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頁
樂聲高昂,祝灥被抬上殿,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走上黃金台階,在御座坐下。
兩邊的樂隊鼓吹奏曲,弦樂威嚴。
一段樂聲後,馮大爺上前,捲起帘子。這就是所謂的將軍捲簾,難得的榮耀,昌平侯估計費了些力氣,才為長子撈到了這個位置。
帘子捲起之後,就是程丹若的工作。
她上前,捧過周太監手裡的寶印,將其放在桌案上。
就這麼一個動作,兩秒鐘而已,也花了她不少力氣才達成。
拱衛司揮鞭,「啪啪」兩聲,百官站到丹陛處,按照位次立定。
繼續奏樂,百官開始跪拜。
跪拜完畢之後,捧表官從宮殿的西門進來,開始走進表的環節,大致流程就是你送上來,我跪著接,然後他到外面讀上一遍,再換個人展示一下,放桌上。
期間,各環節的負責人要不停地下跪、起身、接過、放置,十分繁瑣。
程丹若立在旁邊,一隻眼睛盯祝灥,另一隻眼睛圍觀,一心二用。
祝灥沒怎麼動。
一開始,他還覺得底下的人跪了又起很好玩,但看了會兒就覺得無聊,偷偷左顧右盼。
程丹若瞟他。
他安靜了一點,扭扭屁股,悄悄打了個呵欠。
她微勾唇角。
五點起床又哭鬧半天,果然耗電,他困了。
楊首輔瞅見天子打瞌睡,不著痕跡地嘆口氣。睡著也比哭鬧好,遂閉上眼,假裝看不見。
站前排的都一樣,後排的看不見,一時間,儀式竟然萬分順利。
好不容易進表結束,鼓樂又起。
拜、再拜、舞蹈著拜,然後群臣跪地,三呼萬歲。
百官百官,京城參加登極儀的官員不少於百人,一百個人大聲齊呼萬歲,非常震撼嘹亮。
如果是成年帝王應該很有揚眉吐氣的感覺,但幼年的話……祝灥猛地清醒,稍微有點嚇到。
宮裡不許高聲說話,宮人內侍都是聞言細語,他很少聽到這樣的聲音。好在他膽子大,沒有被真的嚇哭,反而精神了點。
聽到萬歲,就證明快結束了。
應該、應該說什麼來著?他眨眨眼,打完瞌睡忘詞了。
程丹若:「……」她轉頭看向他,做了個口型。
祝灥到底機靈,記起來了,說出今天的第一句台詞:「免。」
群臣伏首叩拜,陸續起身。
至此,祝灥才算是真正成為新任皇帝了。
下一步,楊首輔出列,請立兩位皇太后,一位帝太太后。
祝灥說第二句台詞:「准。」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出列,到永安宮宣布封恭妃為「皇太后」,當然,還有追封已故的謝皇后為「仁貞皇太后」,尹太后為帝太太后。
恭妃成為了田太后。
第三步。
楊首輔問,該如何治理這個國家?
祝灥第三句台詞:「如父制。」
楊首輔領命。
百官再跪拜,口稱遵命。
儀式到此結束。
-
祝灥順利登基為帝,國家又有了新的主人。
無論是田太后,還是宮人內侍,抑或是文武百官,都有種鬆口氣的踏實感。哪怕是幼帝,也好過沒有皇帝。
現在,一切重回「正軌」。
除了一件事,一個人。
——持握寶印的人,不再是九五之尊了。
登極儀的次日,小朝會。
九卿勛貴,重聚於光明殿,但今天,他們再也見不到熟悉的帝王,取而代之的是身穿素服的年輕女子。
程丹若脂粉未施,先說了個壞消息:「陛下昨夜流了鼻血,太醫看過,道是勞累之故,需臥床休息。」
楊首輔立即問:「要緊嗎?」
她回答:「累著了,乾陽宮的炭火燒得也太旺,有些燥熱。」
其實就是太乾燥,鼻黏膜出血而已,但這是皇帝,誰都不敢大意,安全起見還是臥床休息。
「御醫都在乾陽宮,一會兒諸位可親自詢問。」程丹若道,「還有,太后娘娘也病了。」
大臣們:「……」
「她哀慟過甚,又在靈堂吹了太久涼風,染了風寒,高熱不退。」她道,「盛院使已經開過方子,最好還是靜養。」
田太后也是真的病了。她一直繃著心弦,就怕兒子不能登基,熬過了昨天,心頭的氣一松,這兩個月的擔憂和勞苦就瞬間衝垮了她。
她昨晚上高燒不退,程丹若今天五點鐘就進宮,量過體溫,三十八度多。
為了堵他們的嘴,不等問就說:「我已經請示過太后,最近的宮務就交給淑妃代理。」
眾臣啞然,無話可說。
「淑妃問,太太后那邊怎麼辦?靜貞仙師說願意前去侍疾,但她一人恐怕獨木難支,是否晉封先帝的妃妾,讓她們過去幫個手?」
這事兒其實是洪尚宮遞過來的。
恭妃為太后,淑妃有二公主也肯定是太妃,其他妃嬪怎麼個待遇,就要看新帝的態度了。
楊首輔平靜道:「這是應有之義。」
他們不打算為難宮裡的女人,照制度就是了。
程丹若點了點頭。
空氣陷入沉默。<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兩邊的樂隊鼓吹奏曲,弦樂威嚴。
一段樂聲後,馮大爺上前,捲起帘子。這就是所謂的將軍捲簾,難得的榮耀,昌平侯估計費了些力氣,才為長子撈到了這個位置。
帘子捲起之後,就是程丹若的工作。
她上前,捧過周太監手裡的寶印,將其放在桌案上。
就這麼一個動作,兩秒鐘而已,也花了她不少力氣才達成。
拱衛司揮鞭,「啪啪」兩聲,百官站到丹陛處,按照位次立定。
繼續奏樂,百官開始跪拜。
跪拜完畢之後,捧表官從宮殿的西門進來,開始走進表的環節,大致流程就是你送上來,我跪著接,然後他到外面讀上一遍,再換個人展示一下,放桌上。
期間,各環節的負責人要不停地下跪、起身、接過、放置,十分繁瑣。
程丹若立在旁邊,一隻眼睛盯祝灥,另一隻眼睛圍觀,一心二用。
祝灥沒怎麼動。
一開始,他還覺得底下的人跪了又起很好玩,但看了會兒就覺得無聊,偷偷左顧右盼。
程丹若瞟他。
他安靜了一點,扭扭屁股,悄悄打了個呵欠。
她微勾唇角。
五點起床又哭鬧半天,果然耗電,他困了。
楊首輔瞅見天子打瞌睡,不著痕跡地嘆口氣。睡著也比哭鬧好,遂閉上眼,假裝看不見。
站前排的都一樣,後排的看不見,一時間,儀式竟然萬分順利。
好不容易進表結束,鼓樂又起。
拜、再拜、舞蹈著拜,然後群臣跪地,三呼萬歲。
百官百官,京城參加登極儀的官員不少於百人,一百個人大聲齊呼萬歲,非常震撼嘹亮。
如果是成年帝王應該很有揚眉吐氣的感覺,但幼年的話……祝灥猛地清醒,稍微有點嚇到。
宮裡不許高聲說話,宮人內侍都是聞言細語,他很少聽到這樣的聲音。好在他膽子大,沒有被真的嚇哭,反而精神了點。
聽到萬歲,就證明快結束了。
應該、應該說什麼來著?他眨眨眼,打完瞌睡忘詞了。
程丹若:「……」她轉頭看向他,做了個口型。
祝灥到底機靈,記起來了,說出今天的第一句台詞:「免。」
群臣伏首叩拜,陸續起身。
至此,祝灥才算是真正成為新任皇帝了。
下一步,楊首輔出列,請立兩位皇太后,一位帝太太后。
祝灥說第二句台詞:「准。」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出列,到永安宮宣布封恭妃為「皇太后」,當然,還有追封已故的謝皇后為「仁貞皇太后」,尹太后為帝太太后。
恭妃成為了田太后。
第三步。
楊首輔問,該如何治理這個國家?
祝灥第三句台詞:「如父制。」
楊首輔領命。
百官再跪拜,口稱遵命。
儀式到此結束。
-
祝灥順利登基為帝,國家又有了新的主人。
無論是田太后,還是宮人內侍,抑或是文武百官,都有種鬆口氣的踏實感。哪怕是幼帝,也好過沒有皇帝。
現在,一切重回「正軌」。
除了一件事,一個人。
——持握寶印的人,不再是九五之尊了。
登極儀的次日,小朝會。
九卿勛貴,重聚於光明殿,但今天,他們再也見不到熟悉的帝王,取而代之的是身穿素服的年輕女子。
程丹若脂粉未施,先說了個壞消息:「陛下昨夜流了鼻血,太醫看過,道是勞累之故,需臥床休息。」
楊首輔立即問:「要緊嗎?」
她回答:「累著了,乾陽宮的炭火燒得也太旺,有些燥熱。」
其實就是太乾燥,鼻黏膜出血而已,但這是皇帝,誰都不敢大意,安全起見還是臥床休息。
「御醫都在乾陽宮,一會兒諸位可親自詢問。」程丹若道,「還有,太后娘娘也病了。」
大臣們:「……」
「她哀慟過甚,又在靈堂吹了太久涼風,染了風寒,高熱不退。」她道,「盛院使已經開過方子,最好還是靜養。」
田太后也是真的病了。她一直繃著心弦,就怕兒子不能登基,熬過了昨天,心頭的氣一松,這兩個月的擔憂和勞苦就瞬間衝垮了她。
她昨晚上高燒不退,程丹若今天五點鐘就進宮,量過體溫,三十八度多。
為了堵他們的嘴,不等問就說:「我已經請示過太后,最近的宮務就交給淑妃代理。」
眾臣啞然,無話可說。
「淑妃問,太太后那邊怎麼辦?靜貞仙師說願意前去侍疾,但她一人恐怕獨木難支,是否晉封先帝的妃妾,讓她們過去幫個手?」
這事兒其實是洪尚宮遞過來的。
恭妃為太后,淑妃有二公主也肯定是太妃,其他妃嬪怎麼個待遇,就要看新帝的態度了。
楊首輔平靜道:「這是應有之義。」
他們不打算為難宮裡的女人,照制度就是了。
程丹若點了點頭。
空氣陷入沉默。<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