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6章 格局(二)
晏珩一臉饜足的模樣,倒是令陸婉有些後怕。她沒有搭上晏珩伸出的手,自己站定,語氣有些冷:「身為太子妃,在這樣的宴會上,臣妾必須陪伴殿下左右。」
「你生氣了……」
聽陸婉這冷淡的語氣,晏珩也不惱,只是低低笑了一聲,眼中划過一絲狡黠:「都是孤不好,是孤衣冠禽獸了。下次,阿婉說幾次,就幾次好了。」
「閉嘴……」陸婉本想惡狠狠地乜她一眼,但身上沒有什麼力氣,落到眉開眼笑的晏珩身上,已經變了味道。
晏珩見好就收,點頭:「孤不說了,你先進去歇著,當心腳下。」
當心腳下,這話說得促狹。金華台上的石道是精雕細琢的雲紋磚鋪就,便是積上一層薄薄的雪,也不至於滑倒往來的宮人。她腰是酸,但腿可不軟。
「……」陸婉沒有搭理她,冷著一張臉,在阿春的攙扶下進了殿。
皇家的宴會不似尋常人家,會酌情考慮賓客之間的關係安排座位,都是按著爵位品秩來坐。京中除了帝後與太后,便屬太子「夫婦」地位最高,長公主、魏王殿下次之。再往下,便是回京受審的晏琮,匈奴來使蠡王伊谷鞬。
是以陸婉一入殿中,便收到了來自不同方向的熱切目光。她渾然不覺般,先向母親和叔叔請了安。
晏月見她塗脂抹粉,倒是有些意外:「太后壽宴一事著實辛苦你了,昨晚沒睡好?」
陸婉螓首輕點:「母后所託,皇祖母聖壽,兒臣不敢懈怠。」
晏月倒沒覺得有什麼:「皇后看重,後宮權力肯交給你,定要盡心。等今日事了,就可以好好歇一歇。就是不知,皇后娘娘會不會把年節也一併交由你負責。不過能者多勞,有什麼困難,母親也能指點你一二。」
「是。」
「皇姐這話,倒是小瞧了咱們太子殿下,」魏王晏渚面帶微笑道,「太子殿下一大早便來金華台迎百官,不論尊卑,當真禮賢下士。近些日子,在京中籌辦太學一事,也搞得有聲有色。」
「之前在平亂時帶去的曹鋒,能夠嶄露頭角。如今籌辦太學時啟用的藺忱,更非池中之物。」
「識人用人,眼光獨到。太子殿下這般年少有為,婉兒有什麼事,請教太子不是更好?」
魏王雖言笑晏晏,話卻不懷好意,頗有含沙射影的之意。為了維持風光,晏月挾寵結黨,在朝中浸淫多年,自然知道弟弟晏渚安的什麼心。
對於皇帝和魏王的心思,以及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晏月皆看在眼裡,不過她並不看好後者。極權之下萬物為芻狗,晏清御宇多年,是當今天下最尊貴掌權者。
礙於太后的顏面,晏清才對晏渚的小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是魏王真以為龍椅上的皇帝猜不透他的心思,可就真的愚不可及。若是魏王鐵了心要起事,那就是無可救藥。
不論誰掌權,她晏月所求,不過是生前顯貴,身後有名。雖然結黨,卻並無篡權之心。再者,她一無封地,二為婦人,且不說有無太|祖皇帝髮妻林後的野心,便是立場上,也名不正言不順。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晏清對她的戒心才沒有那麼強。
晏月同樣笑了笑,認真敷衍道:「珩兒天資聰穎,高瞻遠矚,是我大夏的幸事。陛下自改立了太子,省了多少事。倒是我等,名為長輩,實為臣子。將來太子登基,當盡心盡力盡忠才是。」
聽晏月如是說,晏渚若有所思道:「皇姐高見,臣弟自無不從。不過……皇姐當真捨得下一切?」
「你這是什麼意思?」晏月見他打起啞迷,不由秀眉微蹙。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姐如何看我,我就如何看您。」
「你話……」
「陛下駕到!」
唱駕的黃門聲音尖細,隔的老遠也能聽見。殿外的儀仗吹起悠揚的長號,晏月乜了賣關子晏渚一眼,轉身,跟著眾人一起往殿外走。
午間是宴臣子,三公九卿赫然在列。白髮蒼蒼的丞相公孫弘,身強力壯的太尉鄧越,新提上來的御史大夫孫仲。太醫令江望、太學博士藺忱,雖官位不重,不足以參宴,但仍占有一席之地。
畢竟前者已今非昔比,不是尋常的皇親國戚,是太子的親舅舅。後者原為蜀中落魄人,現在是太子賓客,又被舉薦做了太學的博士。
太子大張旗鼓的興辦太學,是得了晏清首肯的。調集物資,在京中營建屋舍,動靜不小。又下令郡、國,舉薦人才,不拘身份。雖說短時間內不見成效,但將來可難說。所以,如今誰見了藺忱,都會客氣一二。
「眾卿免禮……」太后在晏清上陪同下緩緩步階而上,望著眼前跪了一片的文武,不由笑道,「哀家一把年紀了,過什麼壽?倒興師動眾,勞累諸位。」
公孫弘在左右同僚的攙扶下,顫顫巍巍起身:「陛下孝順,太子謙和,太后仁慈,此天下幸事。臣等恭祝太后娘娘,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臣等恭祝太后娘娘,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好,好……」劉太后眉開眼笑,「公孫丞相比本宮還大上兩歲,為國操勞,看上去倒沒有本宮硬朗。今日可要共飲壽酒,長命百歲,繼續為大夏效力,為陛下盡忠。」
第116章 格局(二)
晏珩一臉饜足的模樣,倒是令陸婉有些後怕。她沒有搭上晏珩伸出的手,自己站定,語氣有些冷:「身為太子妃,在這樣的宴會上,臣妾必須陪伴殿下左右。」
「你生氣了……」
聽陸婉這冷淡的語氣,晏珩也不惱,只是低低笑了一聲,眼中划過一絲狡黠:「都是孤不好,是孤衣冠禽獸了。下次,阿婉說幾次,就幾次好了。」
「閉嘴……」陸婉本想惡狠狠地乜她一眼,但身上沒有什麼力氣,落到眉開眼笑的晏珩身上,已經變了味道。
晏珩見好就收,點頭:「孤不說了,你先進去歇著,當心腳下。」
當心腳下,這話說得促狹。金華台上的石道是精雕細琢的雲紋磚鋪就,便是積上一層薄薄的雪,也不至於滑倒往來的宮人。她腰是酸,但腿可不軟。
「……」陸婉沒有搭理她,冷著一張臉,在阿春的攙扶下進了殿。
皇家的宴會不似尋常人家,會酌情考慮賓客之間的關係安排座位,都是按著爵位品秩來坐。京中除了帝後與太后,便屬太子「夫婦」地位最高,長公主、魏王殿下次之。再往下,便是回京受審的晏琮,匈奴來使蠡王伊谷鞬。
是以陸婉一入殿中,便收到了來自不同方向的熱切目光。她渾然不覺般,先向母親和叔叔請了安。
晏月見她塗脂抹粉,倒是有些意外:「太后壽宴一事著實辛苦你了,昨晚沒睡好?」
陸婉螓首輕點:「母后所託,皇祖母聖壽,兒臣不敢懈怠。」
晏月倒沒覺得有什麼:「皇后看重,後宮權力肯交給你,定要盡心。等今日事了,就可以好好歇一歇。就是不知,皇后娘娘會不會把年節也一併交由你負責。不過能者多勞,有什麼困難,母親也能指點你一二。」
「是。」
「皇姐這話,倒是小瞧了咱們太子殿下,」魏王晏渚面帶微笑道,「太子殿下一大早便來金華台迎百官,不論尊卑,當真禮賢下士。近些日子,在京中籌辦太學一事,也搞得有聲有色。」
「之前在平亂時帶去的曹鋒,能夠嶄露頭角。如今籌辦太學時啟用的藺忱,更非池中之物。」
「識人用人,眼光獨到。太子殿下這般年少有為,婉兒有什麼事,請教太子不是更好?」
魏王雖言笑晏晏,話卻不懷好意,頗有含沙射影的之意。為了維持風光,晏月挾寵結黨,在朝中浸淫多年,自然知道弟弟晏渚安的什麼心。
對於皇帝和魏王的心思,以及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晏月皆看在眼裡,不過她並不看好後者。極權之下萬物為芻狗,晏清御宇多年,是當今天下最尊貴掌權者。
礙於太后的顏面,晏清才對晏渚的小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是魏王真以為龍椅上的皇帝猜不透他的心思,可就真的愚不可及。若是魏王鐵了心要起事,那就是無可救藥。
不論誰掌權,她晏月所求,不過是生前顯貴,身後有名。雖然結黨,卻並無篡權之心。再者,她一無封地,二為婦人,且不說有無太|祖皇帝髮妻林後的野心,便是立場上,也名不正言不順。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晏清對她的戒心才沒有那麼強。
晏月同樣笑了笑,認真敷衍道:「珩兒天資聰穎,高瞻遠矚,是我大夏的幸事。陛下自改立了太子,省了多少事。倒是我等,名為長輩,實為臣子。將來太子登基,當盡心盡力盡忠才是。」
聽晏月如是說,晏渚若有所思道:「皇姐高見,臣弟自無不從。不過……皇姐當真捨得下一切?」
「你這是什麼意思?」晏月見他打起啞迷,不由秀眉微蹙。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姐如何看我,我就如何看您。」
「你話……」
「陛下駕到!」
唱駕的黃門聲音尖細,隔的老遠也能聽見。殿外的儀仗吹起悠揚的長號,晏月乜了賣關子晏渚一眼,轉身,跟著眾人一起往殿外走。
午間是宴臣子,三公九卿赫然在列。白髮蒼蒼的丞相公孫弘,身強力壯的太尉鄧越,新提上來的御史大夫孫仲。太醫令江望、太學博士藺忱,雖官位不重,不足以參宴,但仍占有一席之地。
畢竟前者已今非昔比,不是尋常的皇親國戚,是太子的親舅舅。後者原為蜀中落魄人,現在是太子賓客,又被舉薦做了太學的博士。
太子大張旗鼓的興辦太學,是得了晏清首肯的。調集物資,在京中營建屋舍,動靜不小。又下令郡、國,舉薦人才,不拘身份。雖說短時間內不見成效,但將來可難說。所以,如今誰見了藺忱,都會客氣一二。
「眾卿免禮……」太后在晏清上陪同下緩緩步階而上,望著眼前跪了一片的文武,不由笑道,「哀家一把年紀了,過什麼壽?倒興師動眾,勞累諸位。」
公孫弘在左右同僚的攙扶下,顫顫巍巍起身:「陛下孝順,太子謙和,太后仁慈,此天下幸事。臣等恭祝太后娘娘,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臣等恭祝太后娘娘,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好,好……」劉太后眉開眼笑,「公孫丞相比本宮還大上兩歲,為國操勞,看上去倒沒有本宮硬朗。今日可要共飲壽酒,長命百歲,繼續為大夏效力,為陛下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