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瑜小心的拿起玉雕。這是一件天鵝造型的白玉把件。天鵝臥於地面,翅膀呈上翹的捲曲,長長的尾羽捲曲。白玉材質上佳,其造型和尺寸很適合把玩。

  他判斷這是清代中期的玉雕,然後,向克里夫詢問玉雕的製造年代。

  克里夫給告訴沈瑜,玉雕長8.5厘米,是19世紀的華國工匠製造的。介紹的時候,他看了看沈瑜,詢問沈瑜是不是華國來的遊客。

  沈瑜承認。

  克里夫說:「這件華國的玉雕,吸引了很多遊客。但是,因為它的價格比較高,一直沒有遇到欣賞它的買家。」

  用他的話說,其實如果真的喜歡,這個價格不算高。

  沈瑜看到玉雕標價2萬美刀,就詢問能否便宜一些。

  克里夫不肯降價。

  沈瑜耐心的壓價。

  最終,克里夫把價格降至1.9萬美刀,就也再也不肯降。

  沈瑜覺得價格差不多了,決定這件玉雕。

  克里夫見沈瑜真的購買古玩,而不是看完就走,態度更加熱情。

  第1258章 賈斯珀·約翰斯的版畫

  古玩店內,沈瑜完成了交易。

  店老闆克里夫,讓一位店員包起玉器,已經做好準備送客,沈瑜卻表示還想看一看其他的物品。

  克里夫老闆因為剛才的一番忙碌,額頭已經出現了一層細汗,不過他的笑容更加燦爛。

  沈瑜很快找到了此行的目標,一幅版畫。

  這幅版畫上印製了米國的兩幅彩旗。畫中心有清晰額一條摺痕,甚至部分地方已經斷裂,幾個邊角磨損特別嚴重,兩角缺損。所以,從作品上無法看到作者的簽名。

  作品有標籤,標明價格是6萬美刀。

  儘管看到了標籤,沈瑜還是向克里夫介詢問這幅版畫的名稱和由來。

  克里夫告訴沈瑜,這幅畫是賈斯珀·約翰斯的作品。

  沈瑜回想自己了解過的這位畫家的信息,能回憶起來的不多。

  克里夫他看到沈瑜的表情,就明白了。

  他開始介紹這位畫家。賈斯珀·約翰斯是米國當代畫家。50年代中期與勞申伯聯繫密切,成為米國波普藝術中第一階段中的代表。1960年左右,約翰斯探索表現主義手法,他選擇並發展了他的創作中最重要的主題:箭靶、模板印的數字和字母、尺子、通過最普通的物體,超然地描繪出含混的意義中的細微差別。評論家認為,約翰斯把他的旗子、靶子縮減成僅僅是許多抽象的形狀,它們被移置到新的場合之後,便不再從社會角度起作用。從1960年開始,約翰斯從事石版、銅版、絲網板和凹凸版的版畫製作。他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挑戰,從開始創作,他就仔細探索更合乎時代潮流的表現方式,並尋求能夠正確地表現出米國國家和文明形象的手法。

  沈瑜聽克里夫說起這位畫家的主要作品有,逐漸回憶起,上一世自己聽過這位畫家的事情。

  賈斯珀·約翰斯在米國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在米國人的文化圈裡,他獲得了與本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們——畢卡索、萊熱、米羅平起平坐的殊榮。

  沈瑜還想起上一世聽過的一些消息。這位畫家還在世,而且在未來幾年還會獲得很高的榮譽,甚至創造更多的拍賣記錄。

  他看向眼前這幅有些殘破的畫,逐漸明白為什麼遊戲會給出這個獎勵,這的確是一幅被嚴重低估的作品。

  與此同時,克里夫正在這幅作品的創作經歷。

  「這幅版畫於1973年完成,是賈斯珀·約翰斯作為版畫家50年多產生涯中的傑作。這幅作品規模宏大,色彩豐富,層次豐富,被譽為他所有絲網印刷作品中最具繪畫性和最生動的作品。

  安迪·沃霍爾在1960年向賈斯珀·約翰斯介紹了這項技術,約翰起初不確定這項技術是否適合他的工作,然而,到了1973年,約翰斯運用了如此專業的技術,他能夠通過絲網印刷傳達某些繪畫上的細微差別和微妙的複雜性,這甚至是他的手繪作品無法企及的。他設計了一系列版面,使他能夠創造出絲網印刷作品中罕見的豐富和深度的顏色。」

  沈瑜等他介紹完畢,就詢問這張已經有些殘破的畫,為什麼價格這麼高。

  克里夫解釋:「賈斯珀·約翰斯的作品很受歡迎,平均價格遠高於比。他的油畫作品數量太少,都被大收藏家或收藏機構買。現在能夠在市面上流通的,只有版畫作品。即便是版畫,也只有少量作品能在市面上流通。」

  沈瑜說道:「我如何判斷這張作品是畫家原作,畢竟畫面上已經沒有簽名。」

  克里夫不慌不忙的說道:「我們可以通過,比對這一系列作品的細節來判斷。

  賈斯珀·約翰斯運用了一系列的繪畫技巧——從筆法到層次分明的色調,豐富的顏料滴——將無數的彩色層融合在一個光滑精緻的表面上。綠色、橙色和灰色的底層豐富了紅色、白色和藍色的強烈色調。

  這幅作品的最後製作階段,約翰斯利用不同材料,將左側旗幟的顏料中有蠟,右側旗幟用油畫繪製並塗上光油,突出之間的視覺差異轉化為視覺差異……」

  他舉出這系列版畫曾在市場上出現過的例子,以及人們總結出了一些判斷辦法,最後,又拿出一本記錄藝術家創作的書。「這上面有藝術家親口說過的一些觀點。」

  他找到其中一段,對沈瑜說道:「賈斯珀·約翰斯:通過添加大量的版面,並讓模板遵循筆觸的形狀,我試圖實現一種不同類型的複雜性,在這種複雜性中,眼睛不再專注於顏色的平坦度和邊緣的清晰度。當然,這可能構成對媒體及其真實性質的濫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