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還真是個孩子啊!明台嘆了口氣:「其實,他們做的事你又了解多少?不說你的父親和大爸在抗日期間為部隊籌了多少錢,你就想想你親歷的七五□□,如果當時帶隊的人不是你小哥,還會多死多少學生?」
木蘭看著明台,懵懵懂懂,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
明台看她這個樣子又是一嘆:「我只想告訴你,家人永遠是家人。他們不但是好人,也是世界上最關心你的人。你追求進步和革命,那麼就要更好的去了解它們真正的意義——它們不是拋棄家人的藉口。不是每一個戰士都是站在最前線,也不是每一個站在前面的都是真正的戰士。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的無數的人做出犧牲生命甚至到死還背著污名!革命除了熱血,還需要頭腦,不要把愛情跟信仰混為一談,堅守信仰比風花雪月的愛情要殘酷得多。」
木蘭再次睜大雙眼,她試探著問:「明老師,您是……」
明台搖頭:「我不是。我只是你小哥的朋友。他害怕失去你,而我害怕他傷心。他這個人,從來不捨不得別人為難,他只會為難他自己。」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我也是從你這個年齡走過來的,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木蘭,我的話,你也好好想想。」
====
直到從西山監獄離開方孟韋還覺得像是在做夢。即使親手揭開了那方白布,他也還是很難把總是帶著柔和微笑的崔叔跟停屍房裡那具毫無生氣的屍體聯繫起來。
崔叔死了。
方孟韋找不到任何詞語來形容他的心情,耳朵里一片亂紛紛的嘈雜,他在雜亂無章的喧囂聲中漫無目的的走著,直到有個聲音穿過了那些毫無意義的雜音清晰的響起:「孟韋!」
崔叔!
方孟韋猛然回頭,背後只有漆黑的夜色。而他已經不知不覺中走到了自家門口。
那天在火車站,崔中石叫住他,欲言又止,最後卻只說:「照顧好行長」。他隨口應諾,以為那句話只是離別時的例行囑託,今天想來才意識到那竟然是崔叔的遺言。
崔叔的眼神在他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晃過,那是永別的眼神啊,他居然沒看出來!
他居然沒看出來!
方孟韋喉頭滾動,悲傷,憤怒,悔恨一齊湧上心頭,像是在情緒的宣洩口加了個塞子。
他明知道……他明知道崔叔有通共的嫌疑,為什麼沒有堅持送崔叔一家去上海?這個念頭像一顆落入沃土的種子,一經落下就像野生藤蔓一樣在胸臆中瘋長,幾乎要將人絞殺。
他失魂落魄的推開虛掩的大門,客廳的燈亮著,卻沒有人。鋼琴還在客廳里擺著,連蓋著都沒合上。方孟韋恍惚間似乎看到父親彈奏《聖母頌》大哥伴唱的那一幕,十年了,大哥為了救崔叔甚至主動跟父親言和。而他也以為,有父親出面,崔叔必然安然無恙。
可……
大哥唱聖母頌仿佛就是剛才的事,然而崔叔的身體已經變得冰冷。沒有用的,這世上根本沒有神,死了的人就是死了,永遠也不可能再活過來。方孟韋抬起胳膊遮住眼睛,袖口淡淡的硫磺的氣味縈繞著,久久不散。
他以為自己會整宿的睡不著,然而他不但睡著了,還沉得像死了一般。
夢裡的那個「自己」又出現了,這一次卻比年輕了很多。看起來似乎比現在的他還要年輕的樣子,一身戎裝,從東海回京,不及休息就奔至一個叫「梅嶺」的地方。梅嶺名字歲美,可是卻一棵梅樹也沒有。或許曾經是有的,但是現在它們都已經化成了一片焦土。
而他,就在那片焦土中瘋狂的尋找一個熟悉的身影。
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的尋找,卻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直到十二年後,那個人從江左歸來。他失而復得卻不自知,直到再次失去之前,才知道心心念念的人一直在他身邊為他籌謀一切。
失而復得,又得而復失。從此他的人生再無半點歡愉可言。
「孟韋都睡了快三天了……」
「燒退了,應該快醒了。崔副主任……對他打擊太大了。」
真實世界的聲音,熟悉又陌生。
方孟韋睜開眼睛。
他要去找他。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不喜歡木蘭,但是實在不希望她死
☆、第十三章
明台再見到孟韋時被他嚇了一跳,才三天不見,他竟仿佛又瘦了一圈,下巴也冒出密密的胡茬,眼窩是青的,眼眶卻是紅的。明台幾乎不敢相認——足足愣了兩三秒才大步上前扶住他的雙肩。「孟韋?這是怎麼了?」
方孟韋見到明台的瞬間,就覺他的臉跟梅長蘇的重疊了,兩世的種種記憶一齊涌了上來,激得他胸口氣血翻騰,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好一會才從緊咬著的牙縫裡擠出這麼一句:「崔叔……崔叔死了……」
這句話仿佛是某個閘門,他才說完,眼淚就不可抑制的涌了出來!方孟韋兩手攥成拳,用盡全身氣力壓抑著隨時要噴薄而出的悲痛。明台看著他顫抖的身體和通紅的眼眶,心裡仿佛是被鞭子狠狠的抽了一頓,來不及多想就一把將孟韋抱住。
他可真瘦啊!
明台抱著這個瘦得硌手的青年,隔著襯衫都能摸到他的嶙峋的骨。再被他抱住的瞬間,孟韋明顯的僵了一下,而後身體就慢慢放鬆下來,頭貼著他的頸緩緩埋進他肩窩。
木蘭看著明台,懵懵懂懂,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
明台看她這個樣子又是一嘆:「我只想告訴你,家人永遠是家人。他們不但是好人,也是世界上最關心你的人。你追求進步和革命,那麼就要更好的去了解它們真正的意義——它們不是拋棄家人的藉口。不是每一個戰士都是站在最前線,也不是每一個站在前面的都是真正的戰士。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的無數的人做出犧牲生命甚至到死還背著污名!革命除了熱血,還需要頭腦,不要把愛情跟信仰混為一談,堅守信仰比風花雪月的愛情要殘酷得多。」
木蘭再次睜大雙眼,她試探著問:「明老師,您是……」
明台搖頭:「我不是。我只是你小哥的朋友。他害怕失去你,而我害怕他傷心。他這個人,從來不捨不得別人為難,他只會為難他自己。」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我也是從你這個年齡走過來的,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木蘭,我的話,你也好好想想。」
====
直到從西山監獄離開方孟韋還覺得像是在做夢。即使親手揭開了那方白布,他也還是很難把總是帶著柔和微笑的崔叔跟停屍房裡那具毫無生氣的屍體聯繫起來。
崔叔死了。
方孟韋找不到任何詞語來形容他的心情,耳朵里一片亂紛紛的嘈雜,他在雜亂無章的喧囂聲中漫無目的的走著,直到有個聲音穿過了那些毫無意義的雜音清晰的響起:「孟韋!」
崔叔!
方孟韋猛然回頭,背後只有漆黑的夜色。而他已經不知不覺中走到了自家門口。
那天在火車站,崔中石叫住他,欲言又止,最後卻只說:「照顧好行長」。他隨口應諾,以為那句話只是離別時的例行囑託,今天想來才意識到那竟然是崔叔的遺言。
崔叔的眼神在他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晃過,那是永別的眼神啊,他居然沒看出來!
他居然沒看出來!
方孟韋喉頭滾動,悲傷,憤怒,悔恨一齊湧上心頭,像是在情緒的宣洩口加了個塞子。
他明知道……他明知道崔叔有通共的嫌疑,為什麼沒有堅持送崔叔一家去上海?這個念頭像一顆落入沃土的種子,一經落下就像野生藤蔓一樣在胸臆中瘋長,幾乎要將人絞殺。
他失魂落魄的推開虛掩的大門,客廳的燈亮著,卻沒有人。鋼琴還在客廳里擺著,連蓋著都沒合上。方孟韋恍惚間似乎看到父親彈奏《聖母頌》大哥伴唱的那一幕,十年了,大哥為了救崔叔甚至主動跟父親言和。而他也以為,有父親出面,崔叔必然安然無恙。
可……
大哥唱聖母頌仿佛就是剛才的事,然而崔叔的身體已經變得冰冷。沒有用的,這世上根本沒有神,死了的人就是死了,永遠也不可能再活過來。方孟韋抬起胳膊遮住眼睛,袖口淡淡的硫磺的氣味縈繞著,久久不散。
他以為自己會整宿的睡不著,然而他不但睡著了,還沉得像死了一般。
夢裡的那個「自己」又出現了,這一次卻比年輕了很多。看起來似乎比現在的他還要年輕的樣子,一身戎裝,從東海回京,不及休息就奔至一個叫「梅嶺」的地方。梅嶺名字歲美,可是卻一棵梅樹也沒有。或許曾經是有的,但是現在它們都已經化成了一片焦土。
而他,就在那片焦土中瘋狂的尋找一個熟悉的身影。
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的尋找,卻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直到十二年後,那個人從江左歸來。他失而復得卻不自知,直到再次失去之前,才知道心心念念的人一直在他身邊為他籌謀一切。
失而復得,又得而復失。從此他的人生再無半點歡愉可言。
「孟韋都睡了快三天了……」
「燒退了,應該快醒了。崔副主任……對他打擊太大了。」
真實世界的聲音,熟悉又陌生。
方孟韋睜開眼睛。
他要去找他。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不喜歡木蘭,但是實在不希望她死
☆、第十三章
明台再見到孟韋時被他嚇了一跳,才三天不見,他竟仿佛又瘦了一圈,下巴也冒出密密的胡茬,眼窩是青的,眼眶卻是紅的。明台幾乎不敢相認——足足愣了兩三秒才大步上前扶住他的雙肩。「孟韋?這是怎麼了?」
方孟韋見到明台的瞬間,就覺他的臉跟梅長蘇的重疊了,兩世的種種記憶一齊涌了上來,激得他胸口氣血翻騰,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好一會才從緊咬著的牙縫裡擠出這麼一句:「崔叔……崔叔死了……」
這句話仿佛是某個閘門,他才說完,眼淚就不可抑制的涌了出來!方孟韋兩手攥成拳,用盡全身氣力壓抑著隨時要噴薄而出的悲痛。明台看著他顫抖的身體和通紅的眼眶,心裡仿佛是被鞭子狠狠的抽了一頓,來不及多想就一把將孟韋抱住。
他可真瘦啊!
明台抱著這個瘦得硌手的青年,隔著襯衫都能摸到他的嶙峋的骨。再被他抱住的瞬間,孟韋明顯的僵了一下,而後身體就慢慢放鬆下來,頭貼著他的頸緩緩埋進他肩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