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珞佳凝笑著安慰他:「你不用慌。看我哪裡不好了?只臉色看著不太康健而已,實際上身子骨好得不得了。」又道:「你若是不放心,儘管讓太醫來診斷就是。皇阿瑪的人你還信不過麼?他何時說過我身體不好了?」

  負責給她診脈的是名老太醫。

  因為她的這一胎對外宣稱的日子與實際日子不符,等閒也不敢讓旁人來看,只能讓這位老太醫來看。

  此人醫術高明,是胤禛也不得不承認的。

  看四福晉堅持說自己沒事,胤禛的心到底是多多少少放下了一些。

  因為身子不適,且暑天天氣炎熱,這段時間珞佳凝出門倒是少了一些。

  她順便把身邊人的婚事給操辦了一下。

  馥容的夫君是府里的一個管事,這管事年紀大了一直未曾娶妻,為人沉穩不愛說話,與馥容的年紀相當,兩人正合適。

  而翠鶯的夫君則是珞佳凝的一個酒樓的掌柜。

  這掌柜二十出頭的年紀,十分能幹,做事相當麻利。和快言快語的翠鶯倒是十分投契。

  兩人都對自己的這一樁婚事十分滿意。

  她們還是喜歡跟在四福晉身邊做事,更何況,在雍親王府做事那可是尋常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珞佳凝給了她們厚厚的嫁妝,高高興興送她們出了嫁。等她們新婚幾日過後,又迎了她們回來繼續跟在身邊。

  至於綠梅,因為不願意嫁人,珞佳凝自然留了她在身邊繼續做活兒。

  而且珞佳凝允諾,一旦綠梅想嫁人了,她即刻給她安排一個最好的婚事。

  綠梅本就信任四福晉。

  更何況,看到馥容和翠鶯的事情那麼圓滿,她更是十分有底氣,笑著應了:「等到奴才想嫁人的時候,一定和福晉坦白了說。到時候還得求福晉給奴才一份厚嫁妝呢。」

  梳了婦人頭的馥容和翠鶯就都指了她笑。

  俗話說好事從來都是接連而至的。

  很快的,夫妻倆收到了一個好消息,讓他們暫時忘卻了「身體」方面的問題,轉而關注其這個好消息來。

  ——張家人和七公主馬上就要回京了!

  孝期已滿,他們已經動身,人已經在路上了!

  這可著實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七公主是珞佳凝看著長大的,一點點從活潑肆意的少女,成了現在開心明朗的張家媳婦兒。

  張英大學士的妻子和他相繼去世,孩子們回鄉守孝,離京已經多年。

  守孝說是三年,實際上是二十七個月。如今張家人便是守滿了二十七個月的孝期後歸來的。

  到了張家進京的那一天。

  珞佳凝早早地換好了衣裳,又不住吩咐人去外頭看看,張家人的車子進京了嗎?有沒有到巷子口?來府邸前頭了嗎?

  馥容看得哭笑不得:「福晉您可穩著點,您這樣著急,肚子裡的小阿哥也得跟著著急不是。」

  珞佳凝倒是不太在意這個:「他在我肚子裡好好的倒是舒坦,我倒是希望他能和我一起著急呢。」

  身邊伺候的人就都哈哈大笑。

  安福打了個千兒:「小阿哥若是性子隨了福晉,那可真是府里要熱鬧了。」

  弘暉的性格像胤禛,沉穩有餘而活潑不足。

  晨姐兒如今還看不太出來,但是這小丫頭的性子挺安靜的,自小就不太鬧騰,現在兩三歲了,平時自己一個人就能玩半天,看著還是很想她阿瑪的性子。

  大傢伙兒就很好奇,倘若肚子裡的小阿哥像福晉的脾氣,那會怎樣?

  應當是個很可愛的孩子吧!

  珞佳凝哭笑不得:「你們怎麼就知道是阿哥不是格格了?」

  「福晉這一次害喜可是比前兩次厲害多了。看著這孩子鬧騰的勁兒就像是個小阿哥。」翠鶯快言快語:「若是小格格,一定會很乖巧,捨不得鬧娘親。」

  說著話的功夫,門房的人匆匆來稟:「張家的車子已經進京了!不多會兒就能到王府巷子頭,福晉不如準備一下?」

  方才幾個人陪著福晉聊天打趣,也是希望福晉可以放寬了心不要一直惦記著張家進京的事兒,不然越是著急越是時間過得慢。

  現在聽說正主兒們要到了,他們幾個自然不會在這邊閒著,各去各處忙碌起來。

  不多會兒,人到巷子口了。再一會兒,到了門口。

  珞佳凝忙應了出去。

  許久不見,每個人都已經和分別時不同。

  張廷玉愈發清雅溫潤,整個人瘦了許多。他身邊的張若溎也從小小男孩兒長成了**歲的少年。

  張廷玉一進門就拱手向四福晉問安,又揪了身邊的張若溎過來問雍王妃好。

  張若溎板著臉一本正經一絲不苟地行禮:「見過王妃。」說著膝蓋一軟居然打算叩頭。

  珞佳凝趕忙把他扶起來:「何至於這樣見外?你爹爹和我家四爺是至親好友,且是我家暉哥兒的啟蒙先生。更何況你姑姑是我們親妹妹,你便是跟我親侄兒一般的。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張若溎仔細想了想,深深揖禮:「多謝王妃抬愛。」

  小臉繃著的樣子十分嚴肅,在珞佳凝看來,又十分有趣。、

  他和暉哥兒都是性子沉穩的,不過暉哥兒活潑許多,不至於像他這樣嚴肅。而且暉哥兒私底下對著家裡人也很開朗,偶爾耍起小聰明來那也是很夠人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