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汾王妃在一旁默默看著,微微頷首,回頭問陳氏:“覺著氣度竟是又比從前更好了。你覺得呢?”
小四本來就弱,若是他的妻族qiáng一點,他以後的日子也要好過一點,可是蔣家現在這qíng形……陳氏不是沒有想法,可禁不住小四喜歡。她輕輕嘆了口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固然娘家名聲清白那是最好,但媳婦想著,這人若是擁有的太多,反而不易珍惜。只有這樣的,知道失去的滋味,知道冷暖,才會惜福……”
汾王妃掃了兒媳一眼,淡淡地道:“你這樣想,怕是這門親就好不了了。”
陳氏莫名:“為何?”她可沒說錯。之前若不是因為小四是這個樣子,蔣雲清國公府庶女的身份也遠遠配不上,更不要說是如今。要蔣雲清真心喜愛小四,那不太可能,雖然她希望,但這點自知之明她還有,那圖什麼?從始至終,要的不就是一個感恩麼?不知恩,不感恩,就不會對小四好,心有旁騖,這日子怎麼過?
汾王妃見她不明白,耐心地道:“從前主要是因為小四喜歡她,還因為她的處境不好,蔣家人一心想成這門親事,所以咱們千方百計讓她看到好處,讓她自家同意,心甘qíng願來照顧小四,說到底,也有些迫人的意思在裡面。現在呢,多數人看著她是不如從前了,但你我知道內qíng的都應清楚,國公府倒了,蔣長揚沒倒。現在她跟著哥嫂,qíng形反而比從前好,再沒人迫她。雖然未必有咱們家的富貴,但要尋個年貌相當的,那也不難。蔣長揚不會不管她的。”
汾王妃是真的心疼小四,考慮得很長遠,若是陳氏以為蔣雲清嫁進來,是自家給了多大的恩惠和體面,長日用這個壓著,處處高人一等,蔣雲清那個xing子,只怕這對婆媳就要生怨了,小四又是那樣子,貌合神離,這日子還怎麼過?她和汾王活著,自然能鎮著,可他們總不能守小四一輩子。等到他們閉了眼,汾王府其他人到時候也未必會管、好管小四的事,而蔣長揚,明顯又是會越走越高的,硬拼不怕,怕的是軟刀子。
這話陳氏不愛聽,當下便不高興的道:“早前就說好的,他們家還想背信棄義,欺負小四?娘,我可不答應。”敢悔汾王府的親事,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難道人家主動上門來說大不般配,你還能怪人家不體貼?”汾王妃的目的達到,面上卻不顯:“我不是說她家要這樣,她不懂事,蔣長揚夫妻還會不懂事?但我是想著,倘若她心思活泛,就算你非得要我也不要。這夫妻比不得別的,得同甘共苦,倘若只能共富貴不能同貧賤,拿她何用?不如給小四一個老實丫頭,任揉任捏更妥當。”當下便吩咐鶯兒:“去把何夫人請過來和我說話,你去伺候蔣家的清娘子。”
鶯兒會意,更覺汾王妃真是用心良苦,這門親事汾王府有絕對的掌控權不提,蔣長揚和牡丹也自是不會做背信棄義之人,但興許蔣雲清這些日子好過,會有另外的想法也不一定。這個時候去試探蔣雲清,弄清楚她的真實為人和品xing最是恰當不過了。
卻說牡丹和眾人見過禮後,就坐下來和白夫人等幾個平日jiāo好,都是做了娘的說話,談的都是孩子,蔣雲清在一旁聽得無聊,卻也只好正襟危坐,她不似牡丹,平日很少出門,基本就沒朋友,相熟的只有汾王府的幾個年輕娘子,可是這樣的qíng形下,她也不願意主動去尋人家說話,只怕被人當做是阿諛奉承之輩。
鶯兒笑嘻嘻地過來,行禮問了好,便說出汾王妃的意思:“請何夫人過去說話。”牡丹趕緊起身,把蔣雲清託付給白夫人照料,鶯兒忙道:“jiāo給奴婢照料好了。”
找自己說話,多半是為了蔣雲清的婚事,就算是汾王妃不主動問起這事兒,她也要找機會問清楚的。牡丹給了陡然露出緊張神色的蔣雲清一個安慰的笑容,把恕兒留給蔣雲清,只帶了寬兒去見汾王妃。鶯兒便含笑問蔣雲清:“蔣娘子怕是不喜歡聽夫人們說這些,奴婢伺候您過去看看花兒?”
蔣雲清猶豫地看了白夫人一眼,白夫人點點頭:“我在這裡等你。”蔣雲清也就放了心,帶了香橙和恕兒一道,跟著鶯兒漫步進了桃花林。
牡丹笑著感謝汾王妃的關心:“孩子挺好的,他們祖母的信也才收到不久,她很好,問您安,本想親自給您寫信,只是……”
只是當下乃多事之秋,所以王夫人不敢寫,汾王妃心知肚明,接上牡丹的話頭:“知道她好就放心了。她一去,我在這京中竟然就找不到一個可以吵架的人,平白寂寞了許多。”話鋒一轉,問起了蔣雲清:“今日見著她似是換了個人,倒比從前大方愛笑了。”
牡丹微微一笑,卻不能說是因為蔣雲清擺脫了那個窒息的環境所致,只能道:“跟我們住在一起,大概是因為我愛說愛笑,她也跟著學了。”
汾王妃點點頭:“小娘子愛笑點的好。從前我覺著她有些沉默嚴肅了,可又不好說,現在可好了。我年紀大了,就喜歡愛笑的年輕人。”
牡丹聽她的意思,就明白親事還是作數的。只是自家是女方,不能主動開口相問,免得跌了身份,還是得等汾王府主動開口才好,當下也只是表示贊同。
陳氏在一旁聽著她二人說閒話,繞來繞去就是不說到正題上,不由有些急了,輕輕扯了扯汾王妃的袖子。汾王妃卻只是笑,抬頭遠遠看到鶯兒望著她笑,方放鬆下來,笑道:“看,急了,長嫂如母,你同丹娘講。”
陳氏也就客客氣氣地表示,小四年紀大了,蔣家也滿孝了,是不是該商量一下親事怎麼辦了?都有些什麼要求,只管提出來,能做到的一定做到,不必客氣等等。
牡丹笑吟吟地聽陳氏說完,笑道:“我們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就希望妹妹風風光光地出門,衣食無憂,有人疼愛,能過好日子就夠了。”又委婉地表達了蔣雲清的意思,“家裡出了事,很感激王妃和夫人雪中送炭,但也怕牽累了府上,反而不美,心中不安。”
若是沒有之前汾王妃的敲打,陳氏一定會認為蔣雲清感恩戴德,惶恐不安都是應該的,但現在她的想法就有些不同了,當下道:“我們是信守承諾的人家,那些事qíng和孩子沒有關係,她進了門,我自當善待於她,不會讓她委屈。”
牡丹便誠心誠意地感謝她:“雲清這孩子是個死心眼,認準了的事qíng輕易不會變。若是將來她認死理鑽牛角尖,還要請夫人教導她。”間接地表達了蔣雲清沒有起過其他心思。既然這門親要做,似汾王妃和陳氏這樣的人,自然更喜歡一個一心一意的堅貞女子。
陳氏也是個認死理的,當下鄭重其事地答應了,氣氛很融洽,汾王妃就高興地笑起來:“那就請媒人上門吧,丹娘你看什麼時候合適?”卻又補了一句,“我看年紀都不小了,宜早不宜遲。”
牡丹會意,最近朝中不穩,皇后又是吊著一口氣,自然要早點定下來才妥當,當下便道:“我們長輩不在了,我沒經過事,日子就由王妃定吧。”
第三百五十章chūn(四)
汾王妃很滿意牡丹的態度,含笑道:“那我就當仁不讓了。我和汾王商量過,我們年紀大了,這樁婚事就想求個熱鬧穩當。所以打算請楚州候夫人做大媒,你看如何?”汾王府不是不能請到更顯赫的媒人,把這婚事辦得更隆重一些。可從長遠考慮,以蔣雲清和小四現在的處境,所求不過一個安穩恰當,並不需要事事拔尖,招了人嫉。
楚州候夫人?牡丹微微沉吟,這個人卻也恰當。楚州候府在京中屬於中等偏上的人家,不顯眼,卻也絕對不沒落,與這樁婚事剛好契合。且楚州候府與蔣長揚、汾王府歷來jiāo好,對雙方的qíng況都極其了解,有什麼事都能得到很好的溝通,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體貼的考慮。
陳氏見牡丹沉吟不語,以為她嫌媒人不夠顯赫,忙道:“我們的意思,是覺著楚州候府和我們兩家一直都是有來往的,彼此知根知底,有什麼事也好商量。”
牡丹忙笑道:“正覺著王妃體貼呢,楚州夫人那是再好也不過的人選。”現實在這裡,給了再大的體面,也得看撐得起撐不起,不然反倒是笑話。
汾王妃滿意地笑了:“聘禮我們是早就備下了的,稍後就把單子先給你看過,你也好準備。”這便是她體貼的地方,國公府不在了,蔣重又出了家,蔣雲清的嫁妝就是個問題。汾王府這樣的人家,實也不指望蔣雲清能帶多少陪嫁去,可是面子qíng總是要有的,先讓牡丹知道聘禮是些什麼,有多少數目,就是讓牡丹心裡有個數,照著準備嫁妝,大家面上都過得去,不存在誰吃虧誰占便宜的問題。
聞音知雅意,固然是汾王府真心求娶蔣雲清的一片心意,可女人的嫁妝豐厚與否直接關係到在婆家的立足和臉面。若是就將汾王府的聘禮做了蔣雲清的嫁妝,蔣雲清先就矮了人一截,就算是汾王府的人口裡不說,心裡也要瞧不起蔣雲清,更瞧不起她的娘家。老夫人留了一些首飾,自己也賺了那麼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著何用?不如結個善緣,更何況這個人,到底也是蔣長揚的血親,本身也知qíng識趣。牡丹微微一笑,脆生生地道:“聘禮單子先不急,等到正式送婚書的時候又再說。清娘的嫁妝一直就在準備著的,到現在也差不多了,沒什麼問題。”
聽她這樣歡快而肯定,輕描淡寫地說了蔣雲清的嫁妝問題,陳氏與汾王妃就jiāo換了一下眼色,看向牡丹的眼神就又有了那麼一點不同。很多事qíng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蔣雲清與蔣長揚不是一起長大的,本就沒什麼感qíng,收留善待已屬不易,牡丹還這樣慡快,願意給她撐起臉和腰來,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qíng。
汾王妃就覺得牡丹是一個大方有遠見的人,她溫和地握了牡丹的手,和善地道:“好孩子,大郎有你這樣一個媳婦,是前輩子修來的福。行善積德,是有回報的。”別的不說,這樣的作派傳出去,誰不說他們夫妻一個好字?
“我都是跟著王妃學的。”牡丹趁勢拍了汾王妃一馬屁,她有蔣長揚,又何嘗不是前世修來的福?
汾王妃親切地捏了捏牡丹的臉頰,笑道:“瞧這嘴甜的。好,好,我家小四將來說不得還要你們照顧了。”然後開誠布公地和牡丹說起了自家的打算,又約好媒人上門的時間,方才道自己乏了,放了牡丹出去。
牡丹回到座中,蔣雲清微紅著臉探詢地看過來,她便微笑著輕輕點了點頭。蔣雲清再一抬眼,就見汾王府的女眷們知道了消息,打趣地含笑看了過來,就再坐不住了,將絲帕在指尖繞了又繞,垂頭盯著腳尖,頭也不敢抬。
小四本來就弱,若是他的妻族qiáng一點,他以後的日子也要好過一點,可是蔣家現在這qíng形……陳氏不是沒有想法,可禁不住小四喜歡。她輕輕嘆了口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固然娘家名聲清白那是最好,但媳婦想著,這人若是擁有的太多,反而不易珍惜。只有這樣的,知道失去的滋味,知道冷暖,才會惜福……”
汾王妃掃了兒媳一眼,淡淡地道:“你這樣想,怕是這門親就好不了了。”
陳氏莫名:“為何?”她可沒說錯。之前若不是因為小四是這個樣子,蔣雲清國公府庶女的身份也遠遠配不上,更不要說是如今。要蔣雲清真心喜愛小四,那不太可能,雖然她希望,但這點自知之明她還有,那圖什麼?從始至終,要的不就是一個感恩麼?不知恩,不感恩,就不會對小四好,心有旁騖,這日子怎麼過?
汾王妃見她不明白,耐心地道:“從前主要是因為小四喜歡她,還因為她的處境不好,蔣家人一心想成這門親事,所以咱們千方百計讓她看到好處,讓她自家同意,心甘qíng願來照顧小四,說到底,也有些迫人的意思在裡面。現在呢,多數人看著她是不如從前了,但你我知道內qíng的都應清楚,國公府倒了,蔣長揚沒倒。現在她跟著哥嫂,qíng形反而比從前好,再沒人迫她。雖然未必有咱們家的富貴,但要尋個年貌相當的,那也不難。蔣長揚不會不管她的。”
汾王妃是真的心疼小四,考慮得很長遠,若是陳氏以為蔣雲清嫁進來,是自家給了多大的恩惠和體面,長日用這個壓著,處處高人一等,蔣雲清那個xing子,只怕這對婆媳就要生怨了,小四又是那樣子,貌合神離,這日子還怎麼過?她和汾王活著,自然能鎮著,可他們總不能守小四一輩子。等到他們閉了眼,汾王府其他人到時候也未必會管、好管小四的事,而蔣長揚,明顯又是會越走越高的,硬拼不怕,怕的是軟刀子。
這話陳氏不愛聽,當下便不高興的道:“早前就說好的,他們家還想背信棄義,欺負小四?娘,我可不答應。”敢悔汾王府的親事,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難道人家主動上門來說大不般配,你還能怪人家不體貼?”汾王妃的目的達到,面上卻不顯:“我不是說她家要這樣,她不懂事,蔣長揚夫妻還會不懂事?但我是想著,倘若她心思活泛,就算你非得要我也不要。這夫妻比不得別的,得同甘共苦,倘若只能共富貴不能同貧賤,拿她何用?不如給小四一個老實丫頭,任揉任捏更妥當。”當下便吩咐鶯兒:“去把何夫人請過來和我說話,你去伺候蔣家的清娘子。”
鶯兒會意,更覺汾王妃真是用心良苦,這門親事汾王府有絕對的掌控權不提,蔣長揚和牡丹也自是不會做背信棄義之人,但興許蔣雲清這些日子好過,會有另外的想法也不一定。這個時候去試探蔣雲清,弄清楚她的真實為人和品xing最是恰當不過了。
卻說牡丹和眾人見過禮後,就坐下來和白夫人等幾個平日jiāo好,都是做了娘的說話,談的都是孩子,蔣雲清在一旁聽得無聊,卻也只好正襟危坐,她不似牡丹,平日很少出門,基本就沒朋友,相熟的只有汾王府的幾個年輕娘子,可是這樣的qíng形下,她也不願意主動去尋人家說話,只怕被人當做是阿諛奉承之輩。
鶯兒笑嘻嘻地過來,行禮問了好,便說出汾王妃的意思:“請何夫人過去說話。”牡丹趕緊起身,把蔣雲清託付給白夫人照料,鶯兒忙道:“jiāo給奴婢照料好了。”
找自己說話,多半是為了蔣雲清的婚事,就算是汾王妃不主動問起這事兒,她也要找機會問清楚的。牡丹給了陡然露出緊張神色的蔣雲清一個安慰的笑容,把恕兒留給蔣雲清,只帶了寬兒去見汾王妃。鶯兒便含笑問蔣雲清:“蔣娘子怕是不喜歡聽夫人們說這些,奴婢伺候您過去看看花兒?”
蔣雲清猶豫地看了白夫人一眼,白夫人點點頭:“我在這裡等你。”蔣雲清也就放了心,帶了香橙和恕兒一道,跟著鶯兒漫步進了桃花林。
牡丹笑著感謝汾王妃的關心:“孩子挺好的,他們祖母的信也才收到不久,她很好,問您安,本想親自給您寫信,只是……”
只是當下乃多事之秋,所以王夫人不敢寫,汾王妃心知肚明,接上牡丹的話頭:“知道她好就放心了。她一去,我在這京中竟然就找不到一個可以吵架的人,平白寂寞了許多。”話鋒一轉,問起了蔣雲清:“今日見著她似是換了個人,倒比從前大方愛笑了。”
牡丹微微一笑,卻不能說是因為蔣雲清擺脫了那個窒息的環境所致,只能道:“跟我們住在一起,大概是因為我愛說愛笑,她也跟著學了。”
汾王妃點點頭:“小娘子愛笑點的好。從前我覺著她有些沉默嚴肅了,可又不好說,現在可好了。我年紀大了,就喜歡愛笑的年輕人。”
牡丹聽她的意思,就明白親事還是作數的。只是自家是女方,不能主動開口相問,免得跌了身份,還是得等汾王府主動開口才好,當下也只是表示贊同。
陳氏在一旁聽著她二人說閒話,繞來繞去就是不說到正題上,不由有些急了,輕輕扯了扯汾王妃的袖子。汾王妃卻只是笑,抬頭遠遠看到鶯兒望著她笑,方放鬆下來,笑道:“看,急了,長嫂如母,你同丹娘講。”
陳氏也就客客氣氣地表示,小四年紀大了,蔣家也滿孝了,是不是該商量一下親事怎麼辦了?都有些什麼要求,只管提出來,能做到的一定做到,不必客氣等等。
牡丹笑吟吟地聽陳氏說完,笑道:“我們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就希望妹妹風風光光地出門,衣食無憂,有人疼愛,能過好日子就夠了。”又委婉地表達了蔣雲清的意思,“家裡出了事,很感激王妃和夫人雪中送炭,但也怕牽累了府上,反而不美,心中不安。”
若是沒有之前汾王妃的敲打,陳氏一定會認為蔣雲清感恩戴德,惶恐不安都是應該的,但現在她的想法就有些不同了,當下道:“我們是信守承諾的人家,那些事qíng和孩子沒有關係,她進了門,我自當善待於她,不會讓她委屈。”
牡丹便誠心誠意地感謝她:“雲清這孩子是個死心眼,認準了的事qíng輕易不會變。若是將來她認死理鑽牛角尖,還要請夫人教導她。”間接地表達了蔣雲清沒有起過其他心思。既然這門親要做,似汾王妃和陳氏這樣的人,自然更喜歡一個一心一意的堅貞女子。
陳氏也是個認死理的,當下鄭重其事地答應了,氣氛很融洽,汾王妃就高興地笑起來:“那就請媒人上門吧,丹娘你看什麼時候合適?”卻又補了一句,“我看年紀都不小了,宜早不宜遲。”
牡丹會意,最近朝中不穩,皇后又是吊著一口氣,自然要早點定下來才妥當,當下便道:“我們長輩不在了,我沒經過事,日子就由王妃定吧。”
第三百五十章chūn(四)
汾王妃很滿意牡丹的態度,含笑道:“那我就當仁不讓了。我和汾王商量過,我們年紀大了,這樁婚事就想求個熱鬧穩當。所以打算請楚州候夫人做大媒,你看如何?”汾王府不是不能請到更顯赫的媒人,把這婚事辦得更隆重一些。可從長遠考慮,以蔣雲清和小四現在的處境,所求不過一個安穩恰當,並不需要事事拔尖,招了人嫉。
楚州候夫人?牡丹微微沉吟,這個人卻也恰當。楚州候府在京中屬於中等偏上的人家,不顯眼,卻也絕對不沒落,與這樁婚事剛好契合。且楚州候府與蔣長揚、汾王府歷來jiāo好,對雙方的qíng況都極其了解,有什麼事都能得到很好的溝通,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體貼的考慮。
陳氏見牡丹沉吟不語,以為她嫌媒人不夠顯赫,忙道:“我們的意思,是覺著楚州候府和我們兩家一直都是有來往的,彼此知根知底,有什麼事也好商量。”
牡丹忙笑道:“正覺著王妃體貼呢,楚州夫人那是再好也不過的人選。”現實在這裡,給了再大的體面,也得看撐得起撐不起,不然反倒是笑話。
汾王妃滿意地笑了:“聘禮我們是早就備下了的,稍後就把單子先給你看過,你也好準備。”這便是她體貼的地方,國公府不在了,蔣重又出了家,蔣雲清的嫁妝就是個問題。汾王府這樣的人家,實也不指望蔣雲清能帶多少陪嫁去,可是面子qíng總是要有的,先讓牡丹知道聘禮是些什麼,有多少數目,就是讓牡丹心裡有個數,照著準備嫁妝,大家面上都過得去,不存在誰吃虧誰占便宜的問題。
聞音知雅意,固然是汾王府真心求娶蔣雲清的一片心意,可女人的嫁妝豐厚與否直接關係到在婆家的立足和臉面。若是就將汾王府的聘禮做了蔣雲清的嫁妝,蔣雲清先就矮了人一截,就算是汾王府的人口裡不說,心裡也要瞧不起蔣雲清,更瞧不起她的娘家。老夫人留了一些首飾,自己也賺了那麼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著何用?不如結個善緣,更何況這個人,到底也是蔣長揚的血親,本身也知qíng識趣。牡丹微微一笑,脆生生地道:“聘禮單子先不急,等到正式送婚書的時候又再說。清娘的嫁妝一直就在準備著的,到現在也差不多了,沒什麼問題。”
聽她這樣歡快而肯定,輕描淡寫地說了蔣雲清的嫁妝問題,陳氏與汾王妃就jiāo換了一下眼色,看向牡丹的眼神就又有了那麼一點不同。很多事qíng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蔣雲清與蔣長揚不是一起長大的,本就沒什麼感qíng,收留善待已屬不易,牡丹還這樣慡快,願意給她撐起臉和腰來,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qíng。
汾王妃就覺得牡丹是一個大方有遠見的人,她溫和地握了牡丹的手,和善地道:“好孩子,大郎有你這樣一個媳婦,是前輩子修來的福。行善積德,是有回報的。”別的不說,這樣的作派傳出去,誰不說他們夫妻一個好字?
“我都是跟著王妃學的。”牡丹趁勢拍了汾王妃一馬屁,她有蔣長揚,又何嘗不是前世修來的福?
汾王妃親切地捏了捏牡丹的臉頰,笑道:“瞧這嘴甜的。好,好,我家小四將來說不得還要你們照顧了。”然後開誠布公地和牡丹說起了自家的打算,又約好媒人上門的時間,方才道自己乏了,放了牡丹出去。
牡丹回到座中,蔣雲清微紅著臉探詢地看過來,她便微笑著輕輕點了點頭。蔣雲清再一抬眼,就見汾王府的女眷們知道了消息,打趣地含笑看了過來,就再坐不住了,將絲帕在指尖繞了又繞,垂頭盯著腳尖,頭也不敢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