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青玉有些牙疼,既然不知,何故如此信任?
許櫻哥沒法兒和青玉說得太清楚,當初是病急亂投醫,所以信了這人的話,畢竟她就同這人所述一般,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後來見了許扶的親筆信便有些信了,再經過這些天的經歷就更信了些。她閒下來的時候也會仔細思考關於這個人和這件事,但想來想去沒答案,便只能告訴自己,且信他的確是為了多年前自己生父的救助之恩,如若不是,他也遲早會提出他的要求。
那人似是知道她們主僕二人在談論他,頓住腳回頭目光炯炯地看過來,青玉嚇得一縮脖子,許櫻哥卻是朝著他微微一笑,那人也就回了頭。
張儀正安排了來領路的人對這一片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在許櫻哥等人的腳即將被雨水泡爛之前終於把眾人領出了大圍山。此後又換了許家安排的領路人,帶著沿著另一條路向著西南方向而去。這是許衡與張儀正早就商量好的,領路的和行路的互相不知彼此的身份,領路的只管按主人的吩咐把身後的人領到要去的地方並替他們清掃gān淨障礙,行路的則只管埋頭趕路,非是不得已,雙方不打jiāo道。
雖是人少馬快,一切從簡,但因了要避人耳目的緣故,眾人走得並不快,出了大圍山的第七日,眾人到了離上京城二百里外的朱雀鎮附近的一個小集鎮。
彼時已是傍晚,待得吃了晚飯天便已經全黑。雙子前去打探消息,許櫻哥則與青玉關在房裡洗浴及替彼此因騎馬磨破了皮的雙腿搽藥,主僕二人才剛收拾妥當門便被人敲響。
開了門卻是那中年內監站在外頭,這還是從逃出來之後那人第一次單獨來尋她,許櫻哥心中由不得的生起幾分雀躍與期待來,微笑道:“先生是要來領我去見我兄長的麼?”
那人點點頭:“他就在這附近的一戶農家休養。”因見青玉立在門前滿臉警惕地看著他,便淡淡地道:“小丫頭要是不放心,也可跟了來。”
青玉巴不得這一句,立即跑上去緊緊抓住許櫻哥的胳膊,卻又想著雙子在就好了。許櫻哥卻是知道以這人的身手,便是雙子在也不是他的對手,便安安心心地跟著那人前去。
已然立秋,黑夜無月,夜風帶了幾分清寒。京畿附近本來自始都是繁華之地,偏來這一帶當初也曾被賀王亂軍洗劫過,許櫻哥等人一路行去寂寞冷清得緊,偶爾從人家門前經過,就連狗吠之聲也不能聞。
“原來這些地方的狗挺多的,可惜之前都被人吃光了。”那內監似是知道許櫻哥心裡的疑問,不經意地解答了一番後指向前方一戶人家:“就是那裡了。”
越是接近,許櫻哥的腳步便越是遲緩下來,她忍不住胡思亂想,要是裡面其實不是許扶,或者是一個傷重並變得面目全非的許扶,她該怎麼辦?
青玉卻沒那麼多的想法,見那人敲開了門後便搶先許櫻哥一步進了門,左右張望覺得無礙了才叫許櫻哥進去。
院門前立著一對老實巴jiāo的老夫婦,巴掌大的院子一望到頭,院子裡一棵梨樹,樹上一個梨全無,樹下的竹椅上坐著一個人,背對著許櫻哥等人一動不動。雖是瘦得皮包骨一樣的,雖是光線昏暗不清,雖是隔了這麼遠,許櫻哥卻一眼就認出了這個背影,正如當初她看著那具躺在棺材裡的屍體一樣,直覺地就認出了那不是她的兄長。
許櫻哥拔腿往前跑去,她想喊哥哥,那一聲哥哥卻在咽喉里就化成了哽咽。竹椅上的人聞聲轉過頭來,含笑看著她輕聲道:“來了?”
許櫻哥呆站片刻後破涕為笑:“真好。”
許扶雖瘦得不似人形,兩頰的ròu都癟了下去,臉上的那道疤痕也越發顯得猙獰,又有一隻手因傷行動不便,但他到底還活著。他和他想要保護的人都還活著,這就已經很好。
死去的人還活著並且還神奇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青玉驚訝得合不攏嘴,卻見許櫻哥已然轉過身走到那中年內監跟前行了大禮:“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中年內監擺擺手,轉身走了出去。青玉呆了呆,也跟著跑了出去,因見那對老夫婦還呆呆立在那裡,便又折回去將人拖了出去。
“我本以為必死無疑,醒來卻看到了他。”許扶回憶起那個夜晚仍然慨嘆不已,“他是怎麼和你說的?”
許櫻哥笑中含淚:“他說不是所有人都沒有良心的,又說當初父親曾救過他,所以他才會先在宮中救了我,後來又救了你。可我至今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許扶輕聲道:“休說你不知,我也只知他是父親當年的一位故人。他並不是幼年入宮,而是成年後不知為了什麼原因才淨身入的宮,他未入宮之前有妻兒,我們家裡曾接濟照顧過很久,但後來他兒女早夭,妻子改嫁並不知所終。聽他的意思似是對huáng一多等人頗有怨憤之意。故人之qíng,報恩之意或許真有之,但對huáng一多等人的報復之意大概也不能少。”
不肯說自己的名字,大概是因為害怕做了無根之人所以rǔ及先人,這倒也能理解,不管此人何故援手,不論如何最終都是他兄妹受了益。許櫻哥道:“總是承了他的qíng,若他日後有要求,咱們能做的就盡力去做好了。”
許扶點點頭,靜默片刻後方輕聲道:“她如何了?”
許櫻哥曉得他問的是盧清娘,心中也有些難受:“她一直都記掛著你,從未有忘。”言罷將自己如何與盧清娘一道認屍,又說了些什麼話的事qíng細細與許扶說了一遍,試探道:“她知道哥哥還活著,心中很是歡喜,若是……”
許扶搖頭:“不了,從前她跟著我就沒好日子過,以後也有不了,何必呢?”生怕許櫻哥還要再說,便立即換了話題:“我的行李早就收拾好了,咱們這就走吧,這次除了青玉都有誰跟了你來?”
“還有雙子。其餘人有兩個是姨父安排的,還有兩個是三爺安排的。”許櫻哥輕輕嘆了口氣,按著許扶的指點入內取了個小包裹,扶定了許扶往外,輕聲說起聊城老家的事:“……姨父都會安排妥當,不用咱們cao心了。日後若有機會,咱們再回去悄悄祭拜就是了……”
第332章知秋
一場秋雨一層涼,昨日還熱得讓人心煩氣躁的上京城幾乎是在一場長達一天一夜的雨後就迅速涼了下來。
含章殿花木蔥鬱,正是秋jú桂花盛放之際,打理完宮務的熊皇后帶了一隊宮人散步其中,有些寂寞地想,雖則現在自己當了家做了主,懸在頭上的那把劍也終於被取了下來,怎麼反倒寂寞了許多呢?並不是做了新皇的夫君沉迷於歌舞美人輕慢了她,新皇十分勤奮愛政,後宮也未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女人還是那幾個女人,也未曾新晉了美人;也不是兒子不爭氣,她的三個兒子都已經成才,長子做了太子,次子與三子做了親王,不但手握重兵深受信任,還都十分能gān並且友愛;唯一一個女兒也趕了來與她團聚,兒女雙全,過得極不錯。這是有什麼不滿?
思來想去,卻是宮規森嚴,再不能輕易見著兒子兒孫們,慣常伺候在身旁的兒媳也再不似從前那般能日日時時陪伴在跟前。她想起了已經多日不見的幼子張儀正,連帶想起了那命運多舛、已經徹底消失的許櫻哥,心裡多少有些悵惘,便問道:“小三兒這些日子在忙什麼呢?”
“聽說是前去協助二爺追剿叛王殘兵了。”曲嬤嬤小心覷著皇后的神色,多少看出了些寂寥,便不露痕跡地安慰解釋:“三爺這些日子可忙著,這不,回來後便立即又要整裝前往西邊抗晉的。”
熊皇后的眉間便露出幾分愁緒,自許櫻哥去後,張儀正便似乎沒有閒下來過,來她這裡請安的次數也變得很少。雖則他顯得總是很忙,似是怪不上他不肯來看她,但做母親的人,又如何會不知道兒子和自己生了隔閡,有了疏離之意?她本擔心他會日漸消沉,可他卻也沒有,只是不停地奔波做事,脾氣倒是又怪誕癲狂bào躁了許多。許櫻哥已死,日子卻還要繼續往下過,總不能放任他這般下去……皇后摘下一朵盛放到了極致的名品jú花,吩咐道:“七夕將至,不能宴會,便準備些可心的jīng致玩意兒賞給三品以上各大臣家中的女眷罷。”
七夕節,女兒節,那自是主要賞賜與諸大臣家中的未婚適齡女子。雖則現下並不適宜婚嫁,但總有那麼些意思在裡頭,親王選妃,哪裡是匆忙間就能辦成的?自然是要早作打算,等到一切齊備,也就差不多了。這可真是一件大事呢!曲嬤嬤興奮起來,趁機道:“娘娘,馮夫人遞了牌子想入宮覲見,又給端妃娘娘那邊送了明珠兩斛……”
熊皇后不悅地一擰眉頭,冷笑道:“她家可真急,姐姐才死了兩個多月,妹妹就急著要嫁人了?禮義廉恥何在?”
這話說得實在太過刻薄,幾乎是完全斷絕了再與馮氏結親的可能xing,便是那馮家女兒得了皇后這句評語,只怕日後婚事也是多有波折艱難——便是許多人早就忘了禮義廉恥,只記得厲害取捨,但新皇與皇后自來就愛的是這一套,誰敢不識趣地去娶這樣的女子,與這樣的人家結親?但這也叫咎由自取。曲嬤嬤暗自得意,再接再厲地道:“還有一件事,聽聞前些日子馮家長子馮昌在軍中不敬三爺,被三爺下令塞了馬糞,當眾鞭笞並斷了其右腿……”
馮氏滿門都是行伍之人,斷腿便等同於斷了吃飯的傢伙。而這馮家長子馮昌,也就是馮寶兒的長兄,正是馮氏年輕一輩中的翹楚,弄殘了這人,便等同於在馮家的心窩子上cha了一刀。也不怪馮夫人這般著急,明知現下並不適合入宮走動,卻也甘冒風險。張儀正何故如此行為,熊皇后心中也是有數的,所謂新仇舊恨,早有馮氏左右搖擺,不停招惹,後又有許櫻哥之死,不能出氣也就罷了,既然有能力出氣,何故要忍著?這還只是個前奏,馮家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熊皇后嘆了口氣:“無論如何馮家也是有功勞的,這孩子未免太任xing了些,也不怕失了分寸激怒了他父皇。你們也不早些說與我知道。”新皇且記著馮氏的那些“豐功偉績”,更不會放心馮家手中的兵權,之所以沒有算帳奪權不過是因為現下時機不到,她雖能理解張儀正的心qíng,也沒覺得這件事有多嚴重,卻覺著他該再等等才是。
曲嬤嬤見她並不是真生氣,就笑道:“非是有意瞞著娘娘,而是消息才傳進來。娘娘放心吧,三爺是占著理的,誰也挑不出錯來。”
雖則癲狂,到底還是比從前穩重多了,熊皇后默了片刻,道:“記得許家有個姑娘叫梨哥的,機會合適的時候帶來給我瞧瞧,再打聽打聽他們家都中意什麼樣的人家,該當給她指門好姻緣。”想想又吩咐:“入秋了,給太子、二爺和三爺分別送件鶴氅去,讓他們多多保重。再告訴三爺,若是那人知道,也不樂意他拼命。”
許櫻哥沒法兒和青玉說得太清楚,當初是病急亂投醫,所以信了這人的話,畢竟她就同這人所述一般,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後來見了許扶的親筆信便有些信了,再經過這些天的經歷就更信了些。她閒下來的時候也會仔細思考關於這個人和這件事,但想來想去沒答案,便只能告訴自己,且信他的確是為了多年前自己生父的救助之恩,如若不是,他也遲早會提出他的要求。
那人似是知道她們主僕二人在談論他,頓住腳回頭目光炯炯地看過來,青玉嚇得一縮脖子,許櫻哥卻是朝著他微微一笑,那人也就回了頭。
張儀正安排了來領路的人對這一片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在許櫻哥等人的腳即將被雨水泡爛之前終於把眾人領出了大圍山。此後又換了許家安排的領路人,帶著沿著另一條路向著西南方向而去。這是許衡與張儀正早就商量好的,領路的和行路的互相不知彼此的身份,領路的只管按主人的吩咐把身後的人領到要去的地方並替他們清掃gān淨障礙,行路的則只管埋頭趕路,非是不得已,雙方不打jiāo道。
雖是人少馬快,一切從簡,但因了要避人耳目的緣故,眾人走得並不快,出了大圍山的第七日,眾人到了離上京城二百里外的朱雀鎮附近的一個小集鎮。
彼時已是傍晚,待得吃了晚飯天便已經全黑。雙子前去打探消息,許櫻哥則與青玉關在房裡洗浴及替彼此因騎馬磨破了皮的雙腿搽藥,主僕二人才剛收拾妥當門便被人敲響。
開了門卻是那中年內監站在外頭,這還是從逃出來之後那人第一次單獨來尋她,許櫻哥心中由不得的生起幾分雀躍與期待來,微笑道:“先生是要來領我去見我兄長的麼?”
那人點點頭:“他就在這附近的一戶農家休養。”因見青玉立在門前滿臉警惕地看著他,便淡淡地道:“小丫頭要是不放心,也可跟了來。”
青玉巴不得這一句,立即跑上去緊緊抓住許櫻哥的胳膊,卻又想著雙子在就好了。許櫻哥卻是知道以這人的身手,便是雙子在也不是他的對手,便安安心心地跟著那人前去。
已然立秋,黑夜無月,夜風帶了幾分清寒。京畿附近本來自始都是繁華之地,偏來這一帶當初也曾被賀王亂軍洗劫過,許櫻哥等人一路行去寂寞冷清得緊,偶爾從人家門前經過,就連狗吠之聲也不能聞。
“原來這些地方的狗挺多的,可惜之前都被人吃光了。”那內監似是知道許櫻哥心裡的疑問,不經意地解答了一番後指向前方一戶人家:“就是那裡了。”
越是接近,許櫻哥的腳步便越是遲緩下來,她忍不住胡思亂想,要是裡面其實不是許扶,或者是一個傷重並變得面目全非的許扶,她該怎麼辦?
青玉卻沒那麼多的想法,見那人敲開了門後便搶先許櫻哥一步進了門,左右張望覺得無礙了才叫許櫻哥進去。
院門前立著一對老實巴jiāo的老夫婦,巴掌大的院子一望到頭,院子裡一棵梨樹,樹上一個梨全無,樹下的竹椅上坐著一個人,背對著許櫻哥等人一動不動。雖是瘦得皮包骨一樣的,雖是光線昏暗不清,雖是隔了這麼遠,許櫻哥卻一眼就認出了這個背影,正如當初她看著那具躺在棺材裡的屍體一樣,直覺地就認出了那不是她的兄長。
許櫻哥拔腿往前跑去,她想喊哥哥,那一聲哥哥卻在咽喉里就化成了哽咽。竹椅上的人聞聲轉過頭來,含笑看著她輕聲道:“來了?”
許櫻哥呆站片刻後破涕為笑:“真好。”
許扶雖瘦得不似人形,兩頰的ròu都癟了下去,臉上的那道疤痕也越發顯得猙獰,又有一隻手因傷行動不便,但他到底還活著。他和他想要保護的人都還活著,這就已經很好。
死去的人還活著並且還神奇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青玉驚訝得合不攏嘴,卻見許櫻哥已然轉過身走到那中年內監跟前行了大禮:“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中年內監擺擺手,轉身走了出去。青玉呆了呆,也跟著跑了出去,因見那對老夫婦還呆呆立在那裡,便又折回去將人拖了出去。
“我本以為必死無疑,醒來卻看到了他。”許扶回憶起那個夜晚仍然慨嘆不已,“他是怎麼和你說的?”
許櫻哥笑中含淚:“他說不是所有人都沒有良心的,又說當初父親曾救過他,所以他才會先在宮中救了我,後來又救了你。可我至今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許扶輕聲道:“休說你不知,我也只知他是父親當年的一位故人。他並不是幼年入宮,而是成年後不知為了什麼原因才淨身入的宮,他未入宮之前有妻兒,我們家裡曾接濟照顧過很久,但後來他兒女早夭,妻子改嫁並不知所終。聽他的意思似是對huáng一多等人頗有怨憤之意。故人之qíng,報恩之意或許真有之,但對huáng一多等人的報復之意大概也不能少。”
不肯說自己的名字,大概是因為害怕做了無根之人所以rǔ及先人,這倒也能理解,不管此人何故援手,不論如何最終都是他兄妹受了益。許櫻哥道:“總是承了他的qíng,若他日後有要求,咱們能做的就盡力去做好了。”
許扶點點頭,靜默片刻後方輕聲道:“她如何了?”
許櫻哥曉得他問的是盧清娘,心中也有些難受:“她一直都記掛著你,從未有忘。”言罷將自己如何與盧清娘一道認屍,又說了些什麼話的事qíng細細與許扶說了一遍,試探道:“她知道哥哥還活著,心中很是歡喜,若是……”
許扶搖頭:“不了,從前她跟著我就沒好日子過,以後也有不了,何必呢?”生怕許櫻哥還要再說,便立即換了話題:“我的行李早就收拾好了,咱們這就走吧,這次除了青玉都有誰跟了你來?”
“還有雙子。其餘人有兩個是姨父安排的,還有兩個是三爺安排的。”許櫻哥輕輕嘆了口氣,按著許扶的指點入內取了個小包裹,扶定了許扶往外,輕聲說起聊城老家的事:“……姨父都會安排妥當,不用咱們cao心了。日後若有機會,咱們再回去悄悄祭拜就是了……”
第332章知秋
一場秋雨一層涼,昨日還熱得讓人心煩氣躁的上京城幾乎是在一場長達一天一夜的雨後就迅速涼了下來。
含章殿花木蔥鬱,正是秋jú桂花盛放之際,打理完宮務的熊皇后帶了一隊宮人散步其中,有些寂寞地想,雖則現在自己當了家做了主,懸在頭上的那把劍也終於被取了下來,怎麼反倒寂寞了許多呢?並不是做了新皇的夫君沉迷於歌舞美人輕慢了她,新皇十分勤奮愛政,後宮也未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女人還是那幾個女人,也未曾新晉了美人;也不是兒子不爭氣,她的三個兒子都已經成才,長子做了太子,次子與三子做了親王,不但手握重兵深受信任,還都十分能gān並且友愛;唯一一個女兒也趕了來與她團聚,兒女雙全,過得極不錯。這是有什麼不滿?
思來想去,卻是宮規森嚴,再不能輕易見著兒子兒孫們,慣常伺候在身旁的兒媳也再不似從前那般能日日時時陪伴在跟前。她想起了已經多日不見的幼子張儀正,連帶想起了那命運多舛、已經徹底消失的許櫻哥,心裡多少有些悵惘,便問道:“小三兒這些日子在忙什麼呢?”
“聽說是前去協助二爺追剿叛王殘兵了。”曲嬤嬤小心覷著皇后的神色,多少看出了些寂寥,便不露痕跡地安慰解釋:“三爺這些日子可忙著,這不,回來後便立即又要整裝前往西邊抗晉的。”
熊皇后的眉間便露出幾分愁緒,自許櫻哥去後,張儀正便似乎沒有閒下來過,來她這裡請安的次數也變得很少。雖則他顯得總是很忙,似是怪不上他不肯來看她,但做母親的人,又如何會不知道兒子和自己生了隔閡,有了疏離之意?她本擔心他會日漸消沉,可他卻也沒有,只是不停地奔波做事,脾氣倒是又怪誕癲狂bào躁了許多。許櫻哥已死,日子卻還要繼續往下過,總不能放任他這般下去……皇后摘下一朵盛放到了極致的名品jú花,吩咐道:“七夕將至,不能宴會,便準備些可心的jīng致玩意兒賞給三品以上各大臣家中的女眷罷。”
七夕節,女兒節,那自是主要賞賜與諸大臣家中的未婚適齡女子。雖則現下並不適宜婚嫁,但總有那麼些意思在裡頭,親王選妃,哪裡是匆忙間就能辦成的?自然是要早作打算,等到一切齊備,也就差不多了。這可真是一件大事呢!曲嬤嬤興奮起來,趁機道:“娘娘,馮夫人遞了牌子想入宮覲見,又給端妃娘娘那邊送了明珠兩斛……”
熊皇后不悅地一擰眉頭,冷笑道:“她家可真急,姐姐才死了兩個多月,妹妹就急著要嫁人了?禮義廉恥何在?”
這話說得實在太過刻薄,幾乎是完全斷絕了再與馮氏結親的可能xing,便是那馮家女兒得了皇后這句評語,只怕日後婚事也是多有波折艱難——便是許多人早就忘了禮義廉恥,只記得厲害取捨,但新皇與皇后自來就愛的是這一套,誰敢不識趣地去娶這樣的女子,與這樣的人家結親?但這也叫咎由自取。曲嬤嬤暗自得意,再接再厲地道:“還有一件事,聽聞前些日子馮家長子馮昌在軍中不敬三爺,被三爺下令塞了馬糞,當眾鞭笞並斷了其右腿……”
馮氏滿門都是行伍之人,斷腿便等同於斷了吃飯的傢伙。而這馮家長子馮昌,也就是馮寶兒的長兄,正是馮氏年輕一輩中的翹楚,弄殘了這人,便等同於在馮家的心窩子上cha了一刀。也不怪馮夫人這般著急,明知現下並不適合入宮走動,卻也甘冒風險。張儀正何故如此行為,熊皇后心中也是有數的,所謂新仇舊恨,早有馮氏左右搖擺,不停招惹,後又有許櫻哥之死,不能出氣也就罷了,既然有能力出氣,何故要忍著?這還只是個前奏,馮家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熊皇后嘆了口氣:“無論如何馮家也是有功勞的,這孩子未免太任xing了些,也不怕失了分寸激怒了他父皇。你們也不早些說與我知道。”新皇且記著馮氏的那些“豐功偉績”,更不會放心馮家手中的兵權,之所以沒有算帳奪權不過是因為現下時機不到,她雖能理解張儀正的心qíng,也沒覺得這件事有多嚴重,卻覺著他該再等等才是。
曲嬤嬤見她並不是真生氣,就笑道:“非是有意瞞著娘娘,而是消息才傳進來。娘娘放心吧,三爺是占著理的,誰也挑不出錯來。”
雖則癲狂,到底還是比從前穩重多了,熊皇后默了片刻,道:“記得許家有個姑娘叫梨哥的,機會合適的時候帶來給我瞧瞧,再打聽打聽他們家都中意什麼樣的人家,該當給她指門好姻緣。”想想又吩咐:“入秋了,給太子、二爺和三爺分別送件鶴氅去,讓他們多多保重。再告訴三爺,若是那人知道,也不樂意他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