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朱玉瑾一把撈起小公主,眼淚啪啪掉。
孟昭菀目瞪口呆:「書桃,快,傳太醫!」
第89章
朱玉瑾對小公主真可謂是如獲珍寶、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吃飯要抱著、睡覺要抱著、散步也要抱著。
除了將小公主交給乳嬤和孟昭菀餵奶外,幾乎不撒手。
跟隨孟昭菀而來的兩名太醫一日要為帝王診脈三回,使出畢生所學, 也沒診出帝王是個什麼疑難雜症。
是以, 孟昭菀愈發堅定的認為帝王是中邪。密信傳往京中, 希望公孫國師快馬加鞭來一趟。
太后親自回信:公孫國師告老還鄉了。
洛州不似弘京,地勢偏南,冬季少雨少雪,熏籠卻燒得很旺。
孟昭菀在美人榻上讀完回信,渾身熱汗涔涔。
她懷揣著疑惑喚來眾人。
「公孫國師白頭髮就幾根,做甚要告老還鄉?」
大家面面相覷,帝王千叮嚀萬囑囑咐, 必須對蘇焉雨和江南踏月樓的事守口如瓶。
金喜道欠欠腰道:「皇上不信神佛不信鬼, 國師留著也沒多少用,每月白白給皇糧,太浪費啊,他離開也挺好。」
孟昭菀眯著眼, 深表懷疑道:「皇上以前確實是不信神佛不信鬼,如今卻信得不得了,昨夜還同本宮講, 以後要吃齋念佛,以此感恩佛祖賜下麒麟兒,要本不是本宮攔著,她都剃度出家了。」
小銀子道:「許是我們不在弘京的這段日子里, 公孫國師得罪了太后, 再無顏面留下,所以主動請辭。」
對於他的回答, 孟昭菀也不滿意:「上官敬,你說說。」
上官敬嘴皮子一向不如太監翻得快,腦海中全是前不久和蘇焉雨打得翻天黑地的場面。
公孫功夫絕對上乘,若不是要護著中毒的蘇焉雨,定然能全身而退,可惜啊……死在了他的刀下。
孟昭菀沒了耐心:「上官敬,本宮問你話呢!」
上官敬抓抓臉:「奴才寫封家書問問上官閣老。」
一提到上官閣老,孟昭菀的心情就很不美麗,這老頭子以前總攛掇一幫老臣在朝堂上拐著彎地罵她生不下皇嗣。立馬黑了臉。
寧陽道:「皇嫂,依我看皇上就不是中邪。小公主是皇上第一個孩子,等皇上新鮮勁兒就過了就好了。」
砰砰砰。
乳嬤來敲門。
孟昭菀准她進來,問:「何事。」
「回娘娘的話,皇上吩咐上官大人去將傳國玉璽送去,準備擬傳位詔書。」
孟昭菀:「!!!」
誰家帝王會在皇兒沒滿月的時候就擬傳位詔書啊。
「麒麟兒是分化成乾元和坤澤還未可知呢,皇上鬧哪出啊,」孟昭菀緊張道,「上官敬,你快去將玉璽藏起來。」
咕咚。
上官敬咽下一口口水。
私藏玉璽乃是滅九族的大罪啊。
孟昭菀嫌他太不痛快:「寧陽,你去。」
寧陽把頭搖成撥浪鼓。
金喜和小銀子怕如此喪心病狂的任務會落在他們頭上,殘忍道:「郡主殿下,您就去吧。」
寧陽一副「你們沒有心」的失望模樣。
但她並沒有再拒絕,因為在她眼中,帝王其實不是新鮮感太盛,也不是中邪復發,而是受了刺激。
而且這刺激還是她給的。
要不是那晚她說話太慢,害得帝王誤以為皇后生產艱難,即將一屍兩命……帝王也不會在見到麒麟兒的一剎那拔腿就跑?
為什麼跑?肯定是帝王以為自己見了鬼!
天王老子遇了這事,也會受刺激的。
但摸著良心講,她那晚真的是太高興才哭的,不是存心戲弄帝王。
至於為什麼會繞去偏僻的山道找帝王,是因為提前收到大內密信,得知了帝王的行蹤,早早準備起了迎接事宜,一連在城門口等了四天,半個人影都沒等到,不得不轉變思路,猜測是帝王走錯了,繞進了山道。
行走江湖,要頂天立地
她敢做敢認。
「好,我去藏玉璽。」
上官敬金喜小銀子欽佩極了,抱了一拳道:「郡主殿下大義!」
寧陽徵詢大家的意見:「藏在哪裡?」
「藏什麼?」朱玉瑾抱著小公主搖頭晃腦喜氣洋洋地走進寢殿。
寧陽揪緊袖口,心虛道:「沒沒沒……藏什麼……大家太無聊……準備捉迷藏……」
朱玉瑾鄙視道:「你們好幼稚。」
寧陽哈哈腰:「皇上教訓得是。」
「對了,麒麟兒還沒玩過這個遊戲了,」朱玉瑾雙眸放出光,「朕帶她跟你們一起玩。」
寧陽:「小公主睡得正香呢。」
朱玉瑾沒聽見似的,隔著小錦被捏捏麒麟兒的手,慈愛的問:「好皇兒,你想藏在哪裡呀?朕知道一個好地方,走咯走咯,我們去藏起來。」
然後,藏玉璽就變成了捉迷藏。
孟昭菀憑藉母女連心的優勢,最先在膳房的爐灶後頭找到人。
彼時帝王正抱著麒麟兒坐在小木凳上打瞌睡,由於擔心麒麟兒會冷,帝王還脫了狐裘披袍將麒麟兒裹得密不透風。
孟昭菀目瞪口呆:「書桃,快,傳太醫!」
第89章
朱玉瑾對小公主真可謂是如獲珍寶、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吃飯要抱著、睡覺要抱著、散步也要抱著。
除了將小公主交給乳嬤和孟昭菀餵奶外,幾乎不撒手。
跟隨孟昭菀而來的兩名太醫一日要為帝王診脈三回,使出畢生所學, 也沒診出帝王是個什麼疑難雜症。
是以, 孟昭菀愈發堅定的認為帝王是中邪。密信傳往京中, 希望公孫國師快馬加鞭來一趟。
太后親自回信:公孫國師告老還鄉了。
洛州不似弘京,地勢偏南,冬季少雨少雪,熏籠卻燒得很旺。
孟昭菀在美人榻上讀完回信,渾身熱汗涔涔。
她懷揣著疑惑喚來眾人。
「公孫國師白頭髮就幾根,做甚要告老還鄉?」
大家面面相覷,帝王千叮嚀萬囑囑咐, 必須對蘇焉雨和江南踏月樓的事守口如瓶。
金喜道欠欠腰道:「皇上不信神佛不信鬼, 國師留著也沒多少用,每月白白給皇糧,太浪費啊,他離開也挺好。」
孟昭菀眯著眼, 深表懷疑道:「皇上以前確實是不信神佛不信鬼,如今卻信得不得了,昨夜還同本宮講, 以後要吃齋念佛,以此感恩佛祖賜下麒麟兒,要本不是本宮攔著,她都剃度出家了。」
小銀子道:「許是我們不在弘京的這段日子里, 公孫國師得罪了太后, 再無顏面留下,所以主動請辭。」
對於他的回答, 孟昭菀也不滿意:「上官敬,你說說。」
上官敬嘴皮子一向不如太監翻得快,腦海中全是前不久和蘇焉雨打得翻天黑地的場面。
公孫功夫絕對上乘,若不是要護著中毒的蘇焉雨,定然能全身而退,可惜啊……死在了他的刀下。
孟昭菀沒了耐心:「上官敬,本宮問你話呢!」
上官敬抓抓臉:「奴才寫封家書問問上官閣老。」
一提到上官閣老,孟昭菀的心情就很不美麗,這老頭子以前總攛掇一幫老臣在朝堂上拐著彎地罵她生不下皇嗣。立馬黑了臉。
寧陽道:「皇嫂,依我看皇上就不是中邪。小公主是皇上第一個孩子,等皇上新鮮勁兒就過了就好了。」
砰砰砰。
乳嬤來敲門。
孟昭菀准她進來,問:「何事。」
「回娘娘的話,皇上吩咐上官大人去將傳國玉璽送去,準備擬傳位詔書。」
孟昭菀:「!!!」
誰家帝王會在皇兒沒滿月的時候就擬傳位詔書啊。
「麒麟兒是分化成乾元和坤澤還未可知呢,皇上鬧哪出啊,」孟昭菀緊張道,「上官敬,你快去將玉璽藏起來。」
咕咚。
上官敬咽下一口口水。
私藏玉璽乃是滅九族的大罪啊。
孟昭菀嫌他太不痛快:「寧陽,你去。」
寧陽把頭搖成撥浪鼓。
金喜和小銀子怕如此喪心病狂的任務會落在他們頭上,殘忍道:「郡主殿下,您就去吧。」
寧陽一副「你們沒有心」的失望模樣。
但她並沒有再拒絕,因為在她眼中,帝王其實不是新鮮感太盛,也不是中邪復發,而是受了刺激。
而且這刺激還是她給的。
要不是那晚她說話太慢,害得帝王誤以為皇后生產艱難,即將一屍兩命……帝王也不會在見到麒麟兒的一剎那拔腿就跑?
為什麼跑?肯定是帝王以為自己見了鬼!
天王老子遇了這事,也會受刺激的。
但摸著良心講,她那晚真的是太高興才哭的,不是存心戲弄帝王。
至於為什麼會繞去偏僻的山道找帝王,是因為提前收到大內密信,得知了帝王的行蹤,早早準備起了迎接事宜,一連在城門口等了四天,半個人影都沒等到,不得不轉變思路,猜測是帝王走錯了,繞進了山道。
行走江湖,要頂天立地
她敢做敢認。
「好,我去藏玉璽。」
上官敬金喜小銀子欽佩極了,抱了一拳道:「郡主殿下大義!」
寧陽徵詢大家的意見:「藏在哪裡?」
「藏什麼?」朱玉瑾抱著小公主搖頭晃腦喜氣洋洋地走進寢殿。
寧陽揪緊袖口,心虛道:「沒沒沒……藏什麼……大家太無聊……準備捉迷藏……」
朱玉瑾鄙視道:「你們好幼稚。」
寧陽哈哈腰:「皇上教訓得是。」
「對了,麒麟兒還沒玩過這個遊戲了,」朱玉瑾雙眸放出光,「朕帶她跟你們一起玩。」
寧陽:「小公主睡得正香呢。」
朱玉瑾沒聽見似的,隔著小錦被捏捏麒麟兒的手,慈愛的問:「好皇兒,你想藏在哪裡呀?朕知道一個好地方,走咯走咯,我們去藏起來。」
然後,藏玉璽就變成了捉迷藏。
孟昭菀憑藉母女連心的優勢,最先在膳房的爐灶後頭找到人。
彼時帝王正抱著麒麟兒坐在小木凳上打瞌睡,由於擔心麒麟兒會冷,帝王還脫了狐裘披袍將麒麟兒裹得密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