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到這裡做官,就是要斗他們,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準備是準備了,但也敗了啊。
誰知道長官看他一眼,好像看白痴一般:「這就敗了?我看是贏了才對。」
見他還不明白,錦偉道:「本大人就給你解釋解釋。」
「那七成庶民的生活是不是提高了?」
肯定啊。
舊貴族們出那麼多血,能不提高嗎。
「那咱們出了分毫嗎?」
也沒有,人家沒來啊。
當初長官說給那麼豐厚的待遇時候,其實他心裡還打鼓。
放在以前的紀國,肯定隨便給,這幾年裡他們紀國國庫其實挺空的。
長官笑:「這不就結了,不花一分一毫,還讓他們生活水平提高,豈不是好事。」
啊?
還能從這個角度看問題?
但那些庶民還繼續依附舊貴族,以後怎麼辦?
說到這,錦偉語氣才正經起來:「那就需要我們監管。」
「若不是紀國官員人手不夠,也不會留他們那麼久。」
這就是相互制衡。
等紀國情況穩定,一批批新官員接手,那就不用他們了。
錦偉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實現。
下屬這才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
下意識道:「咱們是有作用的,若不是咱們出現,他們不可能憑空放血。」
錦偉滿意看他。
不錯嘛。
終於想通了,還沒那麼遲鈍。
不少百姓也琢磨出味。
變成紀國城池之後,日子好過很多,而且因為有紀國官員在,那些貴族們只能給他們好處,否則他們就要走。
反正一句話,紀國人來了之後,日子沒那麼艱難了!
趁著春耕之前,水唯他們更是知道,要是被貴族僕人傷害,又或者有什麼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去縣衙告狀。
水唯還看到,有個又要割別人舌頭的僕人反而被割舌頭,因為知縣錦偉下的命令,還把他關到地牢里,讓他整日干苦役。
等到春耕的時候,整個東平縣都活了起來。
合理的租金跟稅收,讓他們對今年充滿希望。
但凡哪個貴族想故技重施,再次索要高額稅,都會被當地官員壓下去。
到現在,水唯感覺,自己已經很感激當地官員了,甚至很慶幸他們是紀國人。
十五六歲的她每日勞作是有成果的,這些糧食是她的了,再也沒有人過來動輒打罵。
農忙就幹活,農閒跟著村里去修水渠,一切都是那麼安定祥和。
官府那邊還教了很多先進的農業知識,讓他們知道怎麼種糧食才能更高產。
剛剛掛穗,他們能看出來,今年的產量絕對很高。
水唯還在想,要是用上傳說中的良種,肯定更厲害吧?
就跟水大伯家那樣。
他家雖然分到的良種不多,可明顯比其他莊稼長勢好。
其實這樣的念頭,東平縣的人們就很滿足了。
不打仗,有飯吃的。
便是最好的生活。
但收稅的時候,官府還減免不少,說今年情況好,而且天下剛剛恢復,紀伯下令減免的。
交出去的糧食,還能拿回來一些?
這讓水唯等人大為震驚,同時看向舊貴族那。
舊貴族一家,只得咬牙也吐了點東西出來。
他們要是不吐出來的話,這些刁民肯定會跑!
不知道他們從哪學的,一有不滿意就鬧事,以前他們都不敢的,現在天天都是麻煩。
但舊貴族們還不知道,這只是個開始。
天下豐收,證明紀國的統治是有用的,還是正確的。
越來越多的百姓意識到,當紀國人是多么正確。
抱著這樣的想法,舊貴族們的影響力進一步降低。
但這還不算什麼。
從東平縣貴族們的奴僕們開始逃跑,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這些貴族的世代家僕,識字的雖然不多,但都見過世面,還跟著主人經過許多事,有些人甚至比主人家還要聰明。
以前負責水唯他們村的僕人就是如此。
豐收之後,紀國各處發生變化,他也看到各處的發展,等他聽說原祁國那邊糧食更高產,所以獲得開工廠的機會時,這個叫牧的僕人立刻有了想法。
紀國到處都缺人。
還缺管事的,他在舊貴族家中,就是管事的啊,眼看這裡日薄西山,不如隔壁兗州南看看。
紀國統一天下後,原來的盧國,祁國,已經並為一個州,成為兗州。
按照現代來看,基本就是齊魯之地。
盧國算是在兗州北,祁國在兗州南。
那都是兗州,為什麼要從北邊去南邊?
自是因為,現在各地產量已經出來。
因為兗州南先併入紀國,他們農業起步比兗州北早,所以產量更高!
兩者對比之後,自然是兗州北勝出,紀伯承諾的工廠,全都建在那邊。
僕人牧動了心思,在知道很多舊貴族家的僕人都跑的時候,他速度更快了。
現在不跑,以後來不及!
還是趕緊去兗州南看看!
萬一能有個好差事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不識字,要是之前不偷懶,學學字就好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準備是準備了,但也敗了啊。
誰知道長官看他一眼,好像看白痴一般:「這就敗了?我看是贏了才對。」
見他還不明白,錦偉道:「本大人就給你解釋解釋。」
「那七成庶民的生活是不是提高了?」
肯定啊。
舊貴族們出那麼多血,能不提高嗎。
「那咱們出了分毫嗎?」
也沒有,人家沒來啊。
當初長官說給那麼豐厚的待遇時候,其實他心裡還打鼓。
放在以前的紀國,肯定隨便給,這幾年裡他們紀國國庫其實挺空的。
長官笑:「這不就結了,不花一分一毫,還讓他們生活水平提高,豈不是好事。」
啊?
還能從這個角度看問題?
但那些庶民還繼續依附舊貴族,以後怎麼辦?
說到這,錦偉語氣才正經起來:「那就需要我們監管。」
「若不是紀國官員人手不夠,也不會留他們那麼久。」
這就是相互制衡。
等紀國情況穩定,一批批新官員接手,那就不用他們了。
錦偉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實現。
下屬這才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
下意識道:「咱們是有作用的,若不是咱們出現,他們不可能憑空放血。」
錦偉滿意看他。
不錯嘛。
終於想通了,還沒那麼遲鈍。
不少百姓也琢磨出味。
變成紀國城池之後,日子好過很多,而且因為有紀國官員在,那些貴族們只能給他們好處,否則他們就要走。
反正一句話,紀國人來了之後,日子沒那麼艱難了!
趁著春耕之前,水唯他們更是知道,要是被貴族僕人傷害,又或者有什麼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去縣衙告狀。
水唯還看到,有個又要割別人舌頭的僕人反而被割舌頭,因為知縣錦偉下的命令,還把他關到地牢里,讓他整日干苦役。
等到春耕的時候,整個東平縣都活了起來。
合理的租金跟稅收,讓他們對今年充滿希望。
但凡哪個貴族想故技重施,再次索要高額稅,都會被當地官員壓下去。
到現在,水唯感覺,自己已經很感激當地官員了,甚至很慶幸他們是紀國人。
十五六歲的她每日勞作是有成果的,這些糧食是她的了,再也沒有人過來動輒打罵。
農忙就幹活,農閒跟著村里去修水渠,一切都是那麼安定祥和。
官府那邊還教了很多先進的農業知識,讓他們知道怎麼種糧食才能更高產。
剛剛掛穗,他們能看出來,今年的產量絕對很高。
水唯還在想,要是用上傳說中的良種,肯定更厲害吧?
就跟水大伯家那樣。
他家雖然分到的良種不多,可明顯比其他莊稼長勢好。
其實這樣的念頭,東平縣的人們就很滿足了。
不打仗,有飯吃的。
便是最好的生活。
但收稅的時候,官府還減免不少,說今年情況好,而且天下剛剛恢復,紀伯下令減免的。
交出去的糧食,還能拿回來一些?
這讓水唯等人大為震驚,同時看向舊貴族那。
舊貴族一家,只得咬牙也吐了點東西出來。
他們要是不吐出來的話,這些刁民肯定會跑!
不知道他們從哪學的,一有不滿意就鬧事,以前他們都不敢的,現在天天都是麻煩。
但舊貴族們還不知道,這只是個開始。
天下豐收,證明紀國的統治是有用的,還是正確的。
越來越多的百姓意識到,當紀國人是多么正確。
抱著這樣的想法,舊貴族們的影響力進一步降低。
但這還不算什麼。
從東平縣貴族們的奴僕們開始逃跑,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這些貴族的世代家僕,識字的雖然不多,但都見過世面,還跟著主人經過許多事,有些人甚至比主人家還要聰明。
以前負責水唯他們村的僕人就是如此。
豐收之後,紀國各處發生變化,他也看到各處的發展,等他聽說原祁國那邊糧食更高產,所以獲得開工廠的機會時,這個叫牧的僕人立刻有了想法。
紀國到處都缺人。
還缺管事的,他在舊貴族家中,就是管事的啊,眼看這裡日薄西山,不如隔壁兗州南看看。
紀國統一天下後,原來的盧國,祁國,已經並為一個州,成為兗州。
按照現代來看,基本就是齊魯之地。
盧國算是在兗州北,祁國在兗州南。
那都是兗州,為什麼要從北邊去南邊?
自是因為,現在各地產量已經出來。
因為兗州南先併入紀國,他們農業起步比兗州北早,所以產量更高!
兩者對比之後,自然是兗州北勝出,紀伯承諾的工廠,全都建在那邊。
僕人牧動了心思,在知道很多舊貴族家的僕人都跑的時候,他速度更快了。
現在不跑,以後來不及!
還是趕緊去兗州南看看!
萬一能有個好差事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不識字,要是之前不偷懶,學學字就好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