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回到長安以後,再論功行賞。」

  沈蜜兒的手指被他輕輕捏了下,「孤會為你的兄長與王家娘子賜婚。」

  「你要去哪?」她聽見自己脫口而出問道。

  謝忱垂眸看向她。

  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謝忱眼底的神色似乎變得柔和了一些。

  「我會去前線。」

  「邗州早有布防,久攻不下,現下叛軍轉調兵力,嘗試渡黃河。」

  他向沈蜜兒解釋:「河陽三鎮不能失守,五日後,我會從洛陽抽調兵力,帶兵去河陽,穩固軍心。」

  去前線……

  不知為何,聽到這幾個字,沈蜜兒腦海中下意識閃過她第一次見到謝忱時他滿身是血的樣子。

  她看向他,不自覺地凝眉:「那你…會有危險嗎?」

  她不知道的是,這樣的神情落在他人眼中,總是顯得分外慈悲。

  「不會。」謝忱不帶猶豫地答道。

  「只是我比較擔心你。」他略帶薄繭的指腹輕輕摩挲她皓白的手腕,「後宮人多眼雜,還有父皇的嬪妃尚未遷出,屆時我不在宮中,後宮可能會亂。」

  「那幾日你去東宮住。」謝忱看著她的眼睛,道:「東宮布防嚴密,我會把調動禁軍的職權交給琅華,我不在的時候,她凡事都能信得過。」

  ……

  君主御駕出征的日子近在眼前,長安城中似乎漸漸瀰漫起緊迫的戰時氛圍。

  早朝散去後,朝中重臣們又循例去了文華殿,與新帝謝忱討論此次戰局的布置。

  靈州王反叛,突厥族撕毀盟約,突如其來的兩件大事,讓大晉這個王朝再次猝然面對內憂外患。

  謝忱才剛從太上皇手中倉促將這個爛攤子接過,便面臨著一場戰事的考驗。

  戰局吃緊,新帝繼位後還尚未祭告天地先祖,甚至,連中宮皇后都未曾冊立。

  謝忱太子繼位,並沒有一同將儲妃冊立為後,卻也不曾另立一位皇后,這顯然於禮數不合。

  不過,朝中眾臣都是從謝忱作為太子監國時過來的,也已經習慣他這一套作風。

  但這也擋不住朝堂之中有人動了心思。

  畢竟在新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儲妃就已經以陪伴沈昭儀的理由與太子長期分居,這種情況實在少見,難免讓人心生揣度,或許在這位年輕的新帝心中,皇后之位仍有變數。

  在謝忱親征前,沈蜜兒這些天仍舊住在漪蘭殿。

  這日,天子身邊的總管內侍束德帶著步輦來到漪蘭殿外。

  面對沈蜜兒,小束公公仍是一臉的謙卑恭敬,他一字不落地向她轉述,說是天子請她前去文華殿一趟。

  文華殿,謝忱接見前朝官員處理政事的地方。

  沈蜜兒並不是很想過去。

  一是她不想面對朝臣,二是因為…今日她恰好來了月信,近來入夏後天氣逐漸炎熱,她昨日吃多了冰酪,現下小腹微微酸疼,仍有些懶怠動彈。

  於是沈蜜兒懷揣著謝忱忙起來就將她忘記的心愿,又在殿內磨磨蹭蹭地耽擱了一會。

  殿外卻響起一陣動靜,沈蜜兒開門一看,卻見束德已經將步輦請到她的寢殿外,一眾宮婢內侍正靜靜恭候在步輦旁邊——用不著她再多行一步路。

  束德自覺辦事周到,他朝沈蜜兒揚起討好的笑容:

  「娘娘,請吧。」

  沈蜜兒暗嘆一口氣。

  但眼前的步輦卻又讓她覺得有些不對。

  正黃華蓋,八人抬輦,在這皇宮裡,除了皇帝,也只有太后與皇后才能乘坐這種規制的步輦了。

  自從在行宮被人算計過後,沈蜜兒對這方面就變得敏感起來。

  她這三種身份都不占,如何能乘坐這樣規格的步輦?

  「小束公公,我乘這個步輦…這不合禮制。」她道。

  束德臉上笑意不減,對她的態度依舊堪稱恭恭敬敬:「娘娘,這都是陛下的意思。」

  「否則奴婢怎敢自作主張呢?」他催促道:「娘娘,您就放一百個心吧。」

  此時時值正午,沈蜜兒原本就有些不舒坦,被烈日一曬更加犯暈,她也懶怠再跟束德掰扯了。

  其實束德說的也有道理,除非是想不開了,否則誰願意跟皇帝過不去?

  有步輦的華蓋為沈蜜兒遮擋烈日,一路陰涼,轉眼間便到巍峨的前朝宮殿。

  文華殿前,參與議事的官員都已散去,沈蜜兒不要人攙扶,逕自下了步輦,才剛站穩身子,一道熟悉的身影卻突然出現在她的視線——

  是顧知頌。

  第52章

  沈蜜兒腳步定在原地。

  顧知頌似乎是從文華殿走出來,與她的距離不遠不近,見她頓住,他也停下腳步。

  他背脊挺拔,俊朗依舊,從遠處垂目望向她。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

  沈蜜兒被顧知頌平靜的視線看得幾乎有些抬不起頭。

  心裡五味雜陳。

  她與顧知頌已經數月未見。

  就在幾個月之前,他們之間仍是關係親密的未婚夫婦,她對顧知頌說——她會等他回來。

  等顧知頌回來,一切都已經變了。

  在太子別宮,她與他相顧無言,後來顧知頌要帶她回姑蘇,她未能赴約。

  這一次,她在一眾宮婢內侍簇擁下,與顧知頌在謝忱的文華殿前相遇。

  沈蜜兒垂下眼睫。<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