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金喜便在熏爐里燃上了靜心凝神的香料,收效甚微。
他用手肘搗搗小銀子的腰:「今晨史太醫來給皇上診過平安脈後,可有留下什麼話?」
小銀子道:「就說皇上沒有休息好,脈象表虛,但沒大礙。」
金喜:「皇上都來來回回走了十八圈了,這叫沒大礙?」
小銀子猜測道:「孟大將軍馬上入宮了,帝王即將面對大奸臣,難免有些緊張。」
然後,守在殿外的小太監進來磕頭道:「皇上,人到了。」
朱玉瑾化身一陣疾風,逐電一般刮回龍椅里坐好,順帶拿了一本書握住手中。
金喜小銀子:「……」
好反常的帝王。
金喜斗膽道:「皇上,要不要再宣史太醫來一趟?」
「不用,朕很好。」
「可……您的書拿倒了。」
「額……」
第79章
書中還掉出一封新的密函, 乃上官敬從梅州回來時呈上,只寫有三個字,「蘇不在」。
意指上官敬連夜趕到梅州時, 蘇焉雨並未在府中。
天亮後, 上官敬喬裝改扮混進孟家宅子裡打聽了一圈, 問出蘇焉雨回了江南踏月山莊,處理莊內事務,這兩日就會返回梅州。
上官敬便耐著性子等了等,果然在當日晌午等到了蘇焉雨回來的消息,其在自個兒小院裡呆了整整三日,誰來也不見,孟老太爺還為她請了大夫, 說是在江南受了傷。
江湖人士打打殺殺, 受傷在所難免,孟家的人倒沒有任何懷疑。
大夫也是見錢眼開,上官敬用一錠銀子買通他,詢問蘇焉雨是什麼病。
大夫說, 是受了刀傷,就傷在右臂,傷口深可見骨。
上官敬這才快馬加鞭, 趕回弘京城。
朱玉瑾原本還心存僥倖,希望是自己誤會了蘇焉雨,可天下哪有這般湊巧的事——同樣是刀傷,同樣傷在右臂。
「皇上。」
「皇上?」
金喜喊了帝王好幾聲, 也不見出神的帝王有何反應。
索性靠近許多, 嗓音也抬高許多:「皇上,可要宣他們入殿?」
朱玉瑾嚇了一跳, 斥責他一驚一乍的成何體統,遂將拿倒的書擺正,再正正神色道:「宣吧。」
金喜將拂塵甩進臂彎,高扯著嗓子一聲嚎,宣等候多時的四人覲見。
蘇焉雨依然是白衣勝雪,清雅如蓮,眉眼亦是安然自若。
她和孟夫人一左一右地攙扶著孟老太爺。孟沛南則走在他們前頭。
四人進殿後,俯身跪拜,高呼吾皇萬歲。
朱玉瑾借著書冊的遮擋,用餘光端詳著蘇焉雨,竟忘記免掉孟老太爺的禮,驟然想起來,忙離開龍椅,繞出御案,親自扶著孟老太爺起身。
孟太爺舟車勞頓,老胳膊老腿有些發軟,一個沒站穩,險些摔了。
幸好蘇焉雨眼明手快,穩穩地扶住他老人家。
朱玉瑾又連忙賜座。
孟老太爺一面搖頭一面落座,嘆說:「老了,不中用了。」
孟夫人卻一聲驚呼:「焉雨,你留血了。」
眾人看向蘇焉雨,見她雪白的袖口染出一片血紅。
孟老太爺心疼道:「都怪我都怪我,你若不來扶我,也不會崩開傷口。」
「祖父莫要自責,」蘇焉雨並未顯露出慌張,轉向朱玉瑾請罪道,「衝撞了天顏,民女罪該萬死。」
好演技啊,朱玉瑾不願露出異樣,吩咐金喜去宣太醫,再賜一座,扶著蘇焉雨好生坐下,佯裝關懷道:「好好的怎麼受傷了?誰傷的你?」
「無非是江湖中的紛紛擾擾,常有的事,民女習慣了。」
朱玉瑾再在語氣里添了幾許怒意:「告訴朕是誰,朕抓他下獄,給你出出氣。」
「多謝皇上,江湖事江湖畢,民女不敢勞煩皇上。」
真是滴水不漏啊。
朱玉瑾還要再問問,孟昭菀卻來了,一瞧蘇焉雨血紅的袖口,驚呼連連,非要帶人去萬春宮休息。
朱玉瑾聽得毛髮直豎。
引狼入室,這可使不得啊。
朱玉瑾解釋道:「太醫馬上就到,不如先扶蘇姑娘去偏殿吧。」
「行吧。」
得了小皇后的首肯,燕淺配合著書桃去攙扶蘇焉雨,孟家人方才注意到她的存在,不由的一愣。
朱玉瑾狀似無意道:「昭昭毛毛躁躁的,朕便尋了一個她信得過的人來照料她,也能幫書桃分分擔子。」
既是帝王的旨意,再有異議也得忍著。
孟夫人還挺欣慰和感念:「有皇上如此關懷,當母親的即使不在女兒身旁,也能放心。」
孟昭菀正忙著送蘇焉雨去偏殿,忙中抽空的抱住孟夫人的手臂,露出小女兒家的嬌態道:「娘,皇上對我好著呢,你別老放心不下,皇上和母后已經准許你和焉雨姐姐留在宮內陪著我,直至我生產那日。」
朱玉瑾窒了一息:朕只准了孟家入京過年,沒準她們入宮陪你!
孟昭菀:「娘,你和焉雨姐姐就踏踏實實地住在萬春宮吧。」
朱玉瑾思量著用委婉的言語否了這事。
孟夫人卻生怕她反悔似的蹲了福:「謝過皇上。」
他用手肘搗搗小銀子的腰:「今晨史太醫來給皇上診過平安脈後,可有留下什麼話?」
小銀子道:「就說皇上沒有休息好,脈象表虛,但沒大礙。」
金喜:「皇上都來來回回走了十八圈了,這叫沒大礙?」
小銀子猜測道:「孟大將軍馬上入宮了,帝王即將面對大奸臣,難免有些緊張。」
然後,守在殿外的小太監進來磕頭道:「皇上,人到了。」
朱玉瑾化身一陣疾風,逐電一般刮回龍椅里坐好,順帶拿了一本書握住手中。
金喜小銀子:「……」
好反常的帝王。
金喜斗膽道:「皇上,要不要再宣史太醫來一趟?」
「不用,朕很好。」
「可……您的書拿倒了。」
「額……」
第79章
書中還掉出一封新的密函, 乃上官敬從梅州回來時呈上,只寫有三個字,「蘇不在」。
意指上官敬連夜趕到梅州時, 蘇焉雨並未在府中。
天亮後, 上官敬喬裝改扮混進孟家宅子裡打聽了一圈, 問出蘇焉雨回了江南踏月山莊,處理莊內事務,這兩日就會返回梅州。
上官敬便耐著性子等了等,果然在當日晌午等到了蘇焉雨回來的消息,其在自個兒小院裡呆了整整三日,誰來也不見,孟老太爺還為她請了大夫, 說是在江南受了傷。
江湖人士打打殺殺, 受傷在所難免,孟家的人倒沒有任何懷疑。
大夫也是見錢眼開,上官敬用一錠銀子買通他,詢問蘇焉雨是什麼病。
大夫說, 是受了刀傷,就傷在右臂,傷口深可見骨。
上官敬這才快馬加鞭, 趕回弘京城。
朱玉瑾原本還心存僥倖,希望是自己誤會了蘇焉雨,可天下哪有這般湊巧的事——同樣是刀傷,同樣傷在右臂。
「皇上。」
「皇上?」
金喜喊了帝王好幾聲, 也不見出神的帝王有何反應。
索性靠近許多, 嗓音也抬高許多:「皇上,可要宣他們入殿?」
朱玉瑾嚇了一跳, 斥責他一驚一乍的成何體統,遂將拿倒的書擺正,再正正神色道:「宣吧。」
金喜將拂塵甩進臂彎,高扯著嗓子一聲嚎,宣等候多時的四人覲見。
蘇焉雨依然是白衣勝雪,清雅如蓮,眉眼亦是安然自若。
她和孟夫人一左一右地攙扶著孟老太爺。孟沛南則走在他們前頭。
四人進殿後,俯身跪拜,高呼吾皇萬歲。
朱玉瑾借著書冊的遮擋,用餘光端詳著蘇焉雨,竟忘記免掉孟老太爺的禮,驟然想起來,忙離開龍椅,繞出御案,親自扶著孟老太爺起身。
孟太爺舟車勞頓,老胳膊老腿有些發軟,一個沒站穩,險些摔了。
幸好蘇焉雨眼明手快,穩穩地扶住他老人家。
朱玉瑾又連忙賜座。
孟老太爺一面搖頭一面落座,嘆說:「老了,不中用了。」
孟夫人卻一聲驚呼:「焉雨,你留血了。」
眾人看向蘇焉雨,見她雪白的袖口染出一片血紅。
孟老太爺心疼道:「都怪我都怪我,你若不來扶我,也不會崩開傷口。」
「祖父莫要自責,」蘇焉雨並未顯露出慌張,轉向朱玉瑾請罪道,「衝撞了天顏,民女罪該萬死。」
好演技啊,朱玉瑾不願露出異樣,吩咐金喜去宣太醫,再賜一座,扶著蘇焉雨好生坐下,佯裝關懷道:「好好的怎麼受傷了?誰傷的你?」
「無非是江湖中的紛紛擾擾,常有的事,民女習慣了。」
朱玉瑾再在語氣里添了幾許怒意:「告訴朕是誰,朕抓他下獄,給你出出氣。」
「多謝皇上,江湖事江湖畢,民女不敢勞煩皇上。」
真是滴水不漏啊。
朱玉瑾還要再問問,孟昭菀卻來了,一瞧蘇焉雨血紅的袖口,驚呼連連,非要帶人去萬春宮休息。
朱玉瑾聽得毛髮直豎。
引狼入室,這可使不得啊。
朱玉瑾解釋道:「太醫馬上就到,不如先扶蘇姑娘去偏殿吧。」
「行吧。」
得了小皇后的首肯,燕淺配合著書桃去攙扶蘇焉雨,孟家人方才注意到她的存在,不由的一愣。
朱玉瑾狀似無意道:「昭昭毛毛躁躁的,朕便尋了一個她信得過的人來照料她,也能幫書桃分分擔子。」
既是帝王的旨意,再有異議也得忍著。
孟夫人還挺欣慰和感念:「有皇上如此關懷,當母親的即使不在女兒身旁,也能放心。」
孟昭菀正忙著送蘇焉雨去偏殿,忙中抽空的抱住孟夫人的手臂,露出小女兒家的嬌態道:「娘,皇上對我好著呢,你別老放心不下,皇上和母后已經准許你和焉雨姐姐留在宮內陪著我,直至我生產那日。」
朱玉瑾窒了一息:朕只准了孟家入京過年,沒準她們入宮陪你!
孟昭菀:「娘,你和焉雨姐姐就踏踏實實地住在萬春宮吧。」
朱玉瑾思量著用委婉的言語否了這事。
孟夫人卻生怕她反悔似的蹲了福:「謝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