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皇帝握劍的手緊了緊,色厲內荏:「搖光,你大逆不道,目無君上,朕是你親兄長!」
說完又軟下語氣道:「朕知道,你心裡怪父皇偏心,但母妃她偏愛你啊!這些年,朝堂從未插手過淮南政務半分,朕何曾對不住你?」
「你還是不懂。」蕭佑鑾搖搖頭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母妃從未偏心。你說她偏疼我,那我問你,她平素的諄諄教導,你可還記得哪句?
兄長,你自來什麼都有,坐擁四海,父皇對你寵溺至極、予取予求,卻把你養成個自私自利的性子。你自詡天之驕子,萬物中心,事事都需合你心意。。
我為你父子擋去多少明槍暗箭,你卻連母妃對我的疼愛都容不下。
若是沒有她,今天我不會與你坐在這兒好好說話,舊都寧城必將化為火海,以慰我胸中怨憤。」
淮南王起身,從他面前經過,蕭世寧手中長劍一抖,看著甲衛犀利明銳的雙眼,終究還是沒敢動。
他叫住胞妹,囁嚅道:「王妹,你,你欲如何?」
淮南王在侄兒跟前站定,少年抬頭,乖順叫了一聲:「姑母。」
季和章也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
「相爺,」蕭佑鑾打斷他的話,「事到如今了,你還要違逆我麼?」
不知是心魔作祟還是身份大變使然,季和章現在看淮南王,只覺她平靜面容猶似沉淵深海,威嚴莫測,神聖不可冒犯,忙垂首道:「陛下是您兄長,太子是您親侄,朝廷南遷時您曾與老臣承諾過,不會弒殺血親的。」
淮南王淺笑一聲,這老狐狸。
她是說過,可那句話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老丞相活著。人老成精,他不想死,也不想叫他效忠一輩子的君王有事。
「孤犯不著親自動手。」
她抬眼看了一下面前少年,這家人,骨子裡流淌著一脈相承的涼薄之血。
「你母親當日親手端給我『七日』劇毒,孤便叫麾下供奉重製了兩份,遣人分別呈到了你父子手中。本來想著,任意一方動手之機,便是孤攻城之時……」
屆時這天家父子二人,一個身死,一個是弒君弒親之輩,哪一個都翻不起浪來。
淮南王走至門前回首,看向殿內目光游移心虛的二人。
「卻不想父子連心,你們竟同時下了手。也好,省得我再勞心了。」
身後宮殿大門闔上,淮南王看看西落的皎皎明月,唇角勾起往廊下而去。
皇兄,你說得對,母妃的確更偏愛我。
貴妃當年困守深宮十餘年,滿腹才學只能用來爭寵奪愛。
先帝折斷她的羽翼,得意洋洋地將這隻鳳鳥囚禁起來,跟養蠱一般任由愚昧的燕雀們攀咬撕扯她,致使這名才華橫溢的女子鬱鬱而終。
她反抗不得,便教會了自己的女兒如何隱忍、如何耍弄人心私慾。
權欲迷眼、人皆逐利,禁不起慫恿攛掇。簡單的先予再奪,豢養私慾,僅是失去的恐懼就足以叫人瘋狂……
季環快步迎了過來回話:「殿下,宮內已經清掃了一遍,大多束手就擒,冬蕪領人在清點名冊……」
她聽見身後東宮大殿裡呵斥打罵的聲音,擔憂道:「我爹不會受不住吧?」
蕭佑鑾看她一眼。
「殿內埋了人馬看著,不會叫相爺出事的。只不過,他老人家若這樣還要忠於那對父子,我可就沒有辦法了。」
季環笑嘻嘻:「這你放心,我家老爺子我知道,忠孝節義是他奉行的鐵律,這一幕無異於摧毀他心中操守,他寧願皇帝父子死在他跟前也不會再向著他們。」
說著她撫掌道:「遭了,可別叫老頭子氣死!我得去看看。」
走了兩步,淮南王叫住好友:「若是相爺萬念俱灰,便與他說,孤替蕭家許季氏一門三相。當然,他要是不樂意,非得殉了這一朝以全君臣情誼,那就當我沒說。」
季環頓住了腳步。
這幾百年,季和章是季家出的第二位丞相……
她目光晶亮興奮,語氣惡狠狠道:「陛下放心,老頭子要是阻了我前程,別說族裡叔伯長輩,我娘都能找過來生撕了他!」
《楚史-本紀》詳細記載了太宗搖光女帝生平,包括她身為前朝公主坎坷的前半生,和於亂世中開闢太平樂土、為大楚建國打下基礎的後半生。
書中有言:開國太宗皇帝,前朝末帝胞妹、大周鎮國長公主、攝政淮南王是也。
大周熙寧末年,國朝傾頹,淮南王力挽狂瀾,於國朝北境擊退異族、平定西境叛亂,安穩疆域國土。
然朝廷諸老庸碌、奸臣當道,欺儲君年少、私立偽帝。
丞相季和章秘密奏請淮南王南巡護主。及至王軍救駕進城,儲君與偽帝相爭、互搏而亡。
帝仁善慈孝、聖明昭昭。中原一統無主,諸臣世家共請尊為皇帝……天下大定,太宗都洛城,追尊生母為宣獻德儀高皇帝,遷出大周皇陵,重排帝室族譜。
大楚立朝五百餘年,女主當政居多,其後逐漸由帝制過渡到君主立憲。
期間革故鼎新,這座王朝始終屹立於大陸之巔,衍化出百家流派,誕生了數不清的名臣將相、大家文豪……
但史書記載信息冗餘,且許多事情都繁簡縮略了,後世學者鑽研之餘,不免也要往野史里找上一找。
說完又軟下語氣道:「朕知道,你心裡怪父皇偏心,但母妃她偏愛你啊!這些年,朝堂從未插手過淮南政務半分,朕何曾對不住你?」
「你還是不懂。」蕭佑鑾搖搖頭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母妃從未偏心。你說她偏疼我,那我問你,她平素的諄諄教導,你可還記得哪句?
兄長,你自來什麼都有,坐擁四海,父皇對你寵溺至極、予取予求,卻把你養成個自私自利的性子。你自詡天之驕子,萬物中心,事事都需合你心意。。
我為你父子擋去多少明槍暗箭,你卻連母妃對我的疼愛都容不下。
若是沒有她,今天我不會與你坐在這兒好好說話,舊都寧城必將化為火海,以慰我胸中怨憤。」
淮南王起身,從他面前經過,蕭世寧手中長劍一抖,看著甲衛犀利明銳的雙眼,終究還是沒敢動。
他叫住胞妹,囁嚅道:「王妹,你,你欲如何?」
淮南王在侄兒跟前站定,少年抬頭,乖順叫了一聲:「姑母。」
季和章也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
「相爺,」蕭佑鑾打斷他的話,「事到如今了,你還要違逆我麼?」
不知是心魔作祟還是身份大變使然,季和章現在看淮南王,只覺她平靜面容猶似沉淵深海,威嚴莫測,神聖不可冒犯,忙垂首道:「陛下是您兄長,太子是您親侄,朝廷南遷時您曾與老臣承諾過,不會弒殺血親的。」
淮南王淺笑一聲,這老狐狸。
她是說過,可那句話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老丞相活著。人老成精,他不想死,也不想叫他效忠一輩子的君王有事。
「孤犯不著親自動手。」
她抬眼看了一下面前少年,這家人,骨子裡流淌著一脈相承的涼薄之血。
「你母親當日親手端給我『七日』劇毒,孤便叫麾下供奉重製了兩份,遣人分別呈到了你父子手中。本來想著,任意一方動手之機,便是孤攻城之時……」
屆時這天家父子二人,一個身死,一個是弒君弒親之輩,哪一個都翻不起浪來。
淮南王走至門前回首,看向殿內目光游移心虛的二人。
「卻不想父子連心,你們竟同時下了手。也好,省得我再勞心了。」
身後宮殿大門闔上,淮南王看看西落的皎皎明月,唇角勾起往廊下而去。
皇兄,你說得對,母妃的確更偏愛我。
貴妃當年困守深宮十餘年,滿腹才學只能用來爭寵奪愛。
先帝折斷她的羽翼,得意洋洋地將這隻鳳鳥囚禁起來,跟養蠱一般任由愚昧的燕雀們攀咬撕扯她,致使這名才華橫溢的女子鬱鬱而終。
她反抗不得,便教會了自己的女兒如何隱忍、如何耍弄人心私慾。
權欲迷眼、人皆逐利,禁不起慫恿攛掇。簡單的先予再奪,豢養私慾,僅是失去的恐懼就足以叫人瘋狂……
季環快步迎了過來回話:「殿下,宮內已經清掃了一遍,大多束手就擒,冬蕪領人在清點名冊……」
她聽見身後東宮大殿裡呵斥打罵的聲音,擔憂道:「我爹不會受不住吧?」
蕭佑鑾看她一眼。
「殿內埋了人馬看著,不會叫相爺出事的。只不過,他老人家若這樣還要忠於那對父子,我可就沒有辦法了。」
季環笑嘻嘻:「這你放心,我家老爺子我知道,忠孝節義是他奉行的鐵律,這一幕無異於摧毀他心中操守,他寧願皇帝父子死在他跟前也不會再向著他們。」
說著她撫掌道:「遭了,可別叫老頭子氣死!我得去看看。」
走了兩步,淮南王叫住好友:「若是相爺萬念俱灰,便與他說,孤替蕭家許季氏一門三相。當然,他要是不樂意,非得殉了這一朝以全君臣情誼,那就當我沒說。」
季環頓住了腳步。
這幾百年,季和章是季家出的第二位丞相……
她目光晶亮興奮,語氣惡狠狠道:「陛下放心,老頭子要是阻了我前程,別說族裡叔伯長輩,我娘都能找過來生撕了他!」
《楚史-本紀》詳細記載了太宗搖光女帝生平,包括她身為前朝公主坎坷的前半生,和於亂世中開闢太平樂土、為大楚建國打下基礎的後半生。
書中有言:開國太宗皇帝,前朝末帝胞妹、大周鎮國長公主、攝政淮南王是也。
大周熙寧末年,國朝傾頹,淮南王力挽狂瀾,於國朝北境擊退異族、平定西境叛亂,安穩疆域國土。
然朝廷諸老庸碌、奸臣當道,欺儲君年少、私立偽帝。
丞相季和章秘密奏請淮南王南巡護主。及至王軍救駕進城,儲君與偽帝相爭、互搏而亡。
帝仁善慈孝、聖明昭昭。中原一統無主,諸臣世家共請尊為皇帝……天下大定,太宗都洛城,追尊生母為宣獻德儀高皇帝,遷出大周皇陵,重排帝室族譜。
大楚立朝五百餘年,女主當政居多,其後逐漸由帝制過渡到君主立憲。
期間革故鼎新,這座王朝始終屹立於大陸之巔,衍化出百家流派,誕生了數不清的名臣將相、大家文豪……
但史書記載信息冗餘,且許多事情都繁簡縮略了,後世學者鑽研之餘,不免也要往野史里找上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