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帝身為皇上,還有許多事要做。在這兒簡短停留後,他收斂心神,轉身一步步朝著設宴的地方行去。

  回京這天的中午,照例舉辦家宴。

  不過這一次的宴席因為十八阿哥的故去,只是簡單辦了下,不似以前的時候那麼熱鬧非常。

  就相當於,皇上回京了,和家裡人聚一聚,大家一起見個面。

  參宴的阿哥們和後宮妃嬪們心思各異,心情各有不同。太子面臨被廢,對後宮眾人來說,當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這件事上最開心的莫過於惠妃了。

  她親生的大皇子是諸位阿哥裡面年紀最大的,按理來說,如果不立嫡就得立長,這樣一來的話,她的大皇子算是最有希望的。

  就算是立賢,大皇子當年也很得康熙帝的寵愛。

  雖說這些年聖寵不復當年的情況了,大皇子也步入中年遠不如少時可愛靈動。但是,身為長子的他,做很多事情都十分得當,時常得到皇上的讚譽。

  惠妃覺得自己的兒子有了希望,在宮裡走路時都恨不得橫著走,好讓旁人知道她即將是這個後宮裡最尊貴的女人——如果不算太后的話。

  走入辦宴的屋子時,惠妃的下巴都要揚到天上去了,她的開心和自得溢於言表。

  宜妃對惠妃的這種轉變嗤之以鼻。

  「她還真當自己已經做了『太子』生母了不成?」宜妃對著身旁的德妃牢騷:「且不說皇上廢太子的詔書還沒下來。即便是下來了,直郡王也不見得就能成了太子。她在得意個什麼勁兒!」

  已經是八月底的天了,漸漸趨於涼爽。可白天還會稍有些燥熱。

  宜妃把團扇搖得嘩嘩響,白眼翻到了天上,滿臉都是對惠妃的不屑一顧。

  德妃笑著抿了一口茶:「我倒是覺得九阿哥比大阿哥強許多。」

  「便不是九阿哥吧,那也可能是三阿哥啊!」宜妃哼了聲:「我覺得三阿哥無論學識還是文采,都比大皇子略勝一籌。」

  德妃面露詫異:「以前你不是挺看不慣三阿哥的麼?」

  之前的小董鄂氏,就是三福晉她們強力推薦給宜妃的,宜妃歡天喜地讓小董鄂氏做了未來的九福晉。

  結果倒好,小董鄂氏品行不端鬧出來那許多事,讓宜妃徹底臉上無光,還害得九阿哥不得不娶了小董鄂氏的妹妹。

  這下子宜妃可真的惱火了,一直都不太待見三福晉夫妻倆和董鄂家的人。

  因此德妃會這樣驚訝現在宜妃會幫三阿哥說話。

  宜妃倒也不避諱德妃。

  一來,德妃的孩子們,四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顯然對皇位沒什麼興趣。而且德妃的幾個孩子年紀都不算太大。

  即便是四阿哥,雖然年紀略長,卻也得排在大皇子和三阿哥之後。

  二來,宜妃看德妃平時雲淡風輕的,這次面對著廢太子之事也沒什麼大波動,就知道永和宮那邊的整個兒都對皇位無意了。

  宜妃就用團扇半掩著嘴,輕聲對德妃說:「這不是三阿哥當太子比大皇子當太子好麼,我自然要幫三阿哥。不然真大皇子當了,你信不信惠妃的尾巴能翹到天上去!我們的阿哥們也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對宜妃來說,她的九阿哥好似沒什麼希望當太子了——且不說九阿哥排行太低,上面有許多哥哥們壓著他。

  就說九阿哥自己,也是對皇位沒什麼興趣的。

  她算是已經看明白了,九阿哥鎮日裡跟著八阿哥在一道,即便是皇上要另立太子,九阿哥也在悄摸摸支持八阿哥。

  宜妃不以為然。

  她才不信皇宮裡的什麼「兄弟親情」,要她說的話,這來一個新太子,與其讓毫無其他關係只一個「兄弟親情」的八阿哥來做,還不如讓三阿哥去做。

  三阿哥真成了太子,那麼三福晉就是未來的皇上。

  九阿哥的福晉可是三福晉真真兒的堂妹,一脈相傳的董鄂家的人。

  九阿哥和三阿哥不只是兄弟那麼簡單,兩人也算是連襟了。這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關係,才讓宜妃更為放心一些。

  現在太子成了二皇子,那麼大皇子和三阿哥就成了最熾手可熱的。

  宜妃自然要幫三阿哥多說說話。

  德妃聽後,若有所思:「你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

  宜妃用手肘碰了碰德妃手臂:「不如你讓你的幾個阿哥也幫一幫老三。三阿哥若是成了事,少不得會多提攜提攜弟兄們。」

  德妃苦笑:「我那幾個不成器的,不幫倒忙就不錯了,還是不耽擱三阿哥了。」

  說罷德妃掰著手指細數:「十三阿哥鎮日裡要不騎馬射箭,要不就陪著十三福晉,哪兒也不多去。十四阿哥沒事兒就看兵法,再不然就是去他兩個姐姐的府上找姐夫們比試——當然了,張廷璐不會武藝,倆人都是文斗,自然是十四阿哥輸得慘。而四阿哥那個溫吞性子,每日裡都是媳婦兒孩子圍著轉,壓根沒時間做其他的。」

  「說起來,雖然我的孩子多,卻都不太爭干,都不知道和大臣們多聯繫。」德妃半真半假地抱怨道:「七公主的婆家是張大學士,張英這個人你知道的,最剛正不阿。而五公主的婆家總是和我們不太親近,也不知道他們一家人在做什麼。」

  說罷,德妃輕嘆了口氣:「想必是五公主和五駙馬一直住在公主府,不住在婆家,所以惹了佟佳家的人不高興吧。」




章節目錄