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瞬間恍然,原來那紅衣的女子是慕容安,而那黑衣少年,想必便是年少時的陳王蘇珩了。認真算一算,二十四年前蘇珩十六歲,是了,那時候他還不是陳王,是陳國的公子珩。
我聽說古往今來,凡是絕色女子,qíng路必定坎坷,可史書中所記載的慕容安,似乎並沒有碰到此等煩惱,反而是遇到她的男人們,個個qíng路都變得很坎坷。
其中最看不開的當屬當時夏國的四公子莊薊。記不清是哪本野史記載,說莊薊yù聘慕容安為妻,聘而不得含恨身死,其母yù求慕容安縷耳發陪葬,她卻連這為他身死的男人到底是誰都不曉得。
史書的記載到此為止,本以為鄉間野聞不可盡信,此時透過君師父的華胥調,卻看到這樁事竟是真的。
在公子薊死後三個月,慕容安出現在吳城最大的青樓中,每日都會邀見兩位客人,客人上樓飲酒無須千金萬金,但必須為她講述一段關乎風月的故事……自然凝聚的魅,天生便不懂得人類的世qíng風俗,這說明公子薊的一條命還是對慕容安有所觸動,至少讓她願意開始了解qíng愛到底是什麼。
不過慕容安和蘇珩,只能說緣分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誰能想到冷淡如蘇珩也會上青樓,不光如此,還點了慕容安的牌子,縱使老鴇說得清清楚楚,這個姑娘有點特殊,不賣身也不賣藝,來這裡掛牌純粹是為了體驗民生疾苦……慕容安記xing不好。依我看由婢子引著掀簾而入的蘇珩同他們初見時沒什麼不同,除了沒騎著一匹黑馬,甚至連衣服的款式都和那夜一模一樣,但她愣是沒將他認出來,還兀自屈膝臥在貴妃榻上,一副漫不經心的神態,連多看客人一兩眼都懶得:“今夜是你來為我講故事?你帶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蘇珩就坐在她對面:“你想要我講個什麼樣的故事?”
她目光仍放在別處:“我知道一個男子,他愛上一個姑娘,害了相思病,後來死掉了。你的故事有比這個離奇麼?”
他放下手中瓷杯:“那有什麼離奇,不過是個懦弱之輩,因無法滿足的貪yù死於非命罷了。”
她愣了愣,終於將目光移過來:“你不是來給我講故事的吧。”
他卻轉眼望向窗外,極俊的一個側面,淡淡道:“你說得對,我從來不會講什麼故事。兩個月前,我不小心闖入一座片楓林,被一個紅衣姑娘所救,後來我們分開了,我沒能再找到她。我來是想,或許你知道我要找的姑娘她在哪裡。”
她眼中出現一絲茫然神色,定定看他好一會兒,嘴角突然浮出笑容:“竟是你。”
他不答話。
她微微偏了頭,有些疑惑似的,也不知是如何動作,定睛時已見她赤足立在他面前,就像他們初見時,她居高臨下看著他,開口前卻狀似認真地想了想:“你找我……你找她是要做什麼?”
他面色平靜地抬起頭:“你說呢?”
看她好像真的很困惑,緩緩道:“一個男人,千方百計要找到一個女人,除了想要得到她,還有可能是什麼?”
她像是被嚇了一跳:“得到她?你要如何得到她?”
幢幢燭火落在他眼中:“所以我來請教你,要如何才能得到她。”
她著實怔了一會兒,良久,終於反應過來他是在說什麼,眼中漸漸滲出笑意:“真是有趣。”
竹燈之下,眉間的赤蝶妖冶冷酷,她的目光停在他修長的手指上:“你若打敗她,自然能夠得到她。若不能打敗她,又憑什麼得到她?”
我心裡想,得,又是一個鍾qíng於比武招親的。但所謂比武,也不過是征服與被征服。其實你想為什麼非得嫁一個征服了你的人,嫁一個你把他征服的也很不錯嘛,至少家庭bào力的時候不會落於下風。
可顯然慕容安並不這樣想,也許這只是一套推脫之詞,她本來就不想嫁人,不能否認的是,這套說辭卻正是如公子薊般若gān好男兒求她不得的原因——沒有人能贏得了她。
這一夜蘇珩沒說什麼便離開,連拔劍同她意思意思過兩招都沒有。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慕容安抬起手指淡淡掃了掃額頭,唇角綻出一抹毫無意義的笑容,冷冷的,大約覺得陳國的公子珩其實也不過如此。
慕容安是怎樣的女子,舉目東陸也沒有人說得清,過去我所知曉,只是她留下許多傳說,供後世男男女女傳誦。衛道士們覺得幸好這些傳說的可模仿度普遍偏低,才沒有讓崇拜她的少男少女誤入歧途。
如今看到她的作為,只覺得衛道士們真是閒得慌了沒事兒瞎cao心。
君師父說遇到蘇珩,是慕容安的命劫,可看到此處,只覺得一切都是反著來的。
瀟灑恣意的那個是慕容安,執迷不悟的那個反而是蘇珩。原本以為兩人是因師徒之故朝夕相處暗生qíng愫,現實卻將這些設想一概推翻。
蘇珩成為慕容安的徒弟,竟是在這件事的半年之後。慕容安欠人一個人qíng,那人將蘇珩帶上方山紅葉林拜師,指明要學慕容安的一身劍術。
我不知這一切到底是蘇珩有意為之,或者只是緣分,君師父亦未明說,但再次在紅葉林見到蘇珩,慕容安明顯怔了怔,半晌,笑了:“又是你。”
她是由古戰場的殺伐意識凝聚而生的魅,多少年人事如浮雲過眼,能讓她記住的人著實稀少,但她記住了蘇珩,不僅記得他,看樣子還記得他那夜同她說的那些話。
滿弧的月下,她身姿亭亭立在一棵枯死的楓樹下,饒有興致地看向面前剛收進門的徒弟:“雖說冰取之於水而寒於水,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可你不會真的以為只要拜我為師,有朝一日就能勝得了我吧?”
玄衣的少年與她擦身而過,自顧自走向楓林深處,月色拉出一道頎長的影子,冷淡嗓音飄散在夜風中:“師父多慮了。”嚴敬得就像他從來只當她是師父,半年前那個點了她牌子執著bī問要如何才能得到她的人,自始至終都不存在這世間一樣。
方山上,那片詭異的紅葉林後別有dòng天,也有長青的山水,也有成蔭的薯樹,林木掩映中露出半座竹樓的模糊輪廓,正是慕容安的住所。
自拜師以來,蘇珩舉止正常,行為得體,對慕容安晨昏定省,除了吃飯睡覺基本是在練劍,就像一個單純尊師重道、醉心劍術、資質聰穎後天又努力的好徒弟。
我疑心有時候慕容安是在試探蘇珩,也許她也搞不懂這少年在想什麼,或者一個人的態度為何前後會有這樣大的差別。以前聽君瑋講過一個故事,也是兩師徒,說有天晚上師徒練劍時,師父累了躺在樹下休息,一不小心被徒弟給輕薄了,此後萬般糾纏不可盡說。
但明顯蘇珩就比那個徒弟有自制力得多,有段時間慕容安天天在他練劍的林子裡睡午覺,還專揀他累極休息之處安置藤chuáng,他也只是修養良好地換了個地方,沒有對這個師父表現出半分不敬。
但越是這樣,慕容安卻仿佛越是好奇。剛開始蘇珩從師於她,她還只是偶爾出現,多半是在蘇珩遇到疑難之時,漫不經心指點兩句諸如“要讓招式快過眼睛,就不要用眼睛去看東西”這樣一般人完全聽不懂或者聽懂了也不曉得怎麼辦的鬼話。
後來卻幾乎日日同蘇珩在一起,指點劍法也比過去認真許多,偶爾興致上來,還會拎起劍同蘇珩對拆幾招,但僅止於教導徒弟如何更好地用她的劍法拆招罷了,算起來兩人硬碰硬的較量,倒還一次都沒有過。
但那一日過招卻似乎有些不同。
正是十一月大雪封山,練劍的林子被積雪襄透,呼氣成冰的苦寒天氣,針葉松被凍咸冰柱子,一株株散亂杵在雪地中。
頭頂的太陽只是一個極淡的白影,吐出看上去就沒什麼溫度的冷光。兩人手中劍似流芒,全沒了往日對招的點到即止,來往皆是刁鑽路數。一模一樣的劍法,輕守重攻,沒什麼花架子,一招一式只是講究誰快,誰比誰更快,針葉松上一滴水珠的一次墜地,就已完成三次面對面的短兵相接。
林中只聞撲朔雪下,和著劍身相撞的清冽之聲,寂寂雪光中,竟透出一絲幽禪之意。
而一次劍光之後,慕容安身旁的冰柱轟然倒塌,她身子本能向右後方躲開,只在一剎,蘇珩黑色的身影似游龍急掠過去,沒看清他是如何出招,她手中長劍卻已被重重格開,脫手時在他身上劃出一串血珠,劍尖尤有血痕,半空中打了個轉穩穩紮進雪地里,八土處滲出一縷紅絲,而他的劍穩穩比在她的喉嚨口。
又是一樹冰棱倒塌,雪渣飛濺,兩人微微地喘著氣,他的劍並沒有收回去,定定看著她:“還記得你那時說過什麼嗎,師父。”
她伸手將擱在脖子邊的劍推開一點,偏頭道:“我還困惑了許久,看你此前一心沉醉劍術的模樣,以為那個一本正經地說著喜歡我,想要得到我的人被我記錯了。”
他收劍回鞘,血順著右手掌心滴下,卻混不在意似的:“若不使出秘術魂墮,單比劍術,如今你已無法勝我,但倘若你要對我使出魂墮,窮盡此生我也無法打敗你,我的想法從未變過,一切只在你的選擇。”
他bī近她一步,腳下積雪暗啞,卻啞不過他的嗓音:“你要對我用魂墮嗎?”
她卻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點頭贊同起他的前半句話:“你說得對,如果有一天,劍還在我卻輸了,那是因為我想輸。”
微微抬眼,她漆黑的眸子裡含了悠悠笑意,身子前行一步,進一步縮短了兩人的距離,微微踮起腳,唇幾乎是貼著他耳畔:“今次,我輸了。”
他半天沒反應。而她已經施施然退開,手搭在眉骨處抬眼看了看天色,語重心長地抱怨了一句:“沒吃飯就開打,有點餓了。”
說完就要去撿自己的劍。可剛剛轉身,一步都沒邁出去就被身後的人握住右手。我吁了一口自他們對招以來一直憋在嘴裡的空氣,看來經過長時間的緩慢反應,蘇珩終於弄明白她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她轉過身笑盈盈看著他:“喂,你握痛我了。”
他握著她的手卻並未因此放開,連右手都抬起來,未沾染上血痕的手指似朝聖寶物般撫上她額聞jīng致風雅的赤蝶,微微低了頭,淡色的唇貼在那一對翩翩的蝶翼之上。
她低笑一聲:“你的膽子就只到這個程度?”不等他反應,已墊腳摟住他的脖子,殷紅的唇咬上他嘴角。他大約只愣怔了一瞬,便伸手攬住她的腰一把就抵在背後的針葉松上,臉上仍沒有什麼表qíng,望著她的跟睛卻深沉似水,流淌出柔軟的意味來:“你也不是不喜歡我,對不對?”
我聽說古往今來,凡是絕色女子,qíng路必定坎坷,可史書中所記載的慕容安,似乎並沒有碰到此等煩惱,反而是遇到她的男人們,個個qíng路都變得很坎坷。
其中最看不開的當屬當時夏國的四公子莊薊。記不清是哪本野史記載,說莊薊yù聘慕容安為妻,聘而不得含恨身死,其母yù求慕容安縷耳發陪葬,她卻連這為他身死的男人到底是誰都不曉得。
史書的記載到此為止,本以為鄉間野聞不可盡信,此時透過君師父的華胥調,卻看到這樁事竟是真的。
在公子薊死後三個月,慕容安出現在吳城最大的青樓中,每日都會邀見兩位客人,客人上樓飲酒無須千金萬金,但必須為她講述一段關乎風月的故事……自然凝聚的魅,天生便不懂得人類的世qíng風俗,這說明公子薊的一條命還是對慕容安有所觸動,至少讓她願意開始了解qíng愛到底是什麼。
不過慕容安和蘇珩,只能說緣分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誰能想到冷淡如蘇珩也會上青樓,不光如此,還點了慕容安的牌子,縱使老鴇說得清清楚楚,這個姑娘有點特殊,不賣身也不賣藝,來這裡掛牌純粹是為了體驗民生疾苦……慕容安記xing不好。依我看由婢子引著掀簾而入的蘇珩同他們初見時沒什麼不同,除了沒騎著一匹黑馬,甚至連衣服的款式都和那夜一模一樣,但她愣是沒將他認出來,還兀自屈膝臥在貴妃榻上,一副漫不經心的神態,連多看客人一兩眼都懶得:“今夜是你來為我講故事?你帶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蘇珩就坐在她對面:“你想要我講個什麼樣的故事?”
她目光仍放在別處:“我知道一個男子,他愛上一個姑娘,害了相思病,後來死掉了。你的故事有比這個離奇麼?”
他放下手中瓷杯:“那有什麼離奇,不過是個懦弱之輩,因無法滿足的貪yù死於非命罷了。”
她愣了愣,終於將目光移過來:“你不是來給我講故事的吧。”
他卻轉眼望向窗外,極俊的一個側面,淡淡道:“你說得對,我從來不會講什麼故事。兩個月前,我不小心闖入一座片楓林,被一個紅衣姑娘所救,後來我們分開了,我沒能再找到她。我來是想,或許你知道我要找的姑娘她在哪裡。”
她眼中出現一絲茫然神色,定定看他好一會兒,嘴角突然浮出笑容:“竟是你。”
他不答話。
她微微偏了頭,有些疑惑似的,也不知是如何動作,定睛時已見她赤足立在他面前,就像他們初見時,她居高臨下看著他,開口前卻狀似認真地想了想:“你找我……你找她是要做什麼?”
他面色平靜地抬起頭:“你說呢?”
看她好像真的很困惑,緩緩道:“一個男人,千方百計要找到一個女人,除了想要得到她,還有可能是什麼?”
她像是被嚇了一跳:“得到她?你要如何得到她?”
幢幢燭火落在他眼中:“所以我來請教你,要如何才能得到她。”
她著實怔了一會兒,良久,終於反應過來他是在說什麼,眼中漸漸滲出笑意:“真是有趣。”
竹燈之下,眉間的赤蝶妖冶冷酷,她的目光停在他修長的手指上:“你若打敗她,自然能夠得到她。若不能打敗她,又憑什麼得到她?”
我心裡想,得,又是一個鍾qíng於比武招親的。但所謂比武,也不過是征服與被征服。其實你想為什麼非得嫁一個征服了你的人,嫁一個你把他征服的也很不錯嘛,至少家庭bào力的時候不會落於下風。
可顯然慕容安並不這樣想,也許這只是一套推脫之詞,她本來就不想嫁人,不能否認的是,這套說辭卻正是如公子薊般若gān好男兒求她不得的原因——沒有人能贏得了她。
這一夜蘇珩沒說什麼便離開,連拔劍同她意思意思過兩招都沒有。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慕容安抬起手指淡淡掃了掃額頭,唇角綻出一抹毫無意義的笑容,冷冷的,大約覺得陳國的公子珩其實也不過如此。
慕容安是怎樣的女子,舉目東陸也沒有人說得清,過去我所知曉,只是她留下許多傳說,供後世男男女女傳誦。衛道士們覺得幸好這些傳說的可模仿度普遍偏低,才沒有讓崇拜她的少男少女誤入歧途。
如今看到她的作為,只覺得衛道士們真是閒得慌了沒事兒瞎cao心。
君師父說遇到蘇珩,是慕容安的命劫,可看到此處,只覺得一切都是反著來的。
瀟灑恣意的那個是慕容安,執迷不悟的那個反而是蘇珩。原本以為兩人是因師徒之故朝夕相處暗生qíng愫,現實卻將這些設想一概推翻。
蘇珩成為慕容安的徒弟,竟是在這件事的半年之後。慕容安欠人一個人qíng,那人將蘇珩帶上方山紅葉林拜師,指明要學慕容安的一身劍術。
我不知這一切到底是蘇珩有意為之,或者只是緣分,君師父亦未明說,但再次在紅葉林見到蘇珩,慕容安明顯怔了怔,半晌,笑了:“又是你。”
她是由古戰場的殺伐意識凝聚而生的魅,多少年人事如浮雲過眼,能讓她記住的人著實稀少,但她記住了蘇珩,不僅記得他,看樣子還記得他那夜同她說的那些話。
滿弧的月下,她身姿亭亭立在一棵枯死的楓樹下,饒有興致地看向面前剛收進門的徒弟:“雖說冰取之於水而寒於水,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可你不會真的以為只要拜我為師,有朝一日就能勝得了我吧?”
玄衣的少年與她擦身而過,自顧自走向楓林深處,月色拉出一道頎長的影子,冷淡嗓音飄散在夜風中:“師父多慮了。”嚴敬得就像他從來只當她是師父,半年前那個點了她牌子執著bī問要如何才能得到她的人,自始至終都不存在這世間一樣。
方山上,那片詭異的紅葉林後別有dòng天,也有長青的山水,也有成蔭的薯樹,林木掩映中露出半座竹樓的模糊輪廓,正是慕容安的住所。
自拜師以來,蘇珩舉止正常,行為得體,對慕容安晨昏定省,除了吃飯睡覺基本是在練劍,就像一個單純尊師重道、醉心劍術、資質聰穎後天又努力的好徒弟。
我疑心有時候慕容安是在試探蘇珩,也許她也搞不懂這少年在想什麼,或者一個人的態度為何前後會有這樣大的差別。以前聽君瑋講過一個故事,也是兩師徒,說有天晚上師徒練劍時,師父累了躺在樹下休息,一不小心被徒弟給輕薄了,此後萬般糾纏不可盡說。
但明顯蘇珩就比那個徒弟有自制力得多,有段時間慕容安天天在他練劍的林子裡睡午覺,還專揀他累極休息之處安置藤chuáng,他也只是修養良好地換了個地方,沒有對這個師父表現出半分不敬。
但越是這樣,慕容安卻仿佛越是好奇。剛開始蘇珩從師於她,她還只是偶爾出現,多半是在蘇珩遇到疑難之時,漫不經心指點兩句諸如“要讓招式快過眼睛,就不要用眼睛去看東西”這樣一般人完全聽不懂或者聽懂了也不曉得怎麼辦的鬼話。
後來卻幾乎日日同蘇珩在一起,指點劍法也比過去認真許多,偶爾興致上來,還會拎起劍同蘇珩對拆幾招,但僅止於教導徒弟如何更好地用她的劍法拆招罷了,算起來兩人硬碰硬的較量,倒還一次都沒有過。
但那一日過招卻似乎有些不同。
正是十一月大雪封山,練劍的林子被積雪襄透,呼氣成冰的苦寒天氣,針葉松被凍咸冰柱子,一株株散亂杵在雪地中。
頭頂的太陽只是一個極淡的白影,吐出看上去就沒什麼溫度的冷光。兩人手中劍似流芒,全沒了往日對招的點到即止,來往皆是刁鑽路數。一模一樣的劍法,輕守重攻,沒什麼花架子,一招一式只是講究誰快,誰比誰更快,針葉松上一滴水珠的一次墜地,就已完成三次面對面的短兵相接。
林中只聞撲朔雪下,和著劍身相撞的清冽之聲,寂寂雪光中,竟透出一絲幽禪之意。
而一次劍光之後,慕容安身旁的冰柱轟然倒塌,她身子本能向右後方躲開,只在一剎,蘇珩黑色的身影似游龍急掠過去,沒看清他是如何出招,她手中長劍卻已被重重格開,脫手時在他身上劃出一串血珠,劍尖尤有血痕,半空中打了個轉穩穩紮進雪地里,八土處滲出一縷紅絲,而他的劍穩穩比在她的喉嚨口。
又是一樹冰棱倒塌,雪渣飛濺,兩人微微地喘著氣,他的劍並沒有收回去,定定看著她:“還記得你那時說過什麼嗎,師父。”
她伸手將擱在脖子邊的劍推開一點,偏頭道:“我還困惑了許久,看你此前一心沉醉劍術的模樣,以為那個一本正經地說著喜歡我,想要得到我的人被我記錯了。”
他收劍回鞘,血順著右手掌心滴下,卻混不在意似的:“若不使出秘術魂墮,單比劍術,如今你已無法勝我,但倘若你要對我使出魂墮,窮盡此生我也無法打敗你,我的想法從未變過,一切只在你的選擇。”
他bī近她一步,腳下積雪暗啞,卻啞不過他的嗓音:“你要對我用魂墮嗎?”
她卻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點頭贊同起他的前半句話:“你說得對,如果有一天,劍還在我卻輸了,那是因為我想輸。”
微微抬眼,她漆黑的眸子裡含了悠悠笑意,身子前行一步,進一步縮短了兩人的距離,微微踮起腳,唇幾乎是貼著他耳畔:“今次,我輸了。”
他半天沒反應。而她已經施施然退開,手搭在眉骨處抬眼看了看天色,語重心長地抱怨了一句:“沒吃飯就開打,有點餓了。”
說完就要去撿自己的劍。可剛剛轉身,一步都沒邁出去就被身後的人握住右手。我吁了一口自他們對招以來一直憋在嘴裡的空氣,看來經過長時間的緩慢反應,蘇珩終於弄明白她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她轉過身笑盈盈看著他:“喂,你握痛我了。”
他握著她的手卻並未因此放開,連右手都抬起來,未沾染上血痕的手指似朝聖寶物般撫上她額聞jīng致風雅的赤蝶,微微低了頭,淡色的唇貼在那一對翩翩的蝶翼之上。
她低笑一聲:“你的膽子就只到這個程度?”不等他反應,已墊腳摟住他的脖子,殷紅的唇咬上他嘴角。他大約只愣怔了一瞬,便伸手攬住她的腰一把就抵在背後的針葉松上,臉上仍沒有什麼表qíng,望著她的跟睛卻深沉似水,流淌出柔軟的意味來:“你也不是不喜歡我,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