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而京城那裡也很是順利,經過林如海和賈敏秘密囑咐的夫婦兩個到了賈家就開始行動了,先是在賈赦這裡說了自家小主子出事兒了,身子不好的消息,然後就是在和下人們聚餐的時候,利用說故事的方式,說起了林家的這個大事兒,沒有三天,外頭都有人知道了江南林家,賈家的女婿家出事兒了,他們家的嫡長子居然讓人下毒了。
京城人八卦,一聽這樣的事兒,立馬無數的八卦愛好者就開始聚會了,說起的時候還會帶上一二自己的猜測。
剛開始是覺得估計是後院陰私,賈家這姑太太也太不小心了,怎麼就讓那些下賤的胚子得手了呢!這真是沒手段啊!林大人也家宅不淨,估計以後升官都難了。
可說著說著,沒一二天,又有了新的消息,說是有人從林家下人哪裡得來的最新消息,說是那毒是從外頭進去的,是什麼糕點上的,這下人們又轉換了思路了,覺得估計是林如海得罪了什麼人了,人家想著毒死他的,不想他家孩子遭了秧,這個消息一出來,就有人說林如海了,這都和人結了什麼仇啊!生生死死的,連著殺官的事兒都敢幹了,這估摸著都能算是造反了吧。
這裡剛說著殺官呢,一邊有耳目靈便的就突然提出,這林家好像是剛到杭州做官不久吧,這能有什麼仇怨?值得這樣做?才剛到一地為官,又能得罪什麼人?若是說是從揚州,林如海原本的為官之地跟著去的,可是聽說,人家林如海在揚州做的和不錯,走的時候都有百姓相送呢,這又能得罪誰去?
這麼一說,大家疑惑更深了,可不是,這事兒聽著就玄乎,有些不在常理上呢,說著說著,有人說起來杭州特產,那能是什麼,茶葉,綢緞唄,這一下子,大家好像一下子醒悟過來了一樣,綢緞這東西,那是織造的事兒,而這知府能管轄的可不就是茶政了!作為沒有像是鹽政一樣另立專門官員御史的大財政,放到杭州知府的手裡,那可是讓杭州知府的權利比尋常知府大了好幾層呢,該不是林如海就是因為這個讓人盯上了吧。
說著這事兒,又有人想起來,說是前一任的杭州知府好像也是江南大家出身,後來是怎麼來著?
好像是生不出孩子,身子不好,然後辭官的?
不管怎麼說吧,反正有心人算了算,好像這杭州知府正常走人的比例不高,雖不至於像是揚州鹽政那樣,時不時就弄出個案子來嚇唬人,可是也屬於高危職業,這樣一算,不少人都覺得,這事兒估計就是茶政上的問題了,就因為這政務,居然牽連到了孩子頭上,這讓這幫子站著說話不腰疼,置身事外當正義人士的人一個個都有些義憤填膺了起來,罪不及家眷啊!你外頭男人朝堂爭奪那是你們各憑本事,怎麼就能用這樣的手段害人家孩子呢!
當然這些都是大面上的人們的說法,有些個心思多的,這會兒就是傻子也反應過來了,想想最近朝堂的事兒,想想那些皇子的折騰勁,哪裡還不明白,這是人家龍子龍孫為了爭權奪利做出來的事兒!有些是直接閉嘴了,有些事開始想著怎麼明哲保身了,還有的怕的開始想著怎麼調職出京了。
開玩笑,這林如海那麼遠在江南都能被弄成這樣,他們這些在京城的,就在這些皇子眼皮子地下的能有太平日子過?萬一找上門來,自己怎麼辦?幹了,隨時失敗可能累及族人,不干?說不得下一個兒子中毒的就是自家了。
這樣的恐慌在慢慢的蔓延,京城裡別看皇子們鬧得歡,可是畢竟皇帝孩子在位呢,作為自己皇宮所在的京城他掌控的還是有些力度的,最起碼探聽街面消息的人總是有的,慢慢的這些事兒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了,他已經看過了林如海的摺子,自然知道了這事兒,可是他對於林如海把這事兒傳出去還是不滿意的,覺得這是林如海在鬧脾氣,是對他的不滿,心下對林如海就少了幾分原本的中意,覺得對於這個人需要冷處理了,不能太抬舉他,不過他細細的看了看著消息的來源之後,又發現這是下人們說話間傳出來的,好像也不是林如海的意思的樣子,一時半刻倒是也吃不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對林如海暫且放下,不在立馬重用那是肯定的,可是出了這樣的事兒,安撫還是需要的,誰讓做這事兒的就是他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是自己兒子呢。
說起兒子,他就頭疼啊!這太折騰了,現在這樣齷蹉的手段都用了,若是自己不做點什麼,估計朝臣都要開始離心離德了,這讓他很無奈,很憋屈,想了想之後,他直接給了林如海一個蘭台寺大夫的虛職,算是變相的升了他的官,到了三品,只是這既然是虛職,自然也不用林如海來京城做官的,還在杭州當他的知府,也算是一個警告了,另外那些皇子們找了一個由頭,全罵了一遍,然後讓一個個罰他們抄寫孝經,也算是給大臣們一個交代了。
至於這些處罰能有什麼用,見仁見智吧,只要看得清的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與此同時,他對於自己的兒子,防備上也上去了幾個等級,這些孩子,一個個大了,為了這椅子,如今連著下毒的事兒也能幹,那麼他怎麼能保證這樣的手段,這些孩子不會用到自己頭上?皇帝永遠是最多疑的,他開始對自己那幾個權利開始膨脹的兒子警惕了,也許新的風暴就將形成,不過這和林如海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
京城人八卦,一聽這樣的事兒,立馬無數的八卦愛好者就開始聚會了,說起的時候還會帶上一二自己的猜測。
剛開始是覺得估計是後院陰私,賈家這姑太太也太不小心了,怎麼就讓那些下賤的胚子得手了呢!這真是沒手段啊!林大人也家宅不淨,估計以後升官都難了。
可說著說著,沒一二天,又有了新的消息,說是有人從林家下人哪裡得來的最新消息,說是那毒是從外頭進去的,是什麼糕點上的,這下人們又轉換了思路了,覺得估計是林如海得罪了什麼人了,人家想著毒死他的,不想他家孩子遭了秧,這個消息一出來,就有人說林如海了,這都和人結了什麼仇啊!生生死死的,連著殺官的事兒都敢幹了,這估摸著都能算是造反了吧。
這裡剛說著殺官呢,一邊有耳目靈便的就突然提出,這林家好像是剛到杭州做官不久吧,這能有什麼仇怨?值得這樣做?才剛到一地為官,又能得罪什麼人?若是說是從揚州,林如海原本的為官之地跟著去的,可是聽說,人家林如海在揚州做的和不錯,走的時候都有百姓相送呢,這又能得罪誰去?
這麼一說,大家疑惑更深了,可不是,這事兒聽著就玄乎,有些不在常理上呢,說著說著,有人說起來杭州特產,那能是什麼,茶葉,綢緞唄,這一下子,大家好像一下子醒悟過來了一樣,綢緞這東西,那是織造的事兒,而這知府能管轄的可不就是茶政了!作為沒有像是鹽政一樣另立專門官員御史的大財政,放到杭州知府的手裡,那可是讓杭州知府的權利比尋常知府大了好幾層呢,該不是林如海就是因為這個讓人盯上了吧。
說著這事兒,又有人想起來,說是前一任的杭州知府好像也是江南大家出身,後來是怎麼來著?
好像是生不出孩子,身子不好,然後辭官的?
不管怎麼說吧,反正有心人算了算,好像這杭州知府正常走人的比例不高,雖不至於像是揚州鹽政那樣,時不時就弄出個案子來嚇唬人,可是也屬於高危職業,這樣一算,不少人都覺得,這事兒估計就是茶政上的問題了,就因為這政務,居然牽連到了孩子頭上,這讓這幫子站著說話不腰疼,置身事外當正義人士的人一個個都有些義憤填膺了起來,罪不及家眷啊!你外頭男人朝堂爭奪那是你們各憑本事,怎麼就能用這樣的手段害人家孩子呢!
當然這些都是大面上的人們的說法,有些個心思多的,這會兒就是傻子也反應過來了,想想最近朝堂的事兒,想想那些皇子的折騰勁,哪裡還不明白,這是人家龍子龍孫為了爭權奪利做出來的事兒!有些是直接閉嘴了,有些事開始想著怎麼明哲保身了,還有的怕的開始想著怎麼調職出京了。
開玩笑,這林如海那麼遠在江南都能被弄成這樣,他們這些在京城的,就在這些皇子眼皮子地下的能有太平日子過?萬一找上門來,自己怎麼辦?幹了,隨時失敗可能累及族人,不干?說不得下一個兒子中毒的就是自家了。
這樣的恐慌在慢慢的蔓延,京城裡別看皇子們鬧得歡,可是畢竟皇帝孩子在位呢,作為自己皇宮所在的京城他掌控的還是有些力度的,最起碼探聽街面消息的人總是有的,慢慢的這些事兒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了,他已經看過了林如海的摺子,自然知道了這事兒,可是他對於林如海把這事兒傳出去還是不滿意的,覺得這是林如海在鬧脾氣,是對他的不滿,心下對林如海就少了幾分原本的中意,覺得對於這個人需要冷處理了,不能太抬舉他,不過他細細的看了看著消息的來源之後,又發現這是下人們說話間傳出來的,好像也不是林如海的意思的樣子,一時半刻倒是也吃不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對林如海暫且放下,不在立馬重用那是肯定的,可是出了這樣的事兒,安撫還是需要的,誰讓做這事兒的就是他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是自己兒子呢。
說起兒子,他就頭疼啊!這太折騰了,現在這樣齷蹉的手段都用了,若是自己不做點什麼,估計朝臣都要開始離心離德了,這讓他很無奈,很憋屈,想了想之後,他直接給了林如海一個蘭台寺大夫的虛職,算是變相的升了他的官,到了三品,只是這既然是虛職,自然也不用林如海來京城做官的,還在杭州當他的知府,也算是一個警告了,另外那些皇子們找了一個由頭,全罵了一遍,然後讓一個個罰他們抄寫孝經,也算是給大臣們一個交代了。
至於這些處罰能有什麼用,見仁見智吧,只要看得清的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與此同時,他對於自己的兒子,防備上也上去了幾個等級,這些孩子,一個個大了,為了這椅子,如今連著下毒的事兒也能幹,那麼他怎麼能保證這樣的手段,這些孩子不會用到自己頭上?皇帝永遠是最多疑的,他開始對自己那幾個權利開始膨脹的兒子警惕了,也許新的風暴就將形成,不過這和林如海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