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鬧了一回,忽然聽得有人跑進來道:“天大的好消息!huáng老逆賊死了,被小柳將軍一箭穿喉!”

  新房裡的人頓時沸騰起來,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和對柳七的羨慕。安怡也替柳七高興,當初柳七不肯留京,非得去陣前爭軍功,想必為的就是這揚眉吐氣的一日,如今他總算是得償所願,實在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qíng。

  謝滿棠也很是高興,大聲招呼下人:“去拿一罈子酒來,咱們在場的人都喝一杯,敬祝聖上萬壽無疆,大豐江山永固!”

  嘖,安怡真是對這個男人刮目相看。之前柳七去前線,他留在京中做瑣事,她曾問過他是否羨慕柳七,想不想去陣前一爭長短,他很淡定地說人世間這麼多好事,哪兒能都占全了?他現在擁有的就已經很好。可這會兒他這表現,固然是真心為了好友兼兄弟歡喜,但新婚之日仍然不忘皇宮裡的那一位,更不忘家國安危,傳到宮裡頭去,豈不又要出名了?真是高調囂張,不過她喜歡。

  在新房裡喝這種酒固然有點胡鬧,但涉及到這種事qíng就沒有人敢表示反對。只是喝完一杯之後若要再繼續,就顯得太假太虛偽,熱血上頭的青年子弟們要求轉移戰場,謝滿棠看看時辰差不多,也就順水推舟,跟著眾人去了外頭。

  女眷們陪著安怡說了一會兒話,外頭就又傳了消息進來,皇帝下旨進了謝滿棠的爵位,從此這裡不再是國公府,而是郡王府。

  正文第515章新婚(三)

  事實上,真要論起來,謝滿棠的父親既然封了鄭王,那麼遞等承爵,他就應該是郡王。可是由於各種各樣複雜的原因,他就算是這一輩的宗室子弟中最為耀眼奪目的那一個,始終也只得封了個國公。安怡想,鄭王妃和謝滿棠嘴裡雖然不說,心裡一定也很期盼能夠更上一級以正聲名的吧,如今可算是皆大歡喜了。

  突然有人嬌笑了一聲:“弟妹真是好福氣,進門就做了郡王妃。這樣的好運氣,可算是把我們都比下去了。”

  安怡抬眼瞧去,但見是個長臉丹鳳眼、厚嘴唇、打扮得雍容華貴的年輕女子,依稀記得這是吳王家的世子妃,也就是謝滿棠的堂嫂,將來也是要做郡王妃的。因見那婦人面上雖然在笑,眼裡卻頗多酸意,心裡便明白了,這些人一定在想,若是這旨意下來早些,她這個四品官的女兒未必能做得了郡王妃,偏巧她就有了這樣的好福氣。

  因為她有了這樣的好福氣,這些原來還可以高高在上地俯瞰著她的人,一下子就只能和她平起平坐了,當然是一件讓人不太舒服的事。可是這些人也真可笑,他們才是真正的運氣好,得祖蔭順順噹噹做了這個郡王,謝滿棠付出這麼多才能將原本屬於他的那一份拿回來,這也值得眼紅髮酸?

  安怡微笑著道:“承蒙您吉言,多謝您啦,不知您是……”故意裝作不認識這婦人,轉頭探詢地看向一旁的錢婆子。

  吳王世子妃的臉色就有些難看,她在連太后面前見過安怡幾次,在外頭永昌侯府等地方又見過安怡一兩次,她就不信安怡認不得她。安怡這樣做,明顯就是給她臉色看,當下冷笑著道:“弟妹真是貴人多忘事,咱們見過的。日後那神針之術雖然不能荒廢了,但人qíng世故要學著理起來才是。”

  言下之意是安怡還沒怎麼的呢,就先抖起來了,神醫了不起麼?不會當家理財還做什麼郡王府的女主人?這話是要說給宗室里的其他女眷們聽的,不然怎麼好孤立嚇唬這個才飛上枝頭裝鳳凰的麻雀鳥。

  這廂錢婆子已經含著笑把吳王世子妃的身份說給安怡聽了,安怡便站起身來與她行了個禮,甜甜一笑:“原來是嫂嫂。也只有自家人,才會這樣的高抬我。”趁便和其他宗室婦女挨著見了禮:“福氣再好也要長輩們幫持,日後還要請各位伯母嬸娘嫂子們多多擔待指點。”

  有吳王世子妃這樣的酸人,就有知禮明理的正常人。安怡的運氣再好,又和他們這些人有什麼關係呢?說到底,就算是謝滿棠不做這個郡王,這種好事也落不到自己的頭上去,何況謝滿棠手裡有權得寵,安怡成日在連太后跟前晃悠,安保良也是深得信任的實權派,得罪他們做什麼?

  當即就有更長一輩的人和藹慈祥地含著笑道:“滿珠媳婦,你做嫂子的不興這樣嚇唬你弟妹。她還是新嫁娘呢,嚇壞了可要怎麼好?”

  吳王世子叫謝滿珠,這滿珠媳婦指的當然就是吳王世子妃。吳王世子妃心裡實在很不服氣,卻不敢和長輩犟嘴,只得板著臉生悶氣。這時候有那聰明伶俐的出來一攪和,氣氛就又恢復如初。

  既然進爵,宮中必然有賞賜,眾人說笑一回,開始八宮中都賞賜了些什麼好東西。這才得知,除了傳統的金銀珠玉錦緞之類的東西外,另外還賞賜了一個出產豐裕的皇莊,甚至連安怡的郡王妃服飾都一併賞下來了,可見宮中那位是早有思量的,留到今日不過是想要錦上添花罷了。眾人少不得又是一陣思量,安怡的確是夠幸運,但能走到今日也不是偶然。於是那什麼謝滿棠若是早些進爵,安怡未必就能做上這郡王妃的想法是一點都沒了。

  奉承的越發熱qíng,看不慣的也適時保持了緘默,安怡很是滿意。當家理財什麼的,她會害怕嗎?這些年裡安家的家財就是她一手掌著打理的,人qíng世故沒關係,她會看病也會看人,謝滿棠張狂自有他張狂起來的道理,鄭王妃溫和也有溫和的好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她清楚得很。

  說話間,外頭開了宴席,管事婆子進來招呼眾人出去吃酒坐席,卻聽一人在門外嬌笑著道:“我來遲了。”

  蜀王妃笑眯眯地走進來,整個人就是神清氣慡,衣帶生風。宗室里都知道她多年的老對頭朱側妃病得就要死了,她當然是十分開心的,便故意問她:“明知道今日侄兒成親,你這個做嬸娘的偏要拖到這時候才來,是何道理?不說出個子丑寅卯來,不饒你!”

  蜀王妃“吃吃”地笑著,朝安怡使了個“你都懂得的”的眼神,道:“沒辦法啊,家裡事多,什麼都離不得我,一時半會兒不在就要鬧翻天,我便來遲啦。”一副不yù多說的樣子,和安怡說了幾句客氣話便和眾人一起去外頭坐了席。

  喜婆上來幫安怡松頭髮:“郡王妃先用些糕點充飢吧,等到席終還有些時辰呢。”

  安怡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便將最沉的幾樣髮飾去了,放鬆頭皮,再去吃那海棠糕。錢婆子笑著和她介紹:“這海棠糕一口一個,是王妃特意吩咐做下的,方便您用。”

  安怡真心實意地道:“多謝王妃牽掛著了。之前她們都講我有福氣,可不是麼,這樣的婆婆哪裡去找?”

  一家子人相處,最緊要的就是知道好歹,錢婆子等人便都滿意地笑了起來。柳婆子進來道:“蜀王妃來了,說是掉了什麼東西在這裡。”

  不過是藉口罷了,安怡慢條斯理地洗了手,再擦gān淨手,方道:“請進來。”

  蜀王妃只帶了一個心腹嬤嬤走進來,先誇張地贊了安怡一回,才左右看看喜婆、錢婆子等人,道:“我有幾句話要和侄兒媳婦說,不知方便麼?”

  好笑,說這人不知趣還真不知趣,這是什麼時候?她的大喜日子。這不長眼的婆娘跑到這裡來耍花樣,那是真正招人厭憎。安怡皮笑ròu不笑地道:“當然方便,這裡沒有外人,伯母只管說。究竟是什麼事,這樣的急呢?”

  正文第516章新婚(四)

  蜀王妃含著笑看了身後的嬤嬤一眼,那嬤嬤便鄭重其事地捧上一隻扁圓的錦盒,再將錦盒打開放在安怡面前。錦盒裡裝的是一套品質極佳的羊脂玉釵環,便是安怡見慣了好東西,也忍不住暗贊了一聲。

  蜀王妃將她的神qíng看在眼裡,心中暗暗得意,微笑著道:“這是我給侄兒媳婦的新婚賀禮。”

  安怡淡淡一笑:“想必之前府上已經送過一遭了,沒有同一件事收兩次禮的道理。伯母還是收回去吧。”

  蜀王妃便道:“各是各的,這是伯母給你的添妝。咱們女人,日後要用著這些東西的地方可多了,快別和我客氣。”小門小戶出來的女兒,又在宮裡貴人前晃過的,自然知道什麼是好東西,現在她雙手奉上,不動心才怪!

  安怡非常堅決地道:“我不能收,伯母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蜀王妃笑道:“其實是這樣的,昨日小茹那孩子跑到府上去,給你添了不少麻煩,我事後聽說很是慚愧。這個雖說是給你的添妝,也有賠禮的意思在裡頭。”

  就知道要扯上這件事。安怡垂了眼笑而不語,只聽蜀王妃繼續道:“小茹天真爛漫,朱側妃好不容易才得了她,難免更多了幾分嬌慣。我們王爺又從來不是愛管閒事的xing子,有些話,我這個做嫡母的也不好說。去年冬天朱側妃病了之後,我是到處延請名醫給她瞧病,就連太醫院裡也是三番五次地拿了我們王爺的帖子去……可惜,十個大夫倒有八九個說是心病。”

  蜀王妃停下來,狡猾地看著安怡挑唆道:“雖說是家醜不可外揚,但你不是外人,何況去年冬天的那些流言也擾到了你。這都是我們側妃的不是,我早和她說讓她出來說說話,不要拖累到無辜的人,可惜她xing子倔qiáng,不肯聽。”

  安怡直視著蜀王妃平靜地道:“並沒有擾到我。只是小茹跑到我家裡大哭大鬧,今日伯母也帶著重禮親自上了門,這是想要做什麼呢?”見蜀王妃還要嗦,便微微抬手止住她:“說句不客氣的話,今日是我的好日子,實在無暇他顧。”

  蜀王妃見她不高興,並不知難而退,眼裡反倒閃過一絲喜色,愁眉苦臉地道:“我自是知道這種時候不方便來擾你,只是我們側妃病得厲害,我若不來求你,只怕她有個三長兩短的,那可怎麼好?”

  不過是yù擒故縱之術而已,蜀王妃本來就是想讓她不要給朱側妃看病。誰家真心想要求人幫忙看病,會先讓個不懂事的傻孩子跑到人家裡大鬧一場,再挑著人家大喜的日子跑到人家新房裡說這個?居心叵測,偏來傳到外頭卻可以讓蜀王妃的名聲更好。不然怎會四處請託人幫忙把小茹帶到她面前來呢?不然怎會重禮相送,冒著被她遷怒發火的風險也硬著頭皮在這樣的日子來請大夫?

  如若朱側妃真的死了,賢惠名聲是蜀王妃,惡名是她安怡的,誰讓她見死不救呢?安怡冷笑一聲,道:“伯母的意思是,要請我去幫朱側妃瞧病?”

  咦,好像弄巧成拙了?蜀王妃轉轉眼珠子,小心翼翼地道:“雖然很急,但也不是急在這一時半會兒。我們做長輩的,再不體貼也要為你們考慮一二,你才剛成親,新娘子三日回門,未回門之前是不能出門的……”又將那錦盒往安怡面前遞了遞:“先前皇后娘娘讓我給你尋幾件蜀地的好物來,我那裡還有許多,改日給你送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