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暮:「……」

  她伸手掐了一把他的屁股,他「哎喲」一聲,連忙捉住她的手,「莫要亂摸。」

  蘇暮厚顏道:「又不是沒摸過。」又問,「你什麼時候回去?」

  顧清玄:「上午,怕府里生疑。」

  兩人在被窩裡膩歪了陣兒,有種小別勝新婚的歡喜。

  上午顧清玄先把蘇暮送回沈家,而後才回的府。

  之後沒隔兩天他又厚著臉皮求天子成全他跟蘇暮的婚事,這回李越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先前忌諱他跟宗室聯姻,如今感情用事求娶一個婢女,可見在某些時候腦子拎不清。

  李越欣賞他的才幹,卻也怕此人不易掌控,眼下看來,心裡頭反倒是踏實了。

  他同王皇后說起了此事,王皇后震驚得難以置信,忍不住八卦道:「三郎莫要誆我,那小子莫不是瘋了,要求娶通房?」

  李越斜睨她,說道:「那女郎的身份確實不齒,因著有壽王府這層關係在裡頭,故才求我成全,想來是怕壽王府找茬。」

  王皇后覺得這事委實荒唐,「京城裡這麼多女郎,他娶誰不好,偏要娶被打發出府的通房,不是故意給壽王府難堪嗎?」

  李越笑了笑,「感情用事到這般,估計京里也尋不出兩個來。」

  王皇后意味深長道:「京中像他那樣有才幹的世家子弟,估計也尋不出兩個來。」

  夫妻二人靈魂對視。

  李越乾咳兩聲,拍了拍她的手,說道:「既然求了來,芩娘便替我想個法子,全了他的心愿,免得再來纏我,省得我心煩。」

  王皇后點頭,慎重道:「這事兒,便由我替三郎處理好了。」

  李越「嗯」了一聲,頗覺欣慰。

  也真是湊巧,蘇暮姓蘇,王皇后的隔房表親也有一家姓蘇的,是專門跟朝廷供應宣紙的皇商蘇家。

  王皇后知道李越想用人,又忌憚顧清玄的背景,現在那小子要求娶一個沒有任何身家背景的通房,若是傳了出去,必遭人恥笑,便全了他的顏面,親自出面給蘇暮尋娘家做倚靠,這樣傳出去也有一塊遮羞布。

  皇商蘇家,一來不涉及到朝政,二來又是她娘家的表親,無疑是最佳背景人選。

  王皇后心中有了主意,便召見蘇家的主母陳氏進宮商議此事。

  聽到王皇后說給他們家尋了一門親事,是忠勇侯府要求親,陳氏高興不已,還以為底下的閨女們撈到了便宜。

  哪曾想聽說過緣由後,陳氏便露出失望的表情。

  王皇后端起茶盞道:「跟顧家結親,我先問問四娘你的意思,若你們家願意,我便把蘇暮那丫頭放到你們名下,若是不願意,便再尋別家。」

  陳氏心中一番衡量。

  顧家那樣的門楣,她自然想與其結親,只可惜不是自家閨女。

  換個角度來想,他們蘇家也攀不上那樣的門楣。

  見她沒有吭聲,王皇后道:「那丫頭姓蘇,便想著湊個巧,你若不想結這門親,便罷了。」

  陳氏忙道:「蘇家自然是想的。」

  王皇后笑了笑,「跟顧家結了親,往後處事周到著些,多走動走動,總沒有壞處。」

  陳氏點頭,「娘娘說得極是,顧家那樣的門楣,我們蘇家是高攀不起的。」

  王皇后道:「那丫頭只怕是上輩子燒了高香,才求來這樁姻緣,估計全京城都找不出一樁來。」

  於是兩人就此事一番商議。

  陳氏覺得跟顧家攀親確實有益,再加之有王皇后親自牽線搭橋,日後再賜婚,結這門親臉上著實有光。

  那陳氏回去跟家裡人商議後,他們都覺得此事可行,便回復王皇后可以把蘇暮送過來入族譜,讓她有個倚靠。

  李越把顧清玄尋來說起這茬,顧清玄滿心歡喜,覺得王皇后辦事當真穩妥。

  皇商跟朝政不沾邊,日後蘇暮在顧家的存在對於他的前程來說沒有任何顧慮。

  妙的是這門親是王皇后促成的,待明懿旨賜婚,不僅能堵壽王府的嘴,其他人也不敢妄議。

  畢竟是中宮一手牽線搭橋促成的,私議蘇暮,便是私議中宮,只怕議論時都得掂量掂量。

  現在那邊要把蘇暮落戶到皇商蘇家,自然也要把人送過去。顧清玄行事穩妥,知她跟鄭氏關係不錯,便開口向自家老娘討要鄭氏過永微園來伺候。

  盛氏頗覺詫異,困惑問:「永微園裡不夠人手嗎,文嘉何故來討鄭媽媽?」

  顧清玄忽悠她道:「前兩日柳媽媽閃著腰了,要躺幾日,紀娘子這些日忙瑣事,應付不過來,以前鄭媽媽曾服侍過我,便想著借她來應付幾日。」

  盛氏心裡頭雖覺得怪怪的,卻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只道:「你既然開了這個口,便讓她過去罷。」

  於是晚些時候鄭氏去了一趟永微園,而柳婆子則被迫「躺平」,顧清玄讓她好好歇幾日,她一頭霧水,又不敢多問。

  鄭氏心裡頭比她還要困惑,不過第二天她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因為顧清玄親自把她送到了沈家。

  在見到蘇暮的那一刻,鄭氏整個人都裂開了。

  直覺告訴她,這是要搞事啊!

  作者有話說:

  蘇暮:你真他媽會給我找娘家!!

  顧清玄:進宮見見大場面不好嗎?

  蘇暮:我有點慫。。。<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