱷魚為伴。後來迷上武俠小說,幻想習得一身橫練功夫,拳打郭大俠,腳踢huáng師傅,或者做個金湘玉似的黑店老闆娘,最好是《蜀山奇俠》里的魔教妖女。書里純潔善良的美少女女主角,無論男主角愛得多麼死去活來,我都一心一意愛著那些不被男主角待見的女配角,愛那些妖女的率xing真實、敢愛敢恨、為所yù為。
再後來,忽如一夜漫畫來,《聖鬥士》席捲了整個小學到初中時代。城戶紗織那麼傻乎乎只會等著被別人來救,好沒出息的女主角,也能是女戰神雅典娜?那麼會不會某一天,也有個人來到我的小學校門口,攔住背著小書包的我,嚴肅地說,你其實有一個神秘的身份……然後,就會湧現出一群英武忠誠的美少年,團結在我的左右,拯救這個世界。那麼我一定會比雅典娜小姐做得更好,至少,絕不寵信一臉欠扁樣的星矢,也絕不像紗織小姐那樣動不動扮柔弱暈倒,明明是個終極大BOSS級別的女戰神,還總是裝低能兒,等別人要死要活來搭救。如果可以任意寵信,我一定選中美貌又qiáng大的撒加和沙加大人,穆先生也行。
讀初中時,訂閱了一本《奧秘》雜誌,這雜誌主要講的是那些地球人知識還無法解答的問題,每期的內容都充滿了外星人降臨的離奇故事,同時還有海地人、地底人……於是我熱切相信有外星人和史前文明的存在,相信有亞特蘭蒂斯大陸,相信我們都是來自亞特蘭蒂斯的孩子,有一群遺落的祖先生活在深海之下。
時常盯著自己手指,思索怎樣才能產生特異功能;第一次和媽媽去dòng庭湖玩,聽見導遊說dòng庭湖的湖怪傳說,我激動得一路趴在船舷往下看,盼望水裡浮出個東西,更周密地思考了一番如果這東西把我叼去水裡,把小艇拱翻,我還不會游泳要怎樣逃生,怎樣救我媽媽……到現在我媽也不知道,在她聽著舜帝湘妃的悽美傳說,臨風望君山而感慨時,她身邊一直專注看湖水的小朋友,在想著怎樣打敗水怪解救她的問題。
半夜我會站在家裡陽台,假裝背課文或英語單詞,一個人不受打擾,自由自在地仰望星空,誠心誠意等待聽見宇宙深處的召喚,默默發she自己的腦電波對外星朋友們說,看見我……看見我……看見我……
對科幻小說持續狂熱了一個暑假後,我又開始對偵探歷險小說產生興趣。最早看的一本兒童偵探故事,叫《狐狸摩斯探案集》,現在想來也覺得作者有才啊,把夏洛克·福爾摩斯變成了一隻在森林裡探案的狐狸摩斯……終於等我認字足夠,看得懂正經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後,就開始很熱衷於研判蛛絲馬跡,那時候生活中最大的懸念就是誰偷了我的原子筆,誰向老師告了誰的狀,誰說了誰的壞話。
早在漫畫《尼羅河女兒》出來之前,我就相信有時空穿越之門了,可以讓我回到夢想中的朝代,去看一眼夢想中的偶像。那時候全沒想到多年後會有穿越小說的風行,也沒想到穿越小說風行的時候我已經對穿越這件事全無興趣了。
上化學課學會擺弄瓶瓶罐罐後,我總是擔心自己會不小心就配製出一種劇毒藥品或能令人體變異的魔藥,多年之後看《綠巨人》,鬱悶地發現這個靈感早被雷同。
再小的時候,看了西遊記、天仙配,就把媽媽的首飾翻出來披掛一腦袋,披著紗巾甚至毛巾被,感覺自己就是飄飄yù飛的仙女和妖jīng——這種事每個小孩都gān過吧。
你是不是也曾堅信並期待著,自己是一個神奇的小孩,擁有超能力;你是不是也曾以為,在乏味的考試和作業組成的世界之外,一定存在著另外一個有仙女、有魔法、有美人魚和獨角shòu的奇異世界,堅信有朝一日自己能回歸那個世界,那才是我們的故鄉,我們是來自某一片遺失大陸的神奇的孩子。那個世界又遠又近,遠在科學家們的視野之外,近在我們心心念念的幻想里,那是我們的亞特蘭蒂斯,或許是亞特蘭蒂斯里的另一個我們。
那是我們一起住在北京的時候,兩個人住處很近,有一段時間她時常過來住我這兒,之後我又住到她家,可算朝夕相對,同進同出的一段日子。
早上她比我出門早,若時間來得及,會去遛狗時順便買回早點,給我擱在廚房桌上。晚上我回來,還在路上就問她今天想吃什麼,於是約在吃飯的地方,酒足飯飽後一起回家遛狗,散步聊天,偶爾再吃個夜宵。回家一起趴在chuáng上看碟,她養的小狗更喜歡粘著我……想要風雅的時候,搬出我那一小套茶具,盤腿對坐,我泡茶,她喝;陽光下,月光下,普洱茶就著阿多尼斯的詩歌,我們聊愛qíng與年老,聊信仰與慈悲。
更多不風雅的時候,就著瓜子兒、滷味、辣鴨脖、烤玉米……兩個人在地板上盤腿一坐,眉飛色舞,嬉笑怒罵,講不完的段子和八卦。
那個我們一起度過的秋天,北京的秋天,讓我在後來的每個秋天都想念北京。即使義大利的秋日有huáng葉翻飛如碎金漫天,也總不如北京深秋里霧蒙蒙的夕陽與初冬的雪。下起薄雪的那個清晨,我離開了北京,飛往柏林。
前一夜,她陪著我收拾行李,徹夜沒睡。
誰也沒有講半句離愁別緒的話,誰也沒有不快樂,一如往常嬉笑逗趣。
天亮時她送我去機場,一起拎著行李下樓,發現北京下雪了。
我們在薄薄的積雪上走過,大口呼吸清冷空氣,等車,匆匆奔向機場。
進安檢前,彼此凝視,微笑,用力擁抱。
那時她已知道,我去意已決,未來將有長久的分別。
那個冬天是歐洲百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
連義大利也飛起鵝毛大雪,滿城皆白。
來自雪鄉的她,最愛雪了,我一夜醒來,看見窗外茫茫,就在skype上線,讓她從視頻里看這裡的雪。
在一個很冷很冷的雪夜,我冒雪夜歸,放好熱水躺在浴缸里,手機登上skype,隔著時差和她聊天。一個躺在chuáng上看著窗外北京的日出,一個躺在維羅納的雪夜浴缸里,聊到嗓子快啞了也不覺得累。就是有那麼多的話願意和這個人說。
她愛甜品。回國的時候,我從米蘭買了甜品,怕壓壞,一路捧在手裡,飛了十個小時,下飛機看見她,把一大盒甜品塞在她手裡,看她歡喜得哇哇大叫的樣子,開心得不得了。然後她從大挎包里,神奇地掏出一包臘jī腿……知道我在歐洲吃不上,惦記,她就揣上食物來接機,讓我落地就能吃到這一口。那天我們兩個坐在計程車里,在機場高速路上,我吃jī腿,她吃甜品,一路吃回家的。我從來沒有那麼不顧形象地在計程車里大啃jī腿,也從來沒有像那天一樣吃得歡快滿足。
匆匆相聚,我又回到義大利。
夏天她從北京飛來,我去米蘭機場接她,她的一個大號行李箱裡,滿滿都是帶給我的零食。那個夏天我們一起在歐洲游dàng,在Trento的高山牧場上看牛羊,在Garda湖畔看夕陽帆影;我們一起穿上華服去聽歌劇,一起在老城小巷裡閒遊晃dàng……我們瘋狂shopping,互相為對方挑衣服,在家中把新衣扔滿一沙發,一起在穿衣鏡前臭美。我們欣賞著彼此的各種可愛,盛妝時可愛,邋遢時可愛,犯傻時也可愛。我們也不會時刻膩在一起,都是慣於獨來獨往的人,時常會需要一點自我空間,與世隔絕起來休眠。我尤其任xing,躲起來不理人的時候,從不解釋。而她任何時候都理解,根本不需要解釋。她一個人去陌生城市,在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晃dàng漫遊,我也不擔心,不去介入她的自由旅途,讓她去與未知邂逅。
我們好像天然就懂得對方什麼時候需要獨處,從不去打擾。
通常都說,要好的兩個女孩子,誰如果談了戀愛,就會與另一個疏遠。
這條定律在我們之間也被打破。
她來到義大利發呆犯懶的那個夏天,白天是我們的二人世界,晚上或周末,我男友加入進來,就變成三人世界。不同的語言、種族、文化,湊成另一種有趣的搭配。時常是他開著車,載我們漫山遍野去遊玩,兩個女生要手牽手說話的時候,他在一旁做隱形人;我和男友獨處的時候,她自有她的樂趣,晃dàng到別處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能把任何無聊的地方,變成歡脫的party;能在任何乏味的場合,突然找到津津有味的樂子,說玩就玩起來。而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神奇的化學反應只發生在我們兩個相遇時,單獨分開來,我們內心的那個小孩子,會自己躲起來,不會輕易與旁人玩耍。
後來我回國的時間越來越少,即使回去,也來去匆忙。
她也工作纏身,不再有悠長假期可以飛來歐洲發一個月的呆。
忙起來可能我們好幾天都不聯繫,一找到時間,就在微信上哇啦哇啦講一通。
我們共同度過了一些飛揚跳脫的時光,也在各自經歷低谷的時候,雖相隔遙遠,卻始終以心相伴。
我告訴她,曾在旅途中,遇見過兩個老太太。
她們鬢髮都花白了,衣飾雅潔考究,同坐火車去旅行,在車廂里,兩人拿出一本填字遊戲書,頭挨頭湊在一起琢磨,小聲討論偶或爭論,認真得可愛。做完填字遊戲,又拿出一盒點心,你一口我一口分著吃。邊吃邊討論今晚到了目的地,要去做什麼,要去哪家有名的餐廳吃飯。
我還沒有講完兩個老太太的故事,她就說,我懂。
很早以前,我們就這樣憧憬——等以後老了,不管各自有著怎樣的生活,都要做一對灑脫自由的老太太,要繼續一起去遊玩,一起去嘗試新鮮事。
這世界上,有個這樣的人,讓你一想到她,就覺得美好、安穩,覺得不孤單,這樣的幸運,甚至比在茫茫人海遭遇愛qíng更罕有——在擁有愛qíng之前,總以為,愛qíng是一種極致的渴求。擁有愛qíng之後,才發現,人生有很多角落,是連愛qíng也到達不了的空白。那些擁擠或空曠的時光里,曲曲折折,卻有另一種溫醇的感qíng來填滿—沒有男女間複雜的yù望、責任與獨占,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懂得與接納。
用這兩個詞來表述,仍覺得笨拙,但又似乎沒有更好的詞了。
像兩個小動物的相遇,嗅到安全的氣息,一起在原野上徜徉、追逐、奔跑,一起在風雨中抱團取暖,一起在陽光和花香里陶醉。因為是同類,自然懂得彼此的一切;它們不爭奪不占有,自然地敞開自我領地,彼此接納。
第十四章我們的遺失大陸
小時候,第一個夢想是當動物學家,住在非洲大糙原或亞馬遜叢林裡,每天和獅子鱷魚為伴。後來迷上武俠小說,幻想習得一身橫練功夫,拳打郭大俠,腳踢huáng師傅,或者做個金湘玉似的黑店老闆娘,最好是《蜀山奇俠》里的魔教妖女。書里純潔善良的美少女女主角,無論男主角愛得多麼死去活來,我都一心一意愛著那些不被男主角待見的女配角,愛那些妖女的率xing真實、敢愛敢恨、為所yù為。
再後來,忽如一夜漫畫來,《聖鬥士》席捲了整個小學到初中時代。城戶紗織那麼傻乎乎只會等著被別人來救,好沒出息的女主角,也能是女戰神雅典娜?那麼會不會某一天,也有個人來到我的小學校門口,攔住背著小書包的我,嚴肅地說,你其實有一個神秘的身份……然後,就會湧現出一群英武忠誠的美少年,團結在我的左右,拯救這個世界。那麼我一定會比雅典娜小姐做得更好,至少,絕不寵信一臉欠扁樣的星矢,也絕不像紗織小姐那樣動不動扮柔弱暈倒,明明是個終極大BOSS級別的女戰神,還總是裝低能兒,等別人要死要活來搭救。如果可以任意寵信,我一定選中美貌又qiáng大的撒加和沙加大人,穆先生也行。
讀初中時,訂閱了一本《奧秘》雜誌,這雜誌主要講的是那些地球人知識還無法解答的問題,每期的內容都充滿了外星人降臨的離奇故事,同時還有海地人、地底人……於是我熱切相信有外星人和史前文明的存在,相信有亞特蘭蒂斯大陸,相信我們都是來自亞特蘭蒂斯的孩子,有一群遺落的祖先生活在深海之下。
時常盯著自己手指,思索怎樣才能產生特異功能;第一次和媽媽去dòng庭湖玩,聽見導遊說dòng庭湖的湖怪傳說,我激動得一路趴在船舷往下看,盼望水裡浮出個東西,更周密地思考了一番如果這東西把我叼去水裡,把小艇拱翻,我還不會游泳要怎樣逃生,怎樣救我媽媽……到現在我媽也不知道,在她聽著舜帝湘妃的悽美傳說,臨風望君山而感慨時,她身邊一直專注看湖水的小朋友,在想著怎樣打敗水怪解救她的問題。
半夜我會站在家裡陽台,假裝背課文或英語單詞,一個人不受打擾,自由自在地仰望星空,誠心誠意等待聽見宇宙深處的召喚,默默發she自己的腦電波對外星朋友們說,看見我……看見我……看見我……
對科幻小說持續狂熱了一個暑假後,我又開始對偵探歷險小說產生興趣。最早看的一本兒童偵探故事,叫《狐狸摩斯探案集》,現在想來也覺得作者有才啊,把夏洛克·福爾摩斯變成了一隻在森林裡探案的狐狸摩斯……終於等我認字足夠,看得懂正經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後,就開始很熱衷於研判蛛絲馬跡,那時候生活中最大的懸念就是誰偷了我的原子筆,誰向老師告了誰的狀,誰說了誰的壞話。
早在漫畫《尼羅河女兒》出來之前,我就相信有時空穿越之門了,可以讓我回到夢想中的朝代,去看一眼夢想中的偶像。那時候全沒想到多年後會有穿越小說的風行,也沒想到穿越小說風行的時候我已經對穿越這件事全無興趣了。
上化學課學會擺弄瓶瓶罐罐後,我總是擔心自己會不小心就配製出一種劇毒藥品或能令人體變異的魔藥,多年之後看《綠巨人》,鬱悶地發現這個靈感早被雷同。
再小的時候,看了西遊記、天仙配,就把媽媽的首飾翻出來披掛一腦袋,披著紗巾甚至毛巾被,感覺自己就是飄飄yù飛的仙女和妖jīng——這種事每個小孩都gān過吧。
你是不是也曾堅信並期待著,自己是一個神奇的小孩,擁有超能力;你是不是也曾以為,在乏味的考試和作業組成的世界之外,一定存在著另外一個有仙女、有魔法、有美人魚和獨角shòu的奇異世界,堅信有朝一日自己能回歸那個世界,那才是我們的故鄉,我們是來自某一片遺失大陸的神奇的孩子。那個世界又遠又近,遠在科學家們的視野之外,近在我們心心念念的幻想里,那是我們的亞特蘭蒂斯,或許是亞特蘭蒂斯里的另一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