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待他離近之後,劉紹這次總算看清了他,瞧見他面上神情,怔了一怔,隨即打起幾分精神,想讓自己多少能顯得好些。
狄邁也怔怔地瞧他。方一穩住局面,他就向劉紹趕來,可他離劉紹越近,手腳越冷,心跳得也越厲害,耳中嗡聲大作,幾乎什麼也聽不清楚,直到——
就在他離劉紹只五步遠的時候,忽然,他瞧見,劉紹被他身後那雍人橫刀抵在脖頸下面,然後那人轉過頭來,對著自己大喝道:「不許過來!」
第156章 當時費盡人間鐵(二)
李鐵生原以為必死,卻被劉紹擋在身下,一時呆住,見他吐血,猛地反應過來,一坐而起,把劉紹抱在膝上,先看向他背後,卻不見血,只是衣衫被割了開。
劉紹低聲道:「沒事,我裡面穿了甲。」
先前狄邁入主長安時,封鎖皇宮,在內庫里淘得件雍國皇室的金絲軟甲,試了一試,穿在身上十分輕薄,披上外袍後幾乎看不出來,卻能刀槍不入,抵得上幾十斤的甲冑。
狄邁是帶兵之人,知道此物價值連城。如此重寶,卻被落在內庫當中,足見雍帝走時匆忙之極,恐怕已嚇破了膽。
只可惜不知是這軟甲本來就只有一副,還是其他的都被他帶走了,狄邁翻遍皇宮,也沒再找見第二件,倒有幾分可惜。
他自負武功,極少穿戴,這次為了應付狄申叛亂,就把這幅甲送給了劉紹,讓他貼身穿上,以備不測。
劉紹見到還有這種好事,根本不用旁人去勸,甚至因為覺著這東西神奇得不講道理,提前一天就已穿好,為圖新鮮,睡覺時都不肯脫,狄邁當時還笑了他好一陣,誰知竟然當真派上用場。
李鐵生聞言長鬆一口氣,但看劉紹臉色蒼白,神情痛苦,也知道他挨那一刀之後,雖然沒被割開皮肉,卻也受了暗傷,當即兩眼一熱,含淚道:「督師,您何苦……」
他身為親衛,一向以護衛大將為先,自己的生死還在其次,況且他奉軍令而來,即便為劉紹死了,那也是他分內之事。
在戰場之上,同袍間相互救護,原是常事,可再來多少次,他也想不到劉紹會拿自己的身體給他這微賤之人擋刀。
況且劉紹不是已決心要做夏人了麼,為何還要如此?
劉紹搖搖頭,「吳將軍殷殷之意,和諸位相救之恩……如此也算是能報答一二了。」
李鐵生抱著他,心頭一片茫然,趙耳卻道:「夏人在旁,發什麼呆?李兄,快起來!」
李鐵生聞言背上一緊,猛地回神,見狄申的人馬搶攻甚急,也知道此處不可久留,忙扶著劉紹上馬。
把劉紹扶上馬後,他卻不急著上去,對趙耳道:「趙兄,你腿上傷重,走不了路,快上馬去,我在旁步行護衛!」
趙耳也不與他推讓,費力爬上馬,抓緊韁繩,向著遠處一望。
先前一眨眼的功夫,附近夏人就都被射倒在地,趙耳心中一動,不知是何人有此箭法,抬頭看去,卻是個葛邏祿人,心中好不失望。
隨後,他又在心中冷笑一下:同李鐵生一道的親衛已經都被殺了,這時候出現的,不是葛邏祿人,又會是誰,難道還會是雍人不成?
他見來人極是威猛,方一入陣,便如一頭猛虎,左衝右突、無人可擋,開始時還以為是哪一員大將,後來定眼一瞧,才認出那人竟是夏國的攝政王狄邁。
狄邁出行時身邊護衛極多,根本近不得他身,最近更是出警入蹕,每一出行,都要沿途清空道路,他只遠遠瞧見過這攝政王幾眼,只覺他身上架子極大,本以為他近年來養尊處優,已不能力戰,今日親見之下,才知他在戰場之上竟是這樣一幅模樣,心裡不禁跳了兩下。
就是這樣一人,逐出皇帝,伏屍數十萬,滅亡了他大雍一百一十二年江山!
趙耳渾身打了個激靈,緊了緊手中的刀。
從前他就動過刺殺狄邁的念頭,但看他身邊始終禁衛森嚴,防守嚴密,自覺難以得手,便始終沒打他的主意。
如今現成的機會就在眼前,可是……他估量了一下身上傷勢,已絕非狄邁對手。忽然耳邊聽見一道風聲,他下意識摁著劉紹一道折下身去,躲開一刀,隨後便即回神,正要轉身回擊,李鐵生已先他一步,上前殺死了那個夏人。
隨後又是一陣混戰。
他與李鐵生都受了重傷,幸賴夏人賀魯齊神勇非常,與狄邁的援軍裡應外合,硬生生帶著他們突圍出去。
剛喘過一口氣,趙耳看向遠處戰局,見狄申遭擒,隨後就聽狄邁拿葛邏祿語高聲說了些什麼。
趙耳聽得十分仔細。先前為了刺殺之故,他特意學習了葛邏祿語,這會兒倒也聽懂大半,知道狄邁言語當中把狄申指為亂黨,還讓他手下士卒都把武器放下,對這些人說了些半是威脅、半是勸慰的話,但都不很要緊,於雍國沒有什麼用。
狄申的士卒倒也聽話,沒過多久就全都把手中兵器放在地上,不再拼殺。
狄邁沒再多說,反而打馬直奔他們而來,眼睛始終瞧著他這邊。
趙耳一愣,明白他是在看著劉紹,不是自己。瞧見狄邁面上那副簡直喪家之犬一般的神情,他心裡愈發駭異,不敢想它竟是出現在這般梟雄臉上。
下意識地,他抓緊了劉紹背上的衣服,不動聲色地把手裡的刀舉起幾分。
狄邁也怔怔地瞧他。方一穩住局面,他就向劉紹趕來,可他離劉紹越近,手腳越冷,心跳得也越厲害,耳中嗡聲大作,幾乎什麼也聽不清楚,直到——
就在他離劉紹只五步遠的時候,忽然,他瞧見,劉紹被他身後那雍人橫刀抵在脖頸下面,然後那人轉過頭來,對著自己大喝道:「不許過來!」
第156章 當時費盡人間鐵(二)
李鐵生原以為必死,卻被劉紹擋在身下,一時呆住,見他吐血,猛地反應過來,一坐而起,把劉紹抱在膝上,先看向他背後,卻不見血,只是衣衫被割了開。
劉紹低聲道:「沒事,我裡面穿了甲。」
先前狄邁入主長安時,封鎖皇宮,在內庫里淘得件雍國皇室的金絲軟甲,試了一試,穿在身上十分輕薄,披上外袍後幾乎看不出來,卻能刀槍不入,抵得上幾十斤的甲冑。
狄邁是帶兵之人,知道此物價值連城。如此重寶,卻被落在內庫當中,足見雍帝走時匆忙之極,恐怕已嚇破了膽。
只可惜不知是這軟甲本來就只有一副,還是其他的都被他帶走了,狄邁翻遍皇宮,也沒再找見第二件,倒有幾分可惜。
他自負武功,極少穿戴,這次為了應付狄申叛亂,就把這幅甲送給了劉紹,讓他貼身穿上,以備不測。
劉紹見到還有這種好事,根本不用旁人去勸,甚至因為覺著這東西神奇得不講道理,提前一天就已穿好,為圖新鮮,睡覺時都不肯脫,狄邁當時還笑了他好一陣,誰知竟然當真派上用場。
李鐵生聞言長鬆一口氣,但看劉紹臉色蒼白,神情痛苦,也知道他挨那一刀之後,雖然沒被割開皮肉,卻也受了暗傷,當即兩眼一熱,含淚道:「督師,您何苦……」
他身為親衛,一向以護衛大將為先,自己的生死還在其次,況且他奉軍令而來,即便為劉紹死了,那也是他分內之事。
在戰場之上,同袍間相互救護,原是常事,可再來多少次,他也想不到劉紹會拿自己的身體給他這微賤之人擋刀。
況且劉紹不是已決心要做夏人了麼,為何還要如此?
劉紹搖搖頭,「吳將軍殷殷之意,和諸位相救之恩……如此也算是能報答一二了。」
李鐵生抱著他,心頭一片茫然,趙耳卻道:「夏人在旁,發什麼呆?李兄,快起來!」
李鐵生聞言背上一緊,猛地回神,見狄申的人馬搶攻甚急,也知道此處不可久留,忙扶著劉紹上馬。
把劉紹扶上馬後,他卻不急著上去,對趙耳道:「趙兄,你腿上傷重,走不了路,快上馬去,我在旁步行護衛!」
趙耳也不與他推讓,費力爬上馬,抓緊韁繩,向著遠處一望。
先前一眨眼的功夫,附近夏人就都被射倒在地,趙耳心中一動,不知是何人有此箭法,抬頭看去,卻是個葛邏祿人,心中好不失望。
隨後,他又在心中冷笑一下:同李鐵生一道的親衛已經都被殺了,這時候出現的,不是葛邏祿人,又會是誰,難道還會是雍人不成?
他見來人極是威猛,方一入陣,便如一頭猛虎,左衝右突、無人可擋,開始時還以為是哪一員大將,後來定眼一瞧,才認出那人竟是夏國的攝政王狄邁。
狄邁出行時身邊護衛極多,根本近不得他身,最近更是出警入蹕,每一出行,都要沿途清空道路,他只遠遠瞧見過這攝政王幾眼,只覺他身上架子極大,本以為他近年來養尊處優,已不能力戰,今日親見之下,才知他在戰場之上竟是這樣一幅模樣,心裡不禁跳了兩下。
就是這樣一人,逐出皇帝,伏屍數十萬,滅亡了他大雍一百一十二年江山!
趙耳渾身打了個激靈,緊了緊手中的刀。
從前他就動過刺殺狄邁的念頭,但看他身邊始終禁衛森嚴,防守嚴密,自覺難以得手,便始終沒打他的主意。
如今現成的機會就在眼前,可是……他估量了一下身上傷勢,已絕非狄邁對手。忽然耳邊聽見一道風聲,他下意識摁著劉紹一道折下身去,躲開一刀,隨後便即回神,正要轉身回擊,李鐵生已先他一步,上前殺死了那個夏人。
隨後又是一陣混戰。
他與李鐵生都受了重傷,幸賴夏人賀魯齊神勇非常,與狄邁的援軍裡應外合,硬生生帶著他們突圍出去。
剛喘過一口氣,趙耳看向遠處戰局,見狄申遭擒,隨後就聽狄邁拿葛邏祿語高聲說了些什麼。
趙耳聽得十分仔細。先前為了刺殺之故,他特意學習了葛邏祿語,這會兒倒也聽懂大半,知道狄邁言語當中把狄申指為亂黨,還讓他手下士卒都把武器放下,對這些人說了些半是威脅、半是勸慰的話,但都不很要緊,於雍國沒有什麼用。
狄申的士卒倒也聽話,沒過多久就全都把手中兵器放在地上,不再拼殺。
狄邁沒再多說,反而打馬直奔他們而來,眼睛始終瞧著他這邊。
趙耳一愣,明白他是在看著劉紹,不是自己。瞧見狄邁面上那副簡直喪家之犬一般的神情,他心裡愈發駭異,不敢想它竟是出現在這般梟雄臉上。
下意識地,他抓緊了劉紹背上的衣服,不動聲色地把手裡的刀舉起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