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將人都送走,徐皇后才扶著腰進殿,崇明帝忙上前迎她,輕輕扶著她,「皇后辛苦。」

  徐皇后坐下,皺著眉頭問,「陛下要躲到什麼時候?」

  崇明帝:「朕陪著你不好嗎?」

  徐皇后將他手撇開,嬌嗔,「陛下少拿我做藉口,我可不做那禍國殃民的妖妃。」

  崇明帝被她逗笑,好言哄她,「皇后再容我一日。」

  「臣妾知道陛下心疼太子。」徐皇后忽然出聲,崇明帝這幾日息在她處,她對朝中大事隻字未提,就連上次與徐原青相談的事情也一字未問,忽然說到此事,崇明帝都怔了一瞬。

  徐皇后抬手拉住他的手,眼中含淚,聲音哽咽,「陛下難道沒有辦法留太子一命嗎?」

  崇明帝靜靜地看著她,她的話就像一根針在一點點的往他心口鑽,他垂眸看著她的小腹,三月已過,他才知曉她懷有身孕,她是真的怕了之前的事再發生,所以滿的嚴嚴實實,連他也瞞住。

  許久,他才應聲,「朕,知道了。」

  翌日,頒詔,太子德行有失,即日廢黜儲君之位,貶為庶民,流放海南,永不入京。

  消息譁然,京城從上至下議論紛紛。

  街頭巷尾無不是談論聲,沈齊文罪責落定,陳文敬當即就將人移送到了大理寺,秋後流放。

  沈齊文身邊的人全部問斬,除了遠在北疆的太師,就連給他端茶送水的太監都難逃一劫。

  朝中大臣與太子有過勾連的一律審訊,查有實證的抄家斬首。

  一瞬間朝中人人自危,滿朝文武不敢聲言語,生怕一不小心惹火上身。

  因為太子倒台的事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百姓早聊羅大人家抄出多少金銀財寶,晚說劉大人嬌妻美妾全都入了教坊司。

  足足七日,朝局才徹底穩定下來。

  正當徐原青在想,崇明帝要如何穩定人心時,崇明帝頒了一道罪己詔,親登宣武門祭告天地請罪,願後半生食素以求蒼生原諒。

  百姓皆在說崇明帝是個仁德君主,沒有因為太子是親生兒子就包庇,還親自給百姓認錯,沒有教導好太子,是個好皇帝。

  一時間,崇明帝宣武門祭高請罪還成了一樁美談。

  徐原青聽著百姓的讚揚之言冷冷一笑,手指扣了扣桌面,謝楊明的茶。

  「罪己詔是平靖侯的意思吧。」

  楊明點了點頭,平靖侯扶持崇明帝上位,與他情誼深厚,自然會為他絞盡腦汁的想辦法穩住局勢。

  楊明正襟危坐,「北疆傳來了消息。」

  徐原青亦是正襟危坐,心道:終於來了。

  「長寧被伏,北疆以她做談判籌碼,想要回三城。」

  「荒唐。」徐原青面無表情的罵了一聲,「痴人說夢。」

  向家辛辛苦苦奪回的三城,他們想要回去,簡直是在做春秋大夢。

  楊明鎮定自若,等他罵完了才繼續道,「消息傳到了允州。」

  他看得清局勢,向長寧被捕不在意料之中,北疆那邊的太師和國舅私心大於忠心,局勢偏倒之時,他們定然會捨棄向長寧。

  向儒已經交了兵符在家賦閒,向長泊中毒後就將軍務交接給姜統領,他手無實權。

  如今能調兵的只有在允州剿匪的向長遠。

  消息傳到了允州,他一舉一動牽動著京城和北疆,稍有不慎,朝中有人大做文章,向家就陷入危機中。

  徐原青聽到事關向長遠,眉頭緊皺,「向長遠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楊明近日被召進御書房伺候,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想用他,徐原青知道他見自己說這些,一定是有消息。

  崇明帝會許楊明看一些奏摺,然後與其商量對策,其中就有向長遠的奏摺。

  他想著陛下的恩許,如實道,「他想招安,將人押進京城審訊,查出幕後之人。」

  向長遠是個一根筋的人,一面匪徒有他好友他下不了殺手,一面他想抓出幕後之人。

  只是目前形勢嚴峻,向家被架在火爐上烤,他行差踏錯都會引火燒身。

  徐原青直截了當問,「允州刺史呢?」

  楊明在御前侍奉不能亂說話,適才說向長遠的上奏內容是想陛下求過的恩典,有關允州刺史的奏摺他不能透露。

  他見徐原青目光灼灼,掙扎許久,只吐了一字,「參。」

  徐原青眉頭緊皺,眉心儘是愁色。

  允州果然是個局。

  這些周折遞到京城已是幾日前的了,如今向長遠知道了向長寧被捕,只怕情緒激動,想著儘快完成差事,稍有不對的地方,只怕允州刺史會大做文章,屆時朝中老狐狸們也會乘機落井下石。

  這樣就合了幕後之人的心。

  「楊明……」

  徐原青話未說完,楊明就道,「我已請旨,一會就啟程去允州。」

  徐原青心裡稍沉靜下來,將準備好的信件遞給他,無需多言,楊明明白。

  目送楊明離開,柳謙悄無聲息的出現,自己倒了杯茶喝,左右看了看,眼線無處不在,他神色淡淡的收回目光,習慣性的示意徐原青哪些方向有眼線。

  徐原青若無其事得抿了口茶,朝他眨了眨眼表示知道。

  柳謙道:「常老被抓了,但是又被放了。」

  他一句話兩個起伏,徐原青聽完一怔,「看來我的弱點他們知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