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珞佳凝實話實說道:「就算給他們雙方相看,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如今是冬日了,再幾個月就過年,而後立春:「我覺得最早也得是明年春日才行。」

  西林覺羅家的夫妻倆感情有多好,她是直接看在眼裡的,斷然不能隨隨便便就給鄂爾泰說親事。

  再者——

  珞佳凝沉吟道:「如果真讓雙方見個面的話,也不能由我來辦這件事。須知往後我們和西林覺羅家還得做親家,這樣一安排,萬一不成的話,親家變成仇家就不好了。最好換一個人來撮合這件事。」

  太后覺得這話有理:「倒是我和皇帝想岔了。」

  他們本來想的是,倘若親事可以成的話,鄂爾泰想必可以更加感激雍親王和雍親王妃。

  卻沒想著,萬一不成的話,兩邊說不定就成了仇。

  「我和皇帝還不是想著,但凡四福晉出手就沒辦不成的事兒麼?」太后笑著說:「這才給予厚望,想著你肯定可以撮合,這才沒考慮其他。」

  珞佳凝福了福身,笑道:「孫媳婦兒感激老祖宗這麼信任。不過,如今倒是有一個人比我更合適辦這個宴席,不光是能夠幫我的忙,而且還能盡力把這件事辦妥當。」

  太后好奇:「誰?」

  「十三福晉。」珞佳凝道:「十三福晉辦事兒,我再放心不過了。由她來辦宴席的話,這些種種細節我都可以放心和她說,不必忌諱什麼。她也會盡心盡力來幫忙,斷然不會有半點推辭。」

  太后不由笑了:「你家和胤祥家倒是親厚得很。」沉吟片刻,覺得這主意不錯,於是頷首同意:「那就讓她來辦這事兒吧。」

  第172章

  因為在太后和皇上那邊得到了首肯, 珞佳凝和西林覺羅家往來的時候便「明目張胆」許多。

  反正兩位長輩已經肯定了孩子們的婚事,那她自然就能往促成婚事的方向邁進一步了。

  珞佳凝生怕夜長夢多。秋日的時候,眼看著西林覺羅家悲傷的氣氛漸漸減少了些,趁著個天氣明媚的時候, 她驅車來到了西林覺羅家。

  當然, 她提前問過了四阿哥, 特意尋了鄂爾泰在家的時候前來拜訪。

  恰逢鄂玉婉帶著鄂玉柔去寺里為亡母祈福不在家中, 珞佳凝就屏退了周圍跟隨的人, 單獨和鄂爾泰在屋中說事兒。

  沒有孩子們在場的話, 有些事情反而容易開口。不然的話,孩子們在, 還得想了法子讓孩子們避開才行。

  因為愛妻亡故, 鄂爾泰這幾個月來瘦了許多,本來就不胖的人,如今穿著以前的衣裳已經空蕩蕩的了,根本撐不起來。臉色也差了許多, 枯黃乾瘦。

  可見夫妻倆確實感情好。想來,如果不是為了女兒們,他恐怕都要大病一場隨著亡妻去了。

  珞佳凝懇切道:「大人需得注意身子。」

  「多謝王妃提點,微臣感激不盡。」鄂爾泰起身說著, 躬身揖禮。

  起先兩人不過閒話家常寒暄一番。

  等到拋去了許久不見的疏離後, 兩人漸漸能夠放鬆地聊起話題來時, 珞佳凝把話題開始往孩子們的親事上說起來:「前些天見皇阿瑪的時候, 他正為諸位皇子找合適的嫡福晉。說起來,我家弘暉也到了擇妻的時候。弘暉雖年少,卻行止有度,身邊一個通房妾室都沒有, 潔身自好得很。」

  她先把自家兒子夸一夸,好讓未來岳丈大人知道這個男孩兒是可以做女婿的。

  鄂爾泰顯然沒料到堂堂王府世子居然可以這樣潔身自好,簡直有他當初娶妻子之前的做派。

  鄂爾泰由衷喟嘆:「世子爺當真是品性純良的少年。」

  珞佳凝一看這個架勢,未來親家表揚自家兒子了,不由歡喜起來,順勢說道:「弘暉是不錯,只是他既然這樣看重自己的婚事,那麼我家眼光自然也要高起來的。」

  鄂爾泰順口道:「那是自然。這般好的孩子,那是滿京城的貴女都會眼巴巴的相要嫁的。只是不知王妃看中了哪一家的女兒?」

  說實話,鄂爾泰敢發誓,他這句話不過是跟著王妃說的話而順口說的,完全沒有任何的目的在。

  可偏偏就他這麼一句沒有目的性的話,引出來的王妃下一句卻讓他徹底呆住了。

  珞佳凝覺得氣氛到了,便半開玩笑對鄂爾泰說:「既然西林覺羅大人提起我家暉哥兒的婚事了,我也不妨說一句——我就相中了你家婉姐兒。婉姐兒是個最好的,只不方便現在提親而已。既是如此,你不許把婉姐兒許給旁人,得給我們留著。」

  赫然就是提起了兩個孩子的婚事。言下之意,只不過現在西林覺羅夫人的喪期沒過,鄂玉婉還得守孝三年,所以這事兒還不能辦起來罷了。

  鄂爾泰當時就愣住了。

  先前王妃還在說她眼光高,為兒子選嫡福晉的時候要挑個極好的。怎麼一轉眼就說到了婉姐兒身上呢?

  要知道,四福晉接的那句話,可是他說起來王府世子爺的時候。

  堂堂王府世子,又身子康健而且上進,滿京城都在誇讚的極其貴氣的少年,怎的就能和他,一個小官兒的女兒扯上關係了呢?

  鄂爾泰雖然迂腐了點,卻實實在在是個好父親。看到四福晉對自家女兒青睞有加,他第一個反應不是女兒攀上了高枝,而是緊張起來。

  鄂爾泰當即起身,誠惶誠恐地躬身作揖:「雍王妃這玩笑話說得過了些。我女兒不過是蒲柳之姿,且從小玩到大少於管教,性子太過粗鄙,怕是入不得王妃的眼,當不起王妃的這幾句玩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