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團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咱們做班幹部的就是不能讓一個同學掉隊,基礎已經不行了,連集中學習都不參加,那他們還來京大讀什麼書?我不同意自願報名,應該強制他們每個人參加,不參加的同學在班上點名批評。」

  「都是同學,你這樣的做法太強勢了,不利於團結。」

  「班長,我不認同你的話,在這裡我要嚴肅地批評你,你有當『老好人』的思想,不敢同錯誤的行為做鬥爭,你為了團結同學,縱容那些錯誤的行為,是對那些同學的不負責任。」

  生活委員胡玲玲是班上的老大姐,比孫宏明小了幾歲,已婚已育,理著嚴肅正經的女幹部頭,性格卻格外潑辣。

  劉好好沒有想到第一次班會,幾個班委之間就會鬧得這麼僵,更沒有想到胡玲玲會為了公事這麼當眾批評孫宏明,這未免也太不給人面子了吧,要知道他們這還是第一次開會啊。

  要放在前世,這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劉好好也曾做過無數次批評和自我批評,習慣於態度誠懇地「批評」領導、同事,「要多溝通多交流」、「要多提寶貴意見多指導」……下屬們也常常「批評」她,「不夠注意身體」、「不注意勞逸結合」……

  大家都是言笑晏晏,一團和氣,除非本來就有根深蒂固的矛盾,那也是語帶機鋒,心照不宣,哪裡像胡玲玲這樣大喇喇地單刀直入。

  她覺得很不習慣,要知道他們並沒有什麼私人恩怨,出發點也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同學們著想,卻因為意見不同而僵持不下,孫宏明要是因為胡玲玲的話而記恨她,是很不利於班委之間的團結的。

  氣氛尷尬地凝滯了,劉好好正想說些什麼緩和一下。

  「好好,你說我說的對不對?」沒想到胡玲玲突然把她也拉下了水,畢竟班委里就只有她們倆是女生,她自然要尋求同性的支持,「大家底子都不好,再不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學習,那真是辜負了國家對我們的期望。」

  劉好好笑了起來,「玲玲姐,你和班長的話讓我想起了一個和法有關的概念——平衡。」

  「怎麼說?」副班長洪烈意會,連忙順著劉好好的話將話題岔開了。

  「我覺得法律是各方博弈的結果,任何一個問題,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都會造成觀點的不一致,沒有哪個方案是絕對完美的,而法律就是在其中尋求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製造出一個相互妥協的解決方案,所以領袖當時才會在制定重要法律時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幾易其稿,最終才出台了讓群眾都擁護的法律。」

  大家聽得很認真,孫宏明和胡玲玲那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下來了,聰明如他們又怎麼不知道劉好好這是在委婉地勸解他們。

  「好好,還真有你的,勸個架也能把話說得這麼學術。」胡玲玲第一個繃不住笑了起來,朝她豎起了大拇指,「你在我們班雖然年紀最小,可是文化基礎絕對是這個,你這個學習委員真是實至名歸。」

  劉好好也笑了,「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咱們的同學能夠更好的學習,實在沒有必要為了這事兒起爭執。我有個提議,你們看行不行,咱們每周集中學習兩到三次,同學們自願報名,但我們幾個班委充分發動同學們參加,做那些不願意參加的同學們的思想工作,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儘量讓大家不帶著牴觸情緒都參加集中學習。但是對一些特殊情況,也允許請假,如果同學們事後想要補上缺席的學習的話,我們幾個做班委的就幫忙給他們補課,可以將缺席的同學們集中在一塊兒補習,也可以提供咱們的筆記給他們翻閱。我們幾個班委主要是為同學們服務的,儘量多承擔一些責任,不讓一個同學掉隊。」

  「這個主意好!」

  「對,咱們做班委的,就是為同學們服務的,應該多做一些,才不辜負老師和同學。」

  幾個班委都不約而同地贊同道,胡玲玲之前的想法雖然偏激,但也是心急,並非是想弄權管人,聽劉好好這麼說,也覺得十分合理,畢竟任何人都有可能臨時有事不能參加集中學習,就連她也不例外,剛才她在氣頭上,口不擇言地說了孫宏明,現在冷靜下來也十分後悔,立刻向他道了歉。

  「班長,對不起,剛才是我太衝動,考慮不周,還請你多多包涵!」

  孫宏明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自然也不會和她計較,大氣地擺了擺手,「沒事兒,大家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好。」

  這不過是個小小的插曲,卻把劉好好感動得快要落淚了,她擅長察言觀色,看得出他們倆是真的毫無芥蒂,胡玲玲的坦蕩,孫宏明的大氣,都是這個年代最優秀的大學生的縮影,能夠和這樣的人同窗四年,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情。

  「好好,你還有什麼好主意,就別藏私了,全說出來吧。」

  「也就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還需要你們幫忙我周全周全呢。」劉好好這話倒不是謙虛,之前她沒考慮過要組織全系同學一塊兒學,完全是趕鴨子上架臨時想出來的,一定有很多地方不夠周密。

  「咱們都是初學者,對於專業的學習我也提不出什麼好意見,不如咱們去請教老師,你們發現沒有,今天開班會的時候咱們的系主任十分激動,我看得出他對我們是真的關心,非常急切地想要把我們帶出來,我們請他幫忙制定學習計劃,他一定不會推辭的。」

  「有道理,我聽說徐老師剛回校幾個月,我們這些人等於是他這些年來帶的第一批學生,他一定會把我們當成寶貝疙瘩認真培養的。」大家都樂觀起來,現在國家開始重視文化知識了,雖然現在的基礎不好,但是老師們、學生們上下一心,他們一定能夠漸漸趕上的,哪怕花的時間和精力多一些,也是值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