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這麼要求她聽完故事再用自己的筆把它複述下來, 秦松也是為了督促她循序漸進的重新學習起來。雖然高考恢復還需要很長時間, 可學習就如行舟,不進則退,沒有保持著不變的。
不過面對初雪每次都苦兮兮的小臉,秦松又忍不住內心鬆動,想著今年才70年, 怎麼說都還有七年呢,也不用一開始就把人逼得太緊了。
雖然沒達到理想的「一句話故事」, 可成功減少了兩百個字,初雪還是很開心的,趁著周圍沒人,歡喜地貼過去抱了抱秦松的腰,而後才撒手讓人走:「記得好好表演呀!」
她還等著三哥正式上台表演的時候帶著爸媽大哥二哥一起去看呢!
達成目的就不留人了,這小姑娘真是會變臉。秦松搖頭笑了笑,提著二胡走了。
關於上公社表演這事兒,大隊上其他人都不知道,不過不代表老支書和大隊長不重視。這是事情還沒確定下來,兩人才特意沒宣傳出去。
等秦松到的時候,老支書已經換好了衣裳,同大隊長一起蹲在竹林下石頭上說話。看見秦松第一反應就是上下打量,見他穿一身白襯衣黑長褲,一雙黑布鞋乾乾淨淨,胸前口袋裡還別了支鋼筆並一個自己釘的小本子。
整個人清清爽爽,齊齊整整,再加上他自帶的文人氣質,甭提多亮眼了。
大隊長周長慶笑呵呵道:「別的不說,就咱們秦松同志這個人往上一站,那也夠震住那幫子人了。」
每個生產隊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像某些榮譽獎章啥的,都競爭激烈得很。
先前老支書說要讓秦松去參加公社匯演的時候,大隊長還沒太放心上,可現在秦松整個人往他面前一站,嘿,他頓時覺得這事有門兒!
「老羅那裡我已經提前招呼了,到時候你們坐牛車上公社。」說著,大隊長捻了捻手裡的竹葉,跟秦松說:「等你被選上了,要去縣城表演,就騎我那輛自行車去!」
他們大隊目前就大隊長有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他自己都可寶貝著,親兒子都捨不得隨便讓騎呢,也就他自己上公社開會的時候用一用。
雖然對自行車沒有什麼嚮往,但也知道大隊長這是下了功夫要給他「鼓勵」,秦松笑著應了。
大隊長還要留在隊上管生產,秦松和老支書坐著牛車一路顛簸了兩個來小時。到公社的時候,老支書還在跟秦松說:「一會兒別緊張,該怎麼拉就怎麼拉。」
這話一路上都不知道念叨多少回了。
秦松知道緊張的是老支書,也不反駁說自己不緊張,只是沉穩地應了「好」,跟著他往裡走。
每年縣城裡七月的時候都有一次為期一個月的秋收匯演,一部分是縣城各單位組成的表演團隊,一部分則是從下面公社選拔的表演節目。
所以秦松這次是來參加「初賽選拔」的。
這次來公社,發現裡面變化挺大的。最大的變化就是院子中間多了個凳子圈出來的空圈,原本該各在崗位的幹事們也都圍在了外頭,另外還有二三十個人各拿傢伙什在一旁等著上場表演。
進來前還絮絮叨叨的老支書這時候也變得跟平常一樣沉穩老練了,領著秦松先去找宣傳室的幹事登記,然後就抓了個紙團團,打開一看,16號。
不前不後,正正合適。
老支書臉上露出個笑來,小小聲念叨:「開門紅開門紅,這是開門紅啊,肯定能順利選上去。」
秦松只當沒聽到。
這時候的人生活確實困難,可同樣多才多藝的人也不少,在排隊等候的時候秦松就看到好幾個節目不錯的。
一個是口技,雖比不得清代文人林嗣環在《口技》中描繪的那樣神乎其神,卻也是栩栩如生熱鬧紛呈。
另一個是雜耍,看得出來是很下了些功夫的,表演時技藝純熟,一點看不出平時都是下地幹活的老農。
來的人里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也有小部分大隊帶過來的是當地插隊知青。知青的表演就更多了,口風琴手風琴蒙古舞什麼的,都不錯。
不過等秦松上場表演完畢,下來的時候老支書就笑得更開懷了,悄悄拉著他的手臂到一旁說:「你這個表演去縣城參加匯演的事,穩了!」
這里也不是說話的地兒,秦松雖然困惑,卻也只點點頭沒再問。
一直到表演結束,公社領導又說了一番話,他們解散,又各自順帶買了點東西重新上了回大隊的牛車,秦松才問老支書:「三叔爺,我看好幾個節目都不錯,每個公社不是只能選一個上縣城參加匯演嗎?怎麼就選上我的了?」
說起這個,老支書就露出一個說不清是失落還是高興的表情,總之挺複雜的。
他說:「另外幾個表演,知青娃子的太洋氣了,蒙古舞又跟咱們這次的匯演主題搭不上邊兒,剩下的就是上不得台面。」末了,他頓了頓,嘆了口氣說:「現在外頭的風聲可不咋樣,公社領導們也怕惹事啊,還不如就選個中規中矩的。」
雖然秦松表演的二胡也算「老把式」,可因為一直以來二胡都跟勞苦大眾的形象很貼近,也不怕被批什麼思想太左太右的問題。<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不過面對初雪每次都苦兮兮的小臉,秦松又忍不住內心鬆動,想著今年才70年, 怎麼說都還有七年呢,也不用一開始就把人逼得太緊了。
雖然沒達到理想的「一句話故事」, 可成功減少了兩百個字,初雪還是很開心的,趁著周圍沒人,歡喜地貼過去抱了抱秦松的腰,而後才撒手讓人走:「記得好好表演呀!」
她還等著三哥正式上台表演的時候帶著爸媽大哥二哥一起去看呢!
達成目的就不留人了,這小姑娘真是會變臉。秦松搖頭笑了笑,提著二胡走了。
關於上公社表演這事兒,大隊上其他人都不知道,不過不代表老支書和大隊長不重視。這是事情還沒確定下來,兩人才特意沒宣傳出去。
等秦松到的時候,老支書已經換好了衣裳,同大隊長一起蹲在竹林下石頭上說話。看見秦松第一反應就是上下打量,見他穿一身白襯衣黑長褲,一雙黑布鞋乾乾淨淨,胸前口袋裡還別了支鋼筆並一個自己釘的小本子。
整個人清清爽爽,齊齊整整,再加上他自帶的文人氣質,甭提多亮眼了。
大隊長周長慶笑呵呵道:「別的不說,就咱們秦松同志這個人往上一站,那也夠震住那幫子人了。」
每個生產隊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像某些榮譽獎章啥的,都競爭激烈得很。
先前老支書說要讓秦松去參加公社匯演的時候,大隊長還沒太放心上,可現在秦松整個人往他面前一站,嘿,他頓時覺得這事有門兒!
「老羅那裡我已經提前招呼了,到時候你們坐牛車上公社。」說著,大隊長捻了捻手裡的竹葉,跟秦松說:「等你被選上了,要去縣城表演,就騎我那輛自行車去!」
他們大隊目前就大隊長有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他自己都可寶貝著,親兒子都捨不得隨便讓騎呢,也就他自己上公社開會的時候用一用。
雖然對自行車沒有什麼嚮往,但也知道大隊長這是下了功夫要給他「鼓勵」,秦松笑著應了。
大隊長還要留在隊上管生產,秦松和老支書坐著牛車一路顛簸了兩個來小時。到公社的時候,老支書還在跟秦松說:「一會兒別緊張,該怎麼拉就怎麼拉。」
這話一路上都不知道念叨多少回了。
秦松知道緊張的是老支書,也不反駁說自己不緊張,只是沉穩地應了「好」,跟著他往裡走。
每年縣城裡七月的時候都有一次為期一個月的秋收匯演,一部分是縣城各單位組成的表演團隊,一部分則是從下面公社選拔的表演節目。
所以秦松這次是來參加「初賽選拔」的。
這次來公社,發現裡面變化挺大的。最大的變化就是院子中間多了個凳子圈出來的空圈,原本該各在崗位的幹事們也都圍在了外頭,另外還有二三十個人各拿傢伙什在一旁等著上場表演。
進來前還絮絮叨叨的老支書這時候也變得跟平常一樣沉穩老練了,領著秦松先去找宣傳室的幹事登記,然後就抓了個紙團團,打開一看,16號。
不前不後,正正合適。
老支書臉上露出個笑來,小小聲念叨:「開門紅開門紅,這是開門紅啊,肯定能順利選上去。」
秦松只當沒聽到。
這時候的人生活確實困難,可同樣多才多藝的人也不少,在排隊等候的時候秦松就看到好幾個節目不錯的。
一個是口技,雖比不得清代文人林嗣環在《口技》中描繪的那樣神乎其神,卻也是栩栩如生熱鬧紛呈。
另一個是雜耍,看得出來是很下了些功夫的,表演時技藝純熟,一點看不出平時都是下地幹活的老農。
來的人里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也有小部分大隊帶過來的是當地插隊知青。知青的表演就更多了,口風琴手風琴蒙古舞什麼的,都不錯。
不過等秦松上場表演完畢,下來的時候老支書就笑得更開懷了,悄悄拉著他的手臂到一旁說:「你這個表演去縣城參加匯演的事,穩了!」
這里也不是說話的地兒,秦松雖然困惑,卻也只點點頭沒再問。
一直到表演結束,公社領導又說了一番話,他們解散,又各自順帶買了點東西重新上了回大隊的牛車,秦松才問老支書:「三叔爺,我看好幾個節目都不錯,每個公社不是只能選一個上縣城參加匯演嗎?怎麼就選上我的了?」
說起這個,老支書就露出一個說不清是失落還是高興的表情,總之挺複雜的。
他說:「另外幾個表演,知青娃子的太洋氣了,蒙古舞又跟咱們這次的匯演主題搭不上邊兒,剩下的就是上不得台面。」末了,他頓了頓,嘆了口氣說:「現在外頭的風聲可不咋樣,公社領導們也怕惹事啊,還不如就選個中規中矩的。」
雖然秦松表演的二胡也算「老把式」,可因為一直以來二胡都跟勞苦大眾的形象很貼近,也不怕被批什麼思想太左太右的問題。<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