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瓊玖心下大慟,淚珠如雨,把少女羞怯的秘密和經年懸心的情誼,盡數付了眼淚。

  「姑娘。」他說:「我玄藏師兄慈悲大德,歷時一十四年,徒步十萬八千,西行取經,是大唐的英雄。」

  瓊玖望著他。

  他說:「天子陛下表彰其功,盛修佛塔,賜名大雁,為等其毅魄東歸之意。我師兄他,憑此濟世奇功,當受萬代朝拜,他的名字和事跡將與人間共享長生,人之一世,殊榮至此,生死又如何呢。」

  瓊玖依舊在哭,半晌,她問:「那你叫什麼名字?」

  「小僧法號辯機。」他雙手合十。

  「你要去哪?」

  「我回化生寺去。」

  「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回去,我想看看他長大的地方。」

  「……好。」辯機答應。

  「餵,齊天大聖。」金雕拿肩碰了碰孫悟空:「你小師叔領她回你師父長大的地方去了。」

  孫悟空瞪他一眼沒做聲。

  長安城外化生寺,曲水繞佛塔,老松傍古剎,隱士高臥,佛仙駐步之地。

  十四年沒開過的房門,卻無一絲灰塵。辯機帶瓊玖推門而入,日光晃眼,明亮幽靜,書籍整齊排列於架,古琴安然停放於桌,禪床疊放一張薄衾,木魚,蒲團,香爐,佛珠,都安靜的放在它們該在的地方。

  這裡,他生活了二十年,從呀呀學語到明朗少年的時間。

  而這段時間裡,沒有孫悟空。

  孫悟空的心忽然揪緊,自己的出現,還應該再早一些,在他一入人世就出現在他面前,也在他面前做一回長者,陪他長大。

  自己活了九百多歲,他卻永遠把自己當小孩,如果自己也在他年幼時出現,會不會也能騙的他心心念念。

  畢竟,年少傾心的那個人,是一生不敢忘懷的存在。年少相見,歲月為紅線,纏成了此一生舍他其誰的羈絆。

  早早的出現,在此深山之中,陪他讀書習字,陪他論道講經,陪他登高望遠,陪他瘋玩瘋跑,陪他逛遍大街小巷,陪他坐在長安最高的屋檐上賞月觀星。

  就像,金蟬曾在靈台方寸山,陪伴年幼的孫悟空十一年那樣。就像,江流曾在五行山下,陪伴法力盡失的孫悟空五年那樣。

  人間日影將沉,古寺鐘聲長鳴。

  瓊玖將他的每一件舊物都拿起來仔細端詳,慢慢擦拭著,她動作很慢,一會兒默默的哭,一會兒又莞爾而笑。

  辯機帶著她,每一件舊物的來歷都講給她聽。他說:「我師兄玄藏在化生寺的時候,我還很小,他對我很好,教我認字,帶我去長安買小點心吃,師父每每罰我,都是他給我說情,溫柔的哄我。」

  他說:「我父母俱亡,我剛懂事時才得知,我是他撿回寺中的孤兒,那年他十三歲。怪不得我兒時那麼依戀他,原來他是我的恩人。」

  瓊玖默默聽著,忽問:「他也是個孤兒嗎?」

  辯機道:「他本是新科狀元和宰相千金的小公子,只是生來命途舛難,父母皆亡,將他襁褓之中棄江去了。若非師父收留,恐怕這世上沒有他了。後來,雖說他祖父老丞相找到了他,可他不肯還俗,祖孫團聚不過一年,他祖父便駕鶴去了。他也算個孤兒吧。」

  辯機說:「世人畢生貪逐的富貴榮華,命運已經給了他,可他非要扔下,到這化生寺來,說什麼要尋濟世良方。」

  他說:「貞觀十三年九月初三,那場水陸大會是他主持的,他坐在高處,莊嚴肅穆,像個真正的佛。我在寺中等他,我想謝謝他,可是他已得觀音菩薩指示,受命天子,西出長安走了。」

  他說:「他走的時候,我還在寺中,我拼命的跑,我必須要追上他,送他。我到了送行隊伍里,可天子執手相談,我跟他一句話都沒能說上。其實,真的給我機會說話,我也不知該說什麼,我那時太小了,我才七歲。」

  他說:「他是個特別溫柔的人,他給我一種感覺,讓我覺得那種溫柔是世上最強的力量。我一直仰望他,模仿他,他念過的經書我都念過,他讀過的古籍我都讀過,現在,他取回的經書,他可能還沒看過,我也幫他傳頌了。」

  「姑娘。「他說:「這間房裡所有東西都因他而至,包括我,天子為他修建大雁寶塔,以藏放經文,他所有的東西,也都要搬進寶塔去,受香火瞻仰。」

  瓊玖打開他的舊木櫃,裡面有些舊衣,和一些兒時的玩意。瓊玖取出來一樣樣看,風箏,羽毛,陀螺,獸骨,漂亮的石子和貝殼,是他小時候的玩具。

  瓊玖在他的古琴上摸了一下,一聲錚鳴,悠然而散,他年少時也曾幽篁獨坐,對月撫琴,如果他不做和尚,那定是個松柏之姿的翩翩公子。

  青雲之端,孫悟空盯著顫動的琴弦道:「原來他還會撫琴,他那麼年輕,會的東西怎麼那麼多。」給他縫衣,給他做飯,偶爾吟幾句聽不懂的詩。

  金雕道:「金蟬尊者法力武功皆屬平常,只有兩樣最為精通,一是佛法,二是音律,大聖不知道嗎?」

  「我知道,可那時候我年紀太小了,他天天吹一隻古塤,說什麼曲水流觴,我一聲也聽不懂。」

  悟空突然滿心難過:「西行路上跋涉千里,他的琴帶不走,他乾脆丟下了,他一句都沒提過……他是個那麼風雅的人,本該彈琴品茗,偏要受風吹雨淋之苦,他放棄了那麼多東西,就是因為觀音的一句話,得大乘佛經,渡苦厄亡靈。」

  瓊玖視線轉向他的書架,他的藏書多而雜,不止限於佛,有諸子百家,六朝曲賦,經史子集,甚至有長安時新的話本和口耳傳唱的詞譜。有他留下的手跡,他的字很漂亮,清秀整潔又堅韌有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