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田地交給堂哥公子欽,馬具的事有大哥紀勝。

  終於閒下來的他,自然要趕緊搗鼓紙張!

  作者有話說:

  周一入v哦,愛你們!

  第25章

  紙張的作用自不用說,從生活到學校到工作,現代人基本離不開各類紙張。

  跟後世輕便的紙張相比,現在所用的竹簡,木牘太不方便。

  從紀凌剛開始在這個時代讀書的時候,心裡就有過造紙的想法,現在終於開始動手。

  造紙的方法有很多種。

  便是現在也有類似紙張的東西,但現在比較奢侈,屬於絲綢的附屬品,就是洗蠶絲時候落下的棉絮纖維,時間長了積攢的多了,就能形成紙張,人稱絲絮紙。

  這種絲絮紙太過奢侈,人們吃穿都費事的年代,用絲綢棉絮做紙張,這比紀國吃牛都浪費。

  他那個時代初期,人們發現麻繩破布這類麻類物品,進行放入水中浸泡脫膠處理。

  這種做出來的叫麻紙,很是粗糙,不容易書寫。

  後面蔡倫做出的良紙,那才是真正的紙張。

  再往後發展,造紙的原料從麻到樹皮再到莊稼杆,竹子等等,不同用途的紙張品種繁多。

  但不管再多的原料,造紙的原理就那麼一種。

  用鹼液提取植物纖維,用植物纖維造紙。

  便是到現代社會,同樣在用這個方法。

  所以萬變不離其宗,紀凌先讓人把院子裡的農田修成池塘,在裡面投入一百斤剛砍下來的嫩竹。

  竹子再生速度快,南方竹子還多,而且造出來紙張平滑柔韌,顏色潔白。

  以後生長速度快的松樹,楊樹也能用來造紙。

  至於稻麥稈就算了,他們紀國有著大量牛群,還是用來做飼料做鹼更好。

  其實紀凌造紙,不止為了方便,還為了另一件事,賺錢。

  這次跟各國交易長了不少見識。

  他對各國的實力心裡大致有數。

  但不管實力強盛與否,似乎各國都有自己的特產。

  慶國位處偏遠,但其雕刻跟皮貨極好。

  盧國臨近東海,海產珍珠,蚌製品以及販鹽。

  鄭國位處中原腹地,繼承了精良的絲綢技術,所產的布料極為精美。

  昌國手工業很是發達,日常用的陶器多是出自他們之手,因為臨著大江,平時漁獲也很不錯。

  祁國不用說,糧食高產,這次買賣兵器,他們那的糧食種類既豐富,數量還多,而且蔬果很多。

  到自己這裡。

  那就是生產武器。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誰也不想當個畸形國家,當個戰爭機器。

  再加上之前就有的想法,造紙這件事,自然成了首選。

  造紙這件事若能成肯定一本萬利,成為紀國發家致富的好辦法。

  就算不用來售賣,自己來用,那都是極好的。

  紀凌在宮室里搗鼓東西,自然沒人打擾。

  跟班杜或更是謹慎萬分,每天去池塘里看浸泡的竹子。

  這些竹子還被撒上草木灰,也就是鹼。

  用鹼來加快植物纖維分解成木漿,這些事情杜或從不假手於人,全都自己來做。

  在他眼裡,別看公子凌年紀小,但他絕對是這世上最聰明的人!

  連他父親都比不過!

  竹子的分解還需要一段時間,紀凌還順便去看了看大哥紀勝練的騎兵。

  因為是從無到有,這二十名兵士很是吃了苦頭。

  他哥也從馬背上摔下來過。

  可他們明顯越挫越勇,甚至已經在比誰騎馬很快。

  在馬背上馳騁的感覺,跟戰車完全不同。

  讓人沒想到的是,最先馴服戰馬,速度最快的,竟然是他父親紀伯。

  紀伯今年也不過三十五,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比之紀勝還心細些。

  只能說不愧是他爹!

  紀凌原本也想試試,但他的身板以及現在馬具的調整還不成型,他話音剛落,就被所有人拒絕。

  紀伯直接道:「不行,至少過段時間再說。」

  那會馬具肯定已經調整好,還能給小兒子馴服個小馬。

  他們漸漸發現,馬匹從小開始訓是最好的,已經有第一批的馴馬師在培養小馬駒了。

  大哥更是指著自己傷口道:「我摔就算了,你可不行!」

  紀凌哭笑不得,自己頂多騎著馬走兩圈,他們都是在馬背上練刀槍棍棒的,這能一樣嗎。

  不過說起來,他倒是對練練槍法感興趣。

  他這話一提,自然有無數人願意教授,紀國旁的不行,練武絕對在行!

  只要不提騎馬的事,那一切都好。

  紀叔公一聽紀凌要做危險的事,立刻吹鬍子瞪眼:「有這功夫,你不如來鑄造室,咱們看看怎麼精進兵甲!」

  還精進?!

  紀國現在的武器已經領先世界了,再精進就有點可怕了!

  至於火藥那種東西,暫時還是不出現為好。

  冷兵器跟熱武器的殺傷力對比太過誇張,紀凌並不能保證這種東西一直在自己手中。

  而且華夏諸侯子民皆是同胞,對同胞用熱武器,實屬不當人。

  紀凌退避三舍。

  他還是去造紙吧!

  造紙更適合他!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