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珞佳凝氣呼呼看了自家大兒子一眼。

  很好,他和他弟弟兩個人兄友弟恭啊,她這個管教兒子的娘親倒是成了多餘的了?

  過了段時間後,車子到了宮裡緩緩停下,一行人下車朝著乾清宮去。

  四阿哥得處理好事務方才能夠過來,珞佳凝就先帶著孩子們給皇上請安,順便讓皇上他老人家高興高興。

  誰知進了屋子後,珞佳凝方才發現,太后居然也在。

  「哀家來看看皇帝。」太后緩聲與四福晉道:「皇帝最近多有勞累,時常頭痛體虛,哀家不放心,得過來看看他有沒有好好歇息,方才能夠放心。」

  太后說這番話的時候,只有梁九功一個宮人在身邊,方才說了實話與四福晉聽。倘若還有旁的宮人在的話,太后是斷然不會把話說得如此明白。

  康熙帝再怎麼強健,也已經是老人了,精力不濟,身體也時常出現小問題。

  珞佳凝擔心地說:「皇阿瑪一定要注意休息。」

  「皇額娘太過擔憂孩兒了,朕不過是偶爾出現一次不適地時候,哪裡就那麼嚴重了。」康熙帝到底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身體已老,解釋幾句後朗聲笑道:「弘暉最近功課如何了?朕得考考你。」順便就把話題給帶了過去。

  弘暉起身揖禮:「請皇祖父提問。」

  康熙帝接連問了好些個問題,有的是關於朝政的,有的是關於軍事的,還有一些是關於和草原之間關係的。

  弘暉一一沉穩作答,有的他還會斟酌好一會兒方才緩緩答出。

  康熙帝十分滿意。

  「暉哥兒愈髮長進了,學識淵博,對現在的時事也十分關心。」康熙帝讚賞地說:「而且你說話做事不會莽撞,都得仔細斟酌過後方才說出口,小小年紀極為難得。」

  康熙帝笑著拍了拍弘暉肩膀,向身邊的太后炫耀:「朕的孫輩裡頭,暉哥兒是最合朕心意的一個。不說旁的,單他這樣穩重幹練的性子,就和朕當年一模一樣。」

  太后笑著打趣:「暉哥兒可比你小時候強多了。你啊,皮猴兒一樣,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康熙帝相當開心,哈哈大笑。

  一屋子人高高興興地說著話,過了許久,午膳都已經擺好了,四阿哥姍姍來遲。

  他一進屋就趕緊說道:「望皇阿瑪恕罪。兒臣本說很快就要早早過來用午膳的,結果遇到了點事情,忙完了才得閒。」

  「不妨事不妨事。」康熙帝神色愉悅:「你肯用心辦事,先辦事再用膳,這是極好的。好習慣不需要改,朕也不急於這一時半刻的,等你片刻也無妨。」

  大家一起用了膳。

  太后有些乏了,提前離席回到寧壽宮歇息。

  胤禛等到康熙帝用晚膳撤去了膳食後,方才把二皇子給他的那封信拿了出來,呈交給康熙帝,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二皇兄把這封信給兒臣,兒臣惶恐不已,不明白二皇兄這般褒獎拉攏兒臣是何意。還望皇阿瑪幫忙一看,指點迷津。」

  還沒看信地時候,康熙帝便已經很高興了。

  就算他的兒子們都已經成年,就算他的兒子們都已經成才,但,他才是帝王。

  胤禛這般做法,十分尊重他,不只是把他當成了敬愛的父親來看待,更是認真地把他當做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來對待。

  這讓康熙帝覺得相當舒心。

  其他兒子,總是有他們自己的想法,總是在虎視眈眈看著他的位置,什麼心裡話都不和他說,與他漸漸疏遠。

  唯有老四,一直把他當做父皇也當做帝王,尊重他敬愛他,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康熙帝褒獎了雍親王幾句後,順手把信打開,結果越看臉色就越難看。

  胤禛悄悄留意著皇上的表情變化,輕聲詢問:「皇阿瑪覺得,兒臣該以什麼樣的態度給二皇兄回信比較好呢?」

  康熙帝冷哼一聲,把那封信重重拍到了桌子上。

  他在屋子裡來回走動了許久,最終嘆了口氣:「你別搭理胤礽了。這孩子這些天精神不太好,總是會胡思亂想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他的事情,朕心中有數。」

  說罷,康熙帝又覺得不會信不妥,這說不定就暴露了老四已經把信給了他的事情,轉而道:「胤禛你就回信和他說。多謝他的掛念,旁的不多提就好。」

  胤禛作出釋然的樣子,笑著謝過了皇阿瑪,應聲說好。

  這時候弘曆在那邊又咿咿呀呀地叫開了。

  康熙帝心情大好,親手把弘曆抱了起來笑問:「咱們元壽想要什麼東西啊?和皇祖父說,皇祖父給你去拿!」

  弘曆咯咯笑著,伸出小短手努力攬住康熙帝的脖子,忽然伸頭,吧唧一口親在了康熙帝的臉頰上。

  康熙帝愣了愣,繼而大悅,笑著和四福晉說:「你這孩子教得好。脾氣好性子好,是個愛笑的。」而後,他對著孫兒不住問:「是不是啊,小元壽?」

  弘曆哼哼唧唧地指著旁邊一個東西,示意自己想要。

  康熙帝望著那個粉紅色紋路的花瓶,有些無奈地說:「這個東西是瓷的,可不能給你。倒不是皇祖父捨不得,而是那東西碎了的話,很容易讓咱們小元壽受傷,知道嗎?」

  周歲一歲多的孩子,能知道什麼?

  弘曆吱吱哇哇地叫著:「要,要。」倒也不亂發脾氣,只是一直很堅定地朝著那個花瓶伸出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