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柳觀印暗叫一聲遭了,正要出手,卻見覺非跪在了太后腳下。
「太后,小僧有十分重要的消息要單獨稟報。」
太后微微一愣,想不到自己的身份竟然被一個和尚給識破了,當即站定腳步,問道,「你是何人,有什麼要緊事,不可以當著大家的面對哀家說嗎?」
覺非不敢抬起頭來,低聲道,「此事關係到大烈皇族的江山社稷和皇族的命運,因此小僧不敢隨意出口。」
柳觀印按住了腰間的刀柄,呵斥道,「大膽妖僧,竟敢妖言惑眾,詆毀我大烈國運,你就不怕掉腦袋嗎?」
「大人,小僧忠心維護大烈的江山社稷,想把師傅親耳聽到的的消息上達天聽,只因身份低微,根本沒有機會見到聖上,因此才冒死驚動太后的鳳鑾,還望大人恕罪。」
柳觀印正要說話,太后卻已經開口了,「你一個小小的出家人,如何認得哀家的?」
「太后難倒沒有察覺小僧的聲音有些熟悉嗎?」覺非抬起頭來,好讓太后看清他的臉。
太后仔細辨認了一番,不由呆住,捂嘴說道,「竟然是你……」她可是知道,駱鈺英乃朝廷的欽犯,雖然在法場被人劫走,但皇上並沒有宣布赦免他的罪行,因此不敢當眾說出他的名字來。
「太后如果信得過小僧,就請移步旁邊的偏殿,小僧將師傅他老人家請來,向您說明緣由。」
「也好,咱們許久沒有見面了,聊聊也好。至於你師傅,不見也罷。」太后說著便往旁邊的偏殿走去。
柳觀印從他們的對答中,已經斷定眼前的這個僧人就是駱鈺英,頓時大急,擋在太后前面,「太后,此賊今日出現在此,定然有叵測之心,咱們不得不防呀。」
太后既然不肯揭穿駱鈺英的身份,柳觀印也不好直接指名道姓,可眼前這人曾經是皇上的死對頭,大烈的逆臣,他就算有一千個膽子,也不敢讓太后與逆賊單獨相處。
「他已經是死過一回的人了,此番能夠冒著生命危險來見哀家,哀家就敢斷言,他決無害人之意。」太后當年不過是一名普通個宮女,被隆化帝臨幸後,有了身孕,一年後產下三皇子駱鈺昭,才由宮女被封為淑嬪,又過了許多年,得以晉為淑妃,這其間經歷了內宮爭寵、諸子奪嫡,她在宮中的地位卻一直在上升,各種多少險惡風波都有驚無險的過來了,決不是一個尋常的女流之輩。
太后所言雖然在理,但柳觀印無論如何也不敢冒這種風險,當即跪下,「太后決不可以婦人之仁,輕信此賊的巧言令色,待微臣拿了此賊,交與御史台嚴刑審問,才是對付此賊的最好辦法。」
太后臉上微微露出慍色,「柳將軍,到底你是主子還是哀家是主子?」
「當然是太后,微臣豈敢與太后相提並論。但微臣職責所在,不敢不忠於職守,皇上令保護好太后,微臣就是掉了腦袋,也不敢忘記自己的職責。」柳觀印只好抬出元亨帝的招牌來。
「皇上那裡,哀家自會為你說清楚的。柳將軍的忠心可嘉,但哀家自有分數,不會連累於你的。」
柳觀印見太后動了真怒,這才不敢再說下去,狠狠的瞪了覺非一眼,「你要敢對太后有任何不軌行為,本將軍會毫不留情的將你斬於刀下。」
「小僧若有任何不當的行為,將軍隨時可以動手。」覺非跟著站起了身。
柳觀印如臨大敵,立刻走到前面,將他與太后隔開一段距離。
幾人進了偏殿,太后在正中落了座,柳觀印站在旁邊,眼睛像兩顆釘子的牢牢釘在覺非身上。
覺非看了看眾人,又道,「太后如果信得過小僧,只留下柳將軍一位就可以,其他侍衛可以在殿外等候。」
太后微微一笑,「准奏,你們四個就在門外聽令吧。」
其他的四個一等侍衛聽了太后的命令,不禁遲疑的望著柳觀印。
「怎麼,只有柳將軍才能使喚得動你們嗎?」太后輕輕咳了一聲。
柳觀印趕緊朝他們揮揮手,幾人這才不情願的走了出去。這時,門外已經被侍衛和暗探們圍的如鐵通一般,連一隻鳥兒都休想飛近。
「鈺英,現在可以說了吧?」太后親切的叫了聲他的名字,好像完全忘了曾經有過駱鈺英殘害他們母子的事情。
覺非很久沒有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聞言嘴唇微微一顫,伏在地上請罪,「鈺英做過很多對不起太后和皇上的事情,太后雖然不責怪鈺英,鈺英卻萬分愧疚,多次想以死謝罪,後來巧遇恩師,得到他老人家的點化,才有了今日。昔日的鈺英已死,小僧法號覺非,與塵世再無任何瓜葛。」
柳觀印嘴角一聲冷笑,「說的輕巧!三言兩語就想為自己脫罪,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太后臉上仍是一片慈祥,「覺非,覺今是而昨非,法號很有深意,但願你能真正做到痛改前非,果真如此,太上皇在泉下有知,也能夠安息了。」
「父皇,他……他……」覺非雖然遁入空門,突然間聽到隆化帝離世的消息,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自從帝都被慕容大運攻陷,你父皇便一直鬱鬱寡歡,前些日子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提起往事,太后也頗為傷感,拿出手絹來抹了抹淚。
第256章 師徒入宮
覺非默默的誦了一陣經文,算是對亡父的超度,然後才將方天賜準備南下,來找大烈皇室晦氣的事情一一道來,他的口才一向很好,又善於表現語言抑揚頓挫的特質,聽得太后和柳觀印不由得為之動容。
「太后,小僧有十分重要的消息要單獨稟報。」
太后微微一愣,想不到自己的身份竟然被一個和尚給識破了,當即站定腳步,問道,「你是何人,有什麼要緊事,不可以當著大家的面對哀家說嗎?」
覺非不敢抬起頭來,低聲道,「此事關係到大烈皇族的江山社稷和皇族的命運,因此小僧不敢隨意出口。」
柳觀印按住了腰間的刀柄,呵斥道,「大膽妖僧,竟敢妖言惑眾,詆毀我大烈國運,你就不怕掉腦袋嗎?」
「大人,小僧忠心維護大烈的江山社稷,想把師傅親耳聽到的的消息上達天聽,只因身份低微,根本沒有機會見到聖上,因此才冒死驚動太后的鳳鑾,還望大人恕罪。」
柳觀印正要說話,太后卻已經開口了,「你一個小小的出家人,如何認得哀家的?」
「太后難倒沒有察覺小僧的聲音有些熟悉嗎?」覺非抬起頭來,好讓太后看清他的臉。
太后仔細辨認了一番,不由呆住,捂嘴說道,「竟然是你……」她可是知道,駱鈺英乃朝廷的欽犯,雖然在法場被人劫走,但皇上並沒有宣布赦免他的罪行,因此不敢當眾說出他的名字來。
「太后如果信得過小僧,就請移步旁邊的偏殿,小僧將師傅他老人家請來,向您說明緣由。」
「也好,咱們許久沒有見面了,聊聊也好。至於你師傅,不見也罷。」太后說著便往旁邊的偏殿走去。
柳觀印從他們的對答中,已經斷定眼前的這個僧人就是駱鈺英,頓時大急,擋在太后前面,「太后,此賊今日出現在此,定然有叵測之心,咱們不得不防呀。」
太后既然不肯揭穿駱鈺英的身份,柳觀印也不好直接指名道姓,可眼前這人曾經是皇上的死對頭,大烈的逆臣,他就算有一千個膽子,也不敢讓太后與逆賊單獨相處。
「他已經是死過一回的人了,此番能夠冒著生命危險來見哀家,哀家就敢斷言,他決無害人之意。」太后當年不過是一名普通個宮女,被隆化帝臨幸後,有了身孕,一年後產下三皇子駱鈺昭,才由宮女被封為淑嬪,又過了許多年,得以晉為淑妃,這其間經歷了內宮爭寵、諸子奪嫡,她在宮中的地位卻一直在上升,各種多少險惡風波都有驚無險的過來了,決不是一個尋常的女流之輩。
太后所言雖然在理,但柳觀印無論如何也不敢冒這種風險,當即跪下,「太后決不可以婦人之仁,輕信此賊的巧言令色,待微臣拿了此賊,交與御史台嚴刑審問,才是對付此賊的最好辦法。」
太后臉上微微露出慍色,「柳將軍,到底你是主子還是哀家是主子?」
「當然是太后,微臣豈敢與太后相提並論。但微臣職責所在,不敢不忠於職守,皇上令保護好太后,微臣就是掉了腦袋,也不敢忘記自己的職責。」柳觀印只好抬出元亨帝的招牌來。
「皇上那裡,哀家自會為你說清楚的。柳將軍的忠心可嘉,但哀家自有分數,不會連累於你的。」
柳觀印見太后動了真怒,這才不敢再說下去,狠狠的瞪了覺非一眼,「你要敢對太后有任何不軌行為,本將軍會毫不留情的將你斬於刀下。」
「小僧若有任何不當的行為,將軍隨時可以動手。」覺非跟著站起了身。
柳觀印如臨大敵,立刻走到前面,將他與太后隔開一段距離。
幾人進了偏殿,太后在正中落了座,柳觀印站在旁邊,眼睛像兩顆釘子的牢牢釘在覺非身上。
覺非看了看眾人,又道,「太后如果信得過小僧,只留下柳將軍一位就可以,其他侍衛可以在殿外等候。」
太后微微一笑,「准奏,你們四個就在門外聽令吧。」
其他的四個一等侍衛聽了太后的命令,不禁遲疑的望著柳觀印。
「怎麼,只有柳將軍才能使喚得動你們嗎?」太后輕輕咳了一聲。
柳觀印趕緊朝他們揮揮手,幾人這才不情願的走了出去。這時,門外已經被侍衛和暗探們圍的如鐵通一般,連一隻鳥兒都休想飛近。
「鈺英,現在可以說了吧?」太后親切的叫了聲他的名字,好像完全忘了曾經有過駱鈺英殘害他們母子的事情。
覺非很久沒有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聞言嘴唇微微一顫,伏在地上請罪,「鈺英做過很多對不起太后和皇上的事情,太后雖然不責怪鈺英,鈺英卻萬分愧疚,多次想以死謝罪,後來巧遇恩師,得到他老人家的點化,才有了今日。昔日的鈺英已死,小僧法號覺非,與塵世再無任何瓜葛。」
柳觀印嘴角一聲冷笑,「說的輕巧!三言兩語就想為自己脫罪,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太后臉上仍是一片慈祥,「覺非,覺今是而昨非,法號很有深意,但願你能真正做到痛改前非,果真如此,太上皇在泉下有知,也能夠安息了。」
「父皇,他……他……」覺非雖然遁入空門,突然間聽到隆化帝離世的消息,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自從帝都被慕容大運攻陷,你父皇便一直鬱鬱寡歡,前些日子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提起往事,太后也頗為傷感,拿出手絹來抹了抹淚。
第256章 師徒入宮
覺非默默的誦了一陣經文,算是對亡父的超度,然後才將方天賜準備南下,來找大烈皇室晦氣的事情一一道來,他的口才一向很好,又善於表現語言抑揚頓挫的特質,聽得太后和柳觀印不由得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