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顧清玄失笑,「我怕什麼?」
蘇暮沒有答話,只低頭把玩他的手指,那指骨修長有力,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
兩隻手掌對比,他一把將她包裹。
第二日一早眾人出發,現在天氣開始炎熱,他們通常會在上午和下午晚些時候趕路,預防中暑熱。
這種風塵僕僕蘇暮倒是習慣了,她素來不是一個嬌氣矯情的人,只覺得長時趕路,反把體能鍛鍊出來了,能像個男人一樣在馬背上馳騁。
那種感覺特別爽,充滿著野性的刺激。
現在她已經有膽量挑戰許諸了,因為一行人里就他是個軟柿子,其他人要麼有功夫底子,要麼就是老手。
兩人在官道上賽馬。
顧清玄是個好老師,對她足夠耐性,他擅騎射,給她講的馭馬技巧皆是他外祖摸爬滾打總結下來的經驗,非常實用。
伏在馬背上,蘇暮身姿輕盈,策馬狂奔,兩旁的景致被飛快甩到身後。
顧清玄在後面跟上,原以為乘坐馬車回京只怕要耽擱許久,哪曾想她比他想像中生猛得多,甚至有股子難以駕馭的野性。
在某一刻,他甚至會產生錯覺,她釋放出來的天性他似乎有些抓不住。
今年的京中比往年都要悶熱些,這還沒到酷暑,顧老夫人就有些受不住了,只覺得院裡的夏蟬嘈死人。
僕人拿長竿去捅。
現在府里的白綢早已撤下,掛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白綢和白燈籠換下。永微園那邊則沒動,至少等到顧清玄回來把長寧的牌位請回祠堂才撤。
盛氏過來同她商議怎麼過端午,顧老夫人應道:「你自行安排就成,今年這模樣,只怕要大旱。」
盛氏邊搖團扇,邊說道:「也不知道文嘉什麼時候能回京。」
顧老夫人端起清熱的飲子,「估計得秋天去了。」又忍不住嫌棄道,「他那破爛差事,不提也罷。」
這話把盛氏逗樂了,掩嘴道:「以前我發牢騷,阿娘還覺著我碎嘴。」
顧老夫人不愛聽,「京官想要往上爬,還得離京外放三五年,怎麼都不能把他放遠了,要不然跟猴兒似的,都不知歸家。」
盛氏:「到時候定要想法子把他留在京畿,若不然有時候想他都還瞧不見。」
顧老夫人點頭,「我年紀大了,向上頭呈請,應是能准允的。」
婆媳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嘮著家常,跟往常那般盼著小崽子回來。
這中間倒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按下不表。
待到六月底時顧清玄一行人才進入京畿地帶,他先差張和送書信去沈家,順道跟府里報平安。
張和幾人先行離去。
臨行前顧清玄叮囑過數次,讓他們把嘴閉緊點,勿要走漏風聲。
幾人快馬加鞭,張和進京後直奔沈家。
當時沈正坤剛下值回來,同夫人趙氏說起這炎炎夏日,可算要熬過去了。
忽聽一家奴來報,說張和求見。
以前在常州時沈正坤跟張和打過交道,知道他是顧清玄的心腹,忙讓人請進來。
張和風塵僕僕進前廳,向沈正坤行禮說明來意,並把顧清玄的書信呈上。
沈正坤拆開書信看了許久,正堂不方便說話,做了個「請」的手勢。
二人去書房商事。
沈正坤到底詫異不已,壓低聲音問:「文嘉這會兒回京了?」
張和點頭,「已經進京畿了。」頓了頓,「蘇小娘子跟他一同回來的,郎君說暫且委託沈寺丞幫忙把蘇小娘子安置。」
沈正坤心中裝了不少疑惑,細細詢問了一番。
張和倒也沒有隱瞞,把蘇暮的來去一五一十講述,聽得沈正坤直皺眉頭,忍不住道:「天可憐見!她孤身一人流落到開州竟然沒出岔子,可見老天爺護佑!」
張和也道:「可不是,讓某跑斷了腿。」
兩人就這個話題細說了陣兒,沈正坤似想起了什麼,問:「你可曾回過府?」
張和搖頭,「不曾,某一進京就直奔過來的。」
沈正坤忙道:「你應還不清楚,壽王府的長寧郡主已經病逝了,府里都掛了白,這會兒已經有好幾月了。」
聽到這話,張和吃驚不已,詫異道:「長寧郡主沒了?」
沈正坤點頭,「春日裡沒的,聽說是倒春寒導致病情加重,沒撐多久便去了。」又道,「你回去了可得多加留意,倘若被府里知曉蘇暮在這個節骨眼上被帶回來,只怕得炸鍋。」
張和眼皮子狂跳,「幸虧得沈寺丞提醒!」
沈正坤:「你也莫要在這裡逗留太久,趕緊回去,我自知怎麼安排。」
張和應好。
待他匆匆離去後,沈正坤又細細看了看手中的信件,心裡頭七上八下的,翻湧不已。
以前在常州跟顧清玄那小子同過事,也知曉他的脾性,素來端方持重,哪曾想瘋起來還真是讓人驚掉下巴。
不一會兒夫人趙氏過來,沈正坤實在難以壓制住內心的八卦,同她說了這茬。
趙氏同樣被震得找不著北,錯愕道:「你可莫要誆我!」
沈正坤連忙捂住她的嘴,「你小聲點。」
趙氏閉嘴,夫妻倆你看我我看你,隔了許久,趙氏才八卦道:「那小侯爺只怕是瘋了,我早前聽你說他跟壽王府的那樁親事……就算長寧郡主沒了,壽王不是還有其他閨女匹配嗎?<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蘇暮沒有答話,只低頭把玩他的手指,那指骨修長有力,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
兩隻手掌對比,他一把將她包裹。
第二日一早眾人出發,現在天氣開始炎熱,他們通常會在上午和下午晚些時候趕路,預防中暑熱。
這種風塵僕僕蘇暮倒是習慣了,她素來不是一個嬌氣矯情的人,只覺得長時趕路,反把體能鍛鍊出來了,能像個男人一樣在馬背上馳騁。
那種感覺特別爽,充滿著野性的刺激。
現在她已經有膽量挑戰許諸了,因為一行人里就他是個軟柿子,其他人要麼有功夫底子,要麼就是老手。
兩人在官道上賽馬。
顧清玄是個好老師,對她足夠耐性,他擅騎射,給她講的馭馬技巧皆是他外祖摸爬滾打總結下來的經驗,非常實用。
伏在馬背上,蘇暮身姿輕盈,策馬狂奔,兩旁的景致被飛快甩到身後。
顧清玄在後面跟上,原以為乘坐馬車回京只怕要耽擱許久,哪曾想她比他想像中生猛得多,甚至有股子難以駕馭的野性。
在某一刻,他甚至會產生錯覺,她釋放出來的天性他似乎有些抓不住。
今年的京中比往年都要悶熱些,這還沒到酷暑,顧老夫人就有些受不住了,只覺得院裡的夏蟬嘈死人。
僕人拿長竿去捅。
現在府里的白綢早已撤下,掛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白綢和白燈籠換下。永微園那邊則沒動,至少等到顧清玄回來把長寧的牌位請回祠堂才撤。
盛氏過來同她商議怎麼過端午,顧老夫人應道:「你自行安排就成,今年這模樣,只怕要大旱。」
盛氏邊搖團扇,邊說道:「也不知道文嘉什麼時候能回京。」
顧老夫人端起清熱的飲子,「估計得秋天去了。」又忍不住嫌棄道,「他那破爛差事,不提也罷。」
這話把盛氏逗樂了,掩嘴道:「以前我發牢騷,阿娘還覺著我碎嘴。」
顧老夫人不愛聽,「京官想要往上爬,還得離京外放三五年,怎麼都不能把他放遠了,要不然跟猴兒似的,都不知歸家。」
盛氏:「到時候定要想法子把他留在京畿,若不然有時候想他都還瞧不見。」
顧老夫人點頭,「我年紀大了,向上頭呈請,應是能准允的。」
婆媳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嘮著家常,跟往常那般盼著小崽子回來。
這中間倒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按下不表。
待到六月底時顧清玄一行人才進入京畿地帶,他先差張和送書信去沈家,順道跟府里報平安。
張和幾人先行離去。
臨行前顧清玄叮囑過數次,讓他們把嘴閉緊點,勿要走漏風聲。
幾人快馬加鞭,張和進京後直奔沈家。
當時沈正坤剛下值回來,同夫人趙氏說起這炎炎夏日,可算要熬過去了。
忽聽一家奴來報,說張和求見。
以前在常州時沈正坤跟張和打過交道,知道他是顧清玄的心腹,忙讓人請進來。
張和風塵僕僕進前廳,向沈正坤行禮說明來意,並把顧清玄的書信呈上。
沈正坤拆開書信看了許久,正堂不方便說話,做了個「請」的手勢。
二人去書房商事。
沈正坤到底詫異不已,壓低聲音問:「文嘉這會兒回京了?」
張和點頭,「已經進京畿了。」頓了頓,「蘇小娘子跟他一同回來的,郎君說暫且委託沈寺丞幫忙把蘇小娘子安置。」
沈正坤心中裝了不少疑惑,細細詢問了一番。
張和倒也沒有隱瞞,把蘇暮的來去一五一十講述,聽得沈正坤直皺眉頭,忍不住道:「天可憐見!她孤身一人流落到開州竟然沒出岔子,可見老天爺護佑!」
張和也道:「可不是,讓某跑斷了腿。」
兩人就這個話題細說了陣兒,沈正坤似想起了什麼,問:「你可曾回過府?」
張和搖頭,「不曾,某一進京就直奔過來的。」
沈正坤忙道:「你應還不清楚,壽王府的長寧郡主已經病逝了,府里都掛了白,這會兒已經有好幾月了。」
聽到這話,張和吃驚不已,詫異道:「長寧郡主沒了?」
沈正坤點頭,「春日裡沒的,聽說是倒春寒導致病情加重,沒撐多久便去了。」又道,「你回去了可得多加留意,倘若被府里知曉蘇暮在這個節骨眼上被帶回來,只怕得炸鍋。」
張和眼皮子狂跳,「幸虧得沈寺丞提醒!」
沈正坤:「你也莫要在這裡逗留太久,趕緊回去,我自知怎麼安排。」
張和應好。
待他匆匆離去後,沈正坤又細細看了看手中的信件,心裡頭七上八下的,翻湧不已。
以前在常州跟顧清玄那小子同過事,也知曉他的脾性,素來端方持重,哪曾想瘋起來還真是讓人驚掉下巴。
不一會兒夫人趙氏過來,沈正坤實在難以壓制住內心的八卦,同她說了這茬。
趙氏同樣被震得找不著北,錯愕道:「你可莫要誆我!」
沈正坤連忙捂住她的嘴,「你小聲點。」
趙氏閉嘴,夫妻倆你看我我看你,隔了許久,趙氏才八卦道:「那小侯爺只怕是瘋了,我早前聽你說他跟壽王府的那樁親事……就算長寧郡主沒了,壽王不是還有其他閨女匹配嗎?<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