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啊?這不是絲絮紙嗎?
能那樣廉價?
等造紙廠的消息再傳來,所有人總算明白怎麼回事。
而他們之間,已經在用紙張交流了。
只是最開始大家的字都不怎麼好看。
以前都用毛筆在竹簡上寫,現在變成較為柔軟的紙張,不習慣啊!
紀凌看著大家的狗爬字,心裡竟然有點開心?
太好了!
終於不是只有自己的字丑了!
各處官員書信來往忽然頻繁了許多,跟國都的聯繫也更為緊密。
一個是馬具的產生,鐵馬掌的使用,已經有了騎兵信使的存在,再加上不管官員或者國君寫了多少內容,傳遞都非常方便。
便是寫個十幾萬字,也不過薄薄的一個本子。
總比幾百個字就厚厚的竹簡強,更不用擔心錦緞昂貴,不能浪費這種問題。
通信的便捷,更讓紀伯快速了解新舊五城的情況。
同樣讓各處官員愛上用紙張的感覺。
誰會不喜歡便利的事情呢!
什麼竹簡!
吃灰去吧!
這股風潮都不用推動,跟鐵器一樣,只要用過的人,就會知道它的好處。
紀國上下全都期盼著造紙廠的建成。
那樣他們就會有用不完的紙了!
九月下旬,紀國變得異常忙碌。
田地的耕種,騎兵的訓練,造紙廠開業,每一件事都讓紀伯感受到繁忙。
好在前兩者都已經有些成效,造紙廠又有小兒子在,根本不是問題。
紀凌幾乎天天都在造紙廠,萱夫人心疼不已,每每都要去造紙廠給孩子送飯菜。
去的時間長了,萱夫人都掌握造紙的方法,幫著做了不少事。
再加上萱夫人御下有方,對造紙廠人員管理十分有心得。
她在宮室都是看帳目的,這裡的帳目雖跟她用的方法不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不過看看也能明白。
萱夫人還夸道:「你這個記錄方法極好,確實便利。」
紀凌一邊管生產,一邊管帳目。
雖然有杜或幫忙,可還是忙的抽不開身,聽母親似乎對造紙廠很感興趣,試著道:「母親平時忙碌嗎?您要是有空的話,不然幫孩子看看帳目?」
萱夫人下意識有些欣喜,隨後又帶了猶豫。
近來紀伯事多,大兒子在外練兵,小兒子忙造紙。
她卻清閒得很,不然也沒空日日來送飯。
雖說夫君已經抽出時間陪她,但總覺得沒什麼意思,這幾日過來走走倒是開心的。
但不知這樣做合不合適。
紀凌看著母親的表情,便知她是想來的。
也是,他跟父親哥哥最近太忙,確實有些忽略母親。
想到這紀凌有些愧疚,再忙也要陪媽媽!
萱夫人沒有猶豫太久,開口道:「也好,造紙廠就在都城附近,作坊里也有女工,回來跟做事都方便。」
這個時代沒那麼嚴重的男女大妨,萱夫人應下這件事也沒什麼。
再說了,難道他父親會反對?
恐怕沒那個膽子吧!
造紙廠有萱夫人的幫忙,效率提升很多。
杜或越看越佩服,都是重新學習記帳方式,怎麼萱夫人學的那樣快?
而且字好像越寫越好看?
十月中旬,紀國造紙廠第一批紙張終於造好。
六千斤的竹子,造了三千斤左右的紙張,出來的紙張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已經有了模樣。
相信等到第二批第三批,質量會越來越好。
所有收到紙張的紀國官員,無不感慨造工之神奇。
他們都知道絲絮紙的價格,讓鄭國國君都不捨得用的絲絮紙,到他們手裡,人手幾十斤!人手幾千張紙!
當紀國的官員可真好啊。
用著天下最先進的農具,有著最好的兵甲,還有價值百斤的絲絮紙隨便用。
如果說和平盟約剛簽訂的時候,大家對紀國情況十分悲觀,那現在已經完全不是這個想法。
當初盟約剛簽,紀國兩個有名的謀士就被招攬到其他諸侯國。
那兩個謀士舉家搬遷,還說什麼天下諸國五個半,不是他們不想留,是留了必死無疑。
這件事到現在都沒人敢在國君面前提起。
那件事讓國君大怒,還是萱夫人出面,才讓事情平息。
也不知道他們兩個以後會不會後悔。
後不後悔的,跟他們這些紀國人已經沒有關係了。
看看他們的新舊五城,看看他們的田地收成,看看比絲絮紙還好用的紙張。
還有什麼好說的。
一切慢慢進入正軌,就在紀國下了今年第一場小雪的時候,從新五城傳來一個消息。
雪白的紙張上官員字跡變得工整起來,所寫的內容並不複雜,就是最南邊的那個新城發生一件農具失竊案。
紀國的農具是國之重器,到現在只有他們會造鐵器。
所以日出發放,日落收回,大家都習慣的。
就在十月二十六的清晨,負責發放農具的官員發現,他們放農具的庫房失竊了。
農具丟了十九把!
雖說位處南方,不怕這些東西流入中原,但鐵器到底重要。
經過最南邊的新城大夫多方探查,確定這是當地野人所偷,偷來也不是要給他國,而是自己使用。<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能那樣廉價?
等造紙廠的消息再傳來,所有人總算明白怎麼回事。
而他們之間,已經在用紙張交流了。
只是最開始大家的字都不怎麼好看。
以前都用毛筆在竹簡上寫,現在變成較為柔軟的紙張,不習慣啊!
紀凌看著大家的狗爬字,心裡竟然有點開心?
太好了!
終於不是只有自己的字丑了!
各處官員書信來往忽然頻繁了許多,跟國都的聯繫也更為緊密。
一個是馬具的產生,鐵馬掌的使用,已經有了騎兵信使的存在,再加上不管官員或者國君寫了多少內容,傳遞都非常方便。
便是寫個十幾萬字,也不過薄薄的一個本子。
總比幾百個字就厚厚的竹簡強,更不用擔心錦緞昂貴,不能浪費這種問題。
通信的便捷,更讓紀伯快速了解新舊五城的情況。
同樣讓各處官員愛上用紙張的感覺。
誰會不喜歡便利的事情呢!
什麼竹簡!
吃灰去吧!
這股風潮都不用推動,跟鐵器一樣,只要用過的人,就會知道它的好處。
紀國上下全都期盼著造紙廠的建成。
那樣他們就會有用不完的紙了!
九月下旬,紀國變得異常忙碌。
田地的耕種,騎兵的訓練,造紙廠開業,每一件事都讓紀伯感受到繁忙。
好在前兩者都已經有些成效,造紙廠又有小兒子在,根本不是問題。
紀凌幾乎天天都在造紙廠,萱夫人心疼不已,每每都要去造紙廠給孩子送飯菜。
去的時間長了,萱夫人都掌握造紙的方法,幫著做了不少事。
再加上萱夫人御下有方,對造紙廠人員管理十分有心得。
她在宮室都是看帳目的,這裡的帳目雖跟她用的方法不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不過看看也能明白。
萱夫人還夸道:「你這個記錄方法極好,確實便利。」
紀凌一邊管生產,一邊管帳目。
雖然有杜或幫忙,可還是忙的抽不開身,聽母親似乎對造紙廠很感興趣,試著道:「母親平時忙碌嗎?您要是有空的話,不然幫孩子看看帳目?」
萱夫人下意識有些欣喜,隨後又帶了猶豫。
近來紀伯事多,大兒子在外練兵,小兒子忙造紙。
她卻清閒得很,不然也沒空日日來送飯。
雖說夫君已經抽出時間陪她,但總覺得沒什麼意思,這幾日過來走走倒是開心的。
但不知這樣做合不合適。
紀凌看著母親的表情,便知她是想來的。
也是,他跟父親哥哥最近太忙,確實有些忽略母親。
想到這紀凌有些愧疚,再忙也要陪媽媽!
萱夫人沒有猶豫太久,開口道:「也好,造紙廠就在都城附近,作坊里也有女工,回來跟做事都方便。」
這個時代沒那麼嚴重的男女大妨,萱夫人應下這件事也沒什麼。
再說了,難道他父親會反對?
恐怕沒那個膽子吧!
造紙廠有萱夫人的幫忙,效率提升很多。
杜或越看越佩服,都是重新學習記帳方式,怎麼萱夫人學的那樣快?
而且字好像越寫越好看?
十月中旬,紀國造紙廠第一批紙張終於造好。
六千斤的竹子,造了三千斤左右的紙張,出來的紙張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已經有了模樣。
相信等到第二批第三批,質量會越來越好。
所有收到紙張的紀國官員,無不感慨造工之神奇。
他們都知道絲絮紙的價格,讓鄭國國君都不捨得用的絲絮紙,到他們手裡,人手幾十斤!人手幾千張紙!
當紀國的官員可真好啊。
用著天下最先進的農具,有著最好的兵甲,還有價值百斤的絲絮紙隨便用。
如果說和平盟約剛簽訂的時候,大家對紀國情況十分悲觀,那現在已經完全不是這個想法。
當初盟約剛簽,紀國兩個有名的謀士就被招攬到其他諸侯國。
那兩個謀士舉家搬遷,還說什麼天下諸國五個半,不是他們不想留,是留了必死無疑。
這件事到現在都沒人敢在國君面前提起。
那件事讓國君大怒,還是萱夫人出面,才讓事情平息。
也不知道他們兩個以後會不會後悔。
後不後悔的,跟他們這些紀國人已經沒有關係了。
看看他們的新舊五城,看看他們的田地收成,看看比絲絮紙還好用的紙張。
還有什麼好說的。
一切慢慢進入正軌,就在紀國下了今年第一場小雪的時候,從新五城傳來一個消息。
雪白的紙張上官員字跡變得工整起來,所寫的內容並不複雜,就是最南邊的那個新城發生一件農具失竊案。
紀國的農具是國之重器,到現在只有他們會造鐵器。
所以日出發放,日落收回,大家都習慣的。
就在十月二十六的清晨,負責發放農具的官員發現,他們放農具的庫房失竊了。
農具丟了十九把!
雖說位處南方,不怕這些東西流入中原,但鐵器到底重要。
經過最南邊的新城大夫多方探查,確定這是當地野人所偷,偷來也不是要給他國,而是自己使用。<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