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陸慎沉著臉揮揮手,命宮人都退出殿外去,在書案前枯坐良久,望著案上的那端金星雪浪砣磯硯,忽問道:「什麼時候了?」
沉硯此時已經不常在宮裡走動了,只今日一大早得了陸慎宣召,這才隨侍左右。只召了他進宮來,卻也沒有吩咐什麼具體的事。他到底跟誰陸慎多年,心知他今日必定是有要事吩咐的,也不大急,只耐心在外間候著。
此時聽見陸慎問話,倘若是旁人,必定以為是在問是什麼時辰了?只是沉硯心裡大抵已經猜到,轉身進去,躬身吩咐:「回主子,今日是臘月二十一,再過兩日便是小年了。」
陸慎嗯一聲,點了點紫檀桌面,吩咐:「研墨。」
沉硯道了聲是,挽了袖子上前,照著他舊日的習慣,研磨好了,便退了出去。
不多時,陸慎出得殿來,吩咐:「把案上那副畫送到陶澎那老匹夫的府上,就說朕偶有所得,命他做一段長跋,題在這上面。」
沉硯道了句是,轉身進殿內,果見書案上擺著一副《壺中富貴圖》,也不解這畫中的意思,略晾乾了些,便卷了畫,叩開了陶澎陶老大人府邸的大門。
陶澎陶老大人便是當初在江州庇護林容的那位老大人,陸慎升了他兩級,把他徵召到洛陽為官。陶老大人年事已久,只帶了夫人同長子宦居洛陽,家中其餘人仍舊留守在錢塘祖宅。
洛陽權貴如雲,居大不易,陶澎的宅子已經是離得皇城極遠了,他近來頗少眠,加之天氣又冷,便圍坐在銅爐前讀書,他的長子陶恕侍候在一旁,添炭加衣。
父子兩坐了一會兒,忽聽得外頭老家人急匆匆趕過來:「老爺,不好了,不好了,陸指揮使到訪。」
陸沉硯是皇帝的鷹爪,百官畏懼,陶恕一聽見他的名字,嚇得立刻站起來:「我就說,當初庇護隱匿皇后的罪過,陛下哪裡就肯這樣輕輕揭過呢?」
陶老大人皺眉瞧著這個不穩重的長子,微微搖頭,嘆了口氣,問:「是一個人來的,還是帶著廷衛來抓人的?」
那老家人忙打嘴:「老奴該死,沒稟清楚,陸指揮使是一個人來的,正在廳里坐著品茶,瞧著倒不像是來問罪的模樣。」
陶老大人站起來,叫兒子服侍著換了一身見客的衣裳,這才踱步出門,到敞廳見客。
沉硯坐在那裡,見陶老大人進來,雖算不上十分恭敬,卻也不是來抓人的樣子,還站起來略拱手:「陶老大人,夤夜前來,實在打擾了。」
陶老大人笑著寒暄:「哪裡哪裡,陸指揮使駕臨寒舍,實在蓬蓽生輝。」兩人又寒暄了幾句,這才步入正題,命人捧了畫來道:「陛下曾說,陶老大人的一手行書,當為本朝第一。今日陛下在青寧殿小坐了片刻,快一時之染翰,畫得此圖,請老大人題一段跋在上面。」
說罷,也並沒有別的話,拱拱手,便告辭離去了。
陶老大人饒是歷經幾十年的風雨,見此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得命人捧著話迴轉來。
他的長子侯在外面,跟在父親身後,又服侍父親換了衣衫,這才緩緩地展開那副畫,那畫還未上色,墨跡也未全乾透,畫的左上方懸掛著一古樸的銅壺,壺中插著幾朵花萼頗大的牡丹,枝葉藤蔓,層層垂下,那銅壺的下面是兩隻玳瑁貓,毛點斑斕,憨態可掬。
陶恕見了這話,頓時鬆了口氣,古之大臣常有以狸貓自比的,久之,倘若皇帝賜狸貓圖,便是將此人看做賢臣良吏的意思,他擦了擦汗:「甚幸,甚幸,陛下並不計較從前的事了。朝無相鼠,野無碩鼠,莫非是父親上月辦差,得了陛下誇讚的緣故。」
長子的天資實在是有限,陶老大人無可奈何,他又拐杖點了點地面:「再仔細瞧!」
陶恕聽出父親的不滿來,只得低頭細細去瞧那畫,這才發現那畫的左下角有一株茂盛的萱草,那萱草里微微露出一直小貓的貓尾巴來,再回頭去瞧那牡丹銅壺下的兩隻貓,互相依偎,一派恩愛之跡。
他這才恍然,道:「並非喻之君臣,而是指皇后?可……可這同咱們又有什麼干係?皇后自在宮內,要不要明日叫母親遞了牌子進宮去瞧瞧?」
陶老大人嗯了一聲,接著道:「聽聞皇后離宮已經足足五個月了……」
陶恕還是有些不明白,稍感驚訝:「皇后怎可離宮數月?這成何體統?」
陶老大人哼一聲,敲了敲自己的膝蓋,嘆了聲氣:「去請大夫來,這天氣一冷,腿上的痹症便又犯了,僵直得絲毫不能動了。」
陶恕迷迷糊糊,當真跪下來:「皇后從前寫過方子,配了藥酒,兒子取了來給父親揉一揉。」
陶老大人見兒子不開竅,拿起小几上的玉如意,敲敲他的腦袋:「那藥酒放了這許久,還又甚麼大用?快出去,快出去。」
陶恕福靈心至,忽地明白過來:「是,兒子這就出去寫信。」起身走到門邊,又轉頭問:「只是並不在皇后在哪兒,這信該寄到哪裡去呢?」
陶老大人閉著眼睛,道:「寫給江州的宣平侯,就說我痹症犯了,往日的藥方子尋不見了,不知侯府可以留存一二。」
陶恕得了父親的話,點點頭,立刻出門來,寫了一封信,快馬發往江州宣平侯府。
林容接到信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六的那天了,六姐崔琦已經生產過了,正領著丫鬟僕婦饒有興致的制紅棗蓮子粥,分發給江州城裡的貧民,事畢,笑吟吟端了粥進來:「你也嘗一嘗,她們都說味道不錯呢?」<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沉硯此時已經不常在宮裡走動了,只今日一大早得了陸慎宣召,這才隨侍左右。只召了他進宮來,卻也沒有吩咐什麼具體的事。他到底跟誰陸慎多年,心知他今日必定是有要事吩咐的,也不大急,只耐心在外間候著。
此時聽見陸慎問話,倘若是旁人,必定以為是在問是什麼時辰了?只是沉硯心裡大抵已經猜到,轉身進去,躬身吩咐:「回主子,今日是臘月二十一,再過兩日便是小年了。」
陸慎嗯一聲,點了點紫檀桌面,吩咐:「研墨。」
沉硯道了聲是,挽了袖子上前,照著他舊日的習慣,研磨好了,便退了出去。
不多時,陸慎出得殿來,吩咐:「把案上那副畫送到陶澎那老匹夫的府上,就說朕偶有所得,命他做一段長跋,題在這上面。」
沉硯道了句是,轉身進殿內,果見書案上擺著一副《壺中富貴圖》,也不解這畫中的意思,略晾乾了些,便卷了畫,叩開了陶澎陶老大人府邸的大門。
陶澎陶老大人便是當初在江州庇護林容的那位老大人,陸慎升了他兩級,把他徵召到洛陽為官。陶老大人年事已久,只帶了夫人同長子宦居洛陽,家中其餘人仍舊留守在錢塘祖宅。
洛陽權貴如雲,居大不易,陶澎的宅子已經是離得皇城極遠了,他近來頗少眠,加之天氣又冷,便圍坐在銅爐前讀書,他的長子陶恕侍候在一旁,添炭加衣。
父子兩坐了一會兒,忽聽得外頭老家人急匆匆趕過來:「老爺,不好了,不好了,陸指揮使到訪。」
陸沉硯是皇帝的鷹爪,百官畏懼,陶恕一聽見他的名字,嚇得立刻站起來:「我就說,當初庇護隱匿皇后的罪過,陛下哪裡就肯這樣輕輕揭過呢?」
陶老大人皺眉瞧著這個不穩重的長子,微微搖頭,嘆了口氣,問:「是一個人來的,還是帶著廷衛來抓人的?」
那老家人忙打嘴:「老奴該死,沒稟清楚,陸指揮使是一個人來的,正在廳里坐著品茶,瞧著倒不像是來問罪的模樣。」
陶老大人站起來,叫兒子服侍著換了一身見客的衣裳,這才踱步出門,到敞廳見客。
沉硯坐在那裡,見陶老大人進來,雖算不上十分恭敬,卻也不是來抓人的樣子,還站起來略拱手:「陶老大人,夤夜前來,實在打擾了。」
陶老大人笑著寒暄:「哪裡哪裡,陸指揮使駕臨寒舍,實在蓬蓽生輝。」兩人又寒暄了幾句,這才步入正題,命人捧了畫來道:「陛下曾說,陶老大人的一手行書,當為本朝第一。今日陛下在青寧殿小坐了片刻,快一時之染翰,畫得此圖,請老大人題一段跋在上面。」
說罷,也並沒有別的話,拱拱手,便告辭離去了。
陶老大人饒是歷經幾十年的風雨,見此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得命人捧著話迴轉來。
他的長子侯在外面,跟在父親身後,又服侍父親換了衣衫,這才緩緩地展開那副畫,那畫還未上色,墨跡也未全乾透,畫的左上方懸掛著一古樸的銅壺,壺中插著幾朵花萼頗大的牡丹,枝葉藤蔓,層層垂下,那銅壺的下面是兩隻玳瑁貓,毛點斑斕,憨態可掬。
陶恕見了這話,頓時鬆了口氣,古之大臣常有以狸貓自比的,久之,倘若皇帝賜狸貓圖,便是將此人看做賢臣良吏的意思,他擦了擦汗:「甚幸,甚幸,陛下並不計較從前的事了。朝無相鼠,野無碩鼠,莫非是父親上月辦差,得了陛下誇讚的緣故。」
長子的天資實在是有限,陶老大人無可奈何,他又拐杖點了點地面:「再仔細瞧!」
陶恕聽出父親的不滿來,只得低頭細細去瞧那畫,這才發現那畫的左下角有一株茂盛的萱草,那萱草里微微露出一直小貓的貓尾巴來,再回頭去瞧那牡丹銅壺下的兩隻貓,互相依偎,一派恩愛之跡。
他這才恍然,道:「並非喻之君臣,而是指皇后?可……可這同咱們又有什麼干係?皇后自在宮內,要不要明日叫母親遞了牌子進宮去瞧瞧?」
陶老大人嗯了一聲,接著道:「聽聞皇后離宮已經足足五個月了……」
陶恕還是有些不明白,稍感驚訝:「皇后怎可離宮數月?這成何體統?」
陶老大人哼一聲,敲了敲自己的膝蓋,嘆了聲氣:「去請大夫來,這天氣一冷,腿上的痹症便又犯了,僵直得絲毫不能動了。」
陶恕迷迷糊糊,當真跪下來:「皇后從前寫過方子,配了藥酒,兒子取了來給父親揉一揉。」
陶老大人見兒子不開竅,拿起小几上的玉如意,敲敲他的腦袋:「那藥酒放了這許久,還又甚麼大用?快出去,快出去。」
陶恕福靈心至,忽地明白過來:「是,兒子這就出去寫信。」起身走到門邊,又轉頭問:「只是並不在皇后在哪兒,這信該寄到哪裡去呢?」
陶老大人閉著眼睛,道:「寫給江州的宣平侯,就說我痹症犯了,往日的藥方子尋不見了,不知侯府可以留存一二。」
陶恕得了父親的話,點點頭,立刻出門來,寫了一封信,快馬發往江州宣平侯府。
林容接到信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六的那天了,六姐崔琦已經生產過了,正領著丫鬟僕婦饒有興致的制紅棗蓮子粥,分發給江州城裡的貧民,事畢,笑吟吟端了粥進來:「你也嘗一嘗,她們都說味道不錯呢?」<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