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大弟子知道,若不是小公子不要,也輪不到他,所以格外尊敬。
等他講完新式馬車的作用,又拿過來無數橡膠製品。
各行各業,基本都離不開它。
很多物品都能極大提高性能。
小到人們穿的鞋子。
大到工廠里的機械,全部升級換代。
紀伯那邊,一邊看新產品,一邊換鞋子,又換了個薄點的鞋子,依舊是橡膠底。
這底子彈軟不說,穿著十分舒適,按照紀叔公所說,還耐用的很。
紀伯穿著也滿意,最後看看弓箭上的橡膠零件,這下更加滿意。
之前胡人入侵周,占了周好幾個月時間,連消息都沒傳出來。
當時就是依靠他們厲害的弓箭跟騎兵。
馬匹那邊還在養,但弓箭已經改進好了。
甚至比胡人的強弓更要厲害。
紀國在武力這方面,可是從來都不落後的,即使發現落後,也會飛快彌補回來。
「不錯,看來橡膠廠可以建成了。」紀伯開口道,「只是國都附近太擁擠,實在沒地方了。」
偏偏橡膠廠非常重要,必須掌握在紀國手中,最好還在國都附近。
說到這事,紀凌也頭疼。
誰不頭疼啊。
沒統一六國之前,紀國就已經夠擠了,打仗的時候好了點,現在紀國主街都已經寬闊到十五米了,還是摩肩接踵。
紀凌道:「只能擴建城池。」
紀伯嘖嘖兩聲。
確實如此。
紀國三年秋。
紀國國都開始動工。
一座史無前例的大都市開始擴建。
旁邊的舊五城都快無奈了。
再擴建兩年,咱們幾個城乾脆合併算。
不過作為紀國資格最老的五個城池,裡面的工廠也不少,很多沒那麼重要的工廠基本都搬過去。
今年各地建廠,還有不少知縣派人過去學習。
不僅都城擁擠,紀國最早的城池,哪個不是人擠人。
放在現代來說,那就是一線城市。
所以國都有的問題,他們基本上也都有,兩邊一起擴建,這不就要挨一起了。
紀國三年還沒過完,下面的任務已經出來。
甚至不用紀伯吩咐,各處都要開始基建。
三年的時間,大部分百姓生活已經安定,各地的工廠還能提供不錯的生活物資。
很多平民還說,現在的日子比戰前還要好。
生活一好,各種問題都出來。
什麼自家修房子,各地修水渠,官道修得差不了,那郡縣的道路是不是也要修通。
要想富,先修路!
很多知縣都知道的!
紀凌去西北肅州看養馬地的建設時,聽到這句話差點跌倒。
他隨口的一句話!
怎麼還傳開了?
現在的紀凌看著成熟穩重,面容愈發俊朗,許多人瞧著他都會臉紅。
可目光再轉到他身邊之人身上,更是呆愣。
好美的夫人。
兩人身邊,還有兩個小孩,一個看著十歲,十分穩重。
另一個兩三歲的樣子,機靈活潑,兄弟兩個手牽手,商量著要挑小馬駒。
這自是紀凌,周公主,紀勝長子公孫耀,紀凌兒子公孫笑。
來這裡巡視養馬地,特意把公孫耀帶上,也該帶他四處走走。
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天子不坐垂堂的說法,紀伯,紀勝都會出去征戰,何況紀國嫡長孫。
古代的養馬,約等於現在的兵器廠。
便是有了火藥,同樣少不了高機動性的馬匹。
特別是知道胡人馬匹高大,那會紀勝,紀凌都起了新心思。
紀國稍微安穩一點,此地養馬地便開了,還從肅州西海門塞外捉了馬匹回來。
期間還跟胡人碰過面。
沒想到胡人竟然從北邊一面打到西面,這股勢力不容小覷。
那些胡人一看紀國的裝扮,竟然退了幾步,但他們性子本來就兇狠,估計早就想著怎麼報仇。
可打了幾回,就再也沒見他們。
具體原因,紀勝的人還在探聽。
但西海門外皆是茫茫草原,實在不好找。
總之費盡千辛萬苦,總算弄來不少好馬,紀國的養殖經驗又豐富,此處馬場算是開闢起來。
但想要用這些高大的馬匹替換掉軍隊的矮馬,還需要一段時間。
紀勝甚至用各種類型的馬分出優劣,組成了不同類型的騎兵,每種騎兵都可以應對不同的地理環境,還能應對不同的天氣。
可以說,紀勝對騎兵的應用,絕對領先世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紀凌這次過來,既是過來看馬場情況,也是查看此地的馬草如何,還帶來不少農學子弟。
這些農學子弟,有的伺候莊稼,有的伺候藥材,現在還來伺候牧草,算是遍布天下了。
有了他們,這裡的牧草肯定能長得更好。
紀凌轉了幾圈,發現這裡還算合理,牧場又寬闊,實在是好地方。
唯一不好的,是西海關有些鬆懈。
西海關距離紀國都城很遠,便是騎快馬,也至少也二十天時間,所以管得一直不嚴。
而出了西海關,又是到了塞外。
這裡的城牆跟關口必須加固。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等他講完新式馬車的作用,又拿過來無數橡膠製品。
各行各業,基本都離不開它。
很多物品都能極大提高性能。
小到人們穿的鞋子。
大到工廠里的機械,全部升級換代。
紀伯那邊,一邊看新產品,一邊換鞋子,又換了個薄點的鞋子,依舊是橡膠底。
這底子彈軟不說,穿著十分舒適,按照紀叔公所說,還耐用的很。
紀伯穿著也滿意,最後看看弓箭上的橡膠零件,這下更加滿意。
之前胡人入侵周,占了周好幾個月時間,連消息都沒傳出來。
當時就是依靠他們厲害的弓箭跟騎兵。
馬匹那邊還在養,但弓箭已經改進好了。
甚至比胡人的強弓更要厲害。
紀國在武力這方面,可是從來都不落後的,即使發現落後,也會飛快彌補回來。
「不錯,看來橡膠廠可以建成了。」紀伯開口道,「只是國都附近太擁擠,實在沒地方了。」
偏偏橡膠廠非常重要,必須掌握在紀國手中,最好還在國都附近。
說到這事,紀凌也頭疼。
誰不頭疼啊。
沒統一六國之前,紀國就已經夠擠了,打仗的時候好了點,現在紀國主街都已經寬闊到十五米了,還是摩肩接踵。
紀凌道:「只能擴建城池。」
紀伯嘖嘖兩聲。
確實如此。
紀國三年秋。
紀國國都開始動工。
一座史無前例的大都市開始擴建。
旁邊的舊五城都快無奈了。
再擴建兩年,咱們幾個城乾脆合併算。
不過作為紀國資格最老的五個城池,裡面的工廠也不少,很多沒那麼重要的工廠基本都搬過去。
今年各地建廠,還有不少知縣派人過去學習。
不僅都城擁擠,紀國最早的城池,哪個不是人擠人。
放在現代來說,那就是一線城市。
所以國都有的問題,他們基本上也都有,兩邊一起擴建,這不就要挨一起了。
紀國三年還沒過完,下面的任務已經出來。
甚至不用紀伯吩咐,各處都要開始基建。
三年的時間,大部分百姓生活已經安定,各地的工廠還能提供不錯的生活物資。
很多平民還說,現在的日子比戰前還要好。
生活一好,各種問題都出來。
什麼自家修房子,各地修水渠,官道修得差不了,那郡縣的道路是不是也要修通。
要想富,先修路!
很多知縣都知道的!
紀凌去西北肅州看養馬地的建設時,聽到這句話差點跌倒。
他隨口的一句話!
怎麼還傳開了?
現在的紀凌看著成熟穩重,面容愈發俊朗,許多人瞧著他都會臉紅。
可目光再轉到他身邊之人身上,更是呆愣。
好美的夫人。
兩人身邊,還有兩個小孩,一個看著十歲,十分穩重。
另一個兩三歲的樣子,機靈活潑,兄弟兩個手牽手,商量著要挑小馬駒。
這自是紀凌,周公主,紀勝長子公孫耀,紀凌兒子公孫笑。
來這裡巡視養馬地,特意把公孫耀帶上,也該帶他四處走走。
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天子不坐垂堂的說法,紀伯,紀勝都會出去征戰,何況紀國嫡長孫。
古代的養馬,約等於現在的兵器廠。
便是有了火藥,同樣少不了高機動性的馬匹。
特別是知道胡人馬匹高大,那會紀勝,紀凌都起了新心思。
紀國稍微安穩一點,此地養馬地便開了,還從肅州西海門塞外捉了馬匹回來。
期間還跟胡人碰過面。
沒想到胡人竟然從北邊一面打到西面,這股勢力不容小覷。
那些胡人一看紀國的裝扮,竟然退了幾步,但他們性子本來就兇狠,估計早就想著怎麼報仇。
可打了幾回,就再也沒見他們。
具體原因,紀勝的人還在探聽。
但西海門外皆是茫茫草原,實在不好找。
總之費盡千辛萬苦,總算弄來不少好馬,紀國的養殖經驗又豐富,此處馬場算是開闢起來。
但想要用這些高大的馬匹替換掉軍隊的矮馬,還需要一段時間。
紀勝甚至用各種類型的馬分出優劣,組成了不同類型的騎兵,每種騎兵都可以應對不同的地理環境,還能應對不同的天氣。
可以說,紀勝對騎兵的應用,絕對領先世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紀凌這次過來,既是過來看馬場情況,也是查看此地的馬草如何,還帶來不少農學子弟。
這些農學子弟,有的伺候莊稼,有的伺候藥材,現在還來伺候牧草,算是遍布天下了。
有了他們,這裡的牧草肯定能長得更好。
紀凌轉了幾圈,發現這裡還算合理,牧場又寬闊,實在是好地方。
唯一不好的,是西海關有些鬆懈。
西海關距離紀國都城很遠,便是騎快馬,也至少也二十天時間,所以管得一直不嚴。
而出了西海關,又是到了塞外。
這裡的城牆跟關口必須加固。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