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兩人火舌jiāo纏之間,dàng漾心中的是激烈的愛yù狂流,形成巨大的漩渦,將她席捲進入一個迷離的夢幻中,令她甘於淪陷……
沙場君傾卷八285紙包不住火
輕輕轉過身,她一直低著頭,不敢看他炙熱的雙眸,良久後舔了舔唇道:“崖跡,你......你不嫌棄我嗎?我已經......”她沒有繼續說下去,已經嫁為人妻的她又怎麼能夠給他一個冰清玉潔的身子?
尖尖的下巴被男人修長的手指輕輕捏起,見她還是斂著長睫,柔qíng說了句,“看著我。”
他的聲音溫柔如水,引起她的一陣蘇麻,像是受了蠱惑般抬眸凝著他,卻見他深qíng俯下身,完美的薄唇幾乎貼近了她的紅唇,嗓音壓得又低又沉,“靈兒,我要的是你,只是你。”話畢,溫熱的雙唇緊緊鎖住她的,猛燃的晴浴火苗植入她的口中,兩人火舌教纏之間,dàng漾心中的是激烈的愛雨狂流,形成巨大的漩渦,將她席捲進入一個迷離的夢幻中,令她甘於淪陷……
月華如水,幾縷傾灑進來,男人呼吸的熱息呼喘在女子的耳畔,當衣衫滑落時,女子輕顫如林中的白兔,男人眼底竄起憐惜之意,俯頭,溫柔jiāo織了一張巨大的qíng網,一層層將女子圈繞,為她一貫禁錮的心境帶來未曾感受過的qíng愫震撼......
天邊未曾泛綠的時候,杏花村的河畔早已備好竹筏,船夫緩緩划動竹筏,沉靜的水面漾起一圈圈的漣漪。
南華一直站在竹筏上,雙眼早已染上萬般哀默,手中緊緊攥著斷掉的珠釵。
當竹筏穿過青山之時,她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心像是被這斷釵狠狠戳穿一樣再也無法癒合,淚眼朦朧的雙眼仍舊盯著杏花村的方向,這一眼,將會是最後一眼。
對不起崖跡,這份qíng也只能來世再還了。
————————————華麗麗分割線——————————————
進入正月便要進行chūn祭大禮,這是匈奴人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習俗,匈奴人一向對神靈敬重,代代感謝上蒼賜予一年豐衣足食,祈願上蒼保佑來年的五穀豐登,國qiáng民安。
chūn祭屬於匈奴國自己的儀式,非匈奴國的臣民一般不讓參與其中。因此,鄰國很多前來祝賀的使節會提早幾天進入皇城,將奉品送上後會在祭天之日來臨前一天離開皇城。
青袖和幾個婢女抱著幾匹大紅緞回到了帳內,將帽子摘了下來撣了撣上面的積雪後便吩咐了其他人忙活去了,又端一杯早就煮好的甜茶端進了內帳。
楚凌裳不知在想什麼,直到青袖將甜茶放到了眼前才回過來神兒。
“小姐,您想什麼呢?”青袖好奇問了句,掀開了蓋子後,甜茶的味道肆意飄香,楚凌裳懷孕後不喜用太過油膩的吃食,聞到飯後的甜點也gān嘔不止,後來就偏偏喜歡上了這種外族進貢來的甜茶,赫連御舜知道後二話沒說便命人到外族買來大批甜茶,這倒是省去了青袖的很多功夫,飯後只要給她備一杯甜茶就好。
楚凌裳端起甜茶深深吸了一口,沁心的味道十分清慡,喝下一口後,只覺胃裡暖暖的很舒服,放下後輕嘆一口氣,“我剛剛在想,匈奴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大漢所不及的。”
“小姐——”青袖聽了嚇了一跳,趕忙湊到她跟前低聲道:“你總是告誡我禍從口出呢,自己怎麼不注意呢?這話要是被匈奴人聽了倒也高興,但這宮裡可也有大漢的公主,小心被那邊的人聽了去。”
青袖口中“那邊的人”是指華陽公主等人,自從上次被華陽公主折騰了一次後,青袖倒也長了記xing,能躲則躲。
楚凌裳見她很快學乖,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小姐,今兒領了紅緞回來的路上我看到了華陽公主的貼身婢女,奇奇怪怪的也不知道在做什麼。”青袖說著,又替楚凌裳塞了一個暖手爐。
“奇奇怪怪?什麼意思?”楚凌裳不解問道。
青袖想了想,“小姐,我只是覺得奇怪,你說這chūn祭的日子快到了,婢女們都忙著打掃主子的穹帳,但華陽公主的婢女像是從南華公主那邊回來的呢,華陽公主和南華公主住的是兩個方向,那婢女不應該走錯才是。”
楚凌裳的心“咯噔”一下。
看樣子紙包不住火了。
“看見華陽公主了嗎?”
青袖搖頭,“沒,就婢女一個。”
楚凌裳若有所思。
“還有一件事。”青袖轉臉又變得挺高興,很顯然沒將剛剛這件事放在心上,興奮說道:“聽宮人們說明日漢宮派來的使臣便到了,是為了恭賀今年的chūn祭儀式。”
楚凌裳聽了後心中一驚,什麼?
上福王歡快地跑來跑去,幾個婢女們也忙著掛好紅緞,到處染滿了喜洋洋的氣息。華陽公主抱著暖手爐懶洋洋地斜靠在一邊,帳內的薰香裊裊飄散,弄得人昏昏yù睡,良久後,她才開口,卻依舊閉著眼睛,“怎麼樣,查清楚沒有?”
“王妃,奴婢已經查得很清楚,那邊就只有chūn梅和冬荷那兩個婢女,壓根就沒見到南華公主的影子,這南華根本不在單于庭。”貼身婢女上了前趕忙稟報導。
華陽公主睜開雙眼,冷笑了一下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後,漫不經心間透著幾分幸災樂禍。“這就怪了,夜崖跡無緣無故地請辭離開,現在南華又不見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事兒,楚凌裳那邊知道嗎?”
“王妃,太子妃知不知道這件事奴婢不大清楚,不過今天chūn梅和冬荷都沒有去領紅緞,這事兒也遲早會令人生疑,還有——”婢女靠近華陽公主的耳畔,壓低了嗓音說了句,“奴婢聽說,那南華公主似乎跟夜崖跡有點什麼,兩人總是眉來眼去的。”
“他們兩個?”華陽公主坐起身來,神qíng先是征楞了一下,而後又變了十足看笑話的模樣,“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王妃,您看我們要不要先稟明闕氏和單于呢?否則明日——”
“明日怎麼了?我就是要等到明日看一場好戲。”華陽公主微微提高了聲音,“我就要看看楚凌裳這些人該如何收場,記住,這件事在明日之前不得傳出去,否則有你好看。”
“是,奴婢謹記。”
華陽點了點頭,又重新躺下,慵懶問了句,“二王子呢?”
“二王子他......”婢女支支吾吾。
“哼,他是不是又去找那個踐人了?”華陽的眼神陡然一厲。
婢女小心翼翼點頭。
“啪”地一聲,華陽伸手將茶杯掃落在地,杯子應聲而碎。
“王妃息怒啊,原本二王子也不想去,但夫人好像是肚子痛,二王子這才過去看看呢。”婢女趕忙上前安慰。
華陽公主臉蛋氣得顫抖,纖縴手指也攥成了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肚子痛?哼,再過幾日,我會讓她更痛!”
yīn狠遮住了她的眸光,如同烏雲遮住了晴天,再也不見一點光亮。
——————————————華麗麗分割線————————————————
自大漢與匈奴實行和親之策後,南北兩方少有戰火,年末祭天之前,大漢使節來訪也意在表達漢宮的祝賀之意。
第二日,漢使抵達單于庭。匈奴主客先是迎了漢使,收下賀禮後便通報了軍臣單于。漢使在得到同意後便按照匈奴習俗,先“去節”後“黥面”,做完這些後便由官臣引入穹廬見單于,可見漢使此次前來的確無生事之心。
轉過清久過。因為是提前得知了漢使只為慶祝祭天儀式而來,並帶來漢宮給予的祝福和賀禮,早早的,軍臣單于便命人設下簡宴以示誠意。席間坐有華陽公主和楚凌裳二人,闕氏坐於軍臣身
邊,漢使親手奉上賀禮後說了一番慶賀之言,便又將漢宮對所出之人的關切之qíng說了出來。
末了,漢使略感奇怪地問了句,“請問單于,原漢宮公主南華何在?為何席間不見公主呢?竇太后除了對華陽公主和楚寰妤想念外,也格外思念南華公主呢。”
話音落下後,坐在一旁的楚凌裳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漢使,總覺得哪裡有些奇怪。一般來說,所謂使節往往都不是代表朝廷之意,絕大多數是代表皇上個人的意見表達,由此使節往往是皇上身邊最得力或是最信任的人才能出任。這位漢使楚凌裳看著有幾分眼熟,像是竇太后身邊的人,看來漢宮的確是發生了異樣狀況,竇太后掌權並非一朝一夕之行為,此次又主動派出使節來匈奴,不難看出她仍舊在漢宮手握重權。
只是,這竇太后怎麼會突然思念起她們幾個人來?
“這......”軍臣單于愣了愣,這才發現通傳之人已去了很久,卻遲遲沒見南華公主的身影,便又轉頭看向身邊的小差,“還不再去傳?”
“是,單于。”小差趕忙朝外走去,許是匆忙,腳剛剛踏了出去便於迎面而來的差官撞了個正著。
兩人摔得尷尬,那差官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趕忙起身又朝著軍臣單于欠身稟告道:“單于,南華公主她、她不在帳內,下官找了個遍才得知南華公主恰巧出門了。”
軍臣單于一愣,眉心一蹙,“出門?”
漢使聽了後更覺奇怪,“單于,這齣門是何意啊?”
沙場君傾卷八286良方在此
軍臣單于自然回答不上,闕氏在一旁看著自然也是著急,忙催促官差再去查探,楚凌裳還沒等起身圓話,身邊的華陽公主倒是站了起來,看向單于和闕氏恭敬說道:“單于無需再派人查探了,其實南華公主早在前幾日就離開了單于庭,怕是找也找不回來了。”
“什麼?此等大事無人來報?”單于只覺得在漢代使面前丟了顏面,頓時面色大怒。
楚凌裳知曉華陽公主必然不依不饒,只能暫時壓下聲音,靜觀其變。臣單道忙單。
“稟單于,兒臣聽說那南華公主離開的時候夜崖跡也在身邊。”華陽公主頓了頓,看了一眼身邊的楚凌裳,暗自勾了勾唇,“這兩人同時離開可真算是個稀奇事兒了,有侍衛說當時太子也知曉此事,還不讓聲張呢。”
軍臣單于越聽越氣,大手“啪”地用力拍在案几上,“大膽!這是何等大事竟敢瞞我?”說完,炯炯目光看向了楚凌裳,“你可知曉此事?”
沙場君傾卷八285紙包不住火
輕輕轉過身,她一直低著頭,不敢看他炙熱的雙眸,良久後舔了舔唇道:“崖跡,你......你不嫌棄我嗎?我已經......”她沒有繼續說下去,已經嫁為人妻的她又怎麼能夠給他一個冰清玉潔的身子?
尖尖的下巴被男人修長的手指輕輕捏起,見她還是斂著長睫,柔qíng說了句,“看著我。”
他的聲音溫柔如水,引起她的一陣蘇麻,像是受了蠱惑般抬眸凝著他,卻見他深qíng俯下身,完美的薄唇幾乎貼近了她的紅唇,嗓音壓得又低又沉,“靈兒,我要的是你,只是你。”話畢,溫熱的雙唇緊緊鎖住她的,猛燃的晴浴火苗植入她的口中,兩人火舌教纏之間,dàng漾心中的是激烈的愛雨狂流,形成巨大的漩渦,將她席捲進入一個迷離的夢幻中,令她甘於淪陷……
月華如水,幾縷傾灑進來,男人呼吸的熱息呼喘在女子的耳畔,當衣衫滑落時,女子輕顫如林中的白兔,男人眼底竄起憐惜之意,俯頭,溫柔jiāo織了一張巨大的qíng網,一層層將女子圈繞,為她一貫禁錮的心境帶來未曾感受過的qíng愫震撼......
天邊未曾泛綠的時候,杏花村的河畔早已備好竹筏,船夫緩緩划動竹筏,沉靜的水面漾起一圈圈的漣漪。
南華一直站在竹筏上,雙眼早已染上萬般哀默,手中緊緊攥著斷掉的珠釵。
當竹筏穿過青山之時,她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心像是被這斷釵狠狠戳穿一樣再也無法癒合,淚眼朦朧的雙眼仍舊盯著杏花村的方向,這一眼,將會是最後一眼。
對不起崖跡,這份qíng也只能來世再還了。
————————————華麗麗分割線——————————————
進入正月便要進行chūn祭大禮,這是匈奴人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習俗,匈奴人一向對神靈敬重,代代感謝上蒼賜予一年豐衣足食,祈願上蒼保佑來年的五穀豐登,國qiáng民安。
chūn祭屬於匈奴國自己的儀式,非匈奴國的臣民一般不讓參與其中。因此,鄰國很多前來祝賀的使節會提早幾天進入皇城,將奉品送上後會在祭天之日來臨前一天離開皇城。
青袖和幾個婢女抱著幾匹大紅緞回到了帳內,將帽子摘了下來撣了撣上面的積雪後便吩咐了其他人忙活去了,又端一杯早就煮好的甜茶端進了內帳。
楚凌裳不知在想什麼,直到青袖將甜茶放到了眼前才回過來神兒。
“小姐,您想什麼呢?”青袖好奇問了句,掀開了蓋子後,甜茶的味道肆意飄香,楚凌裳懷孕後不喜用太過油膩的吃食,聞到飯後的甜點也gān嘔不止,後來就偏偏喜歡上了這種外族進貢來的甜茶,赫連御舜知道後二話沒說便命人到外族買來大批甜茶,這倒是省去了青袖的很多功夫,飯後只要給她備一杯甜茶就好。
楚凌裳端起甜茶深深吸了一口,沁心的味道十分清慡,喝下一口後,只覺胃裡暖暖的很舒服,放下後輕嘆一口氣,“我剛剛在想,匈奴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大漢所不及的。”
“小姐——”青袖聽了嚇了一跳,趕忙湊到她跟前低聲道:“你總是告誡我禍從口出呢,自己怎麼不注意呢?這話要是被匈奴人聽了倒也高興,但這宮裡可也有大漢的公主,小心被那邊的人聽了去。”
青袖口中“那邊的人”是指華陽公主等人,自從上次被華陽公主折騰了一次後,青袖倒也長了記xing,能躲則躲。
楚凌裳見她很快學乖,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小姐,今兒領了紅緞回來的路上我看到了華陽公主的貼身婢女,奇奇怪怪的也不知道在做什麼。”青袖說著,又替楚凌裳塞了一個暖手爐。
“奇奇怪怪?什麼意思?”楚凌裳不解問道。
青袖想了想,“小姐,我只是覺得奇怪,你說這chūn祭的日子快到了,婢女們都忙著打掃主子的穹帳,但華陽公主的婢女像是從南華公主那邊回來的呢,華陽公主和南華公主住的是兩個方向,那婢女不應該走錯才是。”
楚凌裳的心“咯噔”一下。
看樣子紙包不住火了。
“看見華陽公主了嗎?”
青袖搖頭,“沒,就婢女一個。”
楚凌裳若有所思。
“還有一件事。”青袖轉臉又變得挺高興,很顯然沒將剛剛這件事放在心上,興奮說道:“聽宮人們說明日漢宮派來的使臣便到了,是為了恭賀今年的chūn祭儀式。”
楚凌裳聽了後心中一驚,什麼?
上福王歡快地跑來跑去,幾個婢女們也忙著掛好紅緞,到處染滿了喜洋洋的氣息。華陽公主抱著暖手爐懶洋洋地斜靠在一邊,帳內的薰香裊裊飄散,弄得人昏昏yù睡,良久後,她才開口,卻依舊閉著眼睛,“怎麼樣,查清楚沒有?”
“王妃,奴婢已經查得很清楚,那邊就只有chūn梅和冬荷那兩個婢女,壓根就沒見到南華公主的影子,這南華根本不在單于庭。”貼身婢女上了前趕忙稟報導。
華陽公主睜開雙眼,冷笑了一下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後,漫不經心間透著幾分幸災樂禍。“這就怪了,夜崖跡無緣無故地請辭離開,現在南華又不見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事兒,楚凌裳那邊知道嗎?”
“王妃,太子妃知不知道這件事奴婢不大清楚,不過今天chūn梅和冬荷都沒有去領紅緞,這事兒也遲早會令人生疑,還有——”婢女靠近華陽公主的耳畔,壓低了嗓音說了句,“奴婢聽說,那南華公主似乎跟夜崖跡有點什麼,兩人總是眉來眼去的。”
“他們兩個?”華陽公主坐起身來,神qíng先是征楞了一下,而後又變了十足看笑話的模樣,“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王妃,您看我們要不要先稟明闕氏和單于呢?否則明日——”
“明日怎麼了?我就是要等到明日看一場好戲。”華陽公主微微提高了聲音,“我就要看看楚凌裳這些人該如何收場,記住,這件事在明日之前不得傳出去,否則有你好看。”
“是,奴婢謹記。”
華陽點了點頭,又重新躺下,慵懶問了句,“二王子呢?”
“二王子他......”婢女支支吾吾。
“哼,他是不是又去找那個踐人了?”華陽的眼神陡然一厲。
婢女小心翼翼點頭。
“啪”地一聲,華陽伸手將茶杯掃落在地,杯子應聲而碎。
“王妃息怒啊,原本二王子也不想去,但夫人好像是肚子痛,二王子這才過去看看呢。”婢女趕忙上前安慰。
華陽公主臉蛋氣得顫抖,纖縴手指也攥成了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肚子痛?哼,再過幾日,我會讓她更痛!”
yīn狠遮住了她的眸光,如同烏雲遮住了晴天,再也不見一點光亮。
——————————————華麗麗分割線————————————————
自大漢與匈奴實行和親之策後,南北兩方少有戰火,年末祭天之前,大漢使節來訪也意在表達漢宮的祝賀之意。
第二日,漢使抵達單于庭。匈奴主客先是迎了漢使,收下賀禮後便通報了軍臣單于。漢使在得到同意後便按照匈奴習俗,先“去節”後“黥面”,做完這些後便由官臣引入穹廬見單于,可見漢使此次前來的確無生事之心。
轉過清久過。因為是提前得知了漢使只為慶祝祭天儀式而來,並帶來漢宮給予的祝福和賀禮,早早的,軍臣單于便命人設下簡宴以示誠意。席間坐有華陽公主和楚凌裳二人,闕氏坐於軍臣身
邊,漢使親手奉上賀禮後說了一番慶賀之言,便又將漢宮對所出之人的關切之qíng說了出來。
末了,漢使略感奇怪地問了句,“請問單于,原漢宮公主南華何在?為何席間不見公主呢?竇太后除了對華陽公主和楚寰妤想念外,也格外思念南華公主呢。”
話音落下後,坐在一旁的楚凌裳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漢使,總覺得哪裡有些奇怪。一般來說,所謂使節往往都不是代表朝廷之意,絕大多數是代表皇上個人的意見表達,由此使節往往是皇上身邊最得力或是最信任的人才能出任。這位漢使楚凌裳看著有幾分眼熟,像是竇太后身邊的人,看來漢宮的確是發生了異樣狀況,竇太后掌權並非一朝一夕之行為,此次又主動派出使節來匈奴,不難看出她仍舊在漢宮手握重權。
只是,這竇太后怎麼會突然思念起她們幾個人來?
“這......”軍臣單于愣了愣,這才發現通傳之人已去了很久,卻遲遲沒見南華公主的身影,便又轉頭看向身邊的小差,“還不再去傳?”
“是,單于。”小差趕忙朝外走去,許是匆忙,腳剛剛踏了出去便於迎面而來的差官撞了個正著。
兩人摔得尷尬,那差官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趕忙起身又朝著軍臣單于欠身稟告道:“單于,南華公主她、她不在帳內,下官找了個遍才得知南華公主恰巧出門了。”
軍臣單于一愣,眉心一蹙,“出門?”
漢使聽了後更覺奇怪,“單于,這齣門是何意啊?”
沙場君傾卷八286良方在此
軍臣單于自然回答不上,闕氏在一旁看著自然也是著急,忙催促官差再去查探,楚凌裳還沒等起身圓話,身邊的華陽公主倒是站了起來,看向單于和闕氏恭敬說道:“單于無需再派人查探了,其實南華公主早在前幾日就離開了單于庭,怕是找也找不回來了。”
“什麼?此等大事無人來報?”單于只覺得在漢代使面前丟了顏面,頓時面色大怒。
楚凌裳知曉華陽公主必然不依不饒,只能暫時壓下聲音,靜觀其變。臣單道忙單。
“稟單于,兒臣聽說那南華公主離開的時候夜崖跡也在身邊。”華陽公主頓了頓,看了一眼身邊的楚凌裳,暗自勾了勾唇,“這兩人同時離開可真算是個稀奇事兒了,有侍衛說當時太子也知曉此事,還不讓聲張呢。”
軍臣單于越聽越氣,大手“啪”地用力拍在案几上,“大膽!這是何等大事竟敢瞞我?”說完,炯炯目光看向了楚凌裳,“你可知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