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九功便把到了嘴邊的話盡數都咽了下去。

  他想到了剛才皇上喃喃自語的那些話,順著皇上的意思說:「想必太子殿下是因為之前托合齊那些人慫恿之下,才會言行舉止出現偏差的。如今托合齊他們已經盡數入獄,太子殿下又肯悔改,皇上不如給太子殿下個機會,讓他改過自新。」

  康熙帝仰頭靠在椅背上,許久後方才幹啞著說:「是這個理兒。」

  他想到自己即將去往塞外,離京很長一段時間。倘若再留了太子在京城的話,沒人看著太子,這孩子很可能再走上歪路。

  倒不如他親自看著這個孩子,免得他再被壞人給蠱惑了。

  「你去和太子妃說一聲,幫太子收拾行裝吧。」康熙帝道。

  這一次塞外之行,他決定帶著太子同去。

  名單再一次太子名字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詫異且震驚。

  一開始皇上要帶著太子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順理成章,畢竟托合齊那些人剛剛獲罪,皇上不放心太子帶著他情有可原。

  而後皇上決定太子留下,大傢伙兒也能理解。皇上離京的時候太子監國已經成了常態,很正常。

  可是現在,皇上又又又決定帶著太子了……

  基本上所有人都從這個不同尋常才轉變中,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雍親王府。

  四福晉和四阿哥聽聞此事後倒是平靜的很,如常地安排著接下來的一切。

  因為這次過去事關重大,胤禛把高無庸和蘇培盛都帶上了。珞佳凝決定帶了馥容和翠鶯過去,留下安福和綠梅在府里主持一切。

  不過,真到了此時此刻,珞佳凝反而覺得帶著年氏這個不安分的人同去塞外,倒是成了累贅。

  那時候她陪了德妃許久,一切看似風平浪靜,之後卻傳出來太子隨行塞外的消息,這瞬間讓她明白過來,四爺的安排,奏效了。

  雖然她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細節,可是那種平靜下暗藏洶湧的狀況,讓她不得不重新思量著其他的對策。

  比如,年氏的隨行。

  當事情安排差不多,丫鬟太監們都各自忙去了,珞佳凝便悄聲問胤禛:「四爺何至於非要年氏和太子同去?萬一他們去了後,鬧出旁的事情來反而誤了四爺的事情,豈不是更加麻煩?」

  別人她不知道,但那年氏不是個安分的,天知道年氏能鬧出什麼么蛾子出來。

  最關鍵的太子現在很顯然已經失了聖心。

  在康熙帝懷疑太子的基礎上,只要再推上一把,廢太子一事就能夠順理成章,不一定非得帶著年氏不可。

  胤禛笑道:「看著危險的事情,出來的效果反而會更好。要知道,不冒險便不能成大事。想效果最好,必須冒險。」

  珞佳凝也只是略微勸一勸他,看他自己有了決斷,她便沒多說什麼。

  胤禛卻是主動繼續和她解釋:「他們倆人看來暗通款曲也有一段時間了。平日在京城,他們即便是互相有意,想必也不能更進一步。到了塞外,他們自然難耐,應當能搞出些事情來。」

  珞佳凝看著一臉平靜說出這些事兒的他,頓時有些悟了:「……四爺,太子這一次是因為什麼而讓皇上開始忌憚他的?難不成……」

  能夠和之後的「年氏事件」來一個「裡應外合」的,只有太子和小太監的那些破事。

  胤禛他總不會……總不會……把那些破事抖出來了吧?

  聽了自家媳婦兒的話,四阿哥哈哈大笑:「知我者,非福晉莫屬。」

  他輕聲解釋著:「在皇阿瑪的心裡,胤礽的地位太穩固了,不動一動皇阿瑪心裡的根本,皇阿瑪不會真想廢黜他。」

  語畢,他有些不太確定地說:「而且,我總覺得皇阿瑪年紀大了,有時候看著胤礽的時候,會把小時候的胤礽想成了現在的胤礽。」然後皇阿瑪他自己就會為胤礽的諸多過錯找來藉口。

  這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狀態。

  有可能是皇阿瑪年紀大了,愈發容易回憶往昔。也有可能是在皇阿瑪的心裡,胤礽一直都是那個需要他照顧著的孩子。

  總之,不把皇阿瑪心中的那個胤礽破壞掉的話,胤礽的太子位置就不可能真正廢去。

  珞佳凝聽後立馬臉黑了下來,卻不是因為生氣,而是擔憂:「四爺你知不知道這事兒十分驚險?若是一個不小心,非但治不了太子那邊,反而會讓你自己陷入困境!」

  胤禛既然要安排這些事兒,肯定會動用安插在宮裡多年的探子。

  若那些人被認出來揪出來的話,最危險的就是胤禛自己!

  看到自家福晉憂心的模樣,胤禛便斂去笑容,輕輕把妻子摟入懷裡。

  「我做事你放心。」胤禛輕聲道:「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走這一步棋。既然走了,就絕對能夠成功。」

  而且不會回頭。

  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沒多久,到了出發去塞外的這一天。

  第162章

  大家都聚集在宮裡, 準備一同出發。

  這一次跟著皇上出行的有太子,四阿哥四福晉,五阿哥五側福晉以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

  三阿哥監國沒去,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輔助三阿哥亦是留在了京里。

  珞佳凝一大早就把孩子們帶來宮裡,送到了永和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