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牛魔王氣得差點噴血,這天上地下四大部洲,誰不知道這位哪吒三太子的神兵多?
這哪吒乃是天王李靖第三子,李靖未入仙班之前,曾在人間領兵,駐守陳塘關時與夫人生下的他。
哪吒生來不凡,胎里長了三歲,一朝誕下就會說話,繫著肚兜去東海龍宮洗澡,因那巡海夜叉惡聲惡氣,狀如妖魔,直接打死了,龍王太子敖丙上來察看,哪吒不識龍,一起打死了,抽了龍筋,孝順地準備給李靖做條腰帶。
直到龍王報復,水淹陳塘,李靖從哪吒那兒問出原委,當即要打死他為龍王太子賠命,哪吒恨極,他年幼氣力未足,李靖卻是修道高人,父子同戰龍王必能得勝,可李靖不由分說就要打死他,哪吒便稱一人做事一人當,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以性命了結此仇。
隨後一點真靈不滅,去了西天見佛祖,佛祖那時正在西牛賀洲白手創業,還處在傳教階段,當即滿懷著白撿好大兒的喜悅,以藕為骨,蓮花化身,再塑哪吒,認他做義子,教他無數本事,送他神兵法寶,又怕哪吒長了本事去找李靖報仇,於是送李靖一尊寶塔,塔上佛像如來,叫哪吒見塔便拜。
哪吒自此見到李靖就拜,口稱父親,叫的不是李靖,而是那寶塔,李靖有一次失手閃了塔,哪吒當即就要宰他,好懸接住了,從此李靖塔不離手,哪吒仍然見他拜他。
本是天王麒麟子,一日踏破水晶宮,父子成仇剔骨肉,轉入西天拜如來,如來收他做義子,百樣神兵贈他去,見父不尊拜寶塔。
嗯,父慈子孝,父慈子孝。
牛魔王激不動哪吒,氣力逐漸耗空,看一眼那雲頭上閉目安睡的美人,恨恨地道:「我還會再來的!」
哪吒看著他離去,眉頭忽然皺了皺,這混世魔王極難打殺,他本也只是想和他打鬥打鬥,不料撞破這牛王好事,倒有些進退不得了,見那土地還在底下徘徊不肯離去,哪吒索性把土地招來,問道:「此地妖王如何?」
土地難得見真神,哪有隱瞞的,連忙道:「上神容稟,這裡的妖王是一隻金毛白面狐王,自占得這積雷山三百餘年來,庇護一方生靈,從不吃人,這裡家家戶戶都為狐王養雞,見狐則喜,實在是個良善妖類啊!」
哪吒問的其實是本事如何,聽了這話想了想,又道:「比那牛王本事如何?」
土地露出個尷尬的笑容,地仙大致是能分辨一些的,那牛王一身妖氣衝天,自家那整天揣著女兒遛彎的懶散狐王怎麼和人家比?也就是他今天恰好出門去了,不然剛才和牛王一個照面,估計就無了。
哪吒煩躁地收回三頭六臂,數把神兵化為流光收入他銀白盔甲之中,少年探手招來飛雲,飛雲上狐妖半遮半掩,睡得香甜,他也是見慣美色的,那牛王倒有一句話沒說錯,月里的嫦娥他見過,確實不如這狐妖吸引人。不是嫦娥不美,而是這狐美得活色生香,嬌嬌嬈嬈,而嫦娥清冷自持,難以叫人生出什麼愛憐。
當然,和猴子定住七仙女就為搶桃吃一個道理,哪吒腦子裡沒那根弦,就是男人本能判斷,覺得牛魔王放下那樣的狠話,必定是不肯罷手的,而他也不可能就留在這兒替狐王守著,要是那狐王本事不錯,他也就能放下狐狸走人,可狐王打不過牛魔王,這就不大好說了。
少年心性多衝動,哪吒壓低雲頭,跳下地面,又問土地道:「狐王幾時回?」
土地忙道:「快則三五日,慢則十來天,也就方圓五百里地界……」
話沒說完,哪吒就駕著雲在周遭轉悠尋找起來了,神仙騰雲駕霧,自然比狐王兩條腿、哦,狐王是騎著個馬的,青年寬袍大袖揣狐狸,騎在馬上晃晃悠悠,兩隻狐耳豎著,路過的村民見到他就要下拜,他也不迴避,笑眯眯地和人招手。
哪吒沒飛多遠就見著這一幕,心裡知道土地說的話大概是真的,良善妖物難得,他跟了一會兒,見那狐王果然是個沒本事的,毫無察覺地一處處標記地盤,待到一處山林里,哪吒便把那化形的狐妖拋給狐王,現身相見。
既醉在雲上睡得挺熟,被這一拋,整個狐狸失了重,哪裡還有不醒的?她懵懵懂懂睜開眼睛,見是自家狐爹,正要閉眼,忽然又睜開眼睛,納悶地看著自己的手腳。
她穿著一身法力編織的裙裳,上紅下青,上衣像蓮花瓣,下身像蓮葉,那裙裳聞起來還有淡淡蓮花香氣。
狐爹也嚇了一跳,他不是什麼特別有本事的妖王,當然也不弱就是了,可哪裡是哪吒這等上神的對手,同理那牛魔王也是天地間有數的大妖,叫他盯上,還真沒幾個日子好活了。
哪吒也不廢話,叫那土地給狐王解釋,等土地公講完了,這才開口道:「這事也有我的過錯,驅趕了那牛王到此,叫你一家倒了霉,現下我給你兩條路走。」
狐爹露出個苦笑來,拱手向哪吒行禮,「三太子直說就好。」
哪吒看一眼既醉,既醉臉上倒沒有什麼懼意,反倒帶著些好奇,她上輩子聽說過牛魔王的威名,只是這事離她一隻野狐狸挺遙遠的,只聽了個三五成,仿佛是這牛魔王娶了羅剎女為妻,又納了個叫玉面公主的狐妖做妾,後來狐妖被打死了,聽得她戚戚然。
若沒有死了妾這事,跟了牛魔王也還行,畢竟既醉聽說牛魔王高大威猛,長得英武,不是什麼歪瓜裂棗,可她這會兒想不起來那狐妖小妾是怎麼死的了,上輩子也沒聽全,是那大房打死的?還是牛魔王自己打死的?
這哪吒乃是天王李靖第三子,李靖未入仙班之前,曾在人間領兵,駐守陳塘關時與夫人生下的他。
哪吒生來不凡,胎里長了三歲,一朝誕下就會說話,繫著肚兜去東海龍宮洗澡,因那巡海夜叉惡聲惡氣,狀如妖魔,直接打死了,龍王太子敖丙上來察看,哪吒不識龍,一起打死了,抽了龍筋,孝順地準備給李靖做條腰帶。
直到龍王報復,水淹陳塘,李靖從哪吒那兒問出原委,當即要打死他為龍王太子賠命,哪吒恨極,他年幼氣力未足,李靖卻是修道高人,父子同戰龍王必能得勝,可李靖不由分說就要打死他,哪吒便稱一人做事一人當,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以性命了結此仇。
隨後一點真靈不滅,去了西天見佛祖,佛祖那時正在西牛賀洲白手創業,還處在傳教階段,當即滿懷著白撿好大兒的喜悅,以藕為骨,蓮花化身,再塑哪吒,認他做義子,教他無數本事,送他神兵法寶,又怕哪吒長了本事去找李靖報仇,於是送李靖一尊寶塔,塔上佛像如來,叫哪吒見塔便拜。
哪吒自此見到李靖就拜,口稱父親,叫的不是李靖,而是那寶塔,李靖有一次失手閃了塔,哪吒當即就要宰他,好懸接住了,從此李靖塔不離手,哪吒仍然見他拜他。
本是天王麒麟子,一日踏破水晶宮,父子成仇剔骨肉,轉入西天拜如來,如來收他做義子,百樣神兵贈他去,見父不尊拜寶塔。
嗯,父慈子孝,父慈子孝。
牛魔王激不動哪吒,氣力逐漸耗空,看一眼那雲頭上閉目安睡的美人,恨恨地道:「我還會再來的!」
哪吒看著他離去,眉頭忽然皺了皺,這混世魔王極難打殺,他本也只是想和他打鬥打鬥,不料撞破這牛王好事,倒有些進退不得了,見那土地還在底下徘徊不肯離去,哪吒索性把土地招來,問道:「此地妖王如何?」
土地難得見真神,哪有隱瞞的,連忙道:「上神容稟,這裡的妖王是一隻金毛白面狐王,自占得這積雷山三百餘年來,庇護一方生靈,從不吃人,這裡家家戶戶都為狐王養雞,見狐則喜,實在是個良善妖類啊!」
哪吒問的其實是本事如何,聽了這話想了想,又道:「比那牛王本事如何?」
土地露出個尷尬的笑容,地仙大致是能分辨一些的,那牛王一身妖氣衝天,自家那整天揣著女兒遛彎的懶散狐王怎麼和人家比?也就是他今天恰好出門去了,不然剛才和牛王一個照面,估計就無了。
哪吒煩躁地收回三頭六臂,數把神兵化為流光收入他銀白盔甲之中,少年探手招來飛雲,飛雲上狐妖半遮半掩,睡得香甜,他也是見慣美色的,那牛王倒有一句話沒說錯,月里的嫦娥他見過,確實不如這狐妖吸引人。不是嫦娥不美,而是這狐美得活色生香,嬌嬌嬈嬈,而嫦娥清冷自持,難以叫人生出什麼愛憐。
當然,和猴子定住七仙女就為搶桃吃一個道理,哪吒腦子裡沒那根弦,就是男人本能判斷,覺得牛魔王放下那樣的狠話,必定是不肯罷手的,而他也不可能就留在這兒替狐王守著,要是那狐王本事不錯,他也就能放下狐狸走人,可狐王打不過牛魔王,這就不大好說了。
少年心性多衝動,哪吒壓低雲頭,跳下地面,又問土地道:「狐王幾時回?」
土地忙道:「快則三五日,慢則十來天,也就方圓五百里地界……」
話沒說完,哪吒就駕著雲在周遭轉悠尋找起來了,神仙騰雲駕霧,自然比狐王兩條腿、哦,狐王是騎著個馬的,青年寬袍大袖揣狐狸,騎在馬上晃晃悠悠,兩隻狐耳豎著,路過的村民見到他就要下拜,他也不迴避,笑眯眯地和人招手。
哪吒沒飛多遠就見著這一幕,心裡知道土地說的話大概是真的,良善妖物難得,他跟了一會兒,見那狐王果然是個沒本事的,毫無察覺地一處處標記地盤,待到一處山林里,哪吒便把那化形的狐妖拋給狐王,現身相見。
既醉在雲上睡得挺熟,被這一拋,整個狐狸失了重,哪裡還有不醒的?她懵懵懂懂睜開眼睛,見是自家狐爹,正要閉眼,忽然又睜開眼睛,納悶地看著自己的手腳。
她穿著一身法力編織的裙裳,上紅下青,上衣像蓮花瓣,下身像蓮葉,那裙裳聞起來還有淡淡蓮花香氣。
狐爹也嚇了一跳,他不是什麼特別有本事的妖王,當然也不弱就是了,可哪裡是哪吒這等上神的對手,同理那牛魔王也是天地間有數的大妖,叫他盯上,還真沒幾個日子好活了。
哪吒也不廢話,叫那土地給狐王解釋,等土地公講完了,這才開口道:「這事也有我的過錯,驅趕了那牛王到此,叫你一家倒了霉,現下我給你兩條路走。」
狐爹露出個苦笑來,拱手向哪吒行禮,「三太子直說就好。」
哪吒看一眼既醉,既醉臉上倒沒有什麼懼意,反倒帶著些好奇,她上輩子聽說過牛魔王的威名,只是這事離她一隻野狐狸挺遙遠的,只聽了個三五成,仿佛是這牛魔王娶了羅剎女為妻,又納了個叫玉面公主的狐妖做妾,後來狐妖被打死了,聽得她戚戚然。
若沒有死了妾這事,跟了牛魔王也還行,畢竟既醉聽說牛魔王高大威猛,長得英武,不是什麼歪瓜裂棗,可她這會兒想不起來那狐妖小妾是怎麼死的了,上輩子也沒聽全,是那大房打死的?還是牛魔王自己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